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外戚与托孤重臣
再回长安,城门官道两旁的景象便与先前那副冷冷清清的模样截然不同。
官员来得有些参差不齐,或许是还在观望郿侯与丞相之间孰强孰弱。
但是纯朴的百姓们可不会管衮衮诸公之间的算计。
他们只知道能为大汉源源不断带来胜利的人回来了。
这三四年间,长安城内到处可见到胡商买卖,带来了胡椒、胡瓜,带来了牛羊等肉食和油脂、皮毛。
可谓是极大的改善了大汉子民的饮食结构,因为战争红利而一夜暴富的淘金客不知凡几。
这些不说感念郿侯的功劳,至少也是希望他能继续向西远征,将财富与梦想带向更远方。
所以北门内外聚集欢迎者,便大多数都是商贾与百姓。
只是这霍去病带路就带路,这一不是往未央宫而去,二不是去东城区的郿侯府,反而是向西南而行,倒是让人好生疑惑。
“去病,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
“走,兄长,我带你去庄青翟府上,今儿个咱们兄弟二人就要替天行道,你按住那厮,我非要打死他不可。”
一时间孟焕有些哭笑不得。
霍侯爷真是报仇不隔夜,快意恩仇。
反正揍一顿又不是真的打死,充其量就是给陛下揍回去,先爽一把再说。
身为陛下门徒、晚辈就是有这一点好,你闯了祸,长辈都会觉得这还只是一个孩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算了,算了!”
“我的好贤弟啊,你当得知道一点,有时候老是与你唱反调的不一定是敌人,总是在你身边迎合的也不一定是朋友。”
孟焕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
他有個大胆的预估猜想。
如果他觉得不奉命回来这一趟,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勋贵袭爵被裁撤。
毕竟历史上在汉武时期还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侯爷虽然多,可对于大汉王朝来说,有个世袭递减的规律。
好一点的就是三代以内不增不减,差一点的连世袭罔替都没有。
孟焕身为万户侯,他所承继的爵位就是世袭罔替,只要后人没有类似于违反汉律,罪大恶极的情况下,这个爵位就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如果后世的王朝能感念他孟焕的恩德,说不得到了后世王朝,也能如孔圣之家一般,渊源流传下去。
这都是破天战功带来的连锁功绩,旁人哪里有这样的待遇。
就拿张骞的博望侯来说,三代以内,博望侯的列侯身份不打折扣,三代以后如果没有军功支撑,就会沦为关内侯,然后大庶长、驷车庶长,一级一级往下掉,直到泯然众人矣。
“去病可是不信?”
“那你与我一起调转方向,往未央宫去朝见陛下便能知晓一二。”
说罢,孟焕便领头带着霍去病朝着未央宫的方向而去。
果然在行至朱雀大街时,那乌泱泱的一群勋贵子弟们便早已翘首以盼的等候多时。
“孟大将军来了!是孟大将军来了!”
“孟大将军,我是曲周侯家的长子郦信,您的征西军还扩不扩建?可否让小子去您军中供职?”
“大将军,我是曲逆侯主家袭爵的陈礼,小子愿为大将军效力啊!”
这些功勋之后,各自的子孙起点都比别人高很多,一般情况下家族为了更加中兴,都会让优秀的家族子去打拼奋斗,诸如曲逆侯陈平之后,就出过三个列侯,只有最平庸的家族子,才会承继曲逆侯的爵位。
毕竟家中侯爵越多,食邑和地位也就越高。
谁知道陛下突然起用了庄青翟,刀刀砍在勋贵的大动脉上。
这下好了,三列侯三代内有军功,无需着急。
但是身为主家的曲逆侯却是要被褫夺爵位,降为大上造。
这如何能让陈氏子弟心甘情愿的接受?
“看到了吗?我说的没错吧!”
“现如今朝鲜与夜郎战事平缓,想要谋求功勋,那只能从我征西军中去谋取。”
“世俗中寒门子弟都去了西域,连身毒都没办法再派朝堂之上的人去治理,需要转封诸侯王去承继,未来若是拿下了南越、闽越、滇国,征西军又吃掉了安息、罗马。”
“你想一想,如此庞大的人才缺口要从哪里去挤?”
在郿县沉淀了半个月,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朝堂之上的云卷云舒,视野格外开阔。
这也是孟焕在分析了庄青翟的一往为陛下先驱的行为习惯以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庄青翟只是一个幌子,没有陛下的首肯,他有病才会把自己当成主父偃一样人憎鬼厌的角色。
这不符合他一贯在朝堂之上对自己的定位。
霍去病也是沉下心来仔细琢磨了一番,不由得点了点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我就说这老贼怎么突然一改过往明哲保身的态度,一连对那些老贵子们动手。”
try{ggauto();} catch(ex){}
“原来如此啊!!”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庄青翟,这老贼居然对我舅舅不敬,不管他的出发点是什么,这老贼我迟早还是要揍他一顿。”
“这种风口浪尖上,让大司
马安静待在家中,这又何尝不是陛下对他的一层保护?”
孟焕不可置否的附和道:“不过这厮折辱完大司马,还来寻我的晦气,揍他是对的!”
“这老贼虽然情有可原,可这货也没少夹带私货,他要肃清勋贵就肃清好了,居然拿我开涮,这是想做什么?想逼我一把,看我有没有造反的心思吗?”
也不知道是必然还是偶然,如今的庄青翟总感觉有些变得像主父偃。
难道所有被陛下放在这种关键位置上的人,都会因为经受不住压力与横眉冷对,千夫所指的大环境,而开始变得疯狂?
反正结局未来都不会是一个好结果,索性活得潇洒自在一些?
无所谓了,反正他现在又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卫青脾气好,可不代表他脾气也那么好。
安抚了一番勋贵子们,孟焕便入了未央宫,正式向天子朝圣而去。
只不过刚入宫门,就遇见一身凤冠霞帔的卫子夫,手中牵着一个懵懂的孩童在门内等候多时。
“孟焕,拜见皇后!这一位是?”
孟焕其实有猜到这小孩的身份,只是卫青家的孩子也常年养在宫中,一时之间怕自己叫错,故而迟疑了片刻。
却见卫子夫忍不住笑着捂住了嘴,含笑晏晏的打趣着。
“郿侯可是还身兼了太子师一职,却不成想连太子都认不出来,您这师父多少可是有些当得不称职呢!”
“罪过,罪过!孟某常年旅居万里之外,倒是未尽到自身的职责,还望皇后原谅则个。”
见着孟焕低头行礼,此时不过四五岁年龄的太子刘据,有些怯生生的想要躲在母后的身后。
卫子夫一把将刘据拉到身前,温柔的教导着。
“据儿,莫要怕,这位可是你的太子师,过段时间还会是你的姐夫,你要记住了,我们以后是一家人,孟大将军将会是你未来稳定的最大支持者。”
刘据眨巴着小眼睛,听到孟焕是姐夫以后,不由得想到了凶巴巴的卫长公主。
“姐夫?那你以后会帮我教训皇长姐吗?”
“哦?为何要教训她?”
“平日里不管我做错了什么,父皇和母后都是和我讲道理,从来不会打我,但是皇长姐不会,她每次都会拿藤条抽我,可疼了!”
童言无忌,顿时惹得孟焕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倒是惹恼了卫子夫,伸手轻轻拍打着刘据的额头。
“你可不许背后说你皇姐的坏话,要是让孟大将军错误的认为你阿姐是一个不失礼数,泼辣善妒的女子,以后你皇姐挨了教训,说不得会加倍在你身上找回来!”
小刘据这才讷讷不语,嘴中嗫嚅了半天,显然还有些不服气。
“孩子,你要记住,你皇姐未来始终是要嫁人的,现在你们还能开心的在一起学文识字,她还能经常在你怕黑的时候哄着你睡觉。”
“等你皇姐出嫁以后,恐怕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孩子,也会追随他夫君的脚步,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到那个时候,你想要拌嘴,想要有人教训你,恐怕都很难再见到你皇姐了。”
“所以,你现在觉得她对你不好,等你真正想要身边还能有姐姐陪伴的时候,你可能这一辈子几十年也见不到她几次了。”
卫子夫说着说着,自己先哽咽了起来,搞得小刘据也是忍不住嚎啕大哭,嘴里念叨着不要皇姐嫁人,也不要让皇姐离开自己。
倒是看得孟焕和霍去病有些唏嘘不已。
皇家,皇家,天子之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严格来说,现在的刘据还算是开心快乐,真要等到长大以后,可能还不会像小时候这样无忧无虑。
毕竟……
传闻中的李夫人,那可是真的犹如沉鱼落雁,堪称汉武帝心中的白月光。
“乖!过去让你准姐夫抱抱你,以后啊,你可是要仰仗着姐夫来为你撑腰呢!”
“这……孟焕不敢,孟焕能得到现如今的地位,全仰仗陛下恩德!”
话虽如此说,孟焕无奈之下也只好抱起了小小的刘据。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当今的陛下那可是超长待机,堪称西汉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早早的绑上太子的战车并非是明智之举。
但是他要是不尽早上车,皇帝估计也不会对他太过放心。
毕竟……
没有司马懿的洛水之誓,托孤重臣的口碑还没有走向崩坏。
没有王莽的篡汉自立,外戚这杆大旗可能会存在干政的风险,但是无人会觉得外戚也能自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