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韩进酒酣忽思故人情 薛安离府独居枣府楼
书接上文,众人吃罢午饭,各自回家休息。
到了下午太阳偏西、天气稍微凉爽的时候,大伙儿呢再次开始制作神曲。大同这地方的天气呢,四季分明,农历六七月的时候,您别看地处塞北高原,但是到了这个季节,那气温也是挺高的。但是大同的气候有个特点,昼夜温差比较大。当地有句民谚流传至今,叫作“早穿皮袄午罩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午的时候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但一早一晚,却非常凉快。这一点啊,非常宜人,而且这种气候更适宜制药,这也就有了大同适宜制曲、适宜制药的说法。
大伙儿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制曲,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啊,总算是把这一批神曲加工完了。这个时候,张兰和任方的媳妇,在后厨忙乎了好一阵子,已经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雷亮呢,吩咐雷恒专门把任服远老两口也请了过来。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十好几口子围在两张饭桌前,这也算是雷家、任家,再加上李春全家,这三家人的一次聚餐吧。
忙忙乎乎干了一天,这些成年男子坐在一起,跟咱们现在的习惯一样,老爷们儿免不了要喝两杯。这一次喝的呢,却不是雷家酿造的干榨黄酒,而是张兰从浑源州的娘家带回来的高梁酒。
在这里咱们插几句:我国元代之前,并没有高度酒,人们喝的大多是米酒,就如同北方所饮用的干榨黄酒一样,度数最多也就十七八度。所以,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浒传》里,说是武松一顿能喝十八碗酒,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呢折合成咱们今天的啤酒,也不过就是十几瓶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据史料记载啊,到了元朝,我国才开始从阿拉伯等地,将蒸馏技术带到中原,这才有了白酒。当然了,白酒是现代的说法,这个词是解放后制定酒类标准的时候才有的。古代呢一般叫作烧酒、高梁酒、老白干、二锅头等等,说的是制酒的原料和工艺。
山西大同这个地方,因为地处北方胡汉结合之地,天气寒冷,民风纯朴豪迈,喜欢喝烧酒的人不少,而且大同这个地方制作白酒的历史也比较早,元代初期就开始有了蒸馏酒的制做。
到了明代的时候,山西的烧酒已经在国内领先,山西三大名酒:浑酒、汾酒、潞酒,享誉华夏。这浑酒呢,指的就是当时浑源州所产的烧酒,也有另一种叫法:恒山酒。说到恒山三绝呢,指的就是恒山黄芪、恒山烧酒、恒山悬空寺。
过去大同流传着“六月六制曲、九月九酿酒”的说法,还有“抽水烟下兰州,喝烧酒浑源州”的说法,可见当时浑源制酒,是何等的兴盛。这张兰娘家就有制酒的亲戚,雷亮和张兰回恒山看望老丈人的时候啊,就专门从带回来几坛烧酒,今儿个大伙儿相聚,就取了出来。
喝着烧酒,大伙儿自然就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十八年,对于韩进在蜀山之中修道,当然是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发生,但这大同城中,却演绎了太多的往事。比方说,韩进走了没几年,薛纶因老毛病疽症复发,不幸身亡。此后薛家没了主心骨,就打破了祖上永不分家的家训,逐步分成几个派系。如今,这薛家就有些没落了,当然那是和过去相比。即便如此,人家老薛家在大同的家产,依然是富不可攀,只不过,薛家有很大一部分资产,转移到了扬州一带。
对于任家及韩进来说,薛家是有恩于他们的,尤其是薛家的管家薛安,对于韩进来说,甚至可以说有救命之恩,从解决黄太医之事,到中间往来书信和物资的帮助,尤其是最后韩进被诬陷暗通倭寇的危机时刻,薛安冒着危险,给任家传话,并且还出主意,让任家免去了牵连之责。因此说,薛安对他们一家子是恩重如山啊。
几盅烧酒进肚,任方就向韩进说起了薛安:“薛伯父当年一直跟随着薛纶大人,对薛大人是忠心耿耿,而且薛伯父一直没有娶妻生子,薛伦薛大人亡故之后,薛安伯父就离开了薛家,如今住在城外的枣府楼,安养天年,不问世事。原先薛伯父还常回城里,到普济堂和父亲下下棋喝喝茶,生活倒也安逸。”
这是,任服远也插话说:“进儿,薛管家对你、对我任家恩重如山,你此次回来,要专程去谢谢人家。你如今虽然出家为道,但这人间的情礼,还得注重啊。”
韩进连忙回道:“义父,这是自然,我一直记着薛伯父的恩情。这次回来的时候,我还专门想着给薛伯父送个什么礼物呢。”说着话,韩进转头又问任方:“哥哥,我们明天就去拜访薛伯父,好吗?”
任方点头道:“好啊,我也有十几天没见过薛伯父了。”
原来啊,自从薛安搬出薛府一个人居住之后,任服远父子为了感恩,经常去看望他。薛安呢,也经常去普济堂,与任服远喝茶、聊天,近两年由于任服远和薛安岁数越来越大,所以二人走动就少了一些,但任方呢却是隔三差五去薛安那里问候一番。
说完薛安的事,韩进又说起在大同城内另外一个对他有恩的人。谁啊?就是白衣庵的方俊大师。任方告诉韩进,方俊在他出家为道之后,就返回了大同,依旧在白衣庵中为僧。三年前,方俊在给华严寺和善化寺抄写了诸多经文之后,再次离开大同外出云游,至今未归。
就这样,大伙儿边吃边聊,酒足饭饱,各自回家休息,此处不表。
第二天一大早,任方和韩进两人吃过早饭,准备了一些礼品,另外取出几十丸的石斛夜光丸,就前往薛安的住处。
我们在前文书就说过,这薛安因为当年经常帮着薛纶整理公文帐务,经常熬夜,所以眼睛有些不太好使,石斛夜光丸呢,自然是给薛安用来治眼病的。说起来这石斛夜光丸的方子,还是通过薛安之手传到大同的,前文书我们讲过这段故事,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薛安如今住的地方,在大同城东门外兴云桥东面、一个叫做枣府楼的村子。早些年,薛纶薛大人因薛安跟随自己多年,就在这里购买了这处院落和十亩良田,赏赐给薛安,说让他娶妻成家。但是呢,薛安却一直没有成家,到了薛纶去世之后,薛安就向三老爷薛缨辞别,说是年岁已大,想自行养老。薛缨对薛安也比较敬重,就让薛安带着两个仆从,来到这枣府楼安顿下来。
薛安带的这两个仆从是一对夫妻。薛安未婚无子,也没把这对夫妻当作奴仆对待,只当是有个做伴的罢了。
话说任方和韩进,出了和阳门,东行不到几里路,经兴云桥跨过玉河之后,就来到了枣府楼,这枣府楼村不算大,也就几十户人家,但是村外却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建在村口一处叫东塘坡的土台上,这里呢有一处道观,名叫真武庙。
这座真武庙,始建于辽金时期,原本名为玄都观,后因内供为玄武大帝,又名玄武庙。再后来呢,因避讳宋始祖赵玄朗之名,就更名为真武庙。因为战乱,这个真武庙多次损毁。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又再次重建,后来还有过几次扩建,算是当时大同比较大的一处道观。韩进小时候,也来过真武庙,只不过没什么深刻印象。此时看到这道观,韩进的心中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任方韩进两人也没骑马,从城中步行也就半个多时辰,来到了这枣府楼村外,经过真武庙进入村子。此时,大多数的乡民已经下地干活,村里看不到什么人影,任方一指村中那处最大的宅院,对韩进说:“你看,这就是薛伯父的院子了。”
其实不用任方说,韩进也能想到。你想啊,一个小村子一般人的宅院,不可能有如此规模。
来到门前,想着就要看到恩人薛安,韩进的心多少就有些激动。
要知后事如何,咱们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