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改土归流
"陛下,帝国西南边陲,土司众多,这些人世代居住在当地,实力不容小觑,且向来不服从我朝廷的统治,不可不防。"
半晌,南书房中的沉默被打破。
"陛下,自太祖建国以来,这些土司们叛乱的事情便常有发生,例如前年四川永年土司奢崇明叛乱。"
"眼下世镇云南的黔国公府对于云南境内的土司掌控力已经远不如建国初期那般,而这些土司们的实力确实愈发的雄厚,行事也愈发的猖獗,不将我大明放在眼中。"
孙承宗心中有些忐忑,看了一眼威势越来越重的天子,有些担忧天子会误以为自己是在杞人忧天。
端坐在案牍之后的朱由校表情依旧,不发一言。他又何尝不知晓这些土司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残害百姓的事情。
可毕竟这些土司们大都位于帝国边陲,路途遥远。大军一旦作战,银钱粮草便如流水一般的消耗,还有战后的抚恤安置,以及地方糜烂对后来造成的损害了。
但是孙承宗既然提及了此事,他又不能坐视不理。
"老师,有何教我?"
朱由校揉了揉自己有些胀痛的太阳穴,轻吐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问道。
土司绝不可轻动,决不能任由他们肆意发展下去,定然要想出一个好的办法,将他们遏制住。
永年土司奢氏便是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中趁机坐大。
此话一出,暖阁中的诸位臣工们便明白了天子的意思,看来天子也不喜欢土司这柄双刃剑。
土司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更有一些土司专横不法,对境内人民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土司之间为争权夺利挑起械斗或战争,导致生灵涂炭,对朝廷也叛服无常,的确需要将他们彻底解决了。
"臣请,改土归流。"
迎着暖阁中所有人的注视,孙承宗咽了一口唾沫,眼神坚定,斩铁截铁的说道。
"土司不宜再设,土司政权皆为流官体制所代替。"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
此话一出,暖阁内的众臣皆是有些哗然,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兵部尚书孙承宗,即便是朱由校脸上也露出了一抹错愕之色。
他万万没想到从孙承宗的口中,得到了此等答案。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又何尝不知晓改土归流对于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性。此举不但减少了叛乱因素,而且还能加强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些日子刚刚被他收拾的曲阜孔家,其实也算是一个土司。
作为圣人的后裔,他们也是代代传承,代代为官,占据曲阜两百余年。名下的土地有近百万亩,遍布山东全省。
管中窥豹,仅仅是牢牢把控着一个曲阜的孔家名下就有这么多的土地,倘若是能够将西南边陲的那些土司们都收拾了,可以想象朝廷究竟能够收获多少土地。
但是孔家仅仅是在读书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已,他们更多的只是享有优越的政治地位,但是没有丝毫军事力量。
因此当朱由校下定决心,想要收拾孔家的时候,只需要派遣几千精兵,便可轻而易举的将孔家震慑住,令他们生不出一点反抗之心。
但是西南边陲的那些土司们与孔家可是有着天翻地覆的区别,他们是真真正正能够号令族中青壮,发动一场战争的。
这也是昔日奢崇明叛乱的时候,只需要一道命令,便可以令得麾下族中儿郎尽皆跟从。
因为在那些夷人的心中,他们更多的是服从自家土司老爷的命令,而不是所谓大明官吏的命令。
朝廷若要强行推行这改土归流,恐怕才刚刚推行,就会引发西南诸省所有土司们的反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至少要等到大明国力更加强盛的时候,方才能将此事提上日程。不然这归土归流不但不会为大明带来一丝好处,反而会像一个催命符一般,加速大明的消亡。
"老师,你应当知晓,眼下辽东建奴尚未剿灭,关外也有蒙古人虎视眈眈,我大明哪有精力对付这些西南边陲的土司们..."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先将云南的事情处理好吧,至于土司的事情,还是日后再议吧。"
朱由校苦笑了一声,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孙承宗的提议虽好,但却有些不适合眼下的大明。
"臣,失言..."
见到朱由校态度坚决,不愿再提此事,孙承宗也不多做纠缠。
他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朱由校进言,万一天子同意了呢?
见到天子否决了孙承宗的提议,暖阁内的众臣皆是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尤其是户部尚书毕自严。
以眼下大明的财政来看,仅仅是负担辽东的军费都有些捉襟见肘。倘若一旦如同孙承宗所言,进行改土归流,且先不讨论能否打赢的问题,仅仅是供应大军的粮草以及军士的军饷便能即刻摧毁大明有些薄弱的财政。
倘若不是与孙承宗同朝为官多年,又皆为天子心腹。毕自严真想问问孙承宗,到底是抽了什么风,才能有如此异想天开的想法?
莫不是瞧着辽东建奴的处境有些艰难了,故而给大明增加一些游戏难度?
"传令四川巡抚朱燮元以及贵州巡抚王三善,令他们整顿军马,以备不靖。倘若云南境内有叛乱发生,即刻去救。"
思虑了片刻,朱由校缓缓的下达了新的命令。
在鲁钦率军平定了奢崇明叛乱之后,他便曾下令朱燮元以及王三善,令他们重新整顿境内诸多卫所。眼下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应当会有些效果了。
即便是云南境内真的有土司犯上作乱,应当也不会生出些乱子来。
眼下朱由校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给他足够多的时间,他早晚会将这些帝国的蛀虫挨个清除。
"臣等领旨。"
听闻朱由校所言,以阁臣何宗彦为首,所有人皆是微微躬身,向案牍之后的朱由校行礼。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358章 改土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