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灵泉空间:掌家医女当自强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

高粱是最适合酿酒的一种粮食了,因为它的淀粉含量比较高,酿出来的酒非常的好喝,而且也容易被发酵。

董晴之前就有种高粱,留下了一些想着万一哪天会用得上,所以并没有全部拿出去用来消散迷雾,现在刚好可以用作酿酒。

进入空间后,董晴将高粱米清洗干净,水质不再浑浊后加水浸泡,按理说应该是要将高粱米浸泡一晚的,不过董晴不想等那么久,而是直接将高粱米弄碎,反正在空间中操作也不麻烦,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弄碎很方便也很快,这样再上锅蒸,高粱米中的淀粉更容易被利用。

竹屋后面的角落里立着一口有些破旧的大铁锅,和七个陶罐放在一起,好像就是为酿酒准备似的,不过院中却没有灶台,董晴马上用意念起了一个灶台,整个过程五分钟都没用上,突然让董晴有种在这个小院中当上帝的感觉。

至于柴火,董晴用的自己家中的,直接从厨房中拿了一捆进空间,至于明天董家人发现少了一捆柴火,董晴就只说不知道就行了,人都有记忆偏差,一旦咬定柴火就是这么多,谁也没碰,董家人寻思无果,遍也会认为原本柴火就只有那么多,毕竟谁会过多的纠结于一捆不怎么值钱的柴火。

将柴火拿进空间之后,就开始了蒸高粱米。大约蒸了半个时辰,熄火,将高粱米摊开晾凉,待蒸好的高粱米冷却至用手碰触只是感觉温热的时候,拌入酒曲,至于酒曲的用量,董晴在买的时候已经问过酒馆老板了。

因为酒曲不同,每斤粮食需要放的酒曲、水和糖也不一样。

之后将拌好酒曲的熟料放进提前清洗好的陶罐中,罐口放上一张油纸,扎好,然后再在上面糊上些黄泥密封发酵,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了。

一般的高粱酒的发酵期为25到30天,但灵泉有催熟粮食蔬菜水果的作用,不知道对于酿酒是不是也同样,所以她准备十天之后先打开一坛子看看,不行也只是浪费一坛子的高粱米,到时候扔到院外,用来消散迷雾就是了,也不算是浪费。

做好这一切,也才堪堪过了不到两个时辰,虽然只是用的意念操作,但董晴也感觉到了疲惫,不一会儿就熟睡了,还是容蓉叫她,她才醒的。

容蓉看着熟睡的女儿,原本是不忍心叫醒她的,最近事情太多了,董晴天天跟着跑来跑去,出谋划策的,容蓉都看在眼里,心中自然心疼,可这也是没办法的,谁叫她这个当娘的没本事呢,要是没有董晴,他们家的卤菜摊子绝对是开不起来的。

再加上董晴今天还要去里长家,所以容蓉才不得不叫醒了董晴。

今天董晴的葵水已经结束,身下不需要再绑着那不舒服还不卫生的卫生带了,舒服了不少,吃了颗灵泉精华,一点也不觉得困倦。

董家昨天晚上在陈枉然离开的时候,给他带走了不少卤菜,所以今天拿去镇上卖的就较比昨天少了些,不过相对的,今天还有赵家的十斤香干可以卖,虽然赚的钱不是自家的,但赵家能够赚钱,董家人还是挺开心的,毕竟赵家人在他们家贫困的时候曾多次不求回报的帮衬过一二,也许这也叫做“礼尚往来”吧。

平时董家人到的时候,小石头已经帮着烧好火了,但今天董家人去的时候,小石头还没到,还是等了几分钟之后,小石头才背着两捆柴火跑过来的。

“对不起对不起!我今天来晚了。”小石头一脸的歉意,生怕董家人生气不再要他的柴火,也不用他帮着生火了。

可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迟到,偶尔迟到一次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董家人表示并没有什么,让小石头不用多想。

可在生火的过程中,不仅是董晴,其他人也看出来了,小石头整个人显得十分疲惫,人也有些心不在焉的,可董晴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头表示没什么。

既然小石头不想说,董晴便也没再继续追问,只是表示需要帮忙什么的,可以说出来,要是能帮的,一定会帮忙。

小石头听后,眼神明显闪了闪,不过却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好像是在犹豫什么,有什么顾忌。

董晴笑了笑,和家人打了声招呼,就去了里长家,可刚到陆家门口,就看到陆良才匆匆上了马车,还没等董晴开口叫他,马车已经驶远了。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董晴连忙跑了几步,等到了陆家大门处,刚好看到李浩出来。

“大哥哥,里长大人这么着急是去哪啊?”

“哎,去县里找县丞…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进去再说吧。”李浩叹气说道,言语中尽显无奈。

董晴跟着李浩去了李媛儿的屋,之前见到她进来都会笑着招手的李媛儿,此刻正在抱着孩子靠坐在床上发呆,就连进来人了都不知道。

“姐,晴晴来了。”

李浩出言提醒,李媛儿这才缓过神来,强笑道:“晴晴来啦,你看我,还真是一孕傻三年,整个人都透着傻气,人进来了都不知道。”

董晴过去坐在她的床边,为她诊了诊脉,又看了看陆凌云,母子都很健康,没什么问题。

“媛媛姐,你和小宝宝的身体都很好,你也已经基本康复了,我再给你两粒药,之后就不需要再吃了,也不需要再吃什么补药,就多吃些好的,这样你的奶水也更好,凌云长得也会越快。”

李媛儿听后自然开心,只是这笑容多少带了些苦涩。

要是别人,董晴也许就不会多过问什么,可她是真的很喜欢李媛儿这个人,也喜欢她的性子,于是开口问道:“媛媛姐,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刚刚看到里长大人匆匆出门,听大哥哥说,他是去县里找县丞了,不妨说出来听听,说不定我还能给你出出主意。”

李媛儿听后,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件事和董晴说一说,万一真的能帮自家老爷出个好主意,也不用他烦心了,也能为石安镇上的百姓省去许多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