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回朝述职
大汉元朔九年,春。
驻扎在身毒的征西军已经基本完成了境内所有叛乱的清剿。
还有些许小瘦猴子躲在山野之中,想要和孟焕继续打山地游击战的余孽,孟焕不打算动用自己麾下的将士。
刘安才是身毒王,留下点隐患,算是给他朴实无华的就封,平添一点乐趣吧。
不过刘安和他的身毒四公,也就是苏飞、晋昌等原本的八公之四,确实是有些本事。
他们笼络了大量的婆罗门,宣称将继续捍卫他们的权利,只需要每年根据自身人口的数量,上贡一笔贡金,大汉就承认他们的国家政体。
并且在国家发展叛乱和遭遇入侵的时候,有一定可能会受到大汉军队的支援。
嗯,有一定可能,这个可能刘安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只是告知他,根据各国进贡的贡金比例,还有对大汉恭敬的程度去评估。
也就是说,帮还是不帮,全看身毒王的主观意识判断。
饶是如此,这些婆罗门和刹帝利们则立刻改旗易帜,变成了身毒王麾下忠实的鹰犬,打起反叛军来比仆从军下手都要狠。
见到身毒之事趋近平息,孟焕这才安稳心神,能抽出空闲去考虑个人的终身大事。
这一日,舍卫城外,汉军大营中。
孟焕郑重的将西域也身毒的舆图收进了行囊,刚出营帐就见到外面站满了征西军的各大将校。
赵德邦一马当先,沉声问道:“焕,你确定要回去吗?”
其余人等皆是露出担忧的神情。
其实从西域开始,一直打到身毒,他们一直在逃避一個问题。
那就是大汉的朝堂之上,已经很久没有给他们封赏过官职。
自从去岁秋末,收到第一批来自康居的粮草供应,加上身毒一年三熟的稻米供应。
感觉征西军与朝堂之上的联系也就越来越浅,直到现在,若是孟焕要自立旗帜,建立一个新秦。
一旦提前收缴了那五万汉骑的重甲装备,在这异国他乡,根本没有人能阻拦孟焕。
“游子归乡,将士们跟着我出来征战已经有四五年了吧?”
“有些原本就随着我一同征战焉支山的老伙计们,估计也有七八年没有回过一次家。”
“是时候让他返乡,找陛下再要一批新的汉骑过来,做一次轮换了。”
原本青涩的少年郎们,此时都已经是胡子拉碴的壮汉。
有人露出欣喜的表情,也有人露出迷茫的神情。
回家这个词,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温馨的港湾。
毕竟游牧的仆从军四海为家,但是汉人,终究是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原本都是为了出来搏一个未来,如今未来有了,他们还不回家,这不正如锦衣夜行?
家里人恐怕都以为他们已经死了,哪里晓得他们如今个顶个的都是勋爵,回家之后能荣归故里?
赵德邦却是摇了摇头,继续说道:“焕!你知道的,我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孟焕轻轻笑了笑:“其实两年前,刘安刚到身毒就封的时候就告诉过我,陛下问我何时能归,卫长公主已行笄礼,当速回长安完婚。”
“邦外女子何其多?你非要为了一个长公主回去吗?实在不行……尼雅,对,你忘了精绝国的尼雅女王了吗?”
“实在不行,刘陵也凑合,她不是高低也算一个刘姓翁主吗?”
看着一起长大的好兄弟急眼,孟焕当然明白他们担心的是什么。
完婚只是一个借口,朝堂之上大有人在担忧他,诋毁他,预测他将会成为第二个南越国的赵佗。
毕竟如今的征西军,大部分都是由仆从军组成,西域与身毒虽然名义上都是陛下派去的人手把持,但要摘桃子,对征西军而言并不算太难。
真要到了自立的地步,大汉无疑是为自己埋了一个天坑,养出了一个堪比匈奴的敌人。
孟焕很能理解这些诸公,还有陛下心中的担忧。
换作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会担心将在外,圣旨有所不受。
“德邦,你我本是布衣白身,委身屈居在西域沙漠中苟活,如果不是遇到张骞大哥,我们是一群注定无法回归故里的游魂,充其量也就是借助精绝国的皮囊,在西域发展成一个楼兰,或是龟兹一般的国家。”
“可如今你看看,我是万户侯,你也是列侯,我们从遥远的狼居胥山,一直打到高原以西的身毒,说一句万里长征也不为过吧?”
孟焕细数着过往的辉煌,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
周围跟随他多年的将士,也是与有荣焉,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难以自拔。
就连贺兰奔与呼衍克也是如此。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他们这些从焉支山加入征西军的仆从军,个顶个的都是一等汉民,加封大汉爵位。
try{ggauto();} catch(ex){}
如果还是过着以前的生活,充其量就是焉支山草场上,只知道牧羊放马,每日逐水草丰茂而居的骑手。
可现在他们能与晚辈们好生吹嘘一句。
你爷爷我当年也是跟着孟大将军,用马鞭狠狠抽过身毒小瘦猴子的征西军好汉。
“我曾经和大家说过,我之所愿,但愿大汉疆域无垠,但愿大汉的旗帜插满天下所有的城池。”
“终我一生恐难完成,所以我只希望征西的长枪只准对着海外,不可朝向境内。”
“若我归,则我们还是一群可以落叶归根的游子,若我不归,大汉将不再有你我容身之地,我们就是一群游荡在故土之外的游魂!”
“称王争霸固然是人生宏伟的目标,但我这一生恐怕都无法见到罗马城那巍峨耸立的城墙。”
“所以……回去我也许还能回来,如果不回去,就算打下安息与罗马,你们告诉我,一群大字不识的糙汉子,如何能教当地人汉语?如何能治理国家不生乱?”
在西域,有将作大匠们帮他建设西域,在身毒,也有刘安就封,替他治理身毒的百姓,维持平衡。
论打仗,这些骄兵悍将自认不输其他人,可是论治理地方,这些人都识趣的闭口不言。
新投奔而来的雷被等人倒是可以,可他们才几个人?
没有根的供养,打下来的疆土就是无根浮萍,就如同蒙古帝国建立的元朝一样,包税到最后,就是被反向同化,成为身毒,乃至于其他国家骄傲的历史。
那样的话,可能某一天三哥们的历史课本上,会出现一句:伟大的身毒大明王陛下,是我们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任佛主制君王!
就像是韩国宣称,李二是他们高句丽的后裔,曾经被高句丽将领杨万春射瞎了一只眼睛,朝着他们跪地乞降一样可笑。
赵德邦深深吸了一口气,他了解孟焕。
只要是孟焕下定了决心,别人根本劝不回来。
“如果皇帝不让你回来,让你安心在长安城内养老,你怎么办?”
“那多好,莪也乐得清闲,做个安乐公也是不错。”
“那我们呢?我们怎么办?”
“相信你自己,我已不是昔日的沙匪小首领,你也不是曾经流窜在西域各国收集商队信息的沙匪小侦骑。”
“德邦,如果没有我,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带领着征西军,继续往西而行。”
至于,如果有新人空降主帅之位……
比如说类似于李广利这样的人。
二人都没说,但是依着他们之间的默契,答案只有一个。
干他丫的。
“好了,你们不是一直都怪我没留下个子嗣吗?这次回去,刚好带着卫长公主一起,让陛下的女儿,给我生个大胖小子!”
孟焕哈哈一笑,吩咐袁昭整顿汉骑军队,换装两万重骑兵,三万轻骑兵,随他一同回转长安。
不多时,大军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徒留一营的将校还在原地发愣,心中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然后就在这样迷茫的时候,却听到人群中有两声豪迈的大笑声响起。
赵德邦与盖德马气愤,定眼望去,正是新加入征西军的军师祭酒与内事官李尚、雷被。
“如此离别之际,你二人笑什么?”
李尚曾受到过刘彻的赞赏,好几次都想要征辟入内朝,成为朝堂之上的臣子。
平日里不论是孟焕,还是其他人,都对这位代替杨敞后勤调度的军师祭酒分外尊敬。
“我笑各位将军小看了你们效忠的孟都护,同时我也是真心为郿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先机而开心。”
众人纷纷露出不解的神情,不明白李尚在说什么。
“诸位!你们难道没发现吗?这支军队如果没有那些汉骑,没有袁昭那些汉人将军,可还有一分属于大汉?”
“德邦将军啊,也就是孟都护信得过您,若他不回,这支军队可就再也没有了大汉的掣肘,届时您想遵旨就遵旨,想抗命就抗命,毕竟主将不在,你完全可以用做不了主搪塞朝堂之上的命令啊!”
“这既是防止有人与你争权夺位,窃取征西军的编制与成果,其实也是让朝堂投鼠忌器。”
“失去了他孟焕,征西军就是一群骄兵悍将,而他孟焕只要还在,征西军就永远是为大汉开疆拓土的远征军团。”
众人皆是沉思起李尚的话来。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意思?
“而且,你们可别忘了,敦煌、张掖二郡,可还在唐将军的辖下,从张掖突破武威,抵近长安可是不远,而那位唐将军对于孟都护是怎样的感情,我想诸位应该比我更加清楚!”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