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平西、大公
孟焕与刘彻独处的时间并不算多。
严格意义上来讲,孟焕在长安待的时间就不长。
此刻的书房内,刘彻屏退了众人,只留下苏文一人随侍在身旁。
人到中年,难免就会变得有些油腻。
身为天子,随着疆域越来越多,操心事也就越多,平日里又缺乏锻炼,刘彻也逐渐的从一个身材魁梧的棒小伙儿,变成了大腹便便的油腻中年人模样。
“你回来了,在外面这几年,诸事可还顺利?”
刘彻放下手中的笔,仔细打量着这个给大汉拓土万里的将军。
“黑了不少,但是身子没落下,壮硕了许多。”
“承蒙陛下关心,臣是已经过了长身体的年纪,再往后啊,就得横向发展,所以看起来也臃肿了一些。”
在军中伙食自然没法和在长安比。
但是征西军中也多是牛羊肉,尽量给麾下补充伙食上的油脂和营养。
平日里孟焕也是和将士们一起同吃同住,自身武艺也每日勤学不缀,说是臃肿,其实就是身上腱子肉多了许多。
“庄青翟是朕让他去接了丞相的位子,去解决勋贵冗余,而海外诸国少才人的事情。”
“你也莫要怪他,那不是一個好做的事情,他能接下此事就已经非常不容易,往后能为你征西军打下的土地提供人才保障,还要多多仰仗他去威逼利诱。”
孟焕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只是有些诧异陛下不去问他为什么愿意回来,也不去问刘安在身毒是否一切都还习惯,却是第一时间给庄青翟找补,可能也是怕他心中有怨气,一怒之下和这把临时用的快刀互相攻讦,坏了谁都会让他心疼。
“好了,闲话少叙,既然今天你提前来了,朕也算是知会你一声。”
“按照你当下的功绩,朕若是依旧按照以前那套去给你封赏,就得违背高祖皇帝昔日的规矩。”
孟焕心中一凛,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陛下会将话题说得这般直白。
高祖皇帝什么规矩?
刘邦在世时,与诸将白马为盟,定下条约:“非刘不封王,无功不封侯”。
孟焕也表示理解:“陛下,臣没有其他念想,能得到如今的成就已经是得天隆恩,我的夙愿一直都是……”
“好了,朕知道,你可以不要,但是该有的封赏还是要有。”
“朕将女儿嫁给你,这不是赏赐,而是一份看重,不可与军功联系到一起,这一点你当切记,往后……莫要负了滢儿的情愫,也莫要负了朕对你的信任。”
刘彻的眼神中透露着些许复杂。
他其实也有想过将孟焕雪藏,卸下兵权后让他做个安乐翁。
只是这小子着实有些太能打,对比一下李广、杨仆的战败,再研究一番杨、李二世子攻伐夜郎的吃力表现。
还真没有人如他这般,总是能把主动进攻的事情做得如此尽善尽美。
他也不是没让卫青试过组建仆从军,组建重骑兵军团。
前者只有霍去病能勉强跟上孟焕培养仆从军的思路。
而后者……
刘彻和桑弘羊已经费心竭虑的想办法四处搞钱,可现实却依旧残酷,养重骑兵真的太费钱了。
当初孟焕如果不是拿着匈奴人玩以战养战,还不一定能养出三万重甲骑兵。
这么多年过去了,三万重甲甲胄一直没有再往上加,原因正是困在了钱、培养、维护这些事情上。
“臣,必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刘彻摇头叹了一口气。
他是真的想成为一个远超嬴政,功过三皇五帝的好皇帝。
如果如他父亲一般,内忧外患,加上天灾不绝,他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可现如今的大汉,完全就是他说一不二的最鼎盛时期。
如果这个时候的他不去做那些开疆拓土的事情,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将问题留给后人,让他们去做吗?
且不论他们能不能做到,至少刘彻就不愿意给后人留下任何超越他的机会。
要做,就要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
这也是他窥见壮丽的世界之美后,心心念念都想要去完成的壮举。
“孟焕啊,你能回来,朕还是很高兴的,说明你没有忘记当日对朕许下的承诺,而朕也没有看错人。”
“所以你要记住,尽管放开手往外去打,不要顾虑长安这边的任何的事情。”
“如果有什么变故,朕会亲自下旨意给你,除了朕的旨意,谁说的什么风言风语你都不要随意去听信,你的任务就只有一点,往西打!打到此方天地的尽头,让所有文明臣服在我大汉的旗帜之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为丞相也是如此,每一次丞相之位的更替都会带动一大批中低层官员的任命。
try{ggauto();} catch(ex){}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有人上位见到在自己头上还有比自己更得势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官途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永远不要小看这些政客们在争权夺利上的决心。
罗马尚有三大巨头互相合作,又互相掣肘,
后世的各大朝代更是屡屡得见党政与世家门阀之乱。
与人斗,这似乎就是人天生所附带的天性,与种族无关,与国家无关。
孟焕有些意味深长的看着坐在堂前的刘彻,尽量用自己的最认真的态度回答道:“臣知晓矣!”
至少……
在完成西征大业,征服罗马、托勒密这两个亚欧非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之前,他似乎都不需要太担心党争,或者被人攻讦的风险。
至于之后……
造海船的计划可能也要提上日程了。
如果能有机会提前登陆美洲大陆和澳洲大陆。
是时候让流失在海外的殷商遗民们,重新回归华夏苗裔的怀抱了。
“好了,下次若是再回长安,就莫要先回封地了,你可知道朕等着你的好消息,可是等了很久很久。”
“虽然没有办法亲自去到西域,去到身毒,去看看你为大汉打下来的大好山河,可能从你嘴中听到最真实的描述,那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说完此话,刘彻便让苏文开始沏茶,又叫来正在玩闹的刘据,便让孟焕讲起了西方的故事。
孟焕在前面讲,刘据便捂着小嘴,忍不住发出一声声惊呼。
时而会有刘彻点评一二,与太子分说为何不答应大月氏的请求,非要用一种模棱两可态度去吓唬大月氏的女王。
如果当时大月氏的女王还是看不清形势,不能很好的认清大汉在三方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在贵霜与大月氏之间做选择。
在教导太子这一块,至少是当前还只有几岁大小的刘据这里,刘彻还是很用心的。
毕竟当下他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还没遇到那盏卫子夫年老色衰之后的白月光。
一时间随侍在书房中的黄门苏文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父子子孝,君明臣贤。
合该大汉当兴啊!
“据儿,你说你姐夫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勋,咱们要给他奖励点什么才好?”
小刘据躺在自己父皇的怀中,眨巴着大眼睛很是认真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看起来很和善的人。
先前母后也告诉过他,这个陌生的姐夫会带走他的皇姐,但是也会成为他未来最坚实的后盾,支撑他未来继承皇位,辅佐出大汉的第八位明君。
所以他对于眼前人还是很有好感。
“父皇,要不封侯拜将?宫里的侍者们总说,好男儿最高的成就就是封侯拜将!”
“哈哈哈,痴儿,你姐夫在十八岁那年就已经是关内侯,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大汉最尊贵的万户侯,要封侯,恐怕是已经到顶了。”
刘据刚想说,要不封个王爷?
可随即想到了先生们授课时讲过的禁忌,立马又捂住了小嘴,有些委屈的看着刘彻。
“那还能封什么?毕竟父皇你都把皇姐嫁给了他。”
“封,肯定是要封的,封不了王,难道还封不了其他的爵位了吗?”
此刻的刘彻看起来有些荡气回肠,先前慈父的形象骤然褪去,只剩下那帝王深沉如渊的气势。
“我常闻匈奴人有设立一个什么坚昆大公,位比左右贤王,又曾听闻在西方之国中,有什么巴本堡大公。”
“二十等爵制既然已经到了尽头,万户侯也满足不了,那便如去病一般,开了那个先河便是。”
“苏文!拟旨!”
听着刘彻的豪言壮语,孟焕感觉自己心都要跳出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陛下要封一个位比诸侯王的位子给他?
打破列侯的层级更进一步,加上外戚和被指明为下一代天子的辅佐重臣身份,这剧本怎么那么眼熟?
“传朕旨意,郿侯孟焕,北征匈奴,西征西域、身毒,战功赫赫,且于朝政之建设,深得固德国本之用,广传圣人教诲,远播大汉声威,先破格擢升,封平西大将军,赐爵为护国公!”
“!!!”
孟焕骇然。
首例封公,终两汉之史,唯有两人能得公位。
一位正是新朝皇帝王莽,另一位则是忠心耿耿的东汉末年曹丞相。
刚好都是在西汉末年与东汉末年出现,刚好这二人的身份又是那般的敏感而特殊。
让人忍不住去浮想联翩。
刘彻他是真的敢啊!
“还愣着作甚?孟焕!还不接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