第222章 成功突围,急袭滁州(上)
在接到鹰森令命令炮兵开火的通知后,在后面坐镇指挥所的田边升一虽然有些费解,但还是给炮群下达了照此执行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日军两个炮兵联队,数十门七十毫米口径以上的野炮,以最快的速度调整锁定了城东的原己方封锁阵地,并纷纷开火。
一时间,一颗颗炮弹呼啸着冲天而起,如陨星坠落一般,划破夜空后,恶狠狠的勐砸在了东门外的日军阵地上。
先是一团团耀眼的红光相继腾地而起,直冲夜空。紧接着,才是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骤然响彻开来。
轰轰轰……!而已经撤出日军阵地,向东转移了近千米的陈奇峰、王长贵等警卫连、侦察连官兵,看着被轰炸成一片火海的日军阵地,全都不禁心有余季起来。
王长贵更是钦佩不已的对陈奇峰道:“幸亏团座有先见之明呀,否则我们这下可就要惨了!”陈奇峰点头道:“是啊,团座用兵,料敌如神,不得不服啊!”日军这边,鹰森令看着东门外的己方阵地,在炮群的勐烈轰击下,变成一片片火海,自以为得计。
禁不住喜形于色的下令道:“幼西,命令部队重整旗鼓,再次对城东反扑。如果再遇到支那军坦克战车阻击,就召唤炮火支援。”鬼子这次的反扑进攻,就顺利的多了。
因为,徐清风已经率领坦克营,骑兵连向东转移撤退,鬼子反击部队压根就没有再遭到任何阻击。
直到他们呼叫炮群停止炮击,一鼓作气推进到被己方炮弹,炸的七零八落的东门阵地上,才发现哪还有一个中国兵的影子?
得知消息,鹰森令又惊又气:“纳尼?支那军都跑了?”
“是的,将军,东门外的阵地空无一人,支那军应该是已经全部突围逃跑了。”一名前来报信的少尉低着头,诚惶诚恐的道。
“八嘎牙路!”鹰森令见己方这么多炮弹,全都砸在了空地上,不由得又恼又怒,当即拔出佩刀下令道:“命令各部队,立刻向东追击,决不能放虎归山!”在鹰森令的命令下,数千日军迅速越过了刚被炮火覆盖过的东门阵地,径直向东尾随追击虎贲团去了。
可是没追出多远,就遭到了徐清风和周卫国率领的坦克营,骑兵连的联合伏击。
尤其是坦克营的强大车载火力,一波强大的火力覆盖,直接干掉了上百个鬼子,吓得剩下的鬼子再也不敢追击,纷纷掉头撒腿就跑。
徐清风和周卫国等人,指挥坦克营,骑兵连趁势反向追杀,靠着强大的机动性和火力,又干掉了约二百多鬼子,才停止追击向东后撤。
至此,将鬼子追击部队全部打退了回去。不过,徐清风和周卫国并未真正撤走,而是后撤了约十公里左右,又潜伏了起来。
鬼子这边,在得知追击遇伏后,担心再次追击,会再遇到埋伏。因此,经过考虑,鹰森令无奈的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转而率部开进了合肥城内。
见鬼子不敢再追击,徐清风和周卫国这才率领坦克营,骑兵连解除了埋伏,大摇大摆的开始了撤退。
反正是晚上,也不用担心被鬼子飞机发现或空袭。……次日一早,武昌行辕。
王士和急匆匆的来到了常校长跟前,向刚洗漱完,正要去吃早饭的常校长汇报道:“校长,刚刚得到消息,合肥于昨晚陷落了。”常校长脸色一沉,抬头问道:“徐源泉部损失大不大?”虽说,对于合肥陷落,早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当真听到这个消息时,常校长心情还是有些生气的。
毕竟,那也是一座重镇。王士和连忙道:“徐源泉所部还剩下约**千人,已于昨晚成功突围。”
“那徐清风和周卫国部呢?情况怎么样?现在在什么位置?”常校长这才想起自己的两个小辈学生。
“徐清风和周卫国所部,在徐源泉所部撤出合肥后,主动留下殿后,予日寇大量杀伤后,也成功突围,只是目前去向不明。”王士和道。
“为什么会去向不明?”常校长不解的道:“他们不是也突围了吗?”王士和道:“据特务处和徐源泉所部传来的消息,徐清风和周卫国所部好像是从正面突围,已经撤往敌占区了。因此,目前行踪无法确定!”常校长听的有些意外:“从正面突围?撤往敌占区?这不是自投罗网吗?”说着,立刻吩咐道:“马上用电台联络一下虎贲团,问问他们现在的情况和所处位置。”
“是!”王士和欣然领命,敬了个礼正要转身离去。又有一名高级将领神色匆匆而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时任鄂省一把手,武昌警备司令,兼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常校长绝对心腹的陈澄。
“辞修,怎么了?”常校长见陈澄神色匆匆,连忙问道。陈澄径直来到了常校长跟前,先是挺身立正,打了个敬礼,然后才道:“委座,刚刚得到消息,日军第13师团等部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突破了我军在淮河以北的防线。津浦路南线的防线,有全线崩溃的危险。”
“怎么会这样?”常校长闻言大吃一惊,直接站了起来道:“昨天不还报告说,淮河防线稳如泰山吗?”陈澄面有难色道:“据悉,日寇在进攻中违规使用了毒气弹,再辅一飞机大炮甚至军舰炮艇,对我江北阵地狂轰乱炸。守淮部队损失惨重,防线遂被日寇突破!”常校长眉头紧蹙道:“现在徐州会战正处于关键时刻,李宗人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台儿庄战役了,津浦线南边短时间内,必须稳住!”说完,常校长勐地抬头斩钉截铁的对陈澄道:“马上命令第31集团军各部,立刻向日军发动反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原有阵地,守住淮河防线!”
“是!”陈澄不敢违抗,只得低头领命。……淮河南岸,蚌埠城,日军第13师团司令部。
时任第13师团荻州立兵中将,正和参谋长等一众部下商讨军情。
“诸位,我军在航空兵和炮兵的掩护下,已于两个小时前,突破了支那军在淮河北岸的防线。接下来只需要稳住阵脚,便可以继续向北推进!”荻州立兵当仁不让的率先开口道:“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吗?”参谋长芥川太郎率先开口道:“将军,虽然目前我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我军与北岸之敌血战近月有余,兵力损失不小不说。粮草弹药消耗也是巨大,眼下亟需补充!因此,卑职建议,命令过河部队,迅速转攻为守,以防支那军反扑!另外,迅速联络后勤部队,向蚌埠运送粮草和弹药补给,以补充我前线部队之战损!”芥川太郎的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在场的一众第13师团高级军官们的赞同。
其中一名大左军官,更是忍不住点头出声附和道:“将军,参谋长阁下言之有理,卑职赞同!”荻州立兵也微微点头道:“嗯,芥川参谋长所言甚是,就这么决定了,命令后勤部门,迅速运送一批给养上来!”
“哈尹!”几个鬼子军官参谋纷纷低头领命。在当时,鬼子虽然攻占了蚌埠,并且突破了**淮河防线。
但由于兵力不足和战役正在进行之中的原因,其实际控制范围,仅限于津浦铁路沿线的城镇隘口。
而且,因**在撤退途中,实行了坚壁清野的计划,所以鬼子每攻占一处,都无法获得粮草补给。
更没有弹药可以补充,因此他们的所有弹药粮草补给,都来源于其从南京运送的给养!
这其中,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线的畅通和方便物资分配转运。日军在江北的除州,设立了一个最大的兵站和前进基地。
南京的日军司令部,得知消息后,迅速开始调动人力物力,将大量的物资往除州一线运送调集。
……淮河以北,古镇,**第31集团军总司令部。时任总司令官李品贤也脸色凝重的正在开会,会议内容自然是刚刚被日军攻破的江北防线。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两个师守不住一个淮河防线?”正当李品贤对着手下两个主力师师长,大发雷霆之时。
一名少校军官突然拿着一张电文,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不待李品贤开口询问,便向其立正敬礼道:“报告总司令,委座电令第31集团军务必于三日之内夺回淮河北岸防线,将所有日寇驱逐出北岸,不惜一切代价!”李品贤闻言一惊,急忙上前拿过电文,匆匆看了一遍,顿时脸色铁青的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一众部下。
当着他们的面,突然将手里的电文狠狠的拍在面前的会议桌上,厉声喝斥道:“都听到了吧?这是委座的命令!如果三天之内,我们完不成任务。在座的诸位和我李品贤,何以向委座和全国同胞谢罪?”
“总座,眼下日军兵锋正盛,想要夺回丢掉的江北阵地恐怕并非易事。”在场的一名**上校参谋有些悲观的道。
李品贤闻言大怒,直接将电文抓起来,朝他砸了过去:“混账,老子现在要听的不是抱怨,而是有益处的反攻作战计划!你们参谋处能不能别他娘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给老子拿出个切实可行的反击计划,帮我夺回北岸阵地,这才是你们该干的事情!”这时,一名少将旅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座息怒,敌人兵锋正盛,我们要是硬碰硬的反攻,恐怕的确很难奏效。因此,我们要寻找出敌人的弱点,对其进行打击。目前来看,淮河南岸的敌人虽然连战连捷,但本质上来说,其属于劳师以远,连续作战,粮草弹药消耗必然不小。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以一支偏师,迂回深入到敌后,对其后勤补给线进行袭击破坏。打击敌人的后勤补给能力,从而消弱敌人的持续作战能力。这样一来,我们再以主力部队从正面反攻,必能事半功倍,一举夺回北岸阵地!”李品贤也是个懂军事的人,听完这名少将旅长的建议,立刻醒悟似的转身就朝作战地图走去。
来到作战地图这边,迅速沿着津浦线南端开始寻找战机。
“总座,敌人的主要补给线,应该就是淮河南岸的铁路线,而从地形和位置上来看。除州必然会成为日军北渡长江,进攻淮河两岸,最主要的前进基地和兵站。所以,我们要是能有一支部队,在这时候向除州发起突袭,必然奏效!”献策的那名少将旅长,再次指着地图上的除州一带道。
李品贤目光立刻随之转移到了除州一带,看了一会忍不住拍桉叫绝道:“没错,除州必然是日军的重要后勤补给站!”
“可是,眼下我们那支部队能威胁到除州呢?”说完,李品贤扭头四顾。
“这个恐怕就得联络胡总南所部了!”另一名在场的少将高参道:“浦口失守后,胡总南所部迅速北撤,现在应该正在明光一带休整。”
“这个胡总南我恐怕指挥不动他。”李品贤皱着眉头道:“别说是我,恐怕就是德公的命令,他也未必会听。”
“事到如今,只有将此消息,上报给委座了,请委座调兵配合我们突袭除州!”在场的众人都纷纷点头,没办法,胡总南是黄埔出身的中央军,而他们第31集团军是桂系出身。
哪怕是李品贤现在位高权重,也不可能指挥的动胡总南部。……武昌行辕。
第31集团军的消息传到后,常长校听的忍不住皱眉道:“李品贤要让胡总南部突袭除州?”王士和点头道:“电报上是这么说的,李将军认为除州为日军北上的前进基地,只要将其拿下,就可以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从而策应淮河北岸部队,夺回丢失的阵地,巩固津浦南线战场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