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做公益的益处
有人问师父,什么会左右人呢?其实人有三种力量左右着人的思想情绪,忧悲苦恼等一切,第一种就是对人事物生起思想的力量,这种力量只限于这一世,越是普通人他的力量就越强,第二种就是人的遗传基因给你带来的意识灵感,人的右脑储存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信息。
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第一种信息可以消失,但第二种信息却储存在遗传基因中,比如一个人,一见面就觉得非常有缘分,因为你的意识告诉你。
他前世是你至亲的人,有的人一见就非常的恐惧,这是意识告诉你前世的冤亲债主,第三种是人对生老病死的恐惧,而生起自性的力量,这种力量生起的条件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法。
大多数人你对他好点,给他点好东西,他就会感动,而第二种不会被这些所感动,得靠你的行善积德累积福田,才会改善他意识里的抵触,但第三种人,你必须修四谛法轮,了悟缘起性空,明心见性的道理,才能使你获得相好光明,而得到净心的果报。
规矩持戒的作用是什么呢?戒律分为三种,束缚身体行动的戒,制约思想意识的戒,保任心性的戒,人刚进入修行时,看到寺院庄严慈悲的佛菩萨形象,看到威武的护法罗汉的形象,听到僧众们的梵音雅乐,感受到庄重严肃的气势,把这种气势带到生活中,你的身体力行自然会受到约束,这是身戒的范围,也是初步的戒律。
随着思想意识的坚定,你会领悟到平等的境界,平等是九法界众生所共有的,这就是佛性的境界,也是真正的自性佛戒。
只有修到心戒的境界,才能真正的到彼岸,刚开始的身戒是由眼见、耳听的形相组成,再进一步是由思想意识的坚固组成,到最后的自性随心自在的果位,身体形象是物质,是有生有灭的,思想意识也有穷尽,只有进入自性的佛果,才能究竟了生死到彼岸。
怎样才能得到吉祥如意呢?净业三福中说:小的吉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中的吉祥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大的吉祥是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人活一辈子小时候的不苦是建立在父母苦的基础上的,人越长大记忆力越强,痛苦也就越增加。
就是说苦的根本就是我执,认四大假和的身体为我,灭就是灭除这种见解,这就是确认无我便证初果,没有身体意识的,可六根能互用的,这就是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明心见性的境界。
身体可承受无量无边的苦,因为这是没有尽头的苦,就像黑洞一样,深不见底,迷茫慌乱才是最可怕的,如果有了见性这个总根本,有了目标,路途再远也是有希望的,有希望的苦,再苦也能忍受,迷茫的人生在好也是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以明心见性的星星之火,来打开人间净土的大门。
结交好的人和不好的人有什么区别呢?一块栴檀香木可以香四十由旬,可让四十由旬内无诸杂味,一个真修行人,也是这个道理,身放光明可破四十由旬内的无明黑暗,所以修行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给当地带来光明的指引,我们在家中静坐,可以清静身语意,达到静心修行的效果。
如果我们做车或办事,这种静心的修行就会被打破,修行就是有一颗恒常不变的心,能打乱的是物质身相有形的事情,而我们的心却没有任何改变,无论我们做什么,这些只不过是事相上的修持,这些事相上的东西可以变来变去,但他们有个不变的共同点。
自性不在事相上,而在他们的共同做用上,诵经时要眼看、嘴说、耳闻,念诵时也要眼看,嘴说耳闻,扶贫也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也是这样,都得用能见能闻能觉知的能力。
其他东西可以任意的改变,但这种能力却永远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修行,所以普通的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而修行者的起心动念,无不是光明相好的功德。
善根福德对人有什么用呢?人分上中下三种根性,上等根性的是出世间圣人,如佛菩萨等,以看破放下身体意识,提起心性为根本,中等根性的是世间的圣人,以重仁义的意识为主,下等根性的是普通人,可见上等人重心性,中等人重意识。
这二种人以脱离了对物质形象的追求,以达到了重能量而不重物质的境界,但绝大多数的下根人,却要以相好庄严的外相,来引导他们精进修行,弟子规说流俗众仁者稀。
同样是干活,有的人管都管不住,而有的人能自发的努力干,这不是身体的不同,而是心态的问题,愿人人都有八风吹不动的圣人精神,时时反照回光,不为外物身境所扰,而入于明心见性中。
什么是真正的觉悟呢?觉悟的好处是什么呢?法事就是令众生觉悟的事,众生觉悟自会看破放下得以超升,要觉悟就得借相修心,看到庄严相好的法会,就会升起虔诚恭敬的心,这心量的升起,自然会增福灭罪。
普渡众生的大菩萨首选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耳根法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修的是能闻的声音和尘境,与所闻的耳朵,包括身体都是虚幻的,意识的思量分别也是虚幻的,这种能听声音的能力,才是真正的佛性,无论声音如何变换,钟声、鼓声、说话声…等,这些声音是无量变换的。
能听声音的能力却永远不变,声音是这样,眼耳鼻舌身意的能力都是这样,这就是六根互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恒长不变的,恒常不变的就是能够成就的,这就是明心见性的究竟。
游山玩水的意义是什么呢?同样的去游玩,自己去就感觉一点意思都没有,和师兄们去就非常好玩,因为修行人不在乎环境多么的美,而只在乎和一起去的人,一个人吃再好的东西,也感觉毫无意义,每次和朋友去吃饭,意义不是吃的是什么,而是志同道和的友谊。
法就是不在乎一切人事物的好坏,而只在乎能见、能听、能觉知的人事物,这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问候,这已经是心灵的溶通。
散心的好处和坏处都是什么呢?人们有不如意时常听人说散散心就好了,而古人在不如意烦恼时要反省自己,人不如意皆是因为心力焕散,中医说心神过于分散人的精神会出现问题,其实最美好的风景在心中。
人能看到风景不是眼睛与风景的结合,而是脑本有的功能,一个脑萎缩病人,他也能看到风景,但他也没有风景,所以心灵是一个人如意的根本,心力焕散是病的根源,今人不懂这个道理,以至苦上加苦,而古圣先贤用反观内省来聚集心力,心灵才是看、听...的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