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救灾
开封城外,冯洋从坦克里探出头,问聂旅长:“旅长,你说那帮小鬼子镇的会投降吗?”
聂旅长不答反问:“他们除了投降,还有别的选择吗?”
冯洋说:“城里还有上千小鬼子呢,工事也挺坚固,以小鬼子的性子,不打得头破血流,全军覆没都不可能吧!
现在让他们上千人一枪不放就投降?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聂旅长笑着说:“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话音未落,就看到开封城大门被打开,一名日军举着白旗,身后跟着一队又一队的日军,只见他们把枪举过头顶,排成长队,从城门洞里走了出来。
走在白旗后面的是野尻大尉,只见他衣服整理的一尘不染,腰间挂着指挥刀,笔直的朝聂旅长的方向走了过来!
冯洋目瞪口呆:“这……这就投降了?上千人一枪不发就投降了?咱们不会是遇见假鬼子了吧!”
聂旅长说:“不投降他们就得死!”
在八路军的注视下,排成长龙的日军纷纷走到八路军阵地前,乖乖地放下武器,然后默默的排成五排,笔直的站在八路军的对面。
一名军官上前一步,走到聂旅长面前,敬了个军礼道:“我是第12军第23旅团小野大队副大队长野尻大尉,请问阁下是那支部队!”
当听完翻译的话,聂旅长也回敬了个军礼:“我是八路军第13旅旅长聂凤智,你们的大队长了!”
野尻大尉说:“八路军、聂凤智,我听说过你,对于你部,我是非常敬佩的,我想请问阁下,我们如果投降,能否享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
至于我们的大队长,他已经玉碎了!”
聂旅长说:“我们八路军一直都在遵守《日内瓦公约》,这点你们请放心!”
野尻大尉长叹一口气,取下腰间的佩刀,双手举过头顶,弯腰说道:“我部愿意投降!”
日军投降了,第13旅分批进入了开封城,这座少年古城很幸运的避免了再次毁于战火。
接下来的事情反而比较麻烦了,第13旅兵力并不多,他们的主力还和16旅在中牟那边和国军对峙。
现在,他们一边要派一部分部队将日军押送到潍坊,等待师部的进一步处理;
另一边他们要立刻成立救灾委员会,派一些工作组前往四处难民聚集地,将他们全都安排到城镇附近,好方便救治灾民!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而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还没有赶过来!
正当聂旅长发愁之际,侦察连汇报:“许司令员来了!”
话音未落,司令员便带着几名警卫员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
只见他上身穿一件迷彩短袖,头戴头盔,脸上戴着一个墨镜,身材粗壮、魁梧,孔武有力,容貌粗犷,眉毛很浓,脖子上耷拉着一条白毛巾,时不时的擦一下脸上的汗……
活脱脱的像一个工地上的拧钢筋的农民工。
只见他刚走进指挥部,取下头盔,露出一个板寸头,那头发真的短得不能再短了,走起来带风。
聂旅长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走到面前了,一巴掌拍在他的肩上:“老聂,好久不见啊,这次干得太漂亮了!”
聂旅长结结实实的挨了这一下,面色发白,揉着肩膀说:“许和尚,你下手轻点啊!
咱们也就几天没见,用得着这么用力吗?我真的怀疑你是蓄意报复。”
许和尚嘎嘎笑:“报复?你少臭美了,老子这几天过得美的很,谁还羡慕你啊!”
激动的又轻锤了一下聂旅长的肩膀,许和尚说:“你这次干得不错,没有给咱们胶东军区丢脸,好家伙,一战俘虏了近千名鬼子,可是将所有人都吓住了!
就是运送俘虏太大意了,只派了两个连,太过草率了,辛亏被我碰到了,又安排了两个连,这才放心下来。”
聂旅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以为我不想多派一些人,你也知道这次我们来到敌后的兵力并不多,而且我还将一半兵力调到老巫那边,能派两个连已经是最大能力了!”
随后他带着许和尚来到地图前,指着一些已经标明的难民集结地说:“这是我们已经发现的难民集结地,剩下的由于兵力有限,人员有限,还没有发现呢!”
许和尚看着地图,点了点头说:“是啊!这没有几万人跟本就搞不定,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这次我将咱们军的卡车团和飞行大队都带过来了,有他们的帮助,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快将灾情稳住!”
“飞行大队?”聂旅长惊讶的问:“是前那种飞天三蹦子吗?我们什么时候成立的!”
许和尚得意的说:“刚成立的,我们已经定了三十架飞天三蹦子了,已经到货,现在咱们的侦察连正在学习飞行,这次过来的是从延安过来的特战队!”
这时,林政委和贾参谋长也从外面进来,看到聂旅长,贾参谋长向他竖起大拇指说:“干得漂亮,这次一个大队的鬼子投降,意义太大了,往后和再和鬼子打心理战更有说服力了!”
聂旅长眉头耸了耸:“那是老杨的功劳,按我的意思全杀了最省心!”
“胡闹!”林政委笑着驳斥道,然后好奇的问:“老杨呢?怎么没在指挥部!”
聂旅长说:“老杨去城外三十里铺了,哪里有一大堆难民,他想亲自过去看一下受灾情况!”
林政委哦了一声,招过警卫员,从其后背的大皮筒里取出一张地图,在几人帮助下平铺到指挥桌上。
聂旅长一看,发现这是一张非常详细的开封地图,而不知谁已经将地图上的镇子都标出来了。
林政委指着地图:“这是我和军区的参谋忙碌了一天一夜的结果,老许、老贾、老聂你们看,这上面已经将所有的城镇都标了出来。
我的意见是,这次咱们救灾,不用将所有灾民全都带到县城里,我们派工作组,让部队将粮食物资运到县城周围的镇子里,然后在将难民分散在各个镇子里。
这样这些难民即有地方住,又能集中在一起,方便我们的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