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笑傲在大明 > 第28章 宁夏

第28章 宁夏

经过一通没什么营养的行业互吹之后,石文义对天拱手正色道:“秉皇上如天之德,封林兄弟为宁夏府百户一职,望林兄弟不要辜负皇上厚爱。”

林平之连忙躬身施礼:“大人放心,下官必然不负皇上嘱托,不给大人丢脸。”

石文义大笑道:“恭喜林兄弟了,本官原想今晚在枫林阁设宴,招呼上一众同僚,给林兄弟庆祝一番,不过旨意中要兄弟早日启程,本官不敢违旨,还望林兄弟见谅。”

林平之忙道:“卑职岂敢让大人相请,更何况皇命在身,卑职岂敢迁延,待等卑职回京述职之时,必不忘宴请大人和一众上官。”

石文义笑道:“林兄弟不骄不躁,真是我锦衣卫的千里驹也,好吧,本官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此去宁夏府的一应物事。”说罢拍了拍手,两名锦衣卫校尉鱼贯而入,石文义先将桌子上的锦衣卫百户印信和腰牌递给林平之,开口笑道:“陛下看重林兄弟,这腰牌虽然是百户品级,却是我北镇抚司的名号,日后林兄弟如立殊勋,必将回我北镇抚司一展所长啊。”林平之心中惊喜,连忙双手接过口中连道不敢。

石文义随即指着进来的两名校尉道:“此去宁夏府,林兄弟身边无人服侍大为不妥,这二人是本官给你挑出来的随从,王宽马华,都是我锦衣卫中的精明干练之人,便让林兄弟带去西北历练历练,也是他们的福气。”

王宽马华二人连忙上前施礼道:“我二人奉命追随林百户,还望林百户不嫌弃我二人手脚粗笨。”

林平之连忙伸手相搀,口中道:“二位兄弟不必客气。”

转身对石文义道:“大人准备的如此周到,卑职感激不尽,卑职在此多谢大人,此去必然不会给大人丢了锦衣卫的脸面。”

石文义一笑道:“你只要不辜负皇上的信任,本官便心满意足了。好了,圣意如天,林兄弟就此上路吧。”

林平之在此躬身施礼,随即转身带着王宽马华二人离开北镇抚司衙门,翻身上马疾驶而去。石文义看着林平之的背影,面上阴晴不定,心中冷笑道:“宁夏重镇,波谲云诡,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委任你去那儿当百户,不过恐怕你是回不来了。”

宁夏府属于九边重镇,距离京城也有千里之遥,不过林平之三人不但身体强健异于常人,更有快马代步,千里路途也算不上什么。本来林平之就在江湖上四处闯荡,更不会有什么不适之处,更何况此次还有两个随从陪伴。

没过多久,林平之就发现石文义给林平之的这两个校尉还真有过人之处,那王宽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让人丝毫感觉不出来是个外地来人,而马华对天气有着特殊的敏感,如果不是他忽然叫停,三人在大同就会被一场暴雨拦在路上。三人年纪相差不大,虽然林平之是上官,不过也没什么架子,三人很快就熟络起来,一路上有说有笑,也不觉得路途坎坷。

路上无话,五日之后的正午时分,三人终于远远的看到了宁夏府巍峨的城墙。王宽抹了一把脸上的尘土,笑道:“大人,我们总算是到了。”

林平之道:“你们兄弟跟着林某这一路倒是受苦了。”

马华笑道:“大人说的哪里话来,且不说大人年轻有为,跟着大人乃是我们兄弟的造化,我二人在京城里面也不过就是靠熬年头混个资历,每日里还要谨小慎微,哪里有跟着大人这般机缘,可见识天下风土人情。

更何况此次外放,如果跟着大人,我二人能有机会立下些微末功劳,也可以风光回家了。”

林平之微微一笑道:“好说,如果借你们吉言,本官有幸立下什么功劳,必然有你们一份。”

王宽马华在马上当即抱拳谢恩。

林平之大笑一声,马鞭一扬,三人带起一溜烟尘直奔宁夏府而去。

进入王宽马华来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功课,很快就找到了位于城西的锦衣卫卫所。

“这是宁夏府的百户所?”

不要说林平之,就连王宽和马华看着面前摇摇欲坠的卫所门楼都目瞪口呆,虽然说锦衣卫现在已经远远不比太祖朝和世祖朝,甚至远远不如成华皇帝时期,但是也想不到一个百户所居然能混到这步田地。

此时林平之看着眼前似乎被一阵风就能吹跑的老汉,勉强的咽了口口水,开口道:“老人家,请问这里的人都哪里去了?”

王宽走上前道:“大人,还是交给小的盘问吧。”

林平之知他通晓方言能删善变,便点了点头,王宽将老汉拉到一边,和老汉比比划划的说了起来,过了半晌,王宽方才带着老汉过来,对林平之道:“大人,这老哥还是马华的本家,他说平日就是他在这里主事,至于卫所其他人等,需要大人稍等,他前去挨个找来。”西北多马姓,这个马老汉也是数代在此的锦衣卫老人。

林平之皱了皱眉,开口道:“王宽,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在此等候,咱们干脆跟着他一起去找就是了,我也看看这宁夏府的锦衣卫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宽又和马老汉说了一阵,对林平之道:“这老哥倒是无妨,只怕大人路途劳顿,而且所去之处不是那么干净,也怕脏了大人的身子。”

林平之笑道:“无妨,一路行来你们可见我有什么娇生惯养的脾气?”

马华笑道:“和大人比起来,我和宽哥倒像是娇生惯养的一般。”

三人一笑,随即跟着马老汉,任由他带着去找卫所的锦衣卫众人。

转眼马老汉从卫所后面牵了一匹驴子出来,林平之三人也翻身上马,跟着马老汉不紧不慢的走进府城。城门口有些壮班民壮在看守。这些壮班个个穿着箭袖青衣,外罩红布号衣,腰裹红丝带,头戴圆顶巾,帽檐插着羽毛,别着铁尺腰刀,和胖皂隶刘可第的打扮差不多。三班衙役,壮班民壮负责看守城门、衙门、仓库,押解犯人、护送粮饷、巡行地方,每州县有百之数。这些人多是狐假虎威,没什么战斗力,民间又称他们为“狐班”,意思这些人只会依仗官威,真打起仗来,是指望不上的。甚至成为民间祸害,比如押解犯人时沿路抢劫,兼职土匪。此时这些人也是懒洋洋靠着晒太阳,吃着零嘴闲聊,那班头更是靠着城门闭目养神。他们有负责城池安危,盘查行人奸细的责任,然稍稍衣着光鲜点的人,他们就不敢阻拦。收税那边也有税课局负责,担担货车进城时,有税吏专门查看税引,所以这些民壮唯作用,可能就是阻止难民进城,或者对些小民吹胡子瞪眼睛,看个机会敲诈两个人。

宁夏府不同于普通州府,因为地处险要之所,自太祖开国以来便是边陲重镇,世祖太宗皇帝后,更成为九边重镇之一。故此,宁夏府城内不但有主理民事的州府衙门,还有指挥使、千户所,不过军民同城的情况下,城门一般都是由民壮负责,城内虽有军户旗军,其实不见得比这些人更好。人策马过去时,他们看了几眼就不以为意,甚至对几骑明显携带的武器装备也视若无睹,林平之等人看就不好惹,多事不如少事。

二是汉人政权一般都默认民间可拥有五兵,弓、箭、刀、盾、短矛,都可持有,特别这乱世之,携带武器防身,再寻常不过。此时北方人家基本能找出两张弓来,刀盾就更多了。不过长兵不可收藏,劲弩不可收藏,甲胄更是严禁,依大明律,私藏甲三领或弩五张,就可判绞刑了。

不过林平之等人过去,骑驴的老汉还是被这些壮班衙役认出来,纷纷招呼:“是马老瞎啊……”

“马老瞎,怎么逃班了?小心你家的头震怒啊。”

马老瞎也熟练的与这些民壮招呼,他自豪的道:“什么逃班,知道我后面是谁吗?我宁夏府新上任的百户大人。”

立时这些壮班民壮的眼神都不样了,那个靠着城门闭目养神的班头也是肃然看来。

林平之扫了几眼这些人,暗暗摇头。

宁夏府是南北要会,通衢之地,商民辐辏,尽避黄河之险,自五百年前西夏立国以来更是迅速繁华起来,南来北往的商货在这边周转,虽然经过蒙古骑兵洗劫一落千丈,但是虎死不倒架,依然是一个繁华的大镇所在。

北方的山果、木材、药材、皮张、杂粮、棉花、油、麻等南下,南方的竹木、瓷器、丝绸、茶叶、稻米、纸张、棉布北上,经由宁夏府集散辐射,当可称商旅所萃之地。这边街市也很多,光专门的市行,就有布市、米市、板木市、竹竿市、杂货市、瓷器市、铁器市、毡货市、竹篾市、席市、果市、菜市等等。

走进城内后,就见商贾迤逦,百货聚集,热闹非凡。这也是南北孔道,交通要地的结果,大明开辟关西七卫后,繁华了宁夏,衰败了兰州。

不过城内不是没有阴暗,道路残破,沟渠壅塞,垃圾积水众多,显然官府无钱修葺。

又穷苦之人极多,个个衣衫褴褛,乞丐难民更随处可见,很多人无处居所,就那样堆挤在屋檐之下,显然官府的赈恤救济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露宿街头的人,这种寒冬天气,怕迟早要冻饿而死。路过去,处处是衣着光鲜的商贾富豪,处处是流离失所的难民百姓,可谓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平之深深叹,宁夏府情形,就是整个大明的缩影啊。

这样下去,安可不出大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