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84节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84节

皇上听得津津有味,大臣们一看皇上挺支持的态度,立马趁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人比其他生物聪明,智力机巧足够,穷尽所有其他生物来加以控制,有的生物被驱逐远离人类,有的生物则加以拘系役使,有的生物则戕杀吃它们的肉,上天的意思难道愿意这样吗?

不过是事物的必然趋势,强大的欺凌弱小的,数量多的镇压数量少的,聪明的戕杀愚蠢,这个道理在世间万物都是相通、都是一样。

但人类有感情,人类作为万灵之长,应该克制自己的兽性,力求灵性……圣人提出的大同社会无法达成,但大明不能满足于圣人提出的、低级的、部分人高贵的社会,大明要有新文化,达到更好的社会……

不少江南官员,一时又想起皇上和指挥使在南京的时候——人就是这样啊,社会就是这样啊——可人是人啊,人有智慧和灵性,人要敢于向往更好的文化,尝试不一定成功,但失败又如何?

皇上面色还是平静,过长的眼睫毛遮住所有的心思。

章怀秀听着大明人朴素的,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物竞天择的人类进化论、男女平等、生育观点……一低头,一颗眼泪落在胸口的团花刺绣上

听到有些大臣,甚至在节制人口,计划生育问题上大声疾呼:“大明要每一个家庭养得起孩子,教育得起孩子,平均一对夫妻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

他也跟着喊:“只生男不要女,男子何妻?生多若三四五六个,每代生加一倍,日增不减少,天地何以养之?”

还有那为女子鸣不平的:“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节。男人丧妻,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勾当,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人尽夫’比‘人尽可夫’光荣何在?”

章怀秀甘拜下风。

皇上听得连连点头。

翰林院院正·杨慎直接站出来:“启奏皇上,臣近日读书有小感。臣知道,唐尚书当年被贬官,曾经游历天下,住在简陋的茅舍里,晚上睡在门板上。

日常穿着极简朴,经常是一身穿了有十来年的麻布衣服,地痞流氓不认识他,欺负于他,他也不生气,从来不用官职压人。”

皇上,唐尚书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搧扇子;出门不坐轿子;床上不铺两层床垫;一年只做一件布衣裳;一个月只吃一回肉。

他用这种自苦的办法,使自己摆脱各种物质欲望的引诱,以求平心静气地正确对待客观的—切,臣钦佩。”

杨慎的话引起其他人的关注,改革派以为他叛变了,理学派以为他要做奸细……

杨慎只面对皇上,慷慨陈词:“皇上,人好不好,和文化无关,和地域无关,和国家无关。臣反对理学,但臣钦佩唐御史。讨论文化,就是讨论文化。不管那一种文化,里面都有好的人、不好的人。但文化是文化,如同技艺是技艺。”

皇上的声音平静:“技艺和物质是基础,唯物主义,朕也认同。但技艺和物质仅仅是基础。象群有象群的生活方式,蚂蚁有蚂蚁的生活方式,人类有文化,才是人类。

物竞天择、唯物主义,能带来大明的技艺和物质的发展,这是好的一面。然,大明强大富裕开心,百姓也强大富裕开心,这才是一个大国存在的意义。”

满殿的人都不吱声。

唯物主义的官员们高兴,又不高兴。

其他主张的官员们,也是高兴又不高兴。

皇上慢吞吞的语气:“朕记得,当年有人说,为什么秦始皇是暴君?因为他不仁义,大秦的子民生活不好,大国再强大,有何意义?大国子民,小国寡民,不同的地方,不是国家多大,而是人生活幸福不幸福!

这个幸福、不幸福,可能爱卿们有不同的理解。”

群臣:“!!!”

群臣赶紧表白:“皇上,我们和皇上一样的理解。”

“哦~~”长长的小尾音拖走群臣的心口上,“可朕看百姓上书,看爱卿们的上书……比如,何为以人为本?依法相制?

一个公共的园子,官府不管理,任由百姓你掐一朵花,他扔一个垃圾,还说是爱民才不管。最后园子毁了,骂一句百姓没有教养……诸位认为该如何解决?处罚哪一个?

男女地位?不独有男子,很多女子都认为,男女就是天生的不一样。朕对此更是迷惑不解。

诸位爱卿都是作为大明的官员,朕认为,你们要做的,不光是和文人们一样喊一个口号,你们要想想,实际情况如何,实际中,要达到你们的主张,要有哪些具体事项。”

文臣们:“!!!”

文臣们都哑巴。

口号喊的响亮,要拿出实际的。

一个园子里,第一个掐一朵花、第一个扔垃圾的人……罚款,后面你看谁不受规矩?可有些人就是仗着家世,高于管理园子的人一头不服管——既然不能全管,干脆不管,端老百姓的碗骂老百姓的娘?

一家两个孩子足以,男子也要有夫妻贞节,可为何律法中的一条“平民男子四十无子,允许纳妾、典妻……”一直改不掉?

人口增长?抛弃女婴?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也是无子,自然要拼命生儿子。女人生了两个女儿还不能阻止丈夫纳妾,自然也要拼命生儿子……一对夫妻两个孩子,如何实现?

男人不能生,要瞒着。女人不能生,必须给丈夫纳妾,这要怎么改?

富贵人家的男子妻妾成群,还有外室青楼楚馆啥的,那就不说了。

作为这一文化的受益人,官员们更是不吱声。

皇上也没生气,声音里还有笑儿:“朕第一次,听到诸位爱卿,为了各自的主张而吵架,朕认为这很好。诸位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大明,都去思考,都有实践,更好。

朕希望,大明人都开开心心的,衣食无忧。即使达不到‘大道畅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至少,也要努力去达到。孔圣人眼里低级状态的小康,不是朕的目标,也不应该是诸位的目标。”

满殿的人瞪大眼睛。

文臣们想呐喊,皇上,大明实现小康已经很难了!!!!

皇上不听不听。

皇上希望,大明不是部分人富裕,而是所有的大明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空闲出去游山玩水,在诗、礼、乐中修身成性,接受真正美的熏陶……

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健康、识字,劳作……都有自己的思考,付出有回报,社会各行各业的秩序良好,生活有希望、有快乐……

大明在皇上的眼里,是真的不够好。大明的山区,西南地区,还有不少人处于刚刚“免饥荒”的状态,这要正视。

皇上轻轻的叹气,有模有样的:“有不同意见的臣工,可提改良意见。户部这次清查寺庙道观孔庙,要注意一点,大明的不法和尚,不法道士,一起清理。外来的和尚们好念经,更要注意管理约束。

大明现在,还很穷。吾等任重道远。朕对大明人有信心,对诸位爱卿都有信心。”

!!!

甭管是勋贵外戚还是武将文臣,心里都大大的不服,皇上我们大明哪里穷了?我们大明已经这么好了皇上!皇上你的信心哪里来的?皇上你压根就是太强,脱离实际!

不敢。

不对,皇上我们还在讨论……礼仪大太监喊“退朝”,皇上起身,翩然地离开……

群臣恭送皇上,起身,傻眼。

除了一心信任皇上的普通老百姓,中上层的人,大多数都不敢、也不想去有信心。

皇上可以一句话废了皇庄,他们不乐意让出自己的土地。

皇上至今未婚,他们却要早早地成家立业,娶妻纳妾,打着多子多福的名义,抢占更多的社会资源。至于老百姓生了养不起,那正好,只要有足够的底层人就可以……

这就是家天下的现实。

皇上要逐步打破的,就是家天下的现实——比如大明人口繁衍过快,谁都知道这将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天地养不了这么多人。可是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就是天天喊着多子多福,女人就要待在家里,生啊、生啊、生啊……不停地生啊生……

勋贵外戚们看一眼,一起离开。

武将们看一眼,一起离开。

文臣们一起看六位阁老,尤其户部的人,没有一个离开。

有激进的,有保守的,有习惯性随大流的,有只管听皇上话的……六位阁老一直不说话,此刻面对他们,自然不能再沉默。

严嵩第一个忍不住:“外来的和尚们好念经,为什么好念经?为什么沿海百姓信奉天主教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大明的不法和尚,不法道士,不法官员,在民间没有信任了!

老百姓不想再供奉那些假和尚,假道学,不想再忍贪官污吏。偏偏来大明的洋和尚,都是好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

你们要想,自己该怎么做,只喊着洋人蛮夷,去驱除西洋人,这是最差的做法!”

殿里殿外五百多文臣,一起思考。

王御史有意见:“下官认同这是最差的做法,但该驱除还是要驱除。越来越多的西洋贵族、各周边贵族都要来大明,来了就不走,还闹着要大明户籍……万一混淆血统,将来黑发黑眼的大明人何在?”

严嵩对此自然也是认同:“每年偷渡来大明的人五万不止,这是水师的问题。抓到就送回去,不想回去就送去做苦役。”

唐尚书瞄一眼严嵩,做出态度:“来大明的,不光是这样的人,更有人才。下官认为,大明好,人才都想来大明,大明要是不够好,不光没有人才来大明,大明的人才也留不住。大明要区别对待,不能寒了人才的心。”

严嵩在心里赞一声唐尚书给力,狠狠地一瞪眼:“唐尚书光说,谁都知道要区别对待,那不好的洋人要驱除,那自己家族里的人不是人才,怎么就想送来做官?日常碌碌无为,出事了就喊‘我爹是谁’?一个下人回去家乡也是哪朵花好掐哪朵……”

!!!

严嵩的意思,我们的皇上就是这样的明君,你们不乐意,有本事你们把皇上变成昏君?没有那个本事,就老老实实的听话。

文臣们咬牙——没有本事把皇上变成昏君,也没有本事穿越去汉唐去七大姓,得嘞,这次整顿寺庙道观孔庙,自家也都整顿整顿,乖。

其他的阁老们一看严嵩做黑脸了,自然要跟上。

桂萼颇为不忍地一声叹气,特理解的模样:“废弃的寺庙道观孔庙,留着无意义。自个儿把人做好了,老百姓自然心甘情愿去供奉。老夫知道诸位舍不得手里的权利,到手的特殊待遇,老夫也舍不得。

可是,要有一个度,只有大明好了,我们才能好,而大明要好,需要所有大明人一起。”

夏言乐呵呵地一笑:“武将打仗、匠人做工、农人种地……寺庙道观孔庙又想继续受特别供应,又不想受一点儿约束,不守礼不守法不做事……说实话,不光老百姓看不下去,老夫也羡慕。”

文臣们一起笑——桂阁老也舍不得?还以为你们不是人。夏阁老也羡慕,他们也羡慕,他们做官,哪一个轻松?

张璁笑完后,脸一肃:“生了孩子要养好。不光是老百姓,我们也一样。这几年大明的人口增加太快,保守估计两个亿,老夫认为不止两个亿。

再这样生下去,人太多,别的不说,纸张,书本一项就供应不上,要造纸,就要砍树,砍了树,大明光秃秃的,那还是大明?”

文臣们齐齐摇头,造纸不光砍树,还污染河流。这是一个大事儿,要继续鼓励生娃,首先要解决这个大问题。

文臣们又看向工部。

工部尚书脸黑黑:“工部的人,有的三年没有休息一个月!”

文臣们一起脸黑黑——要给工部培养更多的人才,那不是更多的人才去做匠人?!那匠人们的地位不是越来越高?

事情定了下来。

皇上把握大方向,指明目标,又是暴君又是明君。

文臣们一番讨论,捏着鼻子各自回去各自的衙门,就感觉,自己果然又上了皇上的当了,眼泪在心里流。

阁老们回来文渊阁,对视一眼,都是哭笑不得——他们都急出来一身汗,生怕这事儿不成。可皇上就是这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闲庭信步执子天下……

阁老们以为事情解决了,很开心。

皇上开始计划下一步了,也挺开心。

户部可以开始清查寺庙道观孔庙了,忙的没有心思去想。

谁都没想到,大明的官员们,大明的文人们,在各种复杂的心思之下,干脆把皇上提溜出来做圣人——

皇上,老百姓天天烧香拜皇上,我们也是啊。

皇上,寺庙道观孔庙经过这次打击,哪里还有形象做神明圣人?大明人需要信仰,当然是皇上。

皇上,大明人都求神拜佛的,求皇上娶后纳妃,不如直接求皇上。

文人文官憋着一股气,自己几派争论不出来一个高低,又不肯将孔庙的荣华送给其他匠人,就要拿皇上的名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