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用讲理
董晴猜的没错,陶娇真的去了梁府当丫鬟,梁管家也很是看好她,自从她去了梁府当丫鬟后,每月的月银都会托人带回家中,这些月银对于小石头和他娘两人来说足够用了,所以陶家的生活就又好了起来,村中的人都夸陶家出了个好女儿,又懂事又能赚钱。
可这样令人羡慕的好女儿,在一年前被梁府的人送了回来,只因陶娇她疯了,不犯病的时候像个痴呆,一坐就是一天,不吃不喝的,要是犯起病来会不停的尖叫,直到嗓子都喊哑了才作罢。
好好的一个人去了梁府,被送回来时却成了疯子,陶家人自然不肯,可负责送人的梁府小厮却满是鄙夷,说陶娇这是咎由自取,说陶娇是不甘心只当个下人,趁夜爬上了梁善的床,未着寸缕的被梁善从房间中赶了出来,被所有的下人都看了个遍,经受不住打击才会疯的。
梁善的口碑一直很好,所有的人都相信了梁府小厮带来的这一说辞,丫鬟想要爬上主人家的床,这是一个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并没有什么让人值得怀疑的地方,所以村里的人都开始对着陶家指指点点的,认为他们家不详,不仅成年的男人都死光了,就连女子都如此不知检点,简直是大柳村之耻,因此大柳村的人都不愿在外人面前提及陶家人,不过却经常在私下里议论。
本来身体好转的陶氏,见到女儿这样,儿子还小又指望不上,村里人又都对她家鄙夷厌弃的,多重打击之下,她又一病不起了。
陶家人一个疯一个病的,当时的小石头才只有六岁,也不知道他们家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
董晴想到这,眼中不自觉的湿润了起来,她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小石头时的样子,小小的身子,居然要背两捆和他差不多高的柴火……
“他家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其余的我也不清楚了,村里人都说那疯病是会传染的,大家都恨不得离他们家远远的,一般人都不会往上凑,至于小石头今天为什么没来,估计是他姐疯病又犯了,在家走不开吧,哎,小石头那孩子还是挺可怜的,居然生在那样的一个家里。”老汉虽是叹息,可眼中却没有一丝同情,看来大柳村的村民也挺冷漠的,要是可怜小石头大可以接济一二,总好过袖手旁观。
董晴的心情很不好,这让她想到了她刚穿过来时,李家人逼迫容蓉赔钱时的场景,当时要不是她及时穿过来,容蓉和她的一双儿女一定会被逼死的,而那些看热闹的人除了陈二狗,没一个上前帮着说话的,都在那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冷眼旁观着。
她可以想到当时的小石头是有多么的绝望,陶家人的日子是有多么的苦。
所以她刚刚给那老汉一串铜钱,她后悔了。这铜钱她宁可用来给要饭的,也不会给这样冷漠的人。
于是伸手对着老汉说道:“把我的钱还给我。”
老汉听后就是一愣,好似没明白董晴的意思,疑惑道:“这位姑娘,你这钱不是给我的么,你说这两筐菜你都买下了,刚刚你给我的钱可是买菜钱,你买我卖,这钱可没有要还回去的一说。”
董晴冷笑道:“呵!买菜?你这两筐菜可不值我的那一串钱,而且你这菜我碰都没碰,根本就没要买,快点把钱还我,不然我叫人了。”
老汉也听出来了,董晴是要翻脸不认人,不过他觉得他在理,并没有理会董晴的威胁,而是强硬道:“有本事你就叫人,明明是你不在理,我还能怕了你?!”
于是董晴也不和他废话了,直接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来人啊,抢钱啦!有没有人管啊!…”
董晴的呼喊马上就引来了守在城门处的乡兵,过来了两人,其中有一人刚好认得董晴,不仅买过董家的卤菜,还看见过董晴出入陆府,和里长很是相熟的样子。
于是笑着上前,“这不是董姑娘么,你这是遇到什么事了吗?今天刚好轮到我当值,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闹事!”
董晴对来人没什么印象,不过听这人的话应该是认识自己,也许是自家的熟客,而且听他话中的意思,是站自己这边的,不管怎么样,这份情自己是领了。
“这位兵爷,他抢我的钱!”董晴一脸的委屈,恶人先告状道。
被冤枉的老汉不甘示弱,忙把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还掏出已经揣进怀中的那串铜钱给说话的乡兵看了看。
“兵爷,你别听他的,他这两筐烂菜怎么可能值这么多钱?还有我只是打听一下别人的家事就会给他这么多钱吗?他明显就是在说谎!”董晴咬死不认。
站出来的这名乡兵并没有再过多询问,而是直接把老汉手中的那串铜钱抢了过来,然后还给了董晴。
“董姑娘,钱你这回可得收好了,可别再被人抢了。”说完又对着老汉强硬道:“怎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要不要我拉你去见里长大人啊?”
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怕见官,里长虽然并不算是什么官,但普通百姓也不愿去见,而且还是涉及到偷抢的问题。
周围的人都不傻,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这乡兵认识董晴,所以也没人为老汉作证,老汉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董晴拿回了钱,和那名乡兵道了声谢,就催促着陈枉然往回走,她得去小石头家看看,不过在此之前,她必须要先和容荣说一声,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赶回来,毕竟今天晚上可是答应郑贤去聚轩阁吃晚饭的,想来关于卤料配方的定价也是今晚和郑家人商谈,还真是没一天让人清闲的。
回去的路上,陈枉然虽然见董晴的脸色不是很好,可却还是忍不住调侃道:“没想到你还挺蛮不讲理的。”
“对于那种人不用讲理,钱要是真让他给拿走了,才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