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 > 第172章 舔狗一枚

第172章 舔狗一枚

之前沈静芝所说,沈福盛觉得句句在理,可她方才这番话,他就不怎么认同了:“钱丽娜都给顾荣生戴绿帽了,顾荣生知道以后,恨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向着她、护着她?”

不,你不了解顾荣生,更不了解一种名为“舔狗”的生物。

据我所知,顾荣生的人设就是舔狗一枚。

除非让他清醒的意识到,他舔到最后将会一无所有,否则的话,只要钱丽娜朝他花言巧语几句,他就会继续舔下去。

沈静芝想了想,斟酌着措辞道:“按照常理,顾荣生确实不可能在明知自己媳妇背叛自己的情况下,还护着自己媳妇。可问题是,据我了解,顾荣生不是一般的喜欢钱丽娜,而钱丽娜,她能够让顾荣生、杜元伟,乃至于顾茂生,这些个男人都那么的为自己着迷,自然有几分道行。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在彻底认清钱丽娜的真面目之前,顾荣生极有可能继续被她迷惑,任由她将黑的说成白的,死心塌地的站在她那一边。”

又一次碰上了猪队友,沈福盛不禁有些发愁:“那可怎么办呢?”

“很简单,让顾荣生彻底认清钱丽娜的真面目呗。”沈静芝道,“据我所知,钱丽娜私下里一直和杜元伟有来往——不仅仅是私会,还有书信往来。现如今,杜元伟回城了,两地相隔太远,他和钱丽娜怕是一年都难私会一次,而书信往来,应该不受影响,甚至很有可能更加频繁。

“鉴于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咱们不要贸贸然、大大咧咧的打上门去,而是要绕开钱丽娜,私下里联系她的婆家人,建议她的婆家人,尤其是顾荣生,暗中盯着她的一举一动。这世间,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折腾。当顾荣生发现,钱丽娜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次又一次的私通别的男人,绝不可能无动于衷,总有一天,他会幡然醒悟,认清现实,不再受她蛊惑。

“到那时,任凭钱丽娜如何巧舌如簧,也甭想继续哄着顾荣生为她撑腰了。没有人为自己撑腰,钱丽娜一个外来的媳妇,还不得任由她的婆家人捏扁搓圆?我相信,她的婆家人一定不会令我失望的,一定会狠狠的收拾她、磋磨她,这可比贸然打上门去,骂她一顿、打她一顿强多了。”

沈静芝说是要“相互团结”——团结钱丽娜的婆家人,实则是要“借刀杀人”,而且借的是一把“钝刀”——要借助钱丽娜的婆家人的力量,慢慢的、长期的磋磨钱丽娜。

钝刀子磨人,这才叫真正的折磨人哪!

沈静芝这主意,够狠!

闻言,沈福盛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你这主意好,我看能行。”

陈桂芳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但她没有沈福盛沉得住气,性子比较急躁:“阿芝,你这主意好是好,可是,要让顾荣生彻底看清钱丽娜的真正嘴脸,这得花上不少工夫吧?哎哟,不瞒你说,我越想越气,很想现在就杀过去,找钱丽娜那只骚狐狸算账,要不然的话,我这口恶气出不掉,晚上都睡不着觉啊!”

“叔婆啊,我觉得吧,人生在世,有些时候,该忍还是要忍一忍的。”

说到这儿,沈静芝朝沈福盛家的东厢房抬了抬下巴:“您听到了吧?堂姑和小宝还在嘤嘤嘤的哭着呢!这种时候,为了他们娘儿俩,您千万要忍着,可不能把钱丽娜做的那些破事儿捅出来,更不能把事情闹大。原因很简单,事情一旦闹大,他们娘儿俩就立刻会知道杜元伟没有死,而这对于他们娘儿俩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陈桂芳闻言,心里好生不解,诧异道:“咦,杜元伟没死,这对于他们娘儿俩来说,不是好事么?”

“是啊,理论上来讲,杜元伟没死,堂姑就不是没有丈夫的寡妇,小宝就不是没有父亲的孩子。可事实上,”说到这儿,沈静芝翘起唇角,似笑非笑道,“杜元伟这样的丈夫、这样的父亲,实在不够称职,有还不如没有呢……”

陈桂芳思想比较保守,她不大认同沈静芝这一观点——在她看来,杜元伟再不是个东西,也好歹是个男人,有他在,女儿和外孙就有了依靠,不用像现在这样孤苦无依,因而,他的存在,聊胜于无,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价值的。

陈桂芳正要开口反驳,这个时候,沈福盛朝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插话。

只听沈静芝继续说道:“之前我曾说过,我这趟过来,是想要给你们提个醒,提防杜元伟被钱丽娜勾走,抛妻弃子,悄悄跑路。没承想,晚了一步——杜元伟这个无情无义又无耻的,居然靠着钱丽娜的帮衬,早早跑路了。事已至此,与其想方设法的把杜元伟揪回来,还不如重新找个好男人,让堂姑带着小宝改嫁,开始新的人生呢。”

沈福盛与沈静芝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认为,杜元伟这个女婿不能要了,还是重新找个女婿比较稳妥。

陈桂芳虽然思想比较保守,却不是冥顽不灵之人,还是分得清好歹的。

她静下心来琢磨了半天,也想通了,但她终归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杜元伟这个女婿,咱们家可以不要了,可他那么坑咱们家,咱们家就这么算了么?”

“当然不能算,但凡事有轻重缓急。”沈静芝道,“当务之急,是赶紧找户好人家,让堂姑带着小宝嫁过去,彻底斩断他们娘儿俩和杜元伟的孽缘,以免节外生枝。至于杜元伟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大可不必急于一时,完全可以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慢慢找他算账也不迟。”

陈桂芳颇为焦躁的说道:“时机成熟?那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呀?”

沈静芝宽慰道:“放心,不用等太久的。现如今,大环境越来越宽松了,照这个趋势,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两年,无论是知青回城,还是农民进城,都会变得容易。到那时,咱们大可以举家杀去燕京,面对面的找杜元伟算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