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母子相见
徐二婶素来爱看热闹,孙氏受冷落正合她意。
她最近日子过得畅快:大房无长辈,夏婆子又年纪大了,这回侄子定亲、成亲都把她放在头里。
家里张罗布置、与族人邻里往来的事皆由她来做,且银子给的宽裕,做事不用扯手扯脚,好好出了一场风头。
——恍惚中,仿佛已经成为徐家当家大娘子一般。
这次,她使出看家本事,带着两个女儿给侄媳妇做了一件鹅黄长褙子百迭裙、再配一枝桃花玉簪头纯银钗。
准备在认亲的时候夺人眼球,顺便看看孙氏看那个没脸的能拿什么出来。
娶亲是人生大事,当亲娘的若随意拿个镀银铜簪子之类的破烂打发新妇,那她一定叫孙氏下不了台。
等新人进了洞房,年轻郎君、娘子们都去凑热闹了,她故意同孙氏坐得近些,问道:“大嫂,哦不,石家娘子,不知你给大郎备了什么礼?”
孙氏抬了下眉毛,一手摸着自己仍旧光滑嫩泽的面颊,软声软气道:“二弟妹就是这般操心,所以额上才又生出了不少细纹。”
这娘们儿专会踩人痛脚!
徐二婶面相显老,做弟妹的看起来比她岁数还大,越介意越爱说,因此总爱嘲讽她爱打扮、不过家。
只这一句话就把徐二婶打个仰倒,肚中尚未来得及搜罗出应对的言语,孙氏已经扭着身子走了。
新房里不时传出哄笑声、叫喊声,孙氏止住脚步听了一耳朵,大概就是赞新妇貌美如天仙、大郎得了便宜,须得多多散些喜钱。
“娇滴滴的狐媚子样,一看就不是个能过日子的!刚进门就败家,害得大郎多花费银钱。”
孙氏眉头一拧低声暗骂,方才新妇拜堂的时候扇子略拿低了些,她眼尖先瞧见了宋姝面容。
“我家大郎娶妻,是天大的喜事!你倒摆个丧脸给谁看?”
夏婆子今日春风满面,仿佛年轻了二十载,风风火火在院里张罗客人,碰见孙氏在新房外苦着脸站着,立时来了气。
孙氏怕她,慌忙换了一副笑脸,道:“婆母见怪,我只是有点疲累,其实可欢喜呢。”
“大郎是你亲子,你若是心里有他,早几天就该来张罗了... ...非等到这会子才来,屁大的事没做一件,只管打扮的妖妖娆娆坐席,还有脸说疲累?”
夏婆子早就憋着气要骂她,刚开了个头就见徐文智站在廊下看这边——
贱妇该骂,但好歹要给孙子留些颜面,她深吸一口气住了嘴,仍旧忙活去了。
就这么几句话已经把孙氏吓住,生怕夏婆子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赶紧闪开几步,躲在西墙根站着,只当自己是个泥塑的。
又听一道耳熟的苍老声音在那喊:“小郎,你祖母昏了头,一忙就混忘事。你去与她带句话,让她找几个人帮着宋家娘子看顾嫁妆,今日人多手杂,防着有人趁乱进来摸东西。”
小郎?
孙氏浑身一颤,想转身又不敢,偷偷撇头歪着脸瞧一眼,果真是夏木的祖母正拄着拐杖同个十几岁的俊美小郎君说话。
想到多年前手中抱着的婴孩,她顿时眼眶红红,拿着手帕擦起泪来。
徐文智口中应着夏木祖母,眼角却飘向了孙氏的方向,无端生出一股想哭的念头。
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孙氏,若不是听到祖母斥她,根本不认得。
孙氏打扮的不像个正经妇人,一把年纪了,穿条年轻女娘们爱穿的二十四幅烟紫裙子,远远望去更显得细腰一掐掐,满头绢花珠翠,嘴唇抹得娇红。
——倒很合乎他想象中的样子。
幼时,家里总是黑漆漆的,冷灶寒衾,毫无烟火之气。
他咬着手指倚在大门口,听着隔壁传来的人语饭香,呆呆的等着,生怕有人来传话说哥哥晚间当值不回家。
心里空落落的,却不敢独身回到没有烛火人声的房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盼到巷口走来一条细仃仃的长身影,脚步匆忙又熟悉。
“不怕。”他牵了他的手,塞给他一个香喷喷的油纸包,领他回家去。
他饿的胃里隐隐作痛,一手急吼吼的把油纸包里的食物往嘴里塞,一手紧紧攥着他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往前走,生怕落后了半分。
不怕,不怕。
这个总是护着他的人成亲了,以后同嫂嫂生儿育女,会让小宅院里重新热闹起来。
他心里欢喜又担忧,自己什么都不会做,许是半大小子长身体,近来吃的还多。
肚子永远似无底洞一般总是饿,且读书又要花费许多银钱,也不知会不会讨嫂嫂的嫌?
哥哥说嫂嫂有主见,重情义,同他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 ...想来是不会嫌弃自己这个拖油瓶的吧?
徐文智只顾钻牛角尖,冷不防耳边响起大哥的粗嗓门。
“小郎,你怎在这里发呆?”
一帮酒肉兄弟在新房里闹得太厉害,坏点子频出,徐文睿同宋姝简直应付不来。
幸亏徐二叔前去解救,说来贺的客人比预期多,家里准备的酒肉菜肴有余,桌椅板凳却不太够,要徐文睿出面到邻居家借几条。
他这才趁机脱身,全然没留意孙氏站在墙根下,只看到弟弟穿着一身簇新的暗纹枣红袍子,支棱着手傻站着发呆,又好气又好笑。
——以为他爱惜新衣袍,怕干活弄脏了呢。
“小伢儿没经过事,怎穿上新衣就不敢走路了?不怕,只是一件衣裳,脏了便脏了,快来帮忙抬条桌进去!”
徐文智心中顿觉晴朗,嘻嘻一笑,颠颠跟在他身后干活去了。
隔着十来年的光阴,母子俩匆忙一会,竟连话都没说一句。
徐家兄弟二人正忙着,门口来了一伙骑马的客人,个个身着紧束短衣,腰带弓矢刀剑,骑的是高头骏马,鞍韂鲜明。
原来是徐文睿在大理寺的同僚,七八个大汉次第下了马,绑在巷里的拴马桩上,阔步走入徐家。
“徐大,快出来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