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IU Technology 和 CuckooTalk
2008年9月起即由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抵押贷款巨头,股价迅速跌破至1美元一下,九月中旬,Andrew给姜均相打来电话,股票已经在股价0.5美元左右全部交割.
姜均相父子这次持证抢劫,从20美元开始做空房利美,到0.5美元交割,再加金融杠杆的系数作用,除去融券利息和手续费,总共获利6亿4千万美元左右。
姜均相听说赚到6亿多美金后也是高兴了一会儿,就没再多想了。这样的机会只有这一次,他们父子要是敢做第二次,都不用证监会出手,CIA自己就能清理门户。
Andrew这样的情报机构高层,掌握着绝大数人不知道的消息,若是他们不守规矩,会给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害。所以平时他们是绝对禁止参与这样的事情的,个人账户都要受到CIA监管。
从八月到现在,姜均相一直在加州忙着公司初创的事情。在Johnson的帮助下,姜均相在东旧金山湾区阿拉米D县的费利蒙市租到了两间办公室,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的公司地址。
Johnson应姜均相的邀请,也正式成为姜均相的计划行动组的一员,负责行动组在美国的事务,暂时在这家公司任职。而姜均相提交给CIA的那项绝密计划也被正式命名为Cuckoo(杜鹃鸟),寓意不言而喻。
Johnson只知道自己现在隶属于姜均相领导的Cuckoo行动组,却不知道这个行动的计划目标,这也是CIA底层探员应该遵守的规矩:只执行命令。
在2008年9月18日这一天,姜均相收到了之前委托给纽约那家代理注册离岸公司的资料,这家被姜均相命名为IU Technology的公司正式成立,寓意连接你和我,公司的注册地址在开曼群岛。
只是姜均相不知道的是,这一天在韩国有一个艺名也叫做IU的solo歌手出道了。
在这一个多月里,姜均相通过猎头公司寻找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很幸运的联系到了一个刚从雅虎离职的5人小团队。
这个小团队的领头名叫Jan Koum,16岁从乌克兰随母亲移民美国。他们这个团队原来在雅虎就是在做即时通讯项目的开发。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经费削减,导致雅虎也放弃了即时通讯项目,所以这个小团队被集体裁员了,而在这之前Jan已经为雅虎工作了九年。
之所以说姜均相幸运,是因为这个小团队已经有了成熟的即时通讯项目开发经验,如果没有姜均相的招揽,或者他们不能很快找到工作,他们就打算自己凑钱单干了。
姜均相在给他们面试的时候,一些刚形成的想法与Jan Koum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都看好移动端即时通讯的前景。
“Jan,我非常希望你和你的团队能加入IU公司,但是之前你们在雅虎进行类似的工作,你们应该有就业保密协议吧?”
“请你放心,Alex。我们是被动裁员不是主动离职,就业保密协议对我们无效,我会将我们在雅虎签订的保密协议复印给你一份,以后不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纠纷的。”
“那太好了!如果你们没什么别的要求了,我非常欢迎你们的加入!”说着姜均相起身跟这个5人团队握手表示欢迎。
“Alex我们也非常感谢你的慷慨,你给的薪水比我们在雅虎高不少,而且说实话,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们还不知道这么渡过接下来的经济危机呢!”
Jan Koum也很高兴能这么快找到一份薪资满意的工作,而且还能跟自己的团队继续一起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个异常年轻的老板也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互联网白痴,虽然有些想法有些幼稚,但是大部分的想法都很有创建性,跟自己聊的也很合拍,今后的工作应该会很愉快。
……
通过对Jan Koum的面试,姜均相大概了解了这个三十多岁的乌克兰人的性格,很坦诚也很低调,没有故意隐瞒什么也没过度吹嘘自己的经历,只是很直白的将自己和团队的现状告诉了姜均相。
当然,以姜均相的性格,他也不会一开始就完全信任别人,跟他们签一份类似雅虎的就业保密协议自是不必少的,还会有Johnson私下对他们的调查。
主要工作团队建立起来之后,姜均相就松了一口气,至于撑起一个公司的其他工作岗位,他决定交给Johnson去招聘。说实话,姜均相只是一个高中还没毕业的学生,他也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有一层保密的CIA探员和少尉军衔的身份,对管理一家公司也没有多少帮助。
公司初步搭建起来后,这个小公司已经有了20多人,除了一些公司行政工作人员,姜均相为了开发的产品符合亚洲人的使用习惯,又招聘了几个亚洲人加入到Jan的团队里。
姜均相将整个开发团队召集起来开会,开始布置开发任务。每人手里都拿到了一份材料,这是姜均相跟Jan聊过之后,结合自己的搜集那些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信息分析出来的结果,做出来的一份产品计划书。
计划书的标题也就是产品名字:即时通讯应用CuckooTalk
“大家都看到了我预想的产品名字,Cuckoo是布谷鸟叫声的拟声词,读音简单便于用户辨识,而后缀用Talk而不是Messenger,是因为我希望这款软件不仅仅是用来发送文字信息,还能发送语音信息、图片等,将来还能进行网络通话,直到完全代替现在电话的功能!”
“这款简称CKT的即时通讯软件,我们要做到极致简单,在运营前期我不准备通过这款软件赚钱,我要求的是尽最大可能的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尽可能多的吸引用户!”
“至于大家可能关心的将来的盈利模式,我会在合适的时机跟大家提出来的!”
“软件要兼顾英语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人的使用习惯,希望在研发过程中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我过段时间会回韩国,再建立韩国的公司,到时候我会让派那边的工程师过来跟你们一起开发。”
姜均相将一些重要问题跟开发团队提出来之后,就跟他们一起讨论这份计划书里提出的功能设计和研发要求。不得不说,姜均相还只是一个互联网菜鸟,跟这些从事这个行业多年的工程师相比还是有些稚嫩。
这两个月在硅谷参观和私下的学习,也只能让姜均相勉强应付他们的提问和疑惑,他觉得自己应该尽快找一个合格的企业运营官来管理公司,他也需要学习更多的互联网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