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华夏古书录 > 秦始皇本纪之译文(2:二世至亡国)

秦始皇本纪之译文(2:二世至亡国)

二世皇帝元年,二世二十一岁。赵高为郎中令,掌握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二世发布诏令,增加始皇陵庙的祭牲,以及对山川等各种祭祀的礼数,让群臣讨论怎样尊崇始皇庙。君臣都跪在地上磕着头说:“古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太祖庙)即使是万世之后也不废除。现在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都献上本地的产品,增多祭牲的数量,祭礼都很完备,没有什么可增加的了。先王庙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按天子的礼仪来说,应当亲自手持酒爵祭拜始皇庙。自襄公以下各庙都废除。所设祖庙共有七座。群臣按照礼仪进行祭祀,尊崇始皇庙为秦国皇帝的祖庙。皇帝还是自称‘朕’。”

二世和赵高商量说:“我年龄小,即位不久,百姓还没有归附之心。先帝巡行郡县,来显示力量的强大,用武威压服天下。现在安然不动,不去巡游,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样是没有办法统治天下的。”春天,二世向东巡行郡县,李斯随从。到达碣石,沿海而行,向南来到会稽,又在始皇所立刻石上全部刻写了文字,石碑旁刻上随从大臣的名字,用来显示先帝取得的功绩和隆盛的德业。

皇帝说:“这些金石刻辞都是始皇帝镌刻的。现在我继承了皇帝的称号,而这些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等到天长日久,好像后来嗣位的人刻写的,这同始皇帝取得的功绩和隆盛的德业是不相称的。”丞相大臣李斯、大臣冯去疾、御史大夫大臣德冒着死罪说:“臣下请求把诏书全部刻在石碑上,这样就清楚了。臣下冒着死罪来提出这一要求。”二世下令说:“可以。”

二世到辽东后就返回了。

这时二世采纳赵高的建议,申明法令。私下和赵高商量说:“大臣不顺服,官吏也还势力强大,那些公子们一定和我争夺权力,该怎么办呢?”赵高说:“我本来就想说,但没有敢说。先帝的大臣,都是出自几代负有名望的权贵之家,累世功勋,代代相传,为时已久。我赵高一向卑微低贱,如今陛下亲近抬举我,使我的官品居上,掌管宫中事务。大臣们怏怏不乐,只是表面上顺从我,实际上他们心里并不服气。现在您外出巡行,何不趁这个时机,查究郡县守尉有罪的就处死他,上则威震天下,下则铲除您平生所不满的人。当今这个时代,不能师法文治,而是武力决定一切,希望陛下顺时从势,不要犹豫不决,而群臣还来不及策划造**。您这英明的君主可以收揽起用遗民,低贱的使他高贵,贫穷的使他富有,疏远的亲近他,那就会上下辑睦,国家安定。”二世说:“很好。”于是杀戮大臣和那些公子们,假借罪名互相株连,来逮捕地位较低的近侍之臣和三署郎官。没有一个人能够保住他的官位,把六个公子处死在杜县。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宫中,最后审议他们的罪行。二世派使者对将闾下令说:“你不像大臣的样子,按所犯罪行应当处死,法官将给予法律制裁。”将闾说:“宫廷的礼仪,我未尝敢不服从司仪人的指挥;朝廷上的位次,我未尝敢违背礼节;承命回答问题,我未尝敢辞语差错。为什么说我不像大臣的样子呢?希望知道我的罪行之后再死去。”使者说:“我不能参预谋划,只是奉诏办事。”于是将闾仰面连声大呼苍天,喊着说:“天啊!我没有罪!”兄弟三人都涕泪俱下,拔剑自杀。宗室为之震动,恐惧不安。群臣进谏的都认为是诽谤朝廷,大臣拿着俸禄,谄媚讨好,百姓惊恐。

四月,二世回到咸阳,他说:“先帝因为咸阳宫廷狭小,所以兴建阿房宫。殿堂还没有建成,碰上先帝逝世,停止了工程,去郦山覆土筑陵。郦山的工程大体已经结束,如今放弃阿房宫不去完成,就是表明先帝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又开始修建阿房宫。对外安抚四方夷狄,和始皇的策略一样。把健武的士卒五万人全部调来驻守咸阳,让人教习射御。这些人加上畜养的狗马禽兽,要吃粮食的很多,估计储存的粮食不够吃的,就向下面的郡县调用,把粮食草料运送到咸阳,运送的人都自带粮食,咸阳三百里以内的百姓不能食用这批粮谷,阳的缺粮问题。)执法更加严厉苛刻。

七月,屯戍的士卒陈胜等人在过去的荆她起兵造反,建立了张楚。陈胜自封为楚王,住在陈县,派遣将领攻城略地。山东郡县的青年人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都杀死了他们的守尉令丞起来造反,响应陈涉,相互推立为诸侯王,联合起来向西进军,以讨伐秦朝为名,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谒者出使东方回来,把叛乱的事情报告了二世。二世非常气愤,把谒者交给了狱吏治罪。后面的使者回来了,二世问他情况,使者回答说:“是一群盗贼,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忧。”二世很高兴。武臣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沛公在沛县起义。项梁起兵于会稽郡。

二年冬天,陈涉所派遣的周章等将领西进,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军队。二世大为震惊,和群臣商量说:“怎么办呢?”少府章邯说:“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现在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郦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为将领,打垮了周章的军队,周章逃走,章邯在曹阳杀死了周章。二世又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进攻盗贼,在城父杀死了陈胜,在定陶打垮了项梁,在临济消灭了魏咎。楚地盗贼的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就向北渡过黄河,在巨鹿进攻赵王歇。

赵高劝告二世说:“先帝统治天下的时间很长,所以群臣不敢为非作歹,向先帝提出邪说。现在陛下正是年轻的时候,刚刚即位,怎么能和公卿大臣在朝廷上决议事情呢?如果事情有了差错,就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群臣了。天子自称朕,本来群臣就不应该听到天子的声音。”于是二世常常住在宫中,和赵高决断各种政务。从此以后公卿大臣很少有朝见的机会,盗贼越来越多,关中士卒被调发向东去攻打盗贼的一批接一批。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说:“关东成郡的盗贼一块儿起来造反,秦政府出兵讨伐,杀死了很多,然而盗贼还是没有被平息。盗贼这样多,都是因为屯戍边地、水路运载、陆路转输和土木兴作等各种杂泛差役使百姓太劳苦,赋税也过于沉重。希望停止阿房宫的兴建,减少四方边境的屯戍和运输任务。”二世说:“我从韩子那里听说:‘尧、舜的栎木屋椽不加整治,茅草屋不加修葺,吃饭用土碗,喝水用瓦盆,即使是供给看守城门的吃食和用品,也不俭薄到这种程度。禹开凿龙门,使大夏畅通,修治河道,疏导积水,引入大海,亲自拿着筑墙的杵和挖土的锹,小腿上的毛都掉光了,奴仆的劳苦程度也不比这更厉害。’凡是尊贵而掌握了天下的人,应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主要着重宣明法治,下面的臣民不敢胡作非为,以此来统治天下。像那虞、夏的君主,贵为天子,亲自处于穷苦的状况,来顺从百姓,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我尊为万乖之君,却没有万乘之实,我要制造一千乘车驾,设置一万乘的随从徒众,来符合我的万乘之君这一名号。而且先帝起于诸侯,兼并天下,天下已经安定,对外抗御四方夷狄,使边境安宁,兴修宫殿,以显示自己的得意之情,你们看到了先帝功业的开端和发展。如今在我即位的两年之间,成群的盗贼同时并起,你们不能加以禁绝,又想废除先帝所做的事情,这是对上无以报答先帝,其次也是不给我尽忠竭力,凭什么处在现在的职位上?”把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狱吏囚禁,审查追究他们的其他各种罪行。冯去疾、冯劫说:“将相不能身受侮辱。”自杀而死。李斯最后被监禁狱中,遭受了各种刑罚。

三年,章邯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包围巨鹿,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国士卒前往援救巨鹿。冬天,赵高做了丞相,彻底审查李斯,杀死了他。夏天,章邯等人在战争上屡次退却,二世派人斥责章邯,章邯心里恐惧,派长史司马欣请示事情。赵高不肯接见,又不信任他。司马欣很害怕,就逃走了。赵高派人追捕,没有追上。司马欣见到章邯说:“赵高在朝廷中操纵大权,将军有功也要被杀,无功也要被杀。”项羽迅速地攻打秦军,俘虏了王离,章邯等人就率军投降了各路诸侯。八月己亥,赵高想要作乱,害怕群臣不肯服从,就预先做了一个试验,拿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是马。”赵高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缄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来阿谀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假借法律暗中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后来大臣们都很惧怕赵高。

赵高以前多次说“关东的盗贼不会有什么作为”,等到项羽在巨鹿俘虏了秦军将领王高等人,继续向前推进,章邯等人的军队屡次退却,上书请求增加兵员,燕、赵、齐、楚、韩、魏都自立为王,从函谷关以东,差不多都背叛了秦朝官吏,响应各路诸侯,诸侯们率领自己的军队向西推进。沛公率领几万人屠毁了武关,派人私通赵高,赵高害怕二世发怒,遭到杀身之祸,就推说有病,不去朝见。二世梦见白色的老虎咬他驾车的左边的那匹马,最后马被咬死了,二世心里闷闷不乐,感到奇怪,就去问占梦的人。占梦的人占卜说:“径水的水神在作祟。”于是二世在望夷宫斋戒,打算祭祀泾水的水神,沉入水中四匹白马。派使者以有关盗贼的事情去指责赵高。赵高很恐慌,就暗中和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他的弟弟赵成商量说:“皇帝不听劝告,如今事已危急,想要嫁祸于我们的家族。我打算废掉二世,另立公子婴做皇帝。公子婴仁爱俭约,百姓都听信他的话。”赵高派郎中令作内应,欺骗说有一大群盗贼来了,命令阎乐叫来官吏发兵追击,又劫持阎乐的母亲,安置在赵高的家里,赵高派阎乐带领吏卒一千多人来到望夷宫殿门,把卫令仆射捆绑起来,说:“盗贼跑进这里,为什么不加阻止?”卫令说:“四周墙垣内的庐舍设有士卒,防卫非常严谨,盗贼怎么敢闯入宫内?”阎乐就杀了卫令,带领吏卒直入官内,一边走,一边射箭,郎官和宦者大为惊慌,有的逃窜,有的上前搏斗,搏斗的人都被杀死,死了几十人。郎中令和阎乐一起进入二世住处,用箭射向二世坐息的帷帐。二世大怒,叫来了左右侍从人员,左右侍从人员都惶恐纷扰,不上前搏斗。身边有一个宦官,陪侍着二世,不敢走掉。二世逃入室内,对陪侍的宦官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到了这种地步!”宦官说:“我不敢说,所以能保住性命。假如我早说了,就已经被杀死,哪里会活到现在?”阎乐上前来到二世面前,列举他的罪状说:“你骄横纵恣,屠杀吏民,无道已极,天下百姓一起背叛了你,你自己作打算吧。”二世说:“我可以见见丞相吗?”阎乐说:“不可以。”二世说:“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去做一郡之王。”阎乐不答应。又说:“我愿做万户侯。”阎乐仍不答应。二世说:“希望和妻子儿女成为平民百姓,和那些公子们一样。”阎乐说:“我受命于丞相,替天下百姓处死你,虽然你说了很多话,我不敢向丞相报告。”阎乐指挥他的士卒向前进击。二世自杀。

阎乐回来报告赵高,赵高就把所有大臣和公子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杀死二世的情况。赵高说:“秦本来是诸侯王国,始皇君临天下,所以号称皇帝。现在六国又都各自建立了政权,秦国地域日益缩小,竟仍然称帝,空有其名,这是不可以的。应该像过去一样称王,这样比较适宜。”就立二世哥哥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用百姓的礼仪把二世埋葬在杜县南面的宜春苑中。赵高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秦王印玺。斋戒了五天,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商量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死二世,害怕群臣诛伐他,就假装以大义为名,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和楚约定,由他消灭秦国宗室,在关中称王。现在让我斋戒,拜见祖庙,这是想要趁我在祖庙的时候杀死我。我就说有病不去,丞相一定亲自来我这里,来时就杀死他。”赵高好几次派人去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果然亲自来了,说:“国家大事,你怎么不去?”子婴就在斋戒的宫室里刺死了赵高,全部处死赵高家的三族,在咸阳示众。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将沛公打垮了秦军,进入武关,来到霸上,派人去让子婴签约投降。子婴就用丝带系着脖子,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印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于是沛公进入咸阳,封闭官室府库,回军霸上,过了一个多月。各路诸侯的军队到了,项羽为请侯联军的领袖,杀死了子婴和秦公子的宗族。屠毁咸阳,焚烧宫室,俘虏了秦国子弟和妇女,把珍宝财物搜刮在一起,诸侯们共同瓜分了。消灭了秦国以后,把它的土地分为三部分,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负责分封天下诸侯王,秦朝最后灭亡了。过了五年,汉朝统一了全国。

太史公说:秦国的祖先伯翳,曾在唐、虞之际建立了功勋,获得了土地,被赐予赢姓。到了夏、殷之间,势力衰微分散。及至周朝没落,秦国兴起,在西垂建筑了城邑。从缪公以来,渐渐蚕食诸侯,统一事业最后由始皇完成了。始皇自认为功劳超过了五帝,疆域比三王还广阔,耻于和三王五帝相提并论。贾生的论述非常好。他说:

秦兼并了各个诸侯国,山东三十多郡,缮治津渡和关口,占据险隘和要塞,训练军队,加以防守。然而陈涉率领几百个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乾一类的兵器,只用锄、櫌、木棍,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横行天下。秦人有险阻而不能固守,有关口桥梁而不能封锁,有长乾而不能刺杀,有强弩而不能发射。张楚的军队深入腹地,在鸿门作战,连越过篱笆一样的困难都没有。于是山东大乱,诸侯同时并起,豪杰俊士互相椎立为王。秦派章邯率军东征,章邯在外利用自己统率的军队相要挟,猎取私利,图谋他的君王。群臣不讲信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立为王,最终也没有醒悟。如果子婴具有一般君主的能力,只要得到中等才能的辅佐大臣,山东虽然叛乱,秦国故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祭祀不会断绝。

秦地被山带河,地势险固,是四面都有屏障和要塞的国家。从缪公以来,至于秦王,有二十多个君主,常常称雄于诸侯。难道秦国世世代代都是贤明的君主吗?那是它的地理形势所造成的。而且天下曾经同心协力进攻秦国。在这个时候,贤人智者会集,优秀的将领统率指挥军队,贤明的宰相互相交流彼此的谋略,然而被险峻的地形所困阻,不能前进。秦就给他们敞开关门,引诱敌人深入,进行交战,于是六国百万之众败逃,土崩瓦解。这难道是武力和智慧不足吗?是地形不利,形势不便的缘故。秦国把小聚邑合并成大城市,在险阻要塞驻军防守,高筑营垒,不去交战,封锁关口,占据险隘,持戟把守这些地方。诸侯都是从平民百姓中起来的,以利相合,没有素王那样的德操。他们的交谊并不亲密,他们的下属还没有诚心归服,表面以灭秦为名,实际上图谋私利。他们看到秦国地势险阻,难以侵犯,必然撤军。秦使百姓休养生息,等待诸侯的衰败,收养贫弱,扶持疲困,来向大国诸侯发号施令,不怕不得意于天下。贵力天子,富有天下,而自己被抓去成为俘虏,是因为他挽救败亡的策略不正确。

秦王骄傲自满,不虚心下问,因循错误而不进行变革。二世继承下来,沿袭不改,残暴凶虐,加重了祸患。子婴势孤力单,没有亲近的人,地位危险脆弱,无人辅助。这三个君主一生迷惑不悟,国家灭亡,不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不是没有深谋远虑、知权达变之士,然而所以不敢尽忠直谏,纠正错误,是因为秦国习俗有很多禁忌,忠诚的话还没有说完,而自己已被杀害。所以天下之士,侧耳听命,叠足而立,闭口不言。这三个君主丧失了治国的原则,忠臣不敢直言规劝,智士不敢出谋划策,天下已经大乱,奸邪的事情没有人向君主报告,这难道不是太可悲了吗!先王知道上下壅塞蒙蔽会损害国家利益,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士,以整饬法令,建立刑罚,而使天下太平。国势强盛时,能够禁止残暴,讨伐叛乱,天下归服。国势弱小时,有五霸代替天子征讨,诸侯顺从。国势衰削时,内有所守,外有所附,国家可以存而不亡。秦国强盛时,法令繁密,刑罚严酷,天下震恐。到了它衰落时,百姓怨恨,天下叛离。周朝天子依次得到了治国的规律,所以一千多年间,国运不绝。秦朝本末俱失,因此国柞短促。由此看来,国家安危的基础相差太远了。民间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治理国家。观察远古的得失,考察当代的所作所为,参酌人的因素,了解盛衰的道理,明悉权力威势的恰当运用,弃取有一定的次序,变革有适当的时间,所以历时久远,而国家安定。

秦孝公据守殽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地方,拥有雍州地域,君臣坚守自己的国土,窥视周朝的政权,有席卷全国、收取天下、囊括四海的意图,吞并八方的心愿。在这个时候,商君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治和各种制度,致力于耕织,整修攻守的武器,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使诸侯互相争斗,于是秦国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西河以外的一片土地。

孝公死后,惠王、武工继承旧业,沿用遗留下来的策略,向南兼并了汉中,向西攻占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地方,获得了地势险要的郡县。诸侯恐惧,开会结为同盟,商量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异宝和肥美的土地,用来罗致天下之士,合纵缔盟,互相结合在一起。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明智忠信,宽厚爱人,尊贤重士,相约以合纵来破坏秦国的连衡策略,集合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士卒。当时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为各国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伙人沟通各国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批人训练和统率各国的军队。常常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大军,冲击函谷关,进攻秦国。秦人开关迎战,九国军队徘徊逃遁,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耗费一箭一镞,而天下诸侯已处于困境。于是合纵瓦解,盟约废弃,争先恐后地割地奉献给秦国。秦国有余力来利用各国的短处,追赶败北逃亡的敌人,使百万尸体横卧在地,流的血把大盾都漂浮了起来。趁着战争胜利的便利条件,宰割天下诸侯,把山河一块一块地割取过来,强国请求归附,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暂,国家没有发生重大的事情。

等到秦王,继承六代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挥舞长鞭,驾御天下,兼并了西周、东周,消灭了各国诸侯,登上帝位,控制了天地四方,手执鞭杖来抽打天下,威震四海。向南取得了百越地区,设置了桂林、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用绳子系着脖子,把生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又派蒙恬到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界,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武士不敢挽弓复仇。于是废除古代帝王的原则,烧毁诸子百家的典籍,以此来愚弄百姓。毁坏坚固的名城,杀死豪杰俊士,没收全国的兵器,集中在咸阳,把这些兵器销毁,熔铸成钟鐻,又做了十二个铜人,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劈开华山作为城垣,利用黄河作为渡口,据守高达亿丈的城他,下临深不可测的溪流,作为固守的凭借。优秀的将领、强劲的弓弩手把守要害的地方,忠实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武器,谁也无可奈何,天下得到安定。秦王的心里,自以为关中地方坚固,就像有千里铜墙铁壁,子孙可以世代做帝王,功业流传千秋万代。

秦王已经死了,余威还远震四夷。陈涉是用破瓮做窗户、用绳捆门轴的穷人家子弟,为人庸耕的农民,而又是流徙之徒,才能赶不上一个中等人,并不具有仲尼、墨翟那样的贤智,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插足士卒行列之间,崛起田野之中,率领疲惫散乱的士卒,带着几百个徒众,转身攻秦。砍断树木作为兵器,高举竹竿当作旗帜,天下百姓响应陈涉,云集在一起,携带着粮食,如影相随,山东豪杰俊士同时并起,消灭了秦国。

再说秦国并不弱小,雍州的领土,殽山、函谷夫的险固,还是和从前一样。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君主尊贵;锄櫌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遣送远方戍守的一群人,并不能与九国的军队相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比不上过去的谋士。然而成败情况大不相同,所建立的功业大小截然相反。如果拿山东各诸侯国与陈涉比较长短大小,衡量权势和力量,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秦凭借小小的一块领土,一千辆兵车的力量,招致八州诸侯国,使与自己地位同等的诸侯来秦朝见,已有一百多年。然后把天地四方当成自己的家私,用殽山、函谷关作为宫垣,一人发难,宗庙全部毁灭,生命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笑话,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进退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秦国统一了四海之内,兼并了各国诸侯,南面称帝,来抚养海内百姓,天下之士闻风倾服,如此局面是什么原因呢?可以回答说:这是因为近古以来很长时间没有帝王的缘故。周室衰微,五霸已经去世,天子政令在全国不能下达,因此诸侯使用武力进行怔伐,强国侵略弱国,人口多的欺压人口少的,战争连绵不断,百姓疲敝。现在秦王南面而坐,称王天下,是在上面有了一个天子。凡是庶民百姓都希望能人生安定,没有不虚心敬仰天子的。在这个时候,保持威势,巩固功业,国家安危的关键就在这里。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的心理,运用一己私智,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废弃仁义治国的原则.树立个人的权威,禁止典籍流传,使刑法残酷,以权术暴力为先,以仁义为后,把暴虐作为统治天下的开端。兼并天下的人崇尚权术暴力,安定天下的人重视顺应民心,知权达变,这就是说攻取征战和持盈守成在方法上是不同的。秦摆脱了战国纷争的局面,称王天下,它的统治原则没有更替,它的政令没有改变,它用以创业和守业的方法没有什么差异。秦王,孤单一人占有天下,所以他很快地灭亡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一下上古的事情,以及殷、周兴衰的踪迹,来制订和实行他的政策,后世虽然有骄奢淫佚的君主,也不会出现危亡之患。所以三王建立国家,名号显扬而完美,功业传世长人。

如今秦二世即位,天下百姓无不伸长脖子来观察他的政令。挨冷受冻的人有件粗布短衣就很满意,饥火难忍的人觉得糟糠也是甜美的,天下百姓饥寒哀吟,正是新皇帝的资本。这就是说对于劳苦的民众容易实行仁政。如果过去二世具有一般君主的德行,而任用忠臣贤士,君臣同心,把天下百姓的苦难挂在心上,在穿着丧服的时候就纠正先帝的错误,割裂疆土,划分民户,分封给功臣的后裔,让他们创立诸侯王国,设置君主、用礼制治理天下,使监狱空无一人,百姓免遭刑戮,废除收捕罪人妻子儿子为徒隶和各种污秽的罪名,让罪犯回到他们的家乡,打开贮藏粮食的仓库,散发钱财,用来救济孤独穷困的人,轻徭薄赋,帮助百姓解决困急,减少刑罚,只有等到礼义教化无效时才运用刑罚,使天下百姓都能得到重新做人的机会,改变态度,修养品德,每人都谨慎地立身处世,满足千千万万民众的愿望,使用威震天下的仁德来治理全国,全国就会安定了。那么四海之内,都欢欢喜喜,各自安居乐业,唯恐发生变化,虽然有狡诈顽猾的人,天下百姓也没有背叛皇帝的想法,行为不轨的大臣就无法掩饰他的阴谋诡计,不再发生暴乱一类的邪恶事件。二世不实行这种治国方法,而是更加暴虐无道,损害国家和人民,又开始修筑阿房宫,刑罚繁细,严于诛杀,官吏处置事情刻薄残酷,赏罚不当,无限制地征收赋税,天下事情繁多,官吏都不能全部办理,百姓穷困,而君主不去安抚救济。于是奸诈邪伪的事情一起爆发,上下互相隐瞒,获罪的人很多,受刑被杀的人充塞道路,天下百姓痛苦不堪。从卿相以下至于庶民百姓,人人怀着自危的心情,亲身处在穷困苦难的境地,都不安心自己的地位,所以很容易动摇。陈涉不必利用商汤、周武王那样优秀的才能和德行,不必凭借公侯一样尊贵的地位,在大泽乡奋臂而起,天下响应,这是由于百姓心怀危惧的缘故。古代先王洞察事物从始至终的变化,知道国家存亡的契机,因此,统治人民的原则,在于尽力使人民安定而已。天下虽然有倒行逆施的臣子,但一定不会得到人民的响应和帮助。所以常言说“生活安定的人民可以和他们一起奉公守法,而危惧不安的人民容易和他们一起为非作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贵为天子,拥有天下的财富,自身没有免遭杀害,是因为挽救危亡的方法不正确。这是二世的错误。

襄公即位,在位十二年。开始修建西畤。襄公埋葬在西垂。生了文公。

文公即位,居住西垂宫。在位五十年死去,埋葬在西垂。生了静公。

静公没有即位就死了。生了宪公。

宪公在位十二年,居住西新邑。死后埋葬在衙邑。生了武公、德公、出子。

出子在位六年,居住西陵。庶长弗忌。威累、参父三个人,率领盗贼在鄙衍把出子杀害了,埋葬在衙邑。武公嗣立。

武公在位二十年。居住平阳封宫。埋葬在宣阳聚东南。三个庶长伏法被诛。德公嗣立。

德公在位二年。居住雍邑大郑宫。生了宣公、成公、缪公。埋葬在阳邑。开始规定三伏节令,在城郭四门杀狗,禳除暑热瘟疫。

宣公在位十二年。居住阳宫。埋葬在阳邑。开始记载闰月。

成公在位四年,居住在雍邑的宫殿里。埋葬在阳邑。齐国讨伐山戎、孤竹。

缪公在位三十九年。天子给予霸主的地位。埋葬在雍邑地区。缪公向宫殿门、屏之间的守卫人员学习。生了康公。

康公在位十二年。居住雍邑高寝。埋葬在竘社。生了共公。

共公在位五年。居住雍邑高寝。埋葬在康公南面。生了桓公。

桓公在位二十七年。居住雍邑太寝。埋葬在义里丘北面。生了景公。

景公在位四十年。居住雍邑高寝。埋葬在丘里南面。生了毕公。

毕公在位三十六年。埋葬在车里北面。生了夷公。

夷公没有即位就死了,埋葬在左宫。生了惠公。

惠公在位十年。埋葬在车里。车里位于康公、景公二墓之间。生了悼公。

悼公在位十五年。埋葬在僖公西面。在雍邑筑城。生了刺龚公。

刺龚公在位三十四年。埋葬在入里。生了躁公、怀公。刺龚公十年,彗星出现。

躁公在位十四年。居住受寝。埋葬在悼公南面。躁公元年,彗星出现。

怀公从晋国返回。在位四年。埋葬在栎圉。生了灵公。群臣围攻怀公,怀公自杀。

肃灵公是昭子的儿子。居住泾阳。在位十年。埋葬在悼公西面。生了简公。

简公从晋国返回。在位十五年。埋葬在僖公西面。生了惠公。简公七年,百姓开始佩带剑器。

惠公在位十三年。埋葬在陵圉。生了出公。

出公在位二年。出公自杀,埋葬在雍邑。

献公在位二十三年。埋葬在嚣圉。生了孝公。

孝公在位二十四年。埋葬在弟国。生了惠文王。孝公十三年,开始建都咸阳。

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埋葬在公陵。生了悼武王。

悼武王在位四年。埋葬在永陵。

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埋葬在茝阳。生孝文王。

孝文王在位一年。埋葬在寿陵。生了庄襄王。

庄襄王在位三年。埋葬在茝阳。生了始皇帝。吕不韦为丞相。

献公即位七年,开始设置市场,进行贸易。十年,建立户籍,按五家为一伍进行编制。

孝公即位十六年,当时桃树李树在冬天开花。

惠文王生后十九年即位,即位二年,开始铸造发行钱币。有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说“秦国将要称王天下”。

悼武王生后十九年即位,即位三年,渭水红了三天。

昭襄王生后十九年即位。即位四年,开始在耕地上设置新田界。

孝文王生后五十三年即位。

庄襄王生后三十二年即位。即位二年,攻取了太原地区。庄襄王元年,大赦天下,崇敬先王的功臣,广施恩德,亲厚宗室骨肉,播惠于百姓。东周和各国诸侯图谋秦国,秦国派相国吕不韦消灭了东周,兼并了它的国土。秦国不断绝它的祭祀,把阳人地区赐予周君,在那里奉事周先祖的祭祀。

始皇在位三十七年。埋葬在郦邑。生了二世皇帝。始皇生后十三年即位。

二世皇帝在位三年。埋葬在宜春。赵高为丞相,封安武侯。二世生后十二年即位。

右秦襄公至二世,六百一十年。

孝明皇帝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乙丑,班固说:

周朝的历数已经过去了,按照仁德规范,处在子位的王朝不能代替母位的王朝的位置。它却自居母位,吕政为政残酷暴虐。然而却能以十三岁的一个诸侯,兼并了天下,放纵情欲,抚养宗族。三十七年之间,兵锋无所不至,制定政令,传给以后的帝王。他大概得到了圣人的神威,河神给了他图录,身据狼、狐、脚踏参、伐,上天帮助他驱除天下,最后终于,号称始皇。

始皇死后,胡亥极端愚蠢,郦山工程还没有结束,又去继续修建阿房宫,来完成以前始皇遗留下来的计划。说什么“凡是尊贵而掌握了天下的人,应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大臣们竟然想废除先君所做的事情”。他杀死了李斯、冯去疾,任用赵高。二世说的话,真是令人痛心啊!长着人头,说的话却像畜牲叫唤。不凭借帝王威势就不能夸耀自己的邪恶,邪恶不积累很多就不会轻易灭亡,到了君位无法保持时,残酷暴虐使在位时间更加短促,虽然占据地形有利的国土,还是不能存身立国。

子婴按照次序嗣立为王,头戴玉冠,身佩华丽的系印丝带,车子使用黄缯作盖里,身后随从百官,拜谒列祖的灵庙。如果小人登上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位子,都会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天天苟且偷安,而子婴却能作长远打算,排除忧虑,父子使用计谋,就近在门户之内,竟然杀死了狡猾的奸臣,替已死的皇帝诛戮了这个贼子。赵高死后,宾辛姻娅还没有全部慰劳,饭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去,酒还没有来得及沾着嘴唇,楚国士卒已经屠戮关中,仙人翔至霸上,子婴素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捧着他的符节和印玺,来归降真正的皇帝。真有点像当年郑伯左持茅旌,右执鸾刀,楚庄王后撤七里。黄河决口不能再堵塞,鱼腐烂了不能再使它完整。贾谊、司马迁说:“如果当时子婴具有一般君主的能力,只要得到中等才能的辅佐大臣,山东虽然叛乱,秦国故地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祭祀不会断绝。”秦国的衰败局面是日久天长积聚而成,天下土崩瓦解,虽然有周旦这样的人才,也无法再施展他的聪明才智,去责备即位短暂的一个君主,那是错误的!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认为罪恶起源于秦始皇,胡亥时登峰造极,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贾谊、司马迁又责备子婴,说是秦国故地可以保全,这就是所说的不懂得形势变化的人。纪季把酅邑送给齐国,春秋》赞美他,不直呼其名。我读《秦纪》,读到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认为他的决断果敢而雄武,对他的心意表示同情。子婴就死生大义而言,是很完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