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经济国联
在随后的几天,辛昕拉着宋子文,和各国驻华使节及大企业的代表频频会谈。期间辛昕关于在中国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建立远东经济特区,尤其是在上海、天津、青岛、宁波、连云港五个口岸特区,设置嵌套在经济特区中的自由贸易区,作为对中国市场辐射的窗口。对于入住经济特区的企业和机构,中国政府承诺给予税收、征地、用工等多方面的减免或补贴支持,同时给予这些企业国民待遇,这些企业凡是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则被视同于本国企业,不再征收关税。而对于在特区中划定为自由贸易区的落户的企业,其进出口均被中国政府豁免进出口关税,也不再受到配额和数量上的限制。
在当时的经济大危机情况下,西方主要的国家,都是采用设置保护性进口关税来形成壁垒,阻挡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与本国相同产业形成竞争,从而加剧本国企业倒闭和裁员压力。因此世界被割裂成几个十几个相对封闭、但规模有限的市场。人人都躲在人为加高的关税墙壁之后,对抗着外来的贸易冲击。但相互的关税壁垒,也使自己的产品,除了在自己有限的市场行销外,出口基本上是无望的。 这种短视的救市措施,除了带来市场的进一步缩小,产能更显过剩外,还因为阻断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合理的流动和配置,经济效率进一步恶化,使得各国恢复经济活力的努力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抵消。在此情况下,经济继续恶化,大量失业人口还在不断增加。不仅加剧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也进一步恶化了本就在缩小的需求,最后又循环到产能进一步过剩、失业进一步加大、市场进一步恶化这种悲惨的往复,让整个西方世界,仿佛身处漫漫凛冬之夜,看不到一丝温暖的光亮。
现在,中国政府愿意向备受危机折磨的欧美国家打开市场的大门,只要在经济特区内办厂,就享受国民的待遇,不仅产品可以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而且还免除原先同样高额的进口关税,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啊!更妙的是,企业如果通过了进入自贸区的资格,就有着自由向他国无税出口的优势,如果第三国仍然采取高额的进口关税阻挡来自自贸区的进口商品,那么这个国家的所有商品也会被加入了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集体抵制,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将对他们关闭大门。换言之,就是谁在自贸区设置的企业越多,谁就有越多享受低关税的出口权利。
经过云集在南京的各国使节、经济官员和企业代表与国内的多次沟通,各国政府也开始积极反应起来。一向追求自由贸易的美国、德国等国最为积极,最先表示对这个经济特区和自贸区方案的赞同。英法几个拥有广大殖民地市场的国家,也不想放弃对庞大无匹的中国市场,也含混地表示愿意就自由贸易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磋商,如果达成一致,就积极参与进来。
就这样,一个由中国发起,美、英、法、德、意、荷、比、奥八国参与,组成的有限自由贸易协定体系的雏形,就新鲜出炉,和南京此时已经出现的春天气息一样,迅速成为全球的热点。
一直在关注此事进展的老蒋,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情报表明,南京的国民政府成了全天下的热点,全世界都把挣脱经济危机的期望寄托在南京政府的最后决定当中。国内的进步阶层,也对这种发展全国经济,强国富民的计划一致抱有乐观的想象。就是一些在计划提出的初期,持反对态度的买办阶层,也被最近的媒体嘲讽攻讦,说成是毁坏国家实业发展的蠹虫,给压得抬不起头。
至于广州孙科汪精卫叫嚣的党统,借口正朔来争抢中央权力的举动,被中外一致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乱国行为,是一帮失意官僚罔顾国家民生的自私表现。现在他孙某人和汪某人就因为南京中央将这个突然出现的全国开发,建设经济的计划收为己用,就轻易把他俩反衬成了一个小丑,颜面大跌,全无了当初的风头。
老蒋对还在南京替汪精卫聒噪的胡汉民的同党们也不客气了,以他们发表不当言论,阻止国府推行开放国策的理由,直接以监察院的名义,给了他们禁足反省的处分。这下,更博得了媒体一片的叫好声,而且耳根子总算是清静了。静下心来的老蒋开始以他初级证券投机人的思维,来分析和权衡自己在这项开放计划中的得失。
宋子文正好就在最适当的时间出现了。宋子文和蒋介石虽然是郎舅姻亲,但也不是完全的政见一致,两人在一块相处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公事味多一些,亲情味少些。远不如蒋和同为姻亲的孔祥熙融洽。但今天,宋子文对他的态度,却变得热切而又亲和,不再称他“介公”,而是直呼其名,让很重视家庭和睦的老蒋竟有些感动,连一旁的宋美龄也欣喜不已。
宋子文把辛昕撰写的《中国币制改革和经济振兴方略》递给老蒋,《方略》还是采用PPT的格式,篇章不多,用辞精炼,配图恰当,但需要宋子文在旁串讲,才好明白。好在宋子文已经接受了这种言简意赅的文本格式,讲解时,也能把每个篇章当作提纲,根据接听者的喜好或理解能力,加入自己的阐述,好用的很。
费了一个小时多的时间,宋子文用老蒋能听懂的语言、比喻和阐述,总算让老蒋理解了币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以及与之配合的经济特区嵌套自贸区的设立,对新货币的威信、产业大发展的好处。
外行的老蒋记住了其中最关键的好处;其一是可以超发纸币,增大政府的财力。二是有了工业,就有了军力。当前这两样,一个钱、一个兵,才是自己镇压全国的不二之选。既然这个方案能解决眼下自己的急需,哪有什么不支持的道理呢!
一旁的宋美龄大概也粗通一些经济金融,此时插话,问起了本位币的GDP除权和广义货币发行量除权这两个新鲜的学术问题,已经讲得有些疲惫的宋子文又来了精神,就像被人挠到了痒处,由眉飞色舞地说:
“黄金、白银这种贵金属,在货币领域,就是个锚定物,一个可以最终兑换的货币物品。但它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不能真实地代表货币价值。货币的价值真正能代表的是GDP,就是所有产品、服务的总价值。就好比产出是恒定的,如果纸币发行多了,价格就会上涨,但产品的价值却并没有变化。好比一瓶葡萄酒,还是只能让人喝的一醉,一块面包,只能当一顿饭的主食。黄金、白银的作用,就是存在那里,做最后的纸币兑付品,只是让人安心而已,可能政府永远都不会拿出来兑付给大家的。经济发展上去了,货币就能增大发行量,大家就会感觉钱好挣了,也有钱了。所以说,在特区方案中,提出了适当通货膨胀,就是适量多印一些纸币,让大家感到钱多了,可以去多买一些东西。那么工厂就会接到更多的订单,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政府也能收更多的税。”
“哦,原来是这样啊,阿兄。”
宋美龄喃喃低语道,实际上也是只明白个一二。但在一旁的蒋介石却牢牢记住了“不可能最后用金银兑付纸币、可以超发纸币”两个概念,仅是这两点,在他眼里,就可胜过十万雄军。他也不由得赞叹道:
“子文的这些设想,于国大有益处,怪不得这几年我们的财政日渐蹙敝,原来是这银元都流散到了民间,政府手里却两手空空,只能不断地向江浙商界筹款,才能维持。现在好了,有了你的这个币制改革,政府手里总算是可以松泛些了。子文,你这一建言,可抵十万兵啊!”
宋子文不知道老蒋夸的是这个方案中的黄金准备金不兑付概率和超发这两个好处,还以为他对这个币制方案整个都夸赞呢,便不再遮掩,把实情告述老蒋
“谢谢你的夸赞,这不是子文自己的功劳。实际上,之前我的方案很粗陋,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幸亏有华北政务会的辛先生大力给我纠正,才变成了现在你手中完备又安全的策略。我也是在其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子文不敢贪他的功啊!”宋子文乘机把辛昕他们抬出来。
辛昕在单独提給宋子文的方案中,提出来在中央掌握山东金矿后,将以保卫金矿为由,帮他建立一支精良的武装部队,就叫税警总团,与取得山东的东北军共同掌握山东全省。能在中枢之外,能让他有变相掌握一省的实权,即使是只能做半个主,他宋子文也是很期待的。这年月,谁都想当一方诸侯,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
果然,老蒋问道;“嗯,辛昕、秦川、瞿振渝、陈恩亮,他们是张汉卿的什么人?”
“他们现在算是张汉卿的客卿,是从南美洲智利回国的华人。跟我一样,也是在美国留的学,是斯坦福大学。三妹应该清楚,这也是一家美国的名校,名气不输于哈佛和耶鲁。他们是两个月前回国的,因为最先认识的冯庸,所以才被荐到汉卿那里。难得啊,都是栋梁奇才啊!”
宋子文接下来又把秦川联络德国,借军重整东北空军的计划给老蒋说了一遍,并透露德国方面对此已经接受了秦川的建议,在空军事务方面与东北全面合作。这下秦川也成了一个能空手套白狼的高人,这很对老蒋的脾气,他本人不就是个擅长做这些事情的证券经纪人出身嘛!宋子文夸赞之中,带着一丝不容隐去的遗憾,大有“大才旁落”的失意感。
人精似的蒋介石,看了宋子文的遗憾,也是感同身受。一个能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弄出个全球尽知的“九国自贸”方案,让世人为之侧目,确实不简单。而这位秦川,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凭空就能把全世界都曾畏惧的德国空军,拉来中国和自己合作,这借鸡生蛋的手段,都玩到洋人那里去了。这样的人杰,谁不想收为己用,只可惜归了张汉卿了。如果宋子文要放下面皮,去挖张学良的墙角,那么他也乐见其成的。
殊不知,秦川和瞿振渝提供给德国人的“诺顿轰炸瞄准器”可算是一个划时代的大杀器,二战同盟国方面,光研制和装备这些瞄准器,前后就花了近15亿美元,只比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少了5亿美元而已,可见它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有了这项价值连城的技术,德国人的付出,在秦川看来还远远不够。但在蒋介石和宋子文这类技术小白眼里,却成了占了大便宜的平常物件。
“子文是有什么想法吗?,你我之间,不妨直说嘛!”他不动声色地问。
“我是有些想法,落脚就在这山东上面。”宋子文也不隐瞒,直接对老蒋说: “如果你同意让韩复榘换个地方,把他挪出山东。我就想,趁势让中央和汉卿掌握山东省政,这总比放在韩向方手里要放心许多。同时,山东这样的全国币政根本所系之地,也不能让汉卿独占,我们可以维护货币安全的理由,在山东建立直接受中央控制的金矿保卫部队,在山东军政两界插上一脚。这么做,我们用山东省主席这个位置,先向东北军施恩。然后再提出进驻金矿保卫部队的事情,他们就没有什么理由推拒了。
而且,如果在山东省主席的人选上,我们能够提携一位与奉系渊源不深的人选,给予他相当的支持,我就有把握让他靠拢中央,渐渐脱离东北的控制。最终既使得中央控制了山东全省,又行了削藩之实,岂不美哉!在我看来,这个秦川就是个不错的人选,他当前只是汉卿帐下的高级参议,虽说替汉卿掌管空军,实职的权力还是很小的,实际上还只能算是个幕僚。如果中央以省主席相委,不怕他不心动,一旦他主政山东,还知道是我们力主他出任山东的,他就必然要跟汉卿做切割,投向中央。
再者,辛昕虽说这次联络八国,共襄复兴经济的大计,得到了八国的支持。但汉卿只是一个地方大员,受中央指挥,他也做不了国家的主。这件事的成败,还是要中央出面,才能换来国际的认同和重视。既然你同意了这个方案,辛昕他事成后再回到华北政务会,也没有什么可作为的。我有把握劝他留在中央,协助我推行币制改革,掌控经济特区。想来,这也是汉卿给他不了的,我挖辛昕到中央,他也说不出什么说法的。毕竟,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遗贤于野,终归是国家的损失啊!”
说完了想法,宋子文眼光灼灼地看着老蒋。
老蒋做事不是个爽快人,常以商人的思维看待事物,听了宋子文的请求,他沉吟了好大一会儿,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对于辛昕,我很欣赏他的才干,确实他这回为国家建言献策,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裨益。你要招揽他到中央,我是非常同意的。
说真的,今天你的提案,我听了又觉得新鲜,又感到震撼。看问题的高度角度不同以往,而且可操性很强,确实是兴国良谋,我很欣赏!嗯,留他在中央,贡献其所学,也是应该的。只要他同意留下,我可以让他当你的副手,共襄此壮举。
至于那个秦川,听你这么一说,也是不凡之人。能这样借助外力,建军强军的,法子就很可取,比那些一做事就伸手要权要钱的人,强的不是一星半点,确实是个可以委任大事的干才。如果他肯为中央拿到山东金矿,并献给中央,一个省主席也是不是不行的。
只是他们两个人现在都是汉卿的手下,抢人的事,我可不好出面,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如果太让我难做了,那是不太好的。
还有,他们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可要弄清楚了再办,别是我们剃头挑子一头热啊。”
老蒋算是口头同意了宋子文的挖角计划,又嘱咐几句,才让宋子文离开。
老蒋的意见传到了南京中央,宋子文很快就和八国政府达成了《远东经济发展合作协定》,正式将经济特区和自贸区的体系确立下来,后来,经济学家都把这个协定的合作体制,称为30年代的“经济国联”,对应于一战后建立世界秩序的列强共管方式——联合国家盟约(简称国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