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临乱世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下令毒杀了弘农王刘辩,意图震慑各州郡的反对势力,可这一举措非但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董卓势力如野火燎原。各州官员纷纷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分三路讨伐董卓。
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关东联军,董卓先是在二月十七日强行迁天子刘协和朝中大臣到长安。三月五日,刘协入长安未央宫,由于强行迁都,随行的官员和百姓死伤无数,怨声载道。
董卓留守在雒阳毕圭苑,稳定军心,而后又命令军队在雒阳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宅,趁机搜刮财物,又指使吕布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获取珍宝,以冲军资,做好了长期对抗关东联军的准备。
起初,董卓命长安朝廷派出以韩融为首的使者团,分为两路,许以官爵,试图劝说袁绍、袁术罢兵,二袁不听执意讨伐。
关东联军毕竟是地方军队,平时以维护地方治安为主,疏于训练,少有经历过战阵。而董卓这边统帅的则是常年征战的西凉军,并州边军和讨伐过黄巾军的朝廷中央军,一经交战,关东联军连连失利。
酸枣联军在曹操、鲍信等人带领下,试图占领成皋县,董卓命徐荣率军迎战,两军在荥阳汴水旁对战,不过数日,徐荣就击败联军,曹操、鲍信败走,退回原来驻地;十一月,董卓主动出击,率军渡过孟津,击败河内太守王匡军,一路追杀,河内联军伤亡惨重;与此同时,孙坚率领荆州和豫州联军北上进攻雒阳,董卓再次命徐荣率军迎战,于粱县东大破孙坚军。
自从关东三路大军皆被打败,董卓也日益骄纵起来。初平二年(191年),董卓指使长安朝廷派光禄勋宣璠持节至雒阳封自己为太师,在地位上也高于各诸侯王。随后,董卓又派遣女婿牛辅至中牟与朱儁交战,击破朱儁后,军队袭击颍川郡阳城县,对正在举办“二月社”的百姓进行屠杀,对外宣称是剿灭叛贼得胜归来,并把劫掠来的女人分给士兵,甚至董卓还奸淫公主、宫女,关东各州郡一片哗然。
关东联军纷纷再次起兵,孙坚率领荆州和豫州军北上,董卓派胡轸、吕布迎战,在阳人被孙坚率军击败。另外两路联军纷纷出击,捷报频频,董卓军则士气低落,董卓也有了退回长安的打算。
三月底,孙坚率军抵达大谷关,距离雒阳仅有九十里地。董卓亲自率军与其交战,但由于另外两路盟军也步步紧逼,受制于兵力不足,董卓大败,孙坚率领程普、祖茂连夜追杀。
黑夜中,董卓身边的士兵越杀越少,不少西凉士卒看情况不对纷纷往树林里逃匿,而孙坚身后跟过来的盟军士兵却越来越多。
“噗通”董卓从战马上摔了下来,亲兵们赶紧扶起董卓,战马已经吐白沫了,董卓本来就胖,战马跑了一百多里,边战边走,早已到达极限,而部下亲兵们的战马也所剩无几。
跟着他跑过来的亲兵们也疲惫不堪,这一停下来,好些亲兵连站都站不住了。董卓在亲兵的搀扶下看向后方杀过来的追兵,不禁仰天长叹,“天要亡我董卓么?”
本来已经计划要退回长安,李傕、郭汜的大军两天后就能到,而到时候就可以从容地退回长安,让李傕、郭汜等人依靠地势,抵挡关东联军。可关东联军的攻势出乎意料强盛,援军未至,追兵又挡不住,没有补给,走也走不了,这是必死之局啊!
想到这里,董卓的眼中寒光射出,目光也越发坚毅起来。“还能站起来的,列阵!杀!”董卓吼道,声音如铜锤一般重重地敲击在士兵们的心中。
“杀”“杀啊”“杀杀杀!”在亲兵校尉的指挥下,还能站起来的士卒,包括刚才坐在地上都站不起来的亲兵也纷纷行动起来,在伍长,什长等的指挥下列阵迎敌。董卓也甩开搀扶的亲兵,环视了一圈周围的士卒,拔出腰间长刀,冲着追上来的孙坚军,“杀”,回应他的是亲兵们更加雄浑的喊杀声。
董卓亲兵们的喊杀声倒是把追上来的将领震得一个激灵,心里不禁感慨:董卓毕竟是董卓啊!难怪主公要我们二人追上来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可也更加坚定击杀董卓的决心,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这时,董卓身边的兵卒不足三百,而且兵困马乏,这帮残兵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好像有一战之力,可跟对面这八百个经过轮番休息才追杀上来的兵卒比起来,确实是强弩之末了,也许对面的一个冲锋就会把他们击溃。
“祖忠听令,率你部四百人冲击董贼军阵!必破之!”看清董卓军的虚实后,追上来的祖茂直接下令。“诺”,一名彪形大汉领命,躬身行了一礼,手一挥,后阵中自动分出一部兵卒跟着祖忠向董卓冲杀而去,“杀!”。听到对面的喊杀声,董卓心中一冷,对面也不是庸将啊!一部兵马冲阵,余下兵马整装待发,等己方这边乱了阵脚,随后掩杀,就算舍了这近三百亲兵,带着少数亲兵遁走,对面也有足够兵力追杀他。
祖忠的一部士卒转眼就到了阵前,董卓挥了一下手中长刀,看着十多年来一直跟着他的亲兵校尉,“董翼,好多年没有亲自冲杀了,今日就好好杀一场吧!哈哈哈!”“诺!”董翼上前一步,挡在董卓身前,杀了过去。董卓也不断挥舞长刀,砍杀侧面冲过来的敌军士卒,然而董卓身边的亲兵却越来越少,阵型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后方的祖茂看在眼里,不禁大喜,他把冲阵的功劳交给了堂弟祖忠,而祖忠也很好的完成了冲阵任务,看来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活捉董贼。
“郝仓,带着你那一曲人马压上去,协助祖忠尽快拿下董贼!”听到命令后,那个叫郝仓的军侯,二话不说带着人跟打了鸡血似地冲了上去,对面可是董卓,破阵的首功虽然归祖忠了,可跟着祖忠一起活捉董卓也是大功啊!
董卓看到追来的敌将杀到这个时候还留有后手,彻底死心了,不觉地停了下来。周围十余个亲兵也马上围了过来,警惕的看向四周。“想我堂堂大汉太师,岂能被你等小贼擒辱!”说完,董卓横起手中的长刀就向脖子抹去。
这时,一个亲兵伸手握住董卓那抹向脖子的长刀,也顾不得手掌被割裂的伤口,激动道“太师,战马!战马!”
亲兵校尉董翼一愣,也赶忙俯下身,把耳朵贴在地上,“太师,近千匹战马,我们的人,我们的西凉铁骑来了!”周围的亲兵听到后也打起了精神,自动向董卓靠拢,缩小阵型。
在后方的祖茂看到敌阵的变化,也感到了地面轻微的震动,知道有骑兵来了,而且已经到了附近,懊恼不已,抽出腰间的长刀就杀了上去。余下士卒也连忙跟着他冲了上去,一箭之地,一百步的距离,却感觉好像从天上掉到了地上。
董卓的心里也五味乏陈,但随即又仰天大笑道:“儿郎们,大军已至,随孤杀!”
话音刚落,后方就冲出一部骑兵,为首的军司马看见董卓后大吃一惊,随即命令骑兵绕过董卓的军阵,停到了敌方前方,回首大吼“全营下马,请太师骑后队战马先走,敌军由末将来挡!”
众骑兵依令齐齐下马,西凉铁骑一人双马,后队空着战马就停在不远处。这条道路本就不宽,不适合骑兵冲阵,骑兵们下马后,胯下的战马就堵在了狭窄的道路上,也就挡住了追杀董卓的道路。
董卓闻言也没有丝毫犹豫,带着身边那仅存的百十来个亲兵,骑上后队空着的战马,转头奔西而去。
骑兵小将用战马挡住了前方追击的道路,董卓扬长而去,已经到手的功劳没了。暴怒的祖茂把矛头指向小将,小将也毫不畏惧,扔掉手里的马槊,抽出腰间长刀就冲了上去。可小将毕竟还年轻,比不得眼前这个正处于壮年的猛将,二十几回合后,被砍中前胸,虽有甲胄防护,可也被震得大口吐血。身后的亲兵赶忙上前扶住,小将推开亲兵,缓了缓气又冲了上去。可两人武艺差距很大,对方又处在暴怒的状态,不出三回合又一刀砍中小将的肩膀,血流如注,小将闷哼一声,一个不留神,又被对方的亲兵踹中,头颅也重重地磕在地上。小将倒地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意识也越来越模糊,昏了过去,昏迷前隐约看到被亲兵背起,“你们顶住,我带少主先走。”
亲兵说罢带着几个人,背起小将就朝后队跑去。后面的祖茂也带着士卒向前追杀,顿时十多个西凉士卒发了疯似地向前冲去,完全是自杀式的冲锋,就算被砍中,直接扔掉手里兵器,向前抱住对方就咬,至死都不松手。
趁着这段时间,背着小将的亲兵已经跑到了军阵后方,没有敢走大路,等跑远之后就直接逃进了老林子里,消失不见了。
这次不仅放跑了董卓这条大鱼,连那个可恶的小将也不知所踪了,祖茂的怒火全都撒到了眼前的这一营士卒身上。又过了一刻钟,程普率领一千多士卒赶到,余下的西凉士卒见太师董卓早已走远,便四散而逃了。两人见状率军掩杀一阵,只能作罢,收拢完士卒,就返回了孙坚军中。孙坚听完两人的汇报,知道董卓有战马,向西逃了多时,追不上了,虽然遗憾却也无可奈何,便安排他们两人下去休整了。
董卓得到骑兵后队的战马后,一人三骑,发了疯似地向西赶去,天还没亮就赶到了李傕军的前军大营。
前军将领张济接到探马汇报,赶忙带领侄子张绣引兵接应董卓,等到了军中大帐里,周围有了数千兵卒的护卫,董卓也彻底放下心来,招呼张济问道:“前方救援孤的骑兵小将是谁?”张济一愣,赶忙答道:“那骑兵小将应该是屯骑校尉李傕的长子李式。屯骑校尉命我等率领前军先行赶到新安县驻扎,命军司马李式领骑兵为前军开路。”
“马上派一营骑兵跟着孤的亲兵赶往前方战场,救回李式!”董卓下令。张济赶忙应诺,这时也才发现可能救了董卓的李式并没有跟着回来,。
出了大帐,张济赶忙让帐外等候的张绣带领一营骑兵去救援李式,把他的亲兵也派了出去。虽然李式率骑兵为前军探路是李傕的安排,也意外地救了董太师,但能救是一定要救,能不出事才最好。
张济安排完救援李式的事宜,返回大帐向董卓复命,董卓已经在亲兵地服侍下睡着了,张济赶忙退下,加派人手在外围保护董卓。接应到了董卓,张济也不用着急赶路,派人给李傕送了信,言明具体情况,就去处理军务了。
刚过中午,张绣带着已经昏迷的李式返回大营,张济得知消息后,赶忙前去查看李式的情况。因为流血过多,李式已经重度昏迷。所幸军中还有不少医者,张济安置好李式,叫来所有的医者一起想办法。最后一位年长的医者想到了腹罨疗法,其他医者也纷纷附和了这种方法。张济闻言,安排亲兵去辎重营宰了一头牛,按照医者要求,掏光内脏,把已经敷过药的李式包到牛腹中,吩咐医者一定要悉心照料,又派人给李傕传了信。
原来,他们逃进深山后,李式因为失血过多一直昏迷,几个亲兵也不懂救治,只好派了两人分两路到前军大营求救,又安排一个人到附近村子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个医者。
不多时,去附近村子找医者的亲兵先回来了,附近连个人都没有。董卓迁都长安,同时也强行迁移了雒阳附近包括弘农郡和河东郡的大部分人口,附近十室九空,找个人都费事,更别提医者。亲兵们也无奈,只能等待去前军大营求援的那两个兄弟了。
刚过巳时,去前军大营求援的一个亲兵带着张绣赶到。看着昏迷中的小舅子,张绣赶忙让随行的医者给李式治疗。包扎完伤口,士卒们轮流抬着就回了大营。
董卓醒来后,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从张济那里得知李式已经救回,经过救治后还处在昏迷当中,当即吩咐张济一定要悉心救治。到了晚上,李式的伤势终于有了好转,但由于失血过多,还一直昏迷。
半夜,李傕率领大军赶到,向董卓汇报了一下军务。董卓夸奖了李傕的这次行军安排和李式救援时的忠勇表现,李傕闻言赶忙拜谢董卓:“能够救援太师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犬子的恩荣,担不得太师夸赞。”董卓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可以退下了,赶紧去看看儿子。
出了董卓的大帐,李傕便直奔李式养伤的营帐,听到李式的伤势已经控制住了,不由松了一口气。由于失血过多,李式还处在昏迷之中,至于什么时候能醒还不确定。李傕了解了情况后,对医者抱拳称谢,吓得医者赶忙回礼,表示一定会尽心诊治李式。
看完李式,李傕就赶紧返回中军大营了,毕竟是一军主帅,还有很多军务需要处理。一起来的还有李式的二弟李璋,看到昏迷中的大哥虽然也很担心,但他是父亲李傕的亲兵队率,掌管一队亲兵,不能久离李傕身边,也只好跟着父亲回去了。
李傕回营后,直接把三子李珪派了过来,跟李式住在一起方便照应。
次日,董卓安排李傕屯陕县、郭汜屯弘农郡、董越屯河东郡。同时,严令各军不得主动出战,依靠地势阻挡关东联军。
安排完这些事宜,董卓便带着一众人马望长安而去,随行的还有一直昏迷着的李式。又过五日,董卓一行日夜兼程到达长安,李式也被安排回了长安的家中休养。
在家休养两日后,中午时分,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李式缓缓地睁开了眼,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而床上的李式却更加茫然了。其实后半夜他就有了意识,可身体的虚弱使他无法做出任何反应,脑海中一直回放着两段截然相反的记忆:从小习武,十五岁后跟随父亲在军中历练,从军四年,从亲兵士卒做起,伍长,什长,队率,屯长,前段时间升任骑兵军司马,带着骑兵探路,意外救董卓的李式;从小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表现优异,找工作频频失利,进入县电视台努力工作的李仕。
思来想去,脑中一阵眩晕袭来,又昏了过去。直到中午再次醒来时,看着陌生而又有些熟悉房间,心里暗自盘问道:我是谁?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