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支援鞑靼的事情起变化了
瓦剌人终于走了。
因为彼此都知道对方算计的原因,朱祁钰压根对于瓦剌人没什么好印象,他现在清楚地知道,也先送太上皇朱祁镇回来压根就没安什么好心,纯粹就是为了搅乱大明朝堂,还顺便敲了大明一笔,对于这种人要是还有好印象,那朱祁钰就是纯傻子了。
但是他还不得不花钱赎回朱祁镇,毕竟朱祁镇是大明的太上皇,总放在也先那也不是回事,只能咬着牙咽下了这口闷气。
现在瓦剌使团离开了京师,自己总算可以不那么糟心了。
但是,朱祁钰错了,瓦剌人走了,鞑靼人又来了。
八月下旬,边关送来消息,蒙古大汗脱脱不花遣使臣皮儿马黑麻来大明朝贡,请求入关。
朱祁钰得到消息的一瞬间就知道,这个皮儿马黑麻来大明,压根就不是来朝贡,而是来问罪的。
这个判断同样也得到了王直等人的认同,王直一口咬定这是与瓦剌签订盟约的余波,大明原本与脱脱不花盟好,共同对付也先,结果大明不知声不知气地就和也先和谈,迅速签订了盟约,抛弃了鞑靼,这是赤果果的背叛。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情况下,脱脱不花更是愤怒不已,他为了大明派兵截杀伯颜帖木儿数万骑兵,已经和也先彻底撕破了脸,如今瓦剌已经是大军压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正式开战,大明这会儿和我绝交,断了我的物资来源,即便你派人来告诉我可以用走私解决问题,但是暗地里的走私和明面上的互市能是一回事吗?交易量和交易速度都不是一个水平的。
于是乎,脱脱不花气坏了,气得当时就想点兵教训一下朱祁钰这个皇帝小儿,好在手下有明白人,开口劝了脱脱不花,这才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改为派使臣出使大明,来质问朱祁钰到底为什么这么做,看看能不能顺便捞点好处。
皮儿马黑麻正是那个被抓了壮丁的倒霉蛋。
为什么说他是倒霉蛋呢?答案很简单,这次出使,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大明刚刚和瓦剌签订盟约,一定不会马上就撕毁,怎么都要维持一段时间,他还是过来质疑大明的决策,大明毫无疑问不会给他这个小小的使臣面子,最多就是赏赐他个人一点东西,和脱脱不花想要的互市相比,就是约等于没有。
但是大汗吩咐,不得不从,于是皮儿马黑麻很快便从鞑靼启程,一路来到了古北口,将脱脱不花的国书递了进去,要求前往京城入贡。
这种事儿边关守将自然没权力决定,于是便将消息快马送抵京城,请朝廷决策。
朱祁钰和朝中大佬们商议一番,决定还是见一见皮儿马黑麻,反正和瓦剌的盟约上只说了不与鞑靼互市,没说不能见脱脱不花的使臣,见了也不违反盟约。
不过大都督府的人还是挨了顿骂,他们是负责联系脱脱不花的,一方面负责暗中给鞑靼输血,尽量让脱脱不花和也先两败俱伤,另一方面则是要安抚好脱脱不花,让他理解大明朝廷的难处,不要破坏了三边防线和辽东难得的和平局面。
这事儿于谦没参与,他比较穷,家里没生意,主要参与的是大都督府的那群勋贵们,这群家伙家里都有生意,本就在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地位走私,在鞑靼的关系都是现成的,做起事来属于事半功倍。
按照朱祁钰的策划,他已经在暗地里支持脱脱不花反对也先,甚至还承诺可以允许脱脱不花雇佣女真人助战,从钱粮到人力,全方面支援脱脱不花,这已经是朱祁钰可以做到的最大程度的支持了,但是脱脱不花还是派人过来了,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朱祁钰将锦衣卫收集的消息拿过来看了一下,这才知道,坏事的是大都督府的人,准确说,是他们手下人坏的事儿。
原来,就在朱祁钰下旨将这件事情交给大都督府操办之后,这群勋贵立刻便将份额分配好,安排家中的掌柜们去备货,准备从各地出发赶往辽东,然后转送到鞑靼。
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就在各路商队即将出发的时候,英国公张家的商队突然停住了脚步,留在关内没出去,略一打听才知道,张家的一个掌柜给张家现在的掌权人、都督佥事张輗提出了一个建议,等大明和瓦剌的盟约正式签订之后再出关也不迟,到时候鞑靼知道了盟约的消息,知道大明会关闭和鞑靼的互市,鞑靼那面的物价必然会上涨,若是那时候出关,收益会更大。
张輗本就是个纨绔子弟出身,和其弟张軏的文武双全不同,他纯粹是凭着身为英国公家的背景才坐上的都督佥事,所以在对朱祁钰计划的理解上属于一知半解,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了那个掌柜的建议,打算谋取更大的利益。
其他勋贵听说了张家的决定,自然不会客气,反正有英国公张家这块大牌子顶在前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暂停出关。
等到脱脱不花得到盟约消息的时候,这些商队还停留在关内没动呢,这就使朱祁钰的第二个目的没有达到,脱脱不花完全不知道大明这面的谋划,再加上原本在草原行商的民间商贾压根不知道此事,这就造成了脱脱不花的误判,以为大明打算抛弃他这个盟友了,因此才派出使臣来大明质问。
调查清楚原因后,朱祁钰气得差点没冒烟,于是将大都督府的那群勋贵全都叫进宫里,骂了整整一个时辰,直到这群家伙连连请罪,用身家性命保证摆平此事,这才放过了他们,但是仍然罚了他们一年的俸禄,权当惩戒。
至于鞑靼使节团的事儿,朱祁钰甩一句让左都御史兼鸿胪寺卿杨善看着办,便转身回了后宫。
回到后宫,朱祁钰直接便去了汪皇后的坤宁宫。
汪皇后这会儿正在宫中和杭贵妃一起逗弄着小娃娃朱见济,自从朱祁钰明确拒绝了杭贵妃改立朱见济当太子的想法,打消了杭贵妃升任杭皇后的念头之后,汪皇后和杭贵妃的关系便一改之前的剑拔弩张,彼此间和缓了许多。
一方面是杭贵妃自知没希望母凭子贵挤掉汪氏的皇后之位,考虑到如今后宫名义上的主人还是汪皇后之后,便主动与汪皇后和好,平日里经常抱着朱见济过来聊天,还提到等以后朱见济懂事之后便让其认汪皇后为大母,拍汪皇后的马屁,这才让汪皇后改变对她的看法。
另一方面也是汪皇后的改变,她从郕王妃升级为大明皇后,管理的范围从一个小小的郕王府变成了整个大明的后宫,之前一直在适应,再加上后宫的孙太后阻挠,耗费了她许多精力,因此对于杭贵妃这个因为生下朱见济而谋夺皇后之位的女人看法极差,直到朱祁钰明确表示不会改立太子,不会废立皇后之后,汪皇后悬着的心这才放下,逐渐进入了一个合格的后宫之主的状态。既然现在杭贵妃不再惹事情,那么汪皇后自然要放她一马,以示自己母仪天下的胸怀。
于是,二人的关系便渐渐缓和,直到现在。
朱祁钰的到来让汪皇后和杭贵妃都很惊讶,她们从来没见过朱祁钰会这么早下朝来后宫,于是将朱见济交到宫娥的怀里,起身过来拜见。
朱祁钰摆摆手让二人起来,然后笑着从宫娥手中接过朱见济,笑呵呵地道:“皇后,爱妃,今晚吃什么啊?”
“皇上要在这里用膳?”杭贵妃惊讶地问出口来,语气中有一丝酸溜溜的味儿。
朱祁钰点点头,道:“朕既然来了坤宁宫,自然要在这里用晚膳,不然过来干嘛?”
汪皇后则是笑盈盈地答道:“皇上想吃什么,妾身安排人去准备便是。”
对于朱祁钰留在这里吃晚饭,她也是满开心的,上次朱祁钰过来还是太上皇回来之前,没吃完饭便被大臣们叫走了,弄得她郁闷了好一阵子呢。
朱祁钰用手指勾了勾朱见济的小鼻子,随口说道:“随便做点什么就行。”
“那妾身就让人去安排了。”汪皇后转身便吩咐宦官通知御膳房,让他们将晚餐送到坤宁宫来。
等安排完,朱祁钰也逗弄够了朱见济,将朱见济递给杭贵妃,便吩咐道:“爱妃,你先去给见济喂奶吧,免得一会儿吃饭的时候他饿,搅了朕的兴致,现在正好朕和皇后先商量点事情。”
杭贵妃现在也摸清了朱祁钰的脾气,只要他说的话,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做到,不想让自己掺和的事情就绝对不能掺和进去,于是点点头,抱起朱见济便进了里屋。
汪皇后等着杭贵妃进了里屋,挥手屏退左右,然后问道:“皇上有何事要与妾身商量?”
朱祁钰指了下凳子示意她坐下,反问道:“善仪堂的事情怎么样了?”
“善仪堂吗?”汪皇后回忆了一下,答道:“上个月月底,善仪堂已经有了二十多家商贾的女眷参与进来,筹集善款已经有七八千两银子了吧。”
这个善仪堂是朱祁钰吩咐汪皇后筹建的。
上半年山东河南饥荒,朱祁钰主持开了一次边市筹集赈灾款项,大明有许多商贾都参与了进去,虽然绝大多数商贾都有官方背景,但是也有一批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商贾也参加了,考虑到以后自己肯定要更改朝廷的商税,朱祁钰就让汪皇后出面,组织这些商贾的女眷成立这个善仪堂,号召这些女眷拿出体己私房钱为灾民捐献。
面对这个任务,汪皇后其实是很为难的,她虽然出身于小门小户,但是好歹也是受过朱明理学儒家教育的,出嫁前基本都是宅在家里,出嫁后也是在郕王府呆着,社交圈都是勋贵家的夫人小姐,哪里认识什么民间商贾的女眷。
朱祁钰也知道她的情况,但他要的只是汪皇后这个身份,索性直接给出了答案——京东配货。
汪皇后也不是笨人,立刻就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
她的确不认识民间商贾的女眷,但是京东配货的掌柜们肯定认识她们的夫君,于是汪皇后一声令下,掌柜们便将消息传了出去,顺便还买了一套宅子作为善仪堂的聚会地点。
民间商贾得知了这个消息,简直是欣喜若狂。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朝廷官员的支持,但是那些人都是看重了自己提供的银子,并不是全心全意支持他们,既然如此,还不如投到汪皇后的门下呢,哪个朝廷官员有汪皇后的背景强硬,那可是大明皇后,朝廷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敢轻易得罪的人,投到她的门下绝对不亏,起码一般的小官小吏是不敢再为难自己了。
于是,在汪皇后的号召下,京师有实力的民间商贾基本都让家中女眷加入了善仪堂,并且纷纷捐款捐物,一时间做得风生水起,民间都在传扬汪皇后的善名。
不过朱祁钰也提出了限制,善仪堂不是随意加入的,而是需要颇有家资的商贾才能加入,并且要提出申请,审核之后才能加入,所以目前才仅仅只有二十多家商贾的女眷,否则放开来的话,全城的商贾都会加入进来,那样就不符合朱祁钰的计划了。
听到已经有二十多家商贾加入,朱祁钰在心中计算了一下,道:“皇后,善仪堂之前都是让商贾捐钱,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估计不行,所以朕打算让你送给他们一些好处,方便以后管理。”
“皇上请说。”汪皇后恭敬道,她知道朱祁钰一定不会害自己。
朱祁钰将支援脱脱不花的事情说了一遍,严肃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群大都督府的勋贵朕有些信不过了,所以朕希望善仪堂的商贾可以去鞑靼行商,朕会在边关开一个口子,方便他们出入。”
汪皇后惊讶道:“这不就是走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