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福之祸兮祸福相依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震天镖局有镖师九人,弟子百余人,全都是舞刀弄枪的草莽汉子,如魏同友这般知书达礼学识渊博之辈,那绝对是蝎子粑粑“毒”一份。
因为挽救了震天镖局,魏同友在震天镖局内很受欢迎,众多弟子都对其十分友好。其中,也包括杨坤的女儿杨心怡。
杨心怡对魏同友的感情,从开始的平淡,到后来的感激,再后来敬仰,至最后的爱慕,前前后后不到俩月。
魏同友对这个性格直爽,心地纯善的姑娘也很有好感。
两人郎情妾意心相印,海誓山盟愿白头。
杨坤对自己这个准女婿的人品和心性都很是满意,唯一的遗憾就是身子单薄不会武艺。
对两人的婚事,杨坤提出来自己的要求:一、入赘。二、习武。
杨坤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女儿杨心怡,让魏同友入赘杨家修行武艺,就是准备百年之后,将杨家和震天镖局都托付到魏同友手中。
魏同友了无牵挂,魏家对其而言可有可无,想到魏家人嘴脸,更是也不想回去,更可况杀了自己二叔,那可是魏家嫡系。对此也没有迟疑,当即答应了下来。
杨坤表示,只要魏同友的身手能胜过弟子,成为镖师之日,就是两人成婚之时。
魏同友生性坚韧,起五更,睡半夜,每天都把自己操练的精疲力尽。后来,为了提升和磨练武技,与众多弟子真刀真枪的拼杀,鼻青脸肿都是小事,见红流血也常常发生。
时过两年,魏同友不说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但也是三五个镖局弟子不能近身。
杨坤对此十分满意,为二人定下婚期。
大婚当日,杨坤广邀好友,宴请四方宾客,连锦州州牧杜源都亲自前来贺喜。
当新娘杨心怡出现一刻,杜源瞬间被其美貌吸引,细小的三角眼中,露出淫邪之色。
眼看二人就要拜堂成亲,杜源却出来制止,称当今天子要选妃,杨心怡就是锦州要进献的美女,胆敢完婚就是冒犯天颜抗旨不遵。
如此情况属实惊讶了在场的宾客,杨坤等镖局之人更是惊的六神无主。
杨坤高呼:“州牧大人莫要开玩笑,小女蒲柳之姿如何能入的陛下法眼?且小女与我爱婿情投意合早早私定终身,如今更非完璧,如何还能选秀入宫?还请州牧大人开恩。”
杜源面露猥琐,不屑冷笑道:“是否完璧非你说的算,本官要带回去好好检查检查。”
魏同友本就对朝廷不满,当下闻言更是气的火冒三丈,大声喝问道:“天子大婚?圣诏何在?若无圣诏,那杜大人就是假传圣诏。如此,杜大人就不怕圣威临身,落个满门抄斩?”
杜源面色一沉,双目微眯冷声道:“你一贱民,如何会知晓朝廷大事。难道陛下要选谁入宫,还要知会你一声不成?”
不管是杨坤苦苦哀求,还是魏同友据理力争,杜源皆是油盐不进。
震天镖局上下气的七窍生烟,魏同友更是咬牙切齿,当场就和杜源翻脸。
杜源一个酒囊饭袋,哪里是一群武夫的对手,被羞辱一番后,愤然离去,离开时扔下狠话,让震天镖局洗净脖子等死。
宾客见此情景,纷纷告辞离去,不想与震天镖局牵扯太深。
自古,胳膊拧不过大腿,民不与官斗,得罪了一州州牧,哪里还能有好果子吃。
有好友与杨坤分晓利害后,震天镖局上下都觉得,暴揍了杜源虽然解气,但似乎也有些鲁莽冲动了。
经过杜源一闹,婚礼也没法在进行下去,只能草草收场。
杨坤找魏同友商议,想要送些钱财,抵消杜源的怒火。
谁知,还没等杨坤等人有所动作,就有大批官兵冲进震天镖局。
为首的武官带着杜源的批捕文书,称:震天镖局以“震天”二字为名,就是对天子的大不敬。镖局内圈养武士以武犯禁,有意图谋反的嫌疑。殴打朝廷命官,于造反无异。
这种“莫须有”的罪名,绝对是要将震天镖局打压的永世不得翻身,让震天镖局上下愤恨不已。
不是说我们谋反吗?反了又何妨!
本就是一帮武人,与其卖弄唇舌,还不如就用刀枪说话。
一场厮杀下来,官兵死伤殆尽,震天镖局也是伤亡不少。
杨坤知道这次是捅破了天,连夜收拾细软,带着镖局之人逃亡。
只可惜,他依然低估了杜源狠辣和官府的决心。
无休止的追杀和围剿,让震天镖局之人死伤殆尽。
杨坤为掩护魏同友和杨心怡逃走,自己身中数刀死战不退,最后力竭而亡。杨心怡也没有逃出魔爪,一个不慎被生擒活捉,只有魏同友失足跌落悬崖。
至此,震天镖局众人死的死亡的亡,被斩尽杀绝。
杜源上奏朝廷,称剿灭叛匪近万人,斩杀匪首杨坤及主要成员,刘瑜大喜,对杜源大肆封赏。
杜源对杨心怡思思念念,得知杨心怡被擒,当夜就叫人五花大绑压到自己房中,准备强行占有。杨心怡虽是女子,却性格刚烈,百般抵抗无果后,于杜源房中咬舌自尽。
杜源大怒,将杨心怡的尸体扒光,吊在云城城墙之上,并张贴告示,污蔑震天镖局杀官谋反,悬城示警以儆效尤。
魏同友跌落悬崖,却没有死,机缘巧合下被二龙山的山匪救下,伤好之后,为感谢救命之恩加入了二龙山。
二龙山上有山匪千百人,其实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平日虽也是打家劫舍,却也只打劫过往富商,美其名曰:劫富济贫。
二龙山的当家人名叫郑山,是当地猎户,身手不错箭术超群,为人好爽仗义,很得山匪拥戴。
郑山见魏同友能文能武很是欣赏,便提拔他成了二龙山把头(众多小首领之一)。
魏同友伤好后,就托人打探震天镖局的情况。当得知震天镖局全部惨死,自己娘子被扒光了悬尸城楼,差点没疯癫。
浑浑噩噩沉寂数月后,魏同友才慢慢走出阴影,但人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他知道自己现在没有能力杀掉杜源,只有培植自己的势力,才有希望为震天镖局数百口人报仇。
仇恨没有挂在嘴上,而是将之深埋心底。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不报,时机未到。
一日,二龙山的哨探得知山下来了“肥羊”,急忙告知了首领郑山,郑山闻之大喜,留下魏同友守家,自己带了数百人,准备再“劫富济贫”一次。
谁曾想,这次的肥羊却是锦州富商设计的陷阱,目的就是要趁机剿灭二龙山的匪患,保证商路畅通。
郑山不知有诈,被数倍敌人围杀。等魏同友接到消息,带兵来援时,郑山及数百人手下已经被乱刀砍死。
郑山及数位把头一起阵亡,魏同友身为把头,顺理成章成了二龙山的首领。
魏同友成为首领后,对二龙山进行了一次改革。整编了队伍,使之更加军事化。利用二龙山后山的空地,施行了屯田,实现了自给自足。派出了部分心腹下山,改头换面与周围县城的商户做起了生意,摆脱了穷困潦倒的窘境。对过往的富商不在是穷凶极恶的全部抢夺,而是改成了按照商品总价,进行“合理的税收”。贿赂锦州武官,购买汉朝制式装备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同友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了钱就开始招兵买马,有了兵马就开始扩大地盘。
仅用了十年时间,魏同友手下就有兵马六万多人,地盘也以二龙山为中心,扩张到方圆数百里,覆盖十几个县城。
当石守信发现二龙山做大,想要发兵围剿时,却惊讶的发现,现在的二龙山,已经不是他想撼动就能撼动的了。不但兵马众多,而且粮草丰足,最重要的是,武器装备极为精良,竟然都是汉朝的制式甲胄,还和州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凭借他一州之地的兵马,无法对二龙山产生太大的威胁。
以前的二龙山,是官兵打击的山匪。如今却由暗转明,打起二龙山的大旗,堂而皇之的在各个县城做生意,官兵见之不但不敢阻拦,有时还刻意避让,甚至是讨好,唯恐触了霉头,遭受无妄之灾。
官与匪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定义。
就算是这样,魏同友也没敢打起反旗,少年生活让其学会了隐忍。只有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才是硬道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么浅显的道理,魏同友自然知晓。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要学会隐忍,学会韬光养晦,堂兄的话犹言在耳,让魏同友时刻警醒。
魏同友觉得:皇上贪恋美色、昏聩无能;朝堂朋党林立、党争不断;内有宦官乱政、外有奸臣当道;地方贪腐成风、百姓民不聊生。如此局面,读史鉴今,已经是乱世之兆,现在差的就是一个开启乱世的契机。
皓月历243年,对新汉帝国而言,可谓是多灾多难。多地暴雨不断,伴随着海啸和泥石流,使得沿海和多雨地区一片泽国。内地蝗虫漫天,莫说是庄稼地了,就是街头巷尾都铺了一层又一层,百姓颗粒无收,还要应付官府的苛捐杂税,卖儿卖女者有之,易子而食者有之。还有数地地震山摇,毁坏房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当地官员对此视若无睹,民怨四起咒骂世道不公。
不少世家大族借机买卖人口,或是充做佃户、或是投放矿坑、或是卖入青楼、更有甚者肆意凌辱、屠杀灾民。
天灾可怕,人祸更甚。官府对此视若无睹,百姓被逼的走投无路,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