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剑客要退隐 > 第16章 3月上巳

第16章 3月上巳

元和五年,自元月以来,一年之农忙便已开始。

不仅有很多祈禳丰收,祭祀谷神等各路神明的活动,还要整修农具,等下了春雨,土地松软,便可开始春耕。

三月初三,上巳节。

最近穆白青刚刚完成了谷子的播种,还留了十余亩地,准备清明雨后便可插秧种上粳稻。

又种了些薤、冬瓜和莲藕,又帮隔壁张家和向朗家种了不少胡麻和韭菜。

还在家旁边移植了些松柏树木,整理牛棚和鸡鸭羊圈,将收集来的鸡蛋鸭蛋储藏好,还要为母羊接生。

羊原来是五头,现在是八头,穆白青将其中两头羊羔送给了小琪。

只不过后来又病死了一头羊。

穆白青将部分羊肉做成肉脯,其他羊肉和羊杂便做成羊汤与村里人一起吃了,羊皮送给小琪做了一件冬衣。

那头牛犊也一岁多了,再过几个月也该学习如何耕地,只不过要等它成为耕牛,非得再过一两年不可。

另外穆白青又盖了一个马棚,买了一匹小劣马,近来正闹病,离不开人,因此穆白青每天睡得很晚。

穆白青还想着过几天去买几颗石榴树和荔枝树种在道边向阳的地方,过几年,便有新鲜的水果吃了。

还想着等丁家小石榴长大一点,便可吃到真的石榴了。

一大早,小琪就敲开了穆白青的房门,送来了红枣饧粥、煮鸡蛋和煎饼。

红枣饧粥和鸡蛋是庆贺生辰,煎饼则是三月三必吃的食品。

穆白青问道:“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生日的?”

小琪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说道:“我偷偷看过孙里正的登记簿子,上面写了兄长的生日,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记着。”

穆白青一边喝粥吃饼,一边问道:“今天不是你及笄的日子吗?还不回去准备?”

“兄长是忘了吗?之前定下的邀你过去当正宾的啊?”

穆白青道:“我没忘,不过我这几天晚上照顾小马,睡得不好。你先回去,等我清醒一点再过去。”

听穆白青说睡得不好,小琪说道:“哦对了,早上我随爷娘去河边祓禊,清晨的水可清凉了。”

祓禊是上巳节的一个风俗。唐人百姓们在上巳节这天清晨去河边清洗一番,可以消除不祥。

这时小琪又说道:“不如吃完,我陪你去河边祓禊。然后等笄礼完了,邀上向老丈,咱们同去容溪边上踏青游玩怎么样?”

穆白青一边喝粥一边说:“嗯,可以。这几天有些乏累,出去放松一下也好。”

见穆白青同意,小琪喜笑颜开:“今天可是三喜临门,兄长可要陪我好好游玩上一天!晚上再好好为你庆生!”

穆白青笑道:“行,今天是你的大日子,怎么安排都随你。”

说到笄礼,穆白青自己颇有点异样感觉。

因为一般笄礼的正宾人选都是有德行的女性师长,找自己一个男的去当正宾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可能乡下人家不讲究这个,也可能村子里识文断字的人不多,其中又没有女子。

而且除了向朗,其他人又不相熟。

向朗又长得其貌不扬的。

再者穆白青也算小琪的半个老师,所以只能让穆白青暂时顶上去。

好在乡间人家的笄礼十分简便,不像官宦人家有那么多讲究,还要大操大办,甚至宴请宾客。

穆白青的任务主要也就是吟颂祝辞。祝辞也简单的很,

随便去书里抄抄就有。

他倒是额外给小琪准备了个礼物,前几天去县里买了个钗子,等会儿给她个惊喜。

想到礼物,穆白青又想起薛涛。

今天同样是薛涛的生日,往年在成都时,这一天来拜谒,为她祝寿的人络绎不绝,礼物堆积成山。

韦皋还会专门为她布置十几艘锦江游船,在船上吟诗作赋,大摆筵席,邀请很多川中名士来赴宴。

这些人写的诗词都被韦皋编成小册子送给薛涛。

他读过,里面肉麻的话一大堆,有些更让自己看得有些犯呕。

薛涛知道他不喜欢,所以那个时候把这些东西都扔到角落里,人家送来的礼物也先让穆白青挑选。

不过穆白青自己倒没怎么喜欢这些礼物。

他更喜欢的是三月初三这天,等到傍晚,外面为薛涛庆生的活动都结束,薛涛会提着几壶酒和很多美食回来。

屋子里只有他们几个人,专门为穆白青和薛涛再祝一次寿。

这时没有什么吟诗作赋,没有什么应酬酒宴,就只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再一起说笑谈天,一直聊到凌晨。

每年薛涛都要为穆白青精心挑选一件礼物,像月白剑的剑穗,便是薛涛向巧手织娘学习后自己编织的。

用上好的丝物,下面为朱红流苏,上面为吉祥结。

在安西作战的时候怕丢了,于是便取下来,一直随身带着,所以也并未当掉。

故人历历在目,不知今天薛涛的寿宴是否会像往年一样,她又是否开心呢?

-------------------------------------

薛涛并不开心。

她已饱尝相思之苦,算算时间,元稹这时也该到江陵了。她越来越想顺江而下,去见情郎。

而且她一直在专研的红笺已经研制完成,所以她也并没有什么手边的事再令她牵绊。

“小光,我们挑一个好日子,扬帆下江陵吧。”

薛涛很平静的在三月初三这天说出这句话,小光倒没怎么吃惊,齐肃则是瞠目结舌。

之后薛涛推掉了这天的所有应酬、活动,一早便去了穆白青的衣冠冢,坐到下午方回。

回来之后,便将穆白青的几柄断剑取出,埋在了后院竹林里。

与断剑一同被葬的,还有薛涛写在红笺上的诗,薛涛看着放在土坑中的断剑,缓缓吟了出来,似在与故人倾诉心事。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这一举动不仅惊住了小光,连齐肃也心如死灰。

葬剑吟诗,意味着薛涛已经决定断绝过去,也说明薛涛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江陵。

他还有最后一个机会挽回薛涛吗?他应该强行留住薛涛吗?

如果薛涛真的与元稹重逢,-自己真的就没机会了吧?

不不不,不行,现在提这件事只会招致薛涛的厌烦,令自己苦心维持的形象大打折扣。

不就是去江陵吗?我便随她而去又怎样?

也许只有到过江陵,她才知道谁才是真心对她的,我这个护送她去江陵的身边人,难道还不能让她高看一眼吗?

也罢,便陪她走一遭吧!

-------------------------------------

回三郎书

三郎,君初九日来信之意妾已知悉。

近事纷繁,故二月未曾回信。

二月间,元公回长安途中与内侍相争,不久谪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娘子闻讯十分焦急,但元公亦托熟人来信,表明劝慰安心之意。

娘子随即去信安慰,并作诗云:“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妾不明,何以元公不亲自来信,而要转托他人告知娘子。

回想君信中所说,妾亦求《莺莺传》一观,之后心有惴惴,唯恐君言成真。

然三月初三日,娘子决心亲赴江陵会晤元公,妾知娘子既已决定,便无法相劝。

惟预感此行将事与愿违,不敢告知娘子。

妾与娘子此行不知何日方归,无法寄信。

君可待妾返归成都或安定之时回文详述,暂勿忧虑,毕竟此行或可成二人好事,亦未可知。

春安。

三月初五妾小光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