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六十二章 京报

第六十二章 京报

第二天一早,张世泽早早的在宫门口等待,见到朱由检的马车出来,连忙迎了上去。

一行人直接去了城西,英国公府的印刷坊正在这里。

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十分繁荣,社会文化发展迅速,使得大众对于书籍的需求量大增,从而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管事早早地就在巷口等待,见到马车停了下来,连忙堆着笑脸上前迎接。

见张世泽下了马车,管事连忙躬身道:“小的唐河清拜见小公爷。”

张世泽含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走到朱由检身边。

唐河清见小公爷这般和煦,原本挂起的心顿时落进肚子里。

但见自家小公爷站在一个少年身边,心中十分疑惑。

张世泽也不解释,让他带路,一行人进了作坊。

“这作坊里的人呢?”朱由检指着空空的作坊问道。

唐清河看了旁边的张世泽一眼,连忙道:“小人害怕有不长眼的冲撞了小公爷,所以让他们先到外面等候。”

这种情况也不并没有什么,张世泽一脸见怪不怪。

“把人叫进来干活。”朱由检吩咐道。

这下唐清河迟疑了,小公爷若是在这里出了事,他没法交代。

张世泽见他不动弹,眉头一皱,“没听到吗?去把人叫进来。”

唐清河这才出去叫人。

不一会十几个伙计进来干活,他们得到叮嘱,也不敢说话。朱由检见旁边列着一沓书籍,拿起来看了一下,大多是在印刷小说、戏曲故事以及各种通俗读物。

这时候已经出现字形方正的宋体字,加上多色套印使得字迹清晰,再配上活灵活现的插图,用明朝的线装技术成册,做出来的书籍质量很好。

朱由检不由的点点头,他今天特意来一趟,就是想看看明朝的印刷技术到底如何,现在看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你们这里有印刷邸报吗?”朱由检问道。

唐河清看出来这个少年地位怕是十分尊贵,他恭恭敬敬的道:“上个月的还有几本,小的这就取出来。”

没一会取出来邸报,也就是一个小册子。翻开之后第一页背面写着年号日期,右面则是时事新闻。

上面记载着天启三年六月,黄河泛滥,下邳等府县受灾,直隶府县拒不收纳灾民,指使灾民北上京师,使得京郊外聚集了十多万灾民。

要知道这个事情,可是当地父母官违抗命令,只不过朝中有人袒护,这才大事化小,天启皇帝只是下旨申斥一顿。

但是邸报却将这件事披露出来,指名道姓的提到了一个知府,两个知县的名字,虽然没有刻意的赞美谁指责谁,仅仅叙述事情的相关信息,但是背后的含义大家都能够猜测出来。

就是这些官员为了政绩官位,放任灾民不管的事实。

怪不得当初审问朱英龙的时候,百姓们对于官府冷漠敌视,原来官府发行的邸报不仅记录时事,还大胆指责官府失责。京中百姓都有看邸报的习惯,成天看这些黑官府的东西,哪里会信任官府。

“如果我要印刷一万份邸报,你们作坊多久能够做出来?”

唐河清想了想道:“若是按照雕版印刷,费时费力,怕是要不少时日。”

“雕版印刷?不应当使用活字印刷吗?”朱由检问道。

他记得现在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技术。

唐河清苦笑道:“公子有所不知。活字印刷质量不佳,有的字体歪斜,墨色漫染,校对也不够精确,错字较多。”

“这些都没关系。”朱由检摆摆手道。

他所要求的就是让百姓读懂,偶尔一些错字和不清晰,并不影响阅读。

说完,他又向唐河清说明自己要的报纸样式,并非这种小册子,而是可以分区折叠的一张大纸。

唐河清想了想道:“做到这个倒是不难,不过对于纸张的要求可就有些高了。”

“银子不是问题。”朱由检拿出来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了管事。

这标志着这单生意算是谈成了,唐河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公子想印刷什么,可以交给小人。”唐河清问道。

朱由检早就有所准备,拿出几张纸递了过去。

唐河清低头一看,当即被第一个标题吸引住了目光。

绝不容忍!成国公府小公爷凌辱民女,说其是自愿!

百姓群情激奋,成国公府小公爷锒铛入狱!

惊天秘密,成国公为救爱子,竟然刺杀苦主!

“翰林院编修陈演夜会成国公,两人共处一室,居然做了这种事!”

……

一个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让唐河清心头一跳。

“这,这……”虽然只是几页轻飘飘的纸,但唐河清感觉重若千钧。

“公子,我等是小本生意,如何招惹的起成国公府啊。”

张世泽接过纸张一看,也被上面的标题惊得张大嘴巴。

这种东西若是印了发出去,不说得罪成国公和陈演,也一定会被文官问责。

张世泽也害怕起来,看向了朱由检。

朱由检自然知道他们担心什么,笑着道:“我之所以询问我们中谁家开书局印刷坊,为的就是便于隐藏消息。你们只要封住伙计们的嘴,再印刷好送去如意楼,剩下的事就用不着你们了。”

张世泽闻言放下心,对着唐河清厉声道:“让下面的人闭上嘴巴,不要声张。这次的活干完,每人赏银一两。”

一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封住下面伙计的嘴巴。

唐河清也放下心道:“如此倒是可行。”

朱由检又交代了几句,就要离开。

没想到一行人走出作坊,唐河清满头大汗的追出来,问道:“公子,敢问这份邸报的名字是什么?”

朱由检想了想道:“就叫京报吧。”

说完带着人离开。

因为担心事发,唐河清连忙召集其余管事看住伙计,让他们加班加点印刷这份京报。

三天之后,一万份京报送往了如意楼。

侯国兴带着锦衣卫到各个坊门分发,主要的就是东城区,很快因为标题的亮眼,吸引了无数百姓阅览传递,没有一天,京报上面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