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水有多深?【九十一】
如果外面有人叫你,或者大声说你坏话,甚至骂你,当你走出家门,到了外面,到这里是不是都很正常?
可是忽然,从你家里走出来一个陌生人,跟你前后脚,相差了就一小会儿,你是不得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啊?毕竟你从家里先走出来,家里有没有陌生人,除非你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一点感觉都没有了。一个大活人能不发出一点声音,跟个电线杆,木头一样,呆在你家里,然后就等你离开家,再出来?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小偷的情况。
而这个事情,让那个老头给活生生碰上了。
为什么?
因为老头走出屋,毕竟外面说话越来越难听,已经不是指桑骂槐了,而是直接点名道姓这样了。说什么假装斯文,一肚子男什么女什么,什么一把年纪还想着那事等等,再难听的就不写出来了。
总之,再斯文的人,再是孔孟门下的弟子,估计都不受了这种言语侮辱,也要出来反抗一下的。
你说怪不怪,还就是那么怪。
那肚兜,女人衣裤能有人作假,事先放在你的院子里,有人做了手脚,诬陷你吧?可是外面一群人,还是女人居多,加上一群好管闲事,好看热闹的街坊四邻。但是再仔细一看,一多半,都是下九流,而且就是属于混混的那种。其中就有一个这一带的混混头目。但是他不怎么出面,就跟着让小弟们起哄架秧子。
别人说你坏人名节,得有证据,说私通也得有证据。光一点内衣裤自然不能说明什么。
什么能当证据啊?
笨啊,人啊,大活人。
是不是不相信?连老头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当真的发生在了他的眼前,还是众多街坊四邻的面前。
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鲜活的女人,少妇,至少不可能是少女,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还不是人群中出来。
是从老头的屋子里走出来的,还边走边在扭纽扣,顺带整理衣服。
这个动作,任谁怎么不往歪里想都不可能的。那你老头没跟人有那什么,人怎么可能从你屋子里出来,还是正穿衣整理衣服的状态?
这下,就不是事实,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都成了不争的事实。哪怕你不承认都没有用。
古代有一个词语叫捉x。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里,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粉黛,连整个皇宫里的女人【除了母亲,长辈以外的任何女人都是他的】,有钱人三妻四妾甚至更多,外面还有风月场所。
就那么奇怪,竟然有人喜欢看,喜欢捉x。在大清朝,更是制定了严苛的法律,说是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正要是未出阁,就那什么,或者婚后不检点【当然主要是指女性,对男性也是同样要处罚】,都要实行惩罚的,动刑的。《满清十大酷刑》可不是假的,对于犯了大清律例的,那惩罚程度,残忍程度,那可以用骇人听闻来描述,一点不亚于《封神榜》的商纣王,妲己发明的酷刑。《红楼梦》虽然是写明朝的事情,实际影射的就是大清朝的真实现状。里面就有一个叫什么丫鬟来着的,反正听骄横跋扈的,院子里发现了春x图,然后她跟表哥有了私情私通,最后可是下场很惨的。
其实直到现在社会,人们依然保持了这种早该摒弃的陋习。
这下子,热闹了,那些那娘们,混混们嚷嚷着要报官,送官法办。而那个老头根本就不认识的女人,竟然嘤咛一下还躲回屋子里去了。
但是那些娘们们上来揪住了老头的衣物,强拉着去了衙门。当然那个女人自然也是要去衙门。你这县令问话,肯定要带人犯的。
这个,老头肯定一问三不知,说自己就一个人住,旁边的邻居可以作证。但是没有人邻居赶出来作证。就是作证,也是含糊不清,说屋子里的事情,谁知道呢?问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女人低着头,一味地哭,声音低地听都听不清楚,反正大致意思就是老头勾搭她的,许诺会娶她的。她就稀里糊涂跟老头好了。
那就算是捉x。这得有一方,或双方是有丈夫妻子,两个人的情况是一个丧夫,一个未娶。这就是不检点,最多是勾搭成x。本来就是打板子,罚银子,最多充军。
可是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一个男的,矮小丑陋的被人给推了出来,支支吾吾,话都说不清楚,然后还有一个老女人,说是媒婆,然后说这个男人已经托她给那寡妇说过媒了,还说小寡妇已经收了男人的聘礼了,就等过些日子要迎娶过门了。
这下事情就大了。
虽然还没有过门,这聘礼收下了,就等于事情已经成了,或者成了一半了。在过去,古代,那人家就是夫妻了,或者已经定了。那老头再勾搭女的,那就是通x,诱x了,这问题就大了,要重罚了。
然后就是你来我往,然后是打板子,罚银子啊,还是没收家产田产,还要充军,甚至砍头,这就是明里暗里,就给你逼上死路了。
人证,物证,旁证,女人在你屋子里,你说不知道,没发生什么,这么多人看到了,谁相信?人家那边虽然人丑,这边媒婆,聘礼,小寡妇都承认了。你再不承认,都没有用了,邻居又不敢出来作证你是清白的。那不是活活挨打,打得屁股开花,打死都有可能。
这一来二去,就是冤枉的,又能怎么样?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邻居怎么可能出来作证呢?那混混头目早已让街坊四邻闭嘴了。谁还敢出来了?
老头自然没有勾搭什么小寡妇,小寡妇自然没有答应嫁给那个丑陋的人,连媒婆都是假的。反倒是小寡妇是混混头目的相好。
老头怎么可能得罪混混头目呢?老头家里也称多少银子,就是几亩田地,也不至于要把人房子,田地都拿过去吧?
其实故事要从另外一个人说起。
那个人是县令的连襟还是什么亲戚,跟老头没有交集。可是老头当年有一个同窗当了大官。但是两个人多年不联系,也没有什么来往。县令的连襟犯了事,想让那个大官手下留情,还托人找过老头。老头给回绝了。一是不想跟仕途沾边,早已心灰意冷了,二是迂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犯罪了,就得惩罚】。三是不想欠人情,托人情,更不想托那个当年同窗。
这还不算什么。
那个连襟自己提到了老头,想用这个打动了大官,并且送了重礼。可是还是受了惩罚,没收家产,发配充军了。那大官还特意说,就是他【老头】,后面的话没有说清楚。实际是就是老头亲自来说情,法不容情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
结果意思完全整岔了,还以为是老头从中作梗,还害连襟呢。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荒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