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互惠互利
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一时间,厨房人等各显其能,各得其所。但凡香港师傅不在,无论蹓跶到那间档口,一俱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款待。不过,您要是奔着狠吃一气儿去的,谁也不敢应你。那成本损耗的忒明显了,也就是不给师傅面子,触碰了容忍的红线。但是,隔三差五的略尽地主绵薄之谊,还是相当可以有的。
再说了,即便您一个个档口的只是浅尝辄止,可待选择性的、轮换来的、稍微品上那么一小圈儿,什么粤菜部的星洲炒米粉、牛肉汤河粉、干炒伊面啦;什么面点部的海鲜春卷、姜汁排叉、肠粉、奶黄包、甘露酥、蒸凤爪排骨、糯米鸡啦;什么粥麵部的猪手粥、猪润粥、皮蛋瘦肉粥、状元及第粥、艇仔粥、鱼片粥、鲜虾净水饺、柱候牛腩捞面、云吞面、上汤鱼蛋面啦;什么烧腊部的烧鹅、烧鸭、叉烧肉、叉烧排骨、玫瑰豉油鸡、分蹄牛展、白云凤爪、白切雲英鸡、千奇米酒鸡啦;什么潮州部的蚝烙、卤水鹅啦;什么川扬京菜部的回锅肉、担担面、葱油饼啦;什么亚洲特式部的日式炸海鲜碟、炸蟹钳、天妇罗、海南鸡饭啦;什么甜品部的莲子红豆沙、生磨花生糊、马蹄爽、双皮奶、椰汁西米露、香滑椰汁糕啦,基本也就撑个肚圆了。故而,在那个冲动探索的时期,有不少酒店厨师的员工饭卡上,都有着很多未打勾的留白。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上晚班,因嫌下班太晚,不方便。可凡事有弊就有利,个中权衡惟有佾然他们这些上过晚班的深有体会,才有发言权。原来他人眼中的次活儿,竟有着独到之处。真是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居然是优势突显,且有些情节还讳莫如深,以至于他等都主动请缨长期晚班。面儿上美其名曰,不惧而承担苦累之活儿,实则分明一副谁敢跟他们提换班就跟谁急的架势。
那些香港师傅们只是集中在晚间开餐的火爆繁忙时段出现,九点半以后留下个别值班,便相继闪身退去。寻求夜生活是他们孤独心理的支撑,或为这批骨灰级北漂儿的精神出口。
他们当中有的已婚,可分居BJ和香港两地。未婚的也不少,其中有在BJ找到女朋友准备结婚的,也有“小猫吃柿子—色眯眯”,满市街踅摸的。或长相实在困难,岁数又偏大,心急火燎地托在BJ的香港老乡四处介绍的。或索性邀上同乡喝酒聊天解闷的,或到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碰碰运气的。
也不知道,在那个时代,这些从花花世界跑来的港(尸从)们,在BJ拿着三万港纸的高额月薪,且酒店包吃包住,而相对于BJ工薪阶层仅百元以下的平均月工资,以及普遍低廉的市场物价,可说是遍地捡漏儿,堪称打工皇帝,是否为他们人生中最为鼎盛,并大可津津乐道的牛X岁月。抑或,感叹它仅为弹指一瞬,随之即落寞于时代的高速挺进与深刻变化。
然而,即便你手攥大款,又想寻欢作乐,可在京城供玩儿的地方却并不多,夜店的概念及遍地开花,尚遥遥无期。
那时候,除了各大饭店的酒吧或个别设有的迪斯科舞厅以外,金鱼胡同和平饭店的“和平House”,曾独树一帜,冠领一方。其类似音乐茶座,可听驻唱歌手演唱,蹦迪,还可点歌,或听别人唱,或自己唱,且用的必须是第一代始祖级的点歌单。后来,在东四十条桥边上,又出现了一家风格相近的,名为“BJ演歌台”。
而随着开放的大趋势,市场不断扩大,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随着涌入国门的外籍人士数量的递增,甭管是商务或是旅游、外交等等,不再满足于所谓“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观光模式,且其中不乏为了领略各种风情,及寻求刺激者。于是,一些由于诸种难言之隐,欲重操那门古老行业并使之潜滋暗长的,委身卖笑的女子们便仗胆而生了。她们像幽灵一样躲避着酒店中控室的监控,与保安部的例行盘查,以及分局警察的不时暗访,花俏而惊觉地游走于各大涉外饭店之间,主动选取或被动成为猎取的对象,体验着属于元老级的飞蛾扑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