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婆媳的首次交锋(二)
“那位便是你们苏掌柜?”静妃瞧过白芸的画像,是她没错,不过比画像上瞧着倒是长开了些,也多了一点肉。
毕竟静妃当时瞧的画像还是两年前的白芸,也就是她初嫁进商家那会。说到底商陆是她的孩子,是江国的九皇子,娶妻哪怕只为冲喜,也不可能不同她这个母妃说一声的。
所以当初商家是病急乱投医,先斩后奏了,也是让人画了白芸的画像,托了一直秘密传信的人,将这画像送到了静妃这里。
不过白芸不知道,静妃也不知道,那画画的人是老太太请的,画像上的人,是当时的白芸,但也不全是,因为当时的白芸还面黄肌瘦,瞧着没那么好看。
但老太太瞧得出白芸心地善良,待商陆也是真心实意的好,也知道她模样生的其实十分好看,只是过去吃了太多的苦,瘦的不像话。所以特地让画师画的时候美化了一点。
不过这两年白芸成长的迅速,身上女孩的稚气完全蜕变,所以瞧着和画中人依旧差了几分,尤其是气质,那简单的几笔画,可画不出来。
若不是事先便将这白芸里里外外查了个清楚,静妃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她是个农女,自幼到出嫁连小坎村都没出过的人的。
就这么一眼瞧过去,虽然没穿什么华丽的服饰,甚至长发只是简单的盘了一下,插了一只十分普通的发簪,但偏偏瞧着便像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说的夸张些,若是送到皇宫里,换上宫中的服饰,称她是公主,也是能忽悠的住旁人的。
见静妃问这话,青黛倒是隐约想起来了一些,这位夫人的长相……是像篱王殿下吧?虽说这夫人保养得当,但青黛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觉得怎么着也要近四十了,倒是符合篱王殿下母妃应当有的岁数。
不过后宫妃子能够随意出宫,还近了这戏楼?青黛心中不大确定,不过也不敢怠慢,“正是我们苏掌柜。”
“方才在成衣铺,听那位姑娘说,铺子中成衣的样式,都是这位掌柜画的是吗?”
“正是。”青黛也不能确定,这位夫人到底是不是篱王的母妃,但越看越觉得和篱王的五官简直一样,能生的这般好看的,应该也不多吧?
青黛一直不大明白,白芸和篱王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但晓得商桃一直唤篱王大哥,虽然一直喊白芸芸儿,但偶尔也会唤一声嫂嫂,虽然……这篱王分明是簌王的弟弟,但簌王的庶妃却喊篱王大哥……这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她不大能理清楚。
但以青黛混迹多年的经验,也是清楚,这之中一定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而面前这女人若是篱王的母妃,那来到此处,又询问白芸,肯定不单纯。
不过想想青黛也觉得自己多虑了一些,毕竟白芸的确是非常优秀的,都不需要自己特地说好话,直接如实回答就好。
“霓裳大多数成衣样式,还有酒楼的菜式,以及戏楼的本子曲词,都是我们掌柜弄得。”
“哦?”静妃倒是更好奇,“都是她做的?”
“是啊,比如夫人您要的这份冰粉,便是掌柜自己研究出来的,还有很多菜色,也都是掌柜研究出来之后教给大厨的。还有这蝴蝶酥,算的上我们铺子的特色,许多人都慕名而来,都是必点的,每日供不应求呢。”
“是不错。”静妃倒是没有带着偏见去评价这些,她越发好奇这白芸到底是何人,不过十八岁,医术便在太医院院使之上,会画成衣图纸都是京城之中没见过的样式,会发明菜式,也都是连御厨都不会的。
而这戏台上的曲词,方才静妃也听了几句,虽是露骨了些,但曲调特别,听着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新奇的很。这样的女子,怎么会是一个在家中打扫做苦活的农女?
静妃没有再多问,青黛想着要不要去喊人通知一声白芸,让她过来看一眼,不过这种情况,是见上面好,还是回避了比较好?青黛也摸不透这之间的关系,有些犹豫,不过人却是没有走的打算了,自己在跟前伺候着。
成衣展示看了一半,静妃倒是又抬手示意了一下,“你们这也有酒楼,酒菜可能点到这边来?”
“倒是可以的。”因为有许多男子在这边喝酒,总要一些下酒小菜,所以这边除了糕点酒水也是可以点菜的,只是因为戏楼的节目都比较素,也没有陪酒的,所以点的比较少罢了。
青黛让人拿了酒楼那边的菜牌过来,静妃翻看了一下,“你给我看着推荐几样吧,你们这比较特色的……你们掌柜研究的新菜式。”
青黛便做主给对方点了几样酒楼里卖的比较好的,白芸虽是去了后厨,但因为静妃在这,心里倒也不大安稳,见戏楼那边送了点菜牌来,一看包厢号,正是静妃那间,想了想倒也没让大厨动手,拿着备好的菜,自己做了送了过去。
这毕竟是商陆生母,人都来了,自己总躲着也不像话,方才若是上楼太冒昧,当下的时机倒是刚刚好。
白芸端着托盘直接去了戏楼那边,进去时青黛也是愣了一下,意识到白芸似乎是知道这位的身份,想了想方才静妃看楼下的白芸时,她似乎也看到了静妃,所以是认出来了?
白芸进来后,将菜放下,便对青黛笑了笑,“你先去楼下忙吧,这里有我就行。”
成衣展示场就快结束了,马上就进晚场了,那些公子哥爷什么的都要来了,青黛主要负责这边,的确要在下面注意着,而且此刻这情形,交给白芸的确好些。
见青黛离开,白芸示意站在门口的姑娘也去了别处,自己关上了门,微微行了礼,“见过静妃娘娘。”
静妃抬眸笑了笑,倒也不是特别的惊讶,“你认识我?”
“我认识商……篱王殿下,篱王同娘娘的长相格外相似,我自然认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