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言城建制
待言行、言果兄弟二人回到府中,府内已点起灯火。走至大堂,见一紫袍中年在堂内来回踱步。
兄弟二人上前行礼,叫道:“父亲。”
紫袍中年看向二人,点头道:“回来了。”
这人便是二人父亲,言城三城主,言信。但见他面色红润,神清目明,一脸刚毅,单手背负,身形甚是洒脱,但却好似不苟言笑。奇的是,他的发色竟微显红色。
言行见父亲心有忧虑,正想问今日去城宫所议何事,还未开口,又见母亲从后堂走来。
夏紫英见言行言果回来,笑道:“可回来了,再不回来我们先吃过,你们可就吃那残羹剩饭去。走吧,饭菜已备好了。”
一家四人,同向后堂走去。
言行调笑道:“该不会又是一桌素菜吧?”
夏紫英白了他一眼,道:“我每日吃素都可,你吃一日就不可了?”
言行讪讪一笑,道:“言果还小,终日吃素怕是要耽误他长身体。”
言果无奈耸肩。
夏紫英佯怒道:“你自己不想吃素就说你自己,莫要事事都拿你弟弟挡箭。”
说话间,四人已至后堂,只见桌上已摆满菜肴,肉香四溢。
言行午间只吃素菜,寥无食欲,此时已是胃里空泛。见得桌上鱼肉腾气,已然按捺不住十指大动。只是言信还未入座,他也只能强忍着站在椅边。
待得言信在主位坐下,言行迅疾入座,拿起手边竹筷,夹起一大块肉便吞进嘴里。却不知那肉上的油仍滚烫,连连张口呼气。
夏紫英急道:“你慢点吃,小心烫。”
言信一瞪言行,不言不语,似有微怒。
言果“唉”了一声,又摇头耸肩。
言行又嚼了两口,好不容易将嘴里的肉咽下,而后嘿嘿干笑两声...饭后,言信走向内堂,言行随后。言果平日少进内堂,此刻稍一顿,也向内堂走去。
一入内堂,言信一挥手,堂内正中便悬空浮起一簇火焰,甚是明亮。
如离火殿慎言堂一样,这堂内也有一榻,只不过这榻上无茶盘,却是一张矮案,想来言信平日并无饮茶习惯。言信盘膝坐于榻上案前,愁眉不展。
言行知是为今日所议之事,当下问道:“父亲,今日去城宫所议何事?”
言信正要开口,又见言行身旁的言果,稍觉意外。
只听言果道:“父亲,往后有事,我也可出力。”
言信略一思索,道:“你听听也好,只是不要有少年意气,日后若有需要你做之事,为父定会先告知于你。”
言果回道:“孩儿知道了。”
言信点头道:“坐吧。”兄弟二人也盘膝坐到案前。
言信接言行的问话道:“今日监察司要求不日将城内监察护卫营尽出,遍及全城及城外村落搜寻违禁之人。”
言行一惊,道:“城内监察护卫营千人,如此尽出,言城上下岂不要人心惶惶。”
言信点头,叹息道:“今日在城宫便是极力劝阻,可监察司行事历来专横,他们既生此意,又怎是我们如何劝阻可以打消的。”
言行问道:“往常都是监察司和执禁团几十人巡查,为何会突生此意?难不成又是想借此向我们大肆索要金银财帛?”
言信摇头道:“若是只要金银财帛,给他又何妨。此次不同往常,非监察司本意,乃是令出都城。”
言行神色一暗,道:“令出都城,如此说来,已是不可避免了。”
言信又再摇头,更添愁容。
言果不明就里地问道:“即便他们全城尽出,若言城上下皆无违禁,又有何妨?”
言行面无表情地道:“你有见过监察司巡查时,未向监察司行礼就被扣上不敬之罪而被除籍的人吗?”
言果一愣,摇了摇头,随即难以置信地怒道:“仅是这样就可将人除籍?”
言行冷笑了一声,道:“他们行事,只要说你不敬,便是不敬,说你违禁,便是违禁,一贯如此,时松时紧,都在他们一念之间。”
言果还是不能理解地问道:“可是,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言行道:“监察司和执禁团,还有那都城驻军,平日都由各城供养着,一贯作威作福。若无大事发生,便是他们自己也不愿大动干戈。既然是都城下严令,那我言城极有可能是被他城所牵连。”
言果想到将会牵连到很多百姓,仍不死心地问道:“难道我们真的就阻止不了吗?”
言信和言行都摇头。
言果见父亲和兄长都无对策,心灰意冷地道:“我们枉自在言城尊贵,更枉为修道之人,眼见言城百姓将有大难,却什么也做不了。”
往日言果不涉世事,身位言城三城主次子,出得府外也颇受人尊敬。虽也听说监察司为人所憎,但自他懂事以来,言城也未有大变发生,他还以为言城还算安宁。这是第一次,他终于知晓这世事远非他自以为的那般。
言信和言行听后,都面有愧色。
良久,言行咬牙切齿,声带嘶哑地道:“谁说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现在是,他日却有大事要做。都城此番实为彰显强权,如此严令必非无端,恐怕他城有变,若果真如此,可见大秦威压下,世间多有人不堪其迫。”
言信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
言行听得父亲也是这么想,当下又道:“父亲,我想近日去各城游走一遭,打探各城动向,若真天下之势有变,我言城也不可落于人后。”
言信沉思道:“此事虽要早做谋划,却也不可轻动。若能知他城之意,可共谋,自是更妥。只是各城监察司和执禁团耳目众多,此举太过凶险。”
言行见父亲似有不许之意,急道:“要做此大事,怎可畏凶险?”
言果不解,问道:“你们说的大事,究竟是什么?”
言行沉默了一下,而后面带杀气地道:“合天下各城之力,覆灭大秦天雷宫。”
言行本还怕此话一出,会惊到言果。却不想方才心灰意冷的言果听到此话,却颇为振奋。
只听言果激动地道:“覆灭大秦天雷宫,对,只有覆灭大秦天雷宫,才能废去那些莫名禁令,才可根除盘踞在言城的大秦势力。”
没有这些,就不会再有百姓终日忧心不安,更不会有心向往之而不敢为之,此,方为世间清明。
想到这些,言果也对言信说道:“父亲,就让我和哥哥一起去吧。”
却不想,言信和言行同时说道:“不可。”
言果焦急地问道:“为何不可?”
言信道:“一则,你涉世未深,难免行迹有异,易被人察觉。二则,你修行尚浅,若遇敌手,尚难自保。”
言行也安慰道:“你且留在言城,勤加修行,你天资过人,不出两年必有大成。我们所谋之事,也尚需时日。这些时日内,我有我该做之事,你也做你该做之事,日后自会有我们兄弟二人并肩而战之时。”
言果听父亲和兄长这般说道,也心知却如他二人所言,此时的自己若与兄长同行,只怕还会拖累他。于是,他只能不甘地点点头,暗下决心必要早日追上兄长的脚步。
言信也已心有决意,对言行道:“你向来机警,也是我多虑。只有一样,你需切记,在摸清他城主事之人何意前,切不可让人察觉你此行目的。”
言行郑重地道:“孩儿谨记于心。”
父子三人商议已定,正要各自回房时。
言信又问:“那些从监察司手里带走的人,你将他们藏于何处?”
言行道:“父亲放心,他们藏在百里外山野间,方圆数十里无人烟,监察司不会搜到那里。”
言信忧色不减地道:“即便如此,也需慎之又慎,若被查到踪迹,即便是你,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
言果道:“原来传言的那些人是被哥哥暗自救下了吗?那此番监察司再查出将被除籍之人,你可还能将他们救下?”
言行怅然道:“此番乃都城严令,岂是三言两语能哄骗过去的。此次除籍之人恐将数不胜数,就算能救下几人,也无济于事。若是有定数,即便救下几人,他们也还会再另抓几人补足,如此救几人害几人,与不救何异。”
说罢,摇头叹息,当下走出内堂。
令出都城,全城搜禁,必掀满城风雨。
是夜已深,卧枕难眠,独立窗前,满城灯火已熄。纵有明月高悬,怎奈阴云遮蔽,眼见尽是一片漆黑。
翌日,日出东方,炊烟散尽,言信府后堂早膳少一人。
待得日上三竿,言信和言果早已出府各行其事,夏紫英刚刚吩咐完府内家丁丫鬟一日事务,此时言行方出卧房下得楼来。
夏紫英见言行气色不佳,温言道:“早膳已凉了,我去给你热热。”
言行忙道:“母亲,不用劳烦了,孩儿有事需出门一趟,这也快到午时了,午食孩儿在外多吃些便是。”
夏紫英知他平日也多是如此,面有关怀地道:“你虽还年轻,也当知爱惜自己的身子。”
言行面有愧色地道:“孩儿知道,劳母亲挂怀。孩儿先去了。”
说罢,拜别母亲,出府而去。
......
内城,也就是言中城,正中坐一偌大城宫。整座言城唯此楼台林立间飞檐画栋,在整城的方正呆板间菱角蜿蜒,显得如此特殊,一眼便知它的不凡。
此处正是言城城宫,城主府邸坐落于城宫内,除了各色亭台居所外,仍有大片园林,坐于喧闹的一城正中,却又有出尘之意。这座城宫因言城处天下之南,亦因火行的渊源,和离火的传说,由此而称南离宫。
临近宫门处,有一大殿,墙体大柱呈红色,宽大屋顶作火焰状,却是通体漆黑,远看近看都煞有威严。此殿,乃言城上下议事之所,称言议殿。
南离宫右侧,坐两座兵营,一座是夏成平所统领的城卫营,其责守卫言城各出入口,及维护城内治安,兵卒两千。另一座,兵卒一千,其责守卫南离宫,称南离护卫营,统领名叫饶顺。
南离宫左侧,也是一座城宫,不过比之南离宫要小上不少,却也坐落着数十间院落,此外还有两座司衙,和一处兵营。
居中那座司衙,宽大匾额上,隶书“大秦监察司”五大字。一司座着紫色差袍,十司常着淡紫差袍,百余执事着蓝色差服。差服后绣鹰之图案,细看之下,只见那鹰双爪弯曲似欲擒物,双目如炬直勾勾盯着前物,而那尖利的喙好似随时要在猎物身上啄穿一个孔,令人不敢直视。
右侧的司衙,与其说是司衙,倒更像一座道场,大门匾额上隶书“大秦执禁团”五大字。自首座而下,一律黑衣,背绣狼之图案,后腿弯曲,前腿抬起,张大着嘴露出两颗尖利獠牙,一副作势扑捕撕咬之象,彰示其凶猛狠辣。
若说监察司的鹰令人不敢直视,那么,执禁团的狼就是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执禁团一首座,五辅座,五辅座各领执禁使十人,全员共计五十六人,都是来自天雷宫的修道者。每人配一剑,天雷宫以雷法饲剑,所以天雷宫门下的剑,都称雷剑。
执禁团全员无姓名,只有代号。言城执禁团首座,代号言零。五辅座,分别是言一、言二、言三、言四、言五。五十执禁使,代号依次从言一零至言五九。
鹰视狼顾,监察司和执禁团是都城大秦维护其所需秩序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各城与大秦矛盾日益加深的制造者。他们之间并无上下从属之分,只有各司其职之别。
另一侧的兵营,隶属监察司,兵卒一千,称监察护卫营。
除此,言中城内,仍有编籍司、刑罚司、钱粮司,及三司府,所谓三司府,司农、司工、司商。三司之上,另有总司,言城一切事务皆可由总司裁理,归城主和世子直辖。
除去都城大秦,其余各城的建制大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