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哥哥
天已经快黑了,宋德林和妻子陈桂珍、大儿子宋少华才从地里回到家,虽然累但心情还是不错的,夏季双忙完成得比较好,今天终于把晚造的秧苗插完了。
自从女儿出嫁,小儿子去省城读书以后,家里就只有三个劳力,两年前大儿子也跟村里人出外打工,田里的农活两个人忙不过来,后面村里的责任田重新分配家里减少了数量才算轻松点。
今年暑期小儿子毕业了,大儿子也暂时辞工回来,两个儿子都在家帮忙,农活完成得比较轻松。
宋德林话不多,是一个比较严厉的父亲,很传统的农民性格不善于跟子女沟通交流,不过虽然他骂小孩的语气很凶,可是从来没有打过自己小孩,这在农村算是很难得的了。
妻子陈桂珍到老的时候还一直和儿女念叨,说爸爸是刀子嘴豆腐心从不打孩子。而且因为从小就是赤贫农户,一辈子谨小慎微不得罪人,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是村里人人都夸的耕田好手、一个好人。
宋少波因为错过了最后一班经过村口的班车,是坐摩的回到村子里的。
他进到家中,看见才五十出头的父母,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
陈桂珍惊喜地上前拉着他的手捏捏他的肩膀问:“咋啦?不是去报到上班吗?怎么又回来了?”
宋少波悄悄控制了一下情绪说:“我已经报到过了,还没开学,先回来和大家商量点事情。”
“你们先吃饭,饭不够,我再煮点饭。”陈桂珍又去灶台上忙活了起来。
站在爸爸旁边二十来岁的小伙就是他哥哥宋少华了,烫了个半卷的他房间那张歌星蔡枫华海报上的发型,身上是白T恤和运动短裤,脚下一双人字拖,不愧是去特区打工回来的,起码脱离了农村的穿衣风格有点城市街上社会青年的样子了。
宋少华也是回来不久,之前跟村里的人去新圳进工厂打了两年工,又跑到省城的培训班学了个初级厨师课程,拿了个不知道有没有实际作用的三级厨师证回来,反正在上一世的记忆里,这个证就好像没有发挥过什么作用。
宋少华的性格算是遗传或者是间接受父亲的影响,谨小慎微缺乏敢闯敢冲的勇气。虽然也出去打工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成就,就是因为受到这种瞻前顾后的性格局限。
大夏天的家里热,爷三个习惯性地把餐桌移到了门口外的路灯下来,宋少华又去小卖部买了几瓶冰镇啤酒回来,久违的老珠江啤酒啊!宋少波马上倒了一杯吨吨吨干完,爽!!!
晚饭有冬瓜和油麦菜两个素菜,还有一个柴鱼菜干汤。自家种的大米煮的柴火饭,香!!!
爷三个一边吃喝一边聊。
宋少波还不敢提自己停薪留职的事情,先问宋少华:“哥,你是不是准备在县城里买块宅基地,就为了入城镇户口?”
宋少华扒了口饭说:“你怎么知道的?姐姐跟你说的?”
“嗯!是的,你先说说你具体的想法。”
宋少波急着回家,就是想阻止这个事情的发生。哥哥一辈子可能就这件事最有魄力,全村独一个雷厉风行,当时的6000块巨款啊,出手买地就为了入农转非户口,这年头万元户还是人人津津乐道的大新闻呢。可能二十几岁刚出社会还有冲劲吧,后来一直打工没有起色就慢慢消沉下去了。当时他的选择没有错,村里人都交口称赞他聪明有眼光。时代的局限性啊,谁又能穿越时代的迷雾看清楚社会发展的方向呢?
宋少波心里偷偷说,我能。
宋少华以为弟弟不爽他要独自花光家里的钱,想了一下说:“是这样的,我们原来都是农村户口,村里人个个做梦都想转城镇户口可以不用种田了,去做正式职工可以吃公家粮。我去新圳打工也有体会,我们只能算临时工,而城镇户口的就是可以当正式职工,工资都高一倍啊!刚好听说新县城划了一块区域,可以允许农民进城买宅基地自己建房,买了地就可以入县城户口,虽然是农转非自带粮户口,那也是城镇户口啊,可以等招工成为单位正式职工。我去考个厨师证也是想等有城镇户口后,可以进单位食堂做厨师。家里前两年卖山上的松杉树不是有五千多的存款吗,再加上我打工存的一千块,刚刚好可以买最小的一块六十平方的宅基地,那样我也可以转入县城户口不用做农民了。”
宋少华说完喝了一口啤酒,父亲宋德林接口说:“你哥以前读书成绩也很好的,在初中的时候还是尖子班,他没你幸运初中就考上师范,那时候还没有分田到户,家里太穷了交不起学费和住校生活费,所以你哥就没有继续上高中读下去。现在你已经吃公家粮了,可你哥还是一个农民,能有这个机会爸爸肯定想补偿你哥哥的。”
宋少波心里敞亮,什么城镇户口公家粮,过几年都是浮云,大家又上赶着想往回迁做回农民好分田地呢,可是又不能明说,看样子哥哥和爸爸都以为自己在意家里那几千块了,心里那个急啊!
上辈子这块地买来就一直丢在那里好多年也没钱盖房子,因为家里仅有的钱买了这块地就没了,在这个年头大几千块啊,可以做多少事情啊,随便开个档口都赚钱啦。
到最后哥哥也是买了二手商品房来住,这块地的街区在十几年后就太陈旧了,稍微有点钱的都不愿意住那里。
当然,如果家里资金充裕的话,在这个年头买地和买房都没有错,但只有这点钱的话,就应该先用在刀刃上才有价值。
没办法,就只好又把那个传说中神通广大的同学搬出来。
“爸,哥,我有个同学的爸爸系大粒佬(粤语里大官的意思),他说过几年城镇户口和商品粮就会放开,只要你买得起房子或者买地建房,就可以随便入户,没必要现在这么着急,再过多几年还可能全面放开,只有居民户口,不分农民和非农户口了,在本市内你住哪里都行,到时候职工也是一视同仁都是合同工,不存在什么正式职工与临时工的说法了。”为了说服家人,宋少波直接把日后的相关政策都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