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民国大文豪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礼

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礼

当穿越者遇到一名顶尖的科学家会生什么?

当然是强强联手,大力展黑科技,然后组建军队,称霸全球,纵横宇宙,接着到另一个平行宇宙继续战斗……

这才是爽文应该有的套路。

林子轩看到爱因斯坦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小幻想,可惜那不现实。

不说爱因斯坦会不会相信他,就林子轩那么渣的科学知识,也搞不出什么厉害的黑科技来,爱因斯坦还不一定能看得上他。

就算双方合作了,也难保不走漏风声,各国的谍报机构可不是摆设。

或许还没等研究出来成果,就被某些国家抓起来严刑拷打,切片化验了。

所以,他也只是想想而已。

林子轩的婚礼在上午进行,西方式的婚礼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上海圣三一教堂是一座红砖砌筑,室内外均为清水红砖墙面的建筑,俗称“红礼拜堂”。

教堂的设计体现了多种建筑风格的融合,在教堂的左侧,有一座高耸的钟楼。

钟楼为四方形平面,尖椎形屋顶,四角有四个小《≥,尖顶。

钟楼内安置了八音大钟,能按着圣诗的音韵敲打。

这座钟楼是上海的制高点和最醒目的地标,尤其是对于乘坐轮船进出上海的乘客来说。

他邀请的观礼嘉宾除了外国人外,还有一些有基督教背景或者曾经留学的社会名流,比如宋子闻和宋玫龄两兄妹。

在上海文坛,周瘦绢和严独贺一众鸳鸯蝴蝶派的人,以及以郑震铎为的文学研究会的人也同时前来。

有意思的是,他们分别坐在教堂的两侧,泾渭分明。

林子轩并不担心会闹出事情来,虽然说文学研究会和鸳鸯蝴蝶派战斗不休,不过那只是文学道路的不同,个人之间却没有太大的矛盾。

再说,文人嘛,典型的动口不动手,最多是回去写文章骂一通,绝不会直接干架。

剩下的就是一些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国人奥斯邦。

此时的奥斯邦早已没有了一个月前的意气风,售价40块银元的山寨收音机一出现,他的收音机就卖不动了。

山寨收音机虽然没有美国货洋气,却结实耐用,价格低廉,上海的中产阶级都能买得起。

随着上海万象广播电台每日不间断的播出,收音机在上海成为了最新的时尚,不仅能听歌曲、听评书、听戏曲,还有新闻播报和儿童故事。

可谓是一机在手,别无所求。

最近的广播中又加入了一档贴近民生的新节目,专门介绍上海滩好吃的和好玩的地方,还有各大戏院最新电影和话剧的预告。

这就是一本上海生活指南。

听众有什么好去处也可以写信给电台,电台会把这些地方播报出来。

这种电台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吸引了不少阔少们的兴趣,他们纷纷写信,在上海滩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这座城市的美妙之处。

和电台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斯邦的收音机生意。

美国人没想到价格战来的如此凶残,他如果降价到40块钱,几乎就不挣钱了,大把捞钱的美好日子就这么结束了。

他曾调查过这种廉价收音机的来路,就是一个小作坊里十来个中国人手工组装出来的,质量竟然不比美国货差。

他没有理由告这家小公司侵权,只好找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捣乱。

可他没想到这家人也有背景,苏家是上海的闽商两大家族苏家和曾家的结合。

苏组圭的曾祖父曾经是上海商界的领袖,因在多次赈灾中的公义之举,被晚清政府赏为“四品顶戴花翎”。

他的父亲苏本言,曾当选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议董、上海商团工会会长等、除政商两界之外,也热心于教育事业,还曾参与起成立中华进步党。

这让奥斯邦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仓库里大量的收音机。

降价觉得亏本,不降价卖不出去,这就是美国人奥斯邦面临的困境。

林子轩冷眼旁观,准备找机会把他赶出电台。

上午十点钟,婚礼正式开始。

冯程程的伴娘是她的同学汪月琪,林子轩则请了洪慎作为伴郎,他站在教堂里,看着冯敬尧带着冯程程进来。

这一刻,林子轩有点小激动。

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这都是他第一次结婚。

冯敬尧在这时候不是大佬级人物,而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他对林子轩很满意。

虽然外界有不少林子轩和一些女人的传闻,比如大歌星孟晓冬和大明星殷明竹,还有明月歌舞团里的众多女人。

但冯敬尧知道那都是谣传,他派人查过,林子轩的确没有沾花惹草。

他甚至觉得林子轩有点正经的不正常了。

在这个时代,社会对男人非常宽容,特别是才子,他们觉得才子就应该偎红倚翠,所以像平禁亚这类鸳鸯蝴蝶派作家经常和名妓喝酒谈天,嬉闹买醉。

即便是那些新文学作家也不免流连烟花之地,胡拾和徐至摩都有过这种经历。

以林子轩的名声和赚钱的本事,冯敬尧对他很放心,也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冯程程穿着婚纱,来到林子轩面前。

牧师念诵《圣经》,主持婚礼,两位新人出了誓言,交换了戒指,婚礼就算结束了。

接下来是一场酒会,大家敬酒,说着恭喜的话语,一片喜气。

明星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架设了一台摄像机,把婚礼的过程全部拍摄下来,留作纪念,这就是有电影公司的好处。

傍晚时分,林子轩和冯程程回到公馆,现在他们已经算是夫妻了

晚上不免又是一番闹腾,不过没有闹多久,就放他们回房间了。

与此同时,上海闸北区火车站有一列火车进站了,这是一列从天津开往上海的火车。

火车停好,车上的人陆续下车,其中有一名高个子的青年,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

他来自北平,刚刚坐完三年牢,被放了出来。

青年走出火车站,默默的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夜上海,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