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燕王卫陵回京 心有不甘
慕容明磊一路基本无话,脸黑如墨,一个眼神就能冻死人。这表情,比遇到刘萧之前还要冷上三分。
罗横心里一直打哆嗦,一遇到有人的地方两眼不干别的,就是找人,找刘萧。他知道,找不到刘萧,他和兄弟们的日子会过得很惨。
下了马休息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拿水囊过去双手递给慕容明磊,“少爷,喝点水。”
慕容明磊冷冷看他一眼,不说话,拿过水囊咕咚咚喝两口将水囊扔回来,罗横急忙双手接住。然后慕容明磊没再施舍他一个眼神,只是盯着地上的草。
以前就算慕容明磊再冷漠,对从小陪在他身边又曾经生死患难的罗横也是稍有温度的,这也一直被不少兄弟所羡慕。可是大家看着慕容明磊一副恨死了罗横的样子,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罗横心中一声轻叹,小媳妇一般委屈地后退两步站好。
他知道,少爷之所以恨他,还是因为他没有提前给他说刘萧是女孩儿。
一个刘萧,和少爷认识的时间不超过十天,可是就是这几天的时间,却好像胜过他和少爷一起渡过的十几年。
女人的魔力,真的有如此之大?
可是少爷不是明明自六年前那件事之后十分讨厌女人接近吗?何以知道刘萧是女子又主动离开后,会变得如此模样?
难道是自己判断错了?如果真的是自己错了,少爷不理自己也是应该的。
想到这里他想哭。
没有少爷支配指使的日子竟然这样难过。更让他难过的是,少爷看他的冰冷的眼神。
忽然大路上有辘辘马车声传过来,众人皆抬头,看到一队三四十人的队伍走过来。前头八匹精骑身穿铠甲,后面跟着侍女侍者,众人簇拥着一辆豪华的马车,后面又是八匹精骑。
看到紧跟马车的一名高傲的侍卫,慕容明磊的眉头暗皱,身子也站了起来。
是他,他回来了。
马车里的燕王没有看到慕容明磊,因为他正在迷糊地躺在一个貌美的女子身上睡着。
上官仪看到了为数不少的慕容军,自然也看到了慕容明磊。
他先是一怔,继而脸上是很细微,不着痕迹地轻蔑。但是一主一仆,毕竟级别不同。他在马背上对慕容明磊遥遥抱拳一礼。
慕容明磊点头,算是还礼。
看着一行人走远,慕容明磊对罗横道,“这附近山上有一个道观,咱们去住两天。”
**
京都皇城武德殿中,高高的台阶上皇帝一身黑袍端坐黄金龙椅,英俊威严,目不斜视。
台阶下文武大臣分列两端,有内侍高唱,“宣燕王上殿。”
内侍音落,殿内一片寂静,静得只听得到殿门外走进的一串脚步声。
不少大臣偷眼观望,又默然低下了头。
十九岁的燕王敢剑眉星目,玉面生辉,黑亮的双眸顾盼间灼灼生光。他身着一袭褐色滚边锦服,腰横镶金黑带勾勒出强健的身形,昂首阔步步入殿中,每步走来矫健有力,落地有声。他生得十分英俊,脸上带些傲慢,看着左右大臣俯首而立,嘴角勾起一抹略带嚣张的笑意,心中又平生一股优越感和豪气。
看来三年的卫陵生涯,不仅丝毫没有磨掉他半点张扬跋扈的性格,霸气反倒欲涨。
待走到台阶着向上看到小皇帝威严赫赫高坐于上,脸色有刹那地僵住。
他很快地低下头掩住眼中忍不下去的恨意,暗掐一下自己的手心,强压下心中不甘,面上却看着忠诚,撩衣跪倒高声喊道,“臣弟刘敢,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皇帝点点头,站起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快步走下台阶亲自扶起他。
“王弟卫陵三年,劳苦功高,快快平身。”
“谢陛下。”燕王站起身。
他自幼好武,浑身一股骄横之气,加上身形挺拔强健,和小皇帝比肩而站,相对于小皇帝的文雅气质,不知怎么的,让人看着有点喧宾夺主之感。
太尉谢江心中冷笑,带头恭贺,“臣等恭贺燕王殿下回京。”
几十位大臣一齐出声,声音洪亮,大殿内嗡嗡回声。
燕王精神大振,脸上俱是得意的笑容,更衬英挺俊美。
小皇帝脸上波澜不惊,携起燕王之手面向众臣,朗声道,“传旨,燕王敢恪守宗室至德要道,忠孝尤笃,恭奉先帝遗诏,为先帝卫陵三载,今既功德圆满,特赐黄金五千两,绸缎五百匹,珍珠十斛,以激励宗室仁孝之表率。”
众大臣之齐声道,“恭贺陛下洪福齐天,恭贺燕王功德圆满。”
看着大臣们俯首恭贺,燕王敢只觉得豪气胆边生。这世上,怕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听的声音了。
**
燕王没回自己的寝宫,而是直接去了永和宫。
燕王一路跪爬着到谢太后的脚边,扑到她腿上,喜极而泣,“母后,三年不见,想煞儿臣了。”
谢太后亦是真情流露,托起他的脸,看到他腥红的眼睛和流落的泪痕,心疼得不得了,直说道,“我儿日渐消瘦,这三年,苦了你了!”
燕王敢强挤笑容,用袖子擦擦眼泪,道,“为九州尽忠,父皇尽孝,日子再清淡,儿臣也不觉得苦。只是孩儿日夜思念母后,今日得见,竟弄出小儿姿态来,让母后见笑了。
“我儿与哀家骨肉相连,心意相通,多年不见,真情流露,哀家怎么会讥笑于你。我儿快起,让哀家好好看看。”
燕王站起身来,长身而立。谢太后站起身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眉开眼笑道,“我儿这等丰姿,天下无人能及!”
燕王听了本该心中高兴,可是一想到今日大殿上高高在上头戴王冠的小皇帝倪视天下不可一世的气势,心中一片失落。
头脑飞速转着,他装作可怜地对谢太后道,“母后宠爱儿臣,眼中只看到儿臣的好,才会如此夸奖儿臣,儿臣受宠若惊。皇兄贵为一国天子,富有九州四海,所到之处,龙威赫赫,足底生风,莫说相貌丑俊,只是气势上便远胜于我,当属不二丰姿,以敢儿萤火之光,怎能当此美名?”
谢太后听到燕王敢卑微之言脸色一滞,心底涌起无限悲伤和怜惜。
她闭起凤目摇摇头,却甩不掉心中沉痛。
长子刘旭,被封太子时她便有意见。因为她觉得刘旭性情太过温和懦弱,做事优柔寡断,难成大器,不得她喜欢。反观次子刘敢,机灵聪慧,面貌英俊,不仅学问好武功好,而且十分孝顺,和极她亲近。
前徐贵人长期和她争宠,其子刘衍为长,曾被先帝立为太子。她处心积虑寻到徐贵人的失误,借她生病欲从宫外求购生菟的机会,构陷她行巫术,被先帝打入冷宫,从而太子被废。刘旭不但不远离废太子刘衍,竟还和他出入同车,过从甚密,这使她极为不快。不仅如此,刘旭还向先帝进言废太子衍并无恶意,先帝竟信了,吩咐内廷司将其一切用度比照其余诸子,不得怠慢。仅此一项,便让谢太后气得牙疼。
她曾向先帝献言立次子刘敢为太子,先帝言道长幼有序,不可轻废。且刘旭没有过失,于情于理,无法说过去,并没被她说动。但对此事,她一直耿耿于怀。
先帝薨近,下遗诏让燕王去卫陵。他的心思她初时不知,只知道怨恨他让母子分离。可是经过这三年她便看明白了:先帝这样做,是怕刘敢妨碍太子刘旭坐稳皇位。如此用心,居然用在自己最为喜欢的儿子身上,真让她情何以堪。
不过幸好,她有谢氏一族固立朝堂之上。在她和兄长谢江的努力下,朝野上下还是她谢氏一族说了算,情况还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罢了,你一路舟车劳顿还未曾好好好安歇,先回去吧。”
燕王看她神色心下暗喜,躬身谢恩,“儿臣告退。”
出了永和宫,燕王原本恭谦的脸变得阴狠,嘴角也弯了下来。
想到大殿上百官对小皇帝的朝贺,他真的是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