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孰能不朽 > 第 658 章 第二十七章辛筝

第 658 章 第二十七章辛筝

尽管一来就被迫给青婧擦屁股,但辛筝的主要精力并不在这方面,就像青婧说的,她根本不在意这事,也不会因为这事同辛筝翻脸,或者说她就不会与辛筝翻脸,是辛筝为了安抚巫宗而需要擦屁股。但青婧不准备翻脸,那辛筝安抚巫宗只要做到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需求决定发展,也决定花的心思。

看完了骊嫘收集的卷宗,再问完了当事人,了解了怎么回事后剩下的便是等待公审与如何安置受害者,安排了对应的人负责就行,辛筝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对葛天国的接管中,确切说是清点账目。

政变成功了,踏上权力巅峰。

高收入自然高风险,政变失败,全族死光光并牵连一大片,亲朋门客一个都别想跑,古往今来皆如此。

镇压叛乱后骊嫘顺理成章的进行了一番株连与大清洗,光是砍头就砍了一万多,屠夫的刀卷刃了一次又一次,这还没将惨遭连坐又不至于砍头的部分给算进去。

不管是被砍了头的还是被问罪但罪不至死的,祖先数百年甚至千年积攒的财富自然也不再属于他们。

任何君王只要干过哪怕一次都会深深爱上这种滋味,自此再也无法控制自己。

太赚了,反正辛筝在看了账目后忍不住问骊嫘为何不多杀点。

贵族平日都是习惯囤粮的,手里有粮心理不慌,一般都会囤积嚼用三五载的粮草,但葛天国的贵族们就大气多了,够嚼用三五载的粮食只是起步,囤粮最多的一位,其囤积的粮食足够一万人嚼用一年。

辛筝将账目汇总后算了算,光是抄出来的粮食全加起来便够十万大军吃两年有余,这还是没算上查抄时被底下人给捞走的部分,不然更多。

骊嫘无语道:“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只要是能扯得上关系的我都问罪了,问罪四万余人,大君你来得再迟点都要给我收尸了。”

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叛乱,大部分人只是与叛乱者沾上了关系,有的的关系还特别远,倒霉催的被株连纯粹是太有钱了。株连一两万人也就罢了,株连达四万余就很过分了,不免引起人心慌乱。

骊嫘只是想搜刮财富又不是真的想不到,看快踩到临界点了,自然适可而止,再加上辛筝到来得及时,哪怕是有心思浮动的,瞅瞅辛筝带来的十万精锐也自然而然的消去。

“哪有那么夸张,葛天国的秩序不是好好的吗?”

“那是你来得及时。”骊嫘不解的看着辛筝。“大君你对贵族怎么那么厌恶?”

辛筝道:“不啊,我不讨厌贵族啊,我挺喜欢贵族的,有礼貌又生得好看,还有文化。”

“可你简直恨不得将他们杀光。”

辛筝解释道:“你误会了,我讨厌的只是有钱人,尤其是在国库缺钱时还很有钱的人,我看他们每一个人皆如看十恶不赦的肥羊,感觉他们呼吸一口空气都是无法容忍的恶行。但他们要是没钱,我也没那么无聊,你看那些钱少听话懂事的哪个被我杀了?”

骊嫘:“....”总觉得整段话只有肥羊是重点。

不过君侯们要都是辛筝这种心态的话,她倒是很能理解为何贵族那般孜孜不倦、前赴后继的架空王权,让君侯变成傀儡,甚至取而代之了。不干掉君侯取而代之,迟早会被君侯给宰了吃肉,被君侯宰了吃肉与宰了君侯吃肉,是个人都会选择后者。至于这么干会导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的后果,不过一点微不足道的代价。

辛筝略有点失落的道:“罢了,现在这些也挺丰厚的,不过话说回来,葛天国的贵族富成这样感觉有点不对劲啊。财富的总量是有限的,上层吃得越多,下层就越穷,想要富成这样非得拿出骨头渣里榨油的精神对境内所有人口敲骨吸髓才有希望做到,更别提这还只是贵族所占有的财富,没算上没被株连的以及国库的,全加起来已超出一个七百万人口大国该有的财富总量。”

骊嫘道:“对本国氓庶敲骨吸髓,再加上对外掠夺,自然就攒出来了。”

见辛筝有点迷茫,骊嫘遂解释道:“葛天国虽经葛天侯的开疆拓土有了大量的耕地,但支柱产业仍旧是纺织业,衣食住行乃是民生,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只要运用得好,可与盐一般盘剥底层,而葛天国因为井稚强迫诸国签订的通商盟约,这种盘剥是对整个冀州的。而这些大宗贸易皆为上层独占,大量的财富自然流入了王侯贵族手里,再加上上层平时对下层的兼并,又从本国氓庶手中盘剥了一层,双赢。”

葛天侯想管却因为年迈的缘故有心无力,青婧与她倒是有精力,但不让贵族们将底层全部得罪,如何顺心民心大开杀戒?

若无这些年的发酵与准备,可不会有今日株连四万余人才到临界点的秩序,遑论万民喜迎王师。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辛筝看着骊嫘的眼神有点复杂,凭心而论,骊嫘若为君,很难不成为一代明君,无怪乎骊武侯当年那么坚持想让骊嫘继位,或许不仅仅是骊嫘是他仅剩的可以在继承权上争取一下的后代。

骊嫘点头。

辛筝迟疑了下,问骊嫘:“我听说骊国有人给你递了书函,想请你归国继位。”

骊嫘愣了下,背脊莫名发寒,面上却是笑道:“是有此事,但被我烧了,小小骊国哪及得上大君能给我的?”

辛筝也笑。“你之来日便如虞今日在兖州,你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就好。”

虞之今日?

辛筝已废沃州之职,但虞在兖州根本就是拥有兖州牧实权的无冕州牧,还是底下没有方伯分权的那种,不,哪怕是真正的兖州牧也没有虞的权势。州牧也就管管本国的事,出了本国有多少影响就得因人而异,但时不时代辛筝监国的虞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倾兖州。

骊嫘闻言心中激动莫名,俯首行礼:“臣定不负大君期望。”

“我已经不是君侯了,唤我宰辅或丞相即可。”辛筝纠正道,虽然更习惯大君这个被称呼了几十年的称呼,但她现在最需要的是让人忘记她君侯的身份,而是牢记她丞相的身份。

“喏,丞相。”

提点了骊嫘,心中也没再没完没了的提点,继续投入工作中。

山林与耕地全都要重新划分授土于民,土地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财富,贵族对可以让自己躺着也赚钱的土地是永远都不嫌多的。而葛天国因为葛藤的缘故对土地的利用率也最高,平坦的土地用来种粮食,山林种植葛藤、乔木、栗、芋等作物,贵族占据的土地也就更多。

如今土地都收回来了,自然要按兖州的规矩重新分地给民。

这倒也不难,土地兼并的情况在葛天国也存在,但不论是葛天侯还是井稚都不是吃素的,而青婧与骊嫘只是想顺心民心大开杀戒并没想逼死所有氓庶,因而葛天国土地兼并的症状相对其它国家要轻一些,至少没到逼得人活不下去的境界。

葛天侯与井稚统治时也隔三差五的宰肥羊分肉,因而葛天国对如何重新授田非常熟练,不需要重新搭一个办事的班子。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从贵族手里收回土地,以及防止底下人趁着授田将一部分土地给昧了,而这两点都在骊嫘问罪四万余人的功绩中解决了。

顺利得让辛筝忍不住对骊嫘说:“来日我为王,君可为丞相。”

太能干了,不当丞相太可惜了。

自己为王以后用得格外顺手的虞肯定是要当丞相的,但虞只是第二境的武者,寿命肯定不能与自己比,待虞去了,谁来当丞相是个问题,现在解决了。

骊嫘自是讶异不已,她的身份在那摆着,为冀州牧就不错了,居然还能为丞相?是开玩笑还是辛筝心格外大?

辛筝说完便继续干活了,骊嫘也不好追问她是否认真的,只能憋着。

按着辛筝的意思,王没几年时间了,因而吞并冀州必须宜早不宜迟。

不然王死了,她要怎么以最合法的姿态继承王位?总不能按照传统让诸侯们投票谁来当王吧?诸侯们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不可能投票给自己,如此一来就很尴尬了,她是绝对不会服从诸侯选出来的王的,而她自己自立为王又不合法。

唯有拥有了绝对的实力才能建立一套新的选王机制,然后成为这套新机制选出的第一位人王。

接管了葛天国,确定葛天国不会生乱,能够为大军提供后勤就该拜访冀东还剩下的国家了,控制了冀东再征集冀东之地所有的船只运载军队沿着漓水一路向东灭亡漓水上游所有的国家,奈何天有不测风云。

小冰期时旱蝗雨雹是常客,辛筝才准备出兵便检测旱蝗雨雹的官吏汇报冀东大概、可能、应该....要发生蝗灾了。

蝗灾没什么好奇怪的。

哪怕是平时,蝗灾也是经常来的,根据巫即殿的统计,帝国在炎帝时期平均三四十年就有一次大蝗,青帝到白帝期间,平均十六年一次大蝗,白帝之后的一千年里,平均十二年一次大蝗,五百到一千年前,平均八载一次,最近五百载,平均五载一次。

小冰期时这些天灾是会变得更频繁的,更别说冀州还是蝗害重灾区,小冰期时差不多一到两年就有一次,去岁没来,今岁来了,很正常,非常正常....才怪!

辛筝用尽所有的自制力才控制自己不要拔剑杀人泄火,臭老天什么时候能不跟自己对着干?

反复深呼吸,恢复了冷静,辛筝开始思考不管蝗灾继续去攻伐其它国家的后果:

首先,自己刚接手葛天国就闹蝗灾,很容易被当成不祥的灾星,到时复辟分子就该活跃起来了。

其次,蝗灾一般不局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大范围的,自己打下了那些闹蝗灾的地盘,那自己就得负责那些遭了灾的难民的吃饭问题。若自己的粮食多到吃不完的话倒也无妨,或者说正好收买人心,但她现在没那么粮食,走不了这个路线。粮食不够,肯定还是会有很多人被饿死,而她对人性非常有信心,饿殍的亲人肯定会怨恨无能的统治者,而那会儿的统治者是自己。

思考了一盏茶的时间辛筝心中有了决定:先顾着治下,至于其它地方,等待饿死了大量的人口,统治者将仇恨都背上了,自己再带着足够剩下人吃的粮食去解救万民于水火。

对于蝗灾,与疫病一样,防比治更重要,在兖州与沃西辛筝为了防治蝗灾都折腾出了一整套章程,防蝗与防疫处于一个等级。

根据在兖州与沃西积攒的经验,单位面积的蝗虫一旦超过一定数量,蝗虫就会从不会飞的昆虫进化为会飞的虫群,那个时候就很愁了,因而治蝗最重要的便是降低单位面积内的蝗虫数量。

庆幸的是辛筝怕接管冀州时人手不足,必须向肥羊们妥协,走的时候除了十万大军还带了两万多的官吏,除此之外兖州与沃西境内还有更多的官吏在收拾行囊。

在辛筝的要求下,防疫与防蝗是官考每年都要考的内容,鉴于这是官考中最容易捞分的地方,官吏们就没几个是不知道该干嘛的,甚至还不时有人推陈出新:官考时能答出新意并且不是信口胡诌而是真的有用不仅能额外加分,还能提前攒下一笔功劳,以后的仕途也走得顺些。

蓄养鸡鸭鹅于蝗害时出栏食蝗。

动员所有氓庶以各种工具捕杀蝗,常见工具为网和一种特制的捕蝗篓,前者是前人的经验,后者是望舒鼓捣出来的。捕蝗篓分两个部分,上面是巨大的背篓,下面是虫篓。背篓没有底,或者说底部铺了草叶,按一定的方式铺的,蝗虫扑进去后叶片会转起来,蝗虫也会因此无法出来,进入到下方的虫篓里。上背篓与下虫篓可以拆换,只要按时换就能一直捕蝗。

考虑到冀州不像兖州与沃西一般在辛筝的强迫下每个地方都年年备着这些工具,也还有最简单粗暴,不论什么地方都能用上的办法:篝火诱杀,堑坎掩埋。

辛筝颁布政令以粮换蝗,一斤粮换一斤蝗,若是蝗虫卵,还能多换半斤粮食。

蝗害最令人头疼不是数量,而是繁衍,蝗虫卵要不了多久就能孵化形成新的蝗群,不及时清理蝗虫卵,那夏蝗之后还有一波秋蝗,一年两波,日子也不用过了。

财帛动人心,这个乱世里,粮食比财帛更动人心,这条政令将所有人的积极性都给调动了起来。

大量的粮食被换成蝗虫,所幸骊嫘宰肥羊薅了大量的羊毛与羊肉,辛筝这会儿财大气粗,来多少要多少,一点都不拖延,更加刺激了氓庶的积极性。

蝗虫与虫卵辛筝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按着在兖州与沃西时的惯例处置了。

一起用膳时看到食案上的一盆炸蝗虫,青婧瞅了瞅辛筝,见辛筝正大快朵颐,咔嚓咔嚓,一副享受的模样。

辛筝吃得太香了,以至于葛天侯也忍不住下箸,才夹住一只蝗虫便被青婧给按住了。

葛天侯疑惑的看着青婧。

青婧解释道:“群居蝗虫有毒。”

辛筝怔了下。“怎么会?我每回收的蝗虫都是每天赐每个官吏一盆的,没听说有谁中毒呀。”

氓庶吃中毒了可能怕花钱不敢去看医,但官吏还是看得起病的,若中毒了肯定会去就诊,而一旦出现中毒事件肯定会报上去。

更别说灾荒时饥民普遍会抓蝗虫充饥,也没见出事,她出于不浪费而决定将蝗虫弄熟了给官吏们吃时确定过吃不死人。

青婧道:“吃得量少死不了人,高温油炸炸透了也无妨。”

辛筝闻言道:“死不了人就没事。”

青婧无言的看着辛筝。

“鸩酒饮了会死人尚且有人饮鸩止渴,何况吃不死人的蝗虫。”辛筝说着抓起一只蝗虫继续咔嚓。

这年头想让人不吃蝗根本不可能,不让人吃蝗就得看着很多人饿死。权衡一下,辛筝觉得还是将蝗虫通过现在的做法比较好。

官吏们吃的食物总有人好奇,是为上行下效,兖州这些年蝗虫都变成普通食物了。而普通食物吃的人多,每个人能吃到的分量就少,不容易攒到出人命的程度,也减少了蝗虫的密度,降低闹蝗灾的可能。

改是不可能改的。

青婧不再看辛筝,对葛天侯道:“老人家身体不如年轻人,想吃蝗虫就让人去抓没群居的蚂蚱,这种群居的就算了。”

葛天侯从善如流的放弃了尝鲜,他现在着实不敢死,正如辛筝所言,孙子孙女中想剁了青婧的不在少数,没付之行动只是因为没那个能力。

宜臼还好,已经被修带走,来年将长居拘缨寻木之下,不出意外的话不会再与青婧有交集,暂时可以放心,但剩下的那些....葛天侯只要想到就愁得头发直掉,恨不能仰天长啸老子造了什么孽才会这辈子生出青婧这么只孽障?

换了正常的肉食,葛天侯询问同案而食的两女。“后天就是公审了,你们准备得如何?”

话音未落便看到两张充满懵然的脸,葛天侯默然须臾,问:“你俩该不会忘了这事吧?”

辛筝打哈哈道:“怎么会,只是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满脑子都是蝗,一时没反应过来。”

青婧微笑道:“刚想起来,没忘。”

葛天侯气结。

第 658 章 第二十七章辛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