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婆媳的首次交锋(六)
周氏在外也是给大老爷颜面的,但在内院白芸是瞧见过的,若真是生起气来,大老爷那也是要小心哄着的。这样想来商家也就三房因为子嗣问题,宠妾灭妻,但后来也是心有愧疚十分惧内。
除此之外从上到下,也只有商景对于商家而言离经叛道了一些,这么一比较商陆倒更像是商家人。不过白芸忽然有些庆幸,觉得商陆当初能到沁水镇,和商家人一块生活,真的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不然也不可能像如今这般,有如此正的三观。
但他这样的性格,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一件好事吗?尤其是他如今还身陷这皇位争夺之中,饶是他对这位置毫无兴趣,但也脱不开身来,这样的性格的确显得纯良了一些。
不过好在他不过是没什么野心,对于这些争斗没什么兴趣,才能和揣测人心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倒也不至于有什么状况,而且自己帮着拉拢了江簌这个男主,自己也算是有上帝视角开挂的,所以这天时地利人和的,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相比之下,静妃完全被这后宫争斗磨灭了最初的单纯,白芸是相信原生家庭影响的,她当年能将孩子托付给周氏,证明姐妹关系也是和谐的。包括白芸之前去周家时,也能感觉到家庭氛围很好,所以应该不会出现姐妹二人性格差异很大的情况。
而对于人性格的两大影响因素,一是原生家庭影响很长远,而二便是婚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有几率改变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比如自己原生家庭环境很糟糕,自己最初比较冷淡不愿与人接触,但在和商陆的婚姻中,逐渐开朗。
有正便有负,自然也会有原生家庭环境很好,但因为婚姻的不幸导致性格变化。后宫之中的争斗,白芸只看过小说和宫斗剧,各种阴谋阳谋多半也不会太夸张,毕竟是一大堆女人去讨一个男人的喜爱,没点手段哪里混得下去。
再加上这个时代背景,静妃对白芸说的这些话,她并不觉得奇怪,她只是垂眸看着桌面的菜,随后微微笑了笑,“为何一定要嫁人呢?女子要嫁人要相夫教子,无非便是将自己的一辈子,依靠在夫君儿子身上。
我做的了生意,实在不行也能行医救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把自己饿死,我不需要依靠谁,成婚这件事对我而言,便没了意义。”
白芸这番话说的,倒是让静妃有些沉默,很明显在这个时代,白芸这话说的可以说是离经叛道,让人无法理解,饶是见过大风大浪的静妃,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她这话。
片刻后静妃才叹了口气,“你该清楚,以篱儿的地位,你是配不上的,一开始晓得他将你一并带到了京城,还将我给他的侍卫,留了一个在你身边,我也是不大满意的。
今日我主动找你,也是为了篱儿,他待你不算差,我若是愿意为你请旨,那自然是能请到册封的,商家三房的女儿,也不过是庶妃罢了。而且以篱儿的性子,你留在他身边,他断不会亏待你,就算日后有妻室,你也算是第一个进府的,不会威胁你的位子。
你如今有这铺子,是觉得不错,可这是京城,多的是达官富贵,如今你这太平不觉得有什么,可日后呢?你这生面孔到了京城,生意做得这般红火,恐怕已经招人嫉妒了吧,若是真闹起事来,你一个女子定是要吃亏的。”
白芸算是明白了,客客气气的说自己不接招,便开始带些威胁了,她这话乍一听像是在为自己考虑,可实际上是带了威胁之意的吧。白芸其实不想将人想的这么坏的,但她瞧着静妃微微眯着的眸子,她觉得静妃想表达的便是这个意思。
既然如此白芸觉得自己的态度也可以强硬起来了,“那我大可以不在京城做这个生意,我的菜式都是有秘方的,想必也能买上不少银两,去姑苏临安那一片,盘个铺子继续做生意,也挺好,风景还比京城好看。”
静妃觉得这白芸的想法果然是同旁人不一样的,总是不按套路出牌,“可你方才还说,不会离开京城。”
“我又不欠谁的,我是医者,治病旧人,但我也不傻,不管夫妻关系是否存在,我为王爷治病,他不该护我周全嘛,他护不了我,我凭什么还替他治病?”白芸单手支着下巴,“不瞒娘娘,当初冲喜,王爷并不晓得我会医术,本不想连累我,要送我离开。
我正是觉得王爷待人真诚,才会留下为他治病,来京城也是,我不喜欢京城的氛围,我大可以留在沁水镇,可以王爷的身体根本经不住长途跋涉,所以我才陪同来到京城。
当然我也不是邀功的意思,只是想说,我这人性子随意,更看重人情的往来,别人待我好,我自然回馈回去,但是也不可能为此搭上一辈子,如今王爷与我聊得来,我愿在京城待着,但若是日后因为位高权重,和我这农女有了分歧,我也不一定去哪。”
“你这是在威胁嘛?”静妃冷笑了一声,“你真当这是来去自由的地方?”
“自然不是,但又能奈我何?”白芸也笑了,“我讨厌被威胁,越是这般模样,我越不会开药诊治,在这世上我孑然一身,本就无谓生死,有什么可威胁我的呢?”
“你倒是够自负。”静妃的脸色已经沉下来了,“你还真当这世上,就你能治得了这心疾?”
“药方我也写给了王太医,我能不能被替代,娘娘心中想必已经有了定夺,不然也不会来找我。我自知身份卑微,配不上王爷,更做不了什么庶妃,娘娘从一开始便晓得我跟着来了京城,如今才来寻我,那自然是知道我的能力的。
而且娘娘有所不知,不管是做酒楼还是做医者,都会有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