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单骑赴任
枫树镇前往茶园村的崎岖山路上。
周明骑着一辆自行车艰难地行进着,偶尔骑车偶尔步行,沿途的风景他无暇欣赏,刚才镇长的一番话让他感到肩头责任重大,虽然他还没看到茶园村全貌,但他通过镇长的介绍,大概了解到这两年的见习生活不会太轻松。
茶园村是一个人口不到500人的小村,不仅远离乡镇和城关,更是老少边山穷地区。所谓老,这里有红军打过仗的遗址,有20多位前辈先烈牺牲在松树岭岗上;所谓少,并不是村里有少数民族,而是人均耕地太少,农作物歉收,农民种着地还要到镇上买粮吃;所谓边,就是两省三县交界,被村民们形容为一眼看三县,鸡叫闻三乡;所谓山,就是全村海拔较高,常年气温在零上26度左右,适合家居并不适合作物生长;所谓穷,就是山高路远,人均收入太低,村里不仅30多岁的男青年打光棍的较多,而且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也有不少高不成低不就,需要换亲和靠收彩礼完成人生大事。
在镇长的介绍中,周明隐隐感到要致富先修路对于茶园村来说是多么地重要,也因为这个认识,他才决定骑自行车一路感受。
思考间,周明发现眼前云雾散了一半,半山腰露出一线明亮的阳光,大地仿佛一下子明亮许多。这时,一声嘹亮的歌声传了过来:
唉,要想唱歌你就唱,要想喝茶来茶园,十里八乡姑娘多,只有茶园人漂亮。
周明听了眼前一亮,歌声是名女声,中间还夹杂着羊群的嘈杂声。他支起自行车,顺着歌声寻了过去,只见一位红衣服少女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一边唱着歌,一边做着女工。
见周明悄无声息来到跟前,姑娘有些吃惊,同时又带着一分期待。周明似乎看懂了姑娘的心思,马上自我介绍说:姑娘别怕,我是前去茶园村报到的村干部,是你的歌声把我吸引过来的。
姑娘喃喃地说:又来一个吃干饭的,每年上面都派人来村里帮扶,说是扶贫帮困,还美其名说挂职锻炼,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
周明没想到一个放羊姑娘居然能说出这样一段话,他有些诧异地问:不知道如何称呼你姑娘,上面派来的蹲点干部真的那么让人讨厌吗?我希望你跟我说实话,也便于将来我好好地跟村民们交上朋友。
姑娘笑着说:我坐不改姓行不更名,姓陈名晓梅,大家都叫我小梅。告诉你名字也没啥,只不过我跟你说实话,怕是应了村里流行的一句话,扶贫蹲点到田头,三月来了四月走,站在门前合个影,走时剩下一壶油。
听了这句打油诗,周明非常感兴趣,在部队时他就喜欢战士们自编的口头禅顺口溜,从中能发掘许多接地气的训练方法。他笑着说:小梅,你知道这段打油诗是谁写的吗?其他三句都好说,这走时留下一壶油是什么情况呢?方便告诉我吗?
陈晓梅笑着说:谁编的我不知道,但事实的确是这样。至于那壶油说的就是有的蹲点干部,月初来村部报个到,马村长陪他吃顿饭打打牌,偶尔也有在村里住上一宿半载的,不过这样的干部很少,毕竟多住一晚,村里就要多准备一顿伙食。留下一壶油就是说,蹲点干部为了完成帮扶任务,来时不是带来一袋大米,就是走时给帮扶对象送去一壶豆油,这种雨过地皮干的事是常有的事,你要不信,回头自己去感受一下就是了。
听到这话,周明再也笑不出来了,都说茶园村光棍多,路不通交通不便,不仅有自然环境的制约,更有上级帮扶不够,或者说一些帮扶干部没有把上级的政策宣传到位,尤其是身体力行不够,这怎么行呢?
辞别陈晓梅,周明的心情更沉重了,按他十多年军旅磨炼的经历,马上就想看到村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一个放羊的小姑娘都能把村里的事说得一清二楚,说明这个村级领导班子已经不值得村民信赖,上级下派的干部更不会受到村民的欢迎。
周明推着自行车往前走着,前面突然传来一阵汽车马达声,他有些好奇,镇里通往茶园村的道路崎岖难行,骑自行车都费劲,山顶上怎么会有汽车马达声呢?
不容他多想,马大福带着马长海已经来到了跟前,他们似乎看懂了周明的心思,马长海抢先介绍说:周主任,您是不是想知道我这奥迪车怎么开到山顶上的对不对?这个不难,当初我儿子小海买铲车时,顺便就把小轿车绑在铲车上拉了上来,今年这不是上级要修通村公路吗?我们就先修通了村里面的一段,小车也只能开到前面那个路口,没有到山下接您,请你见原谅啊。
原来是这样,见马长海快人快语的介绍,周明以为他就是马大福,笑着说:马村长,还劳你大驾亲自跑一趟,我这行李不多,眼看就到了,我还是推车去村部吧。
见穿了帮,马长海看到马大福脸色铁青,他急忙解释说:周主任见笑了,我哪是什么马村长啊,这位才是真人不露相啊!
马大福被马长海推到前面,他一脸尴尬地说:刚才镇长打电话说您要来村里,我这紧赶慢赶的还是耽误了些时间,莫见怪哈周主任。
一见面就出现这个小误会,周明预感到后面的工作会有麻烦不断,马长海坚持把自行车扔在路边,周明坐进小车,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身体好像悬在半空。车子在云间缓慢的移动,他的心也随着小车的颠簸而起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