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金色华年 > 第16章 新春上月

第16章 新春上月

天刚亮,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迎春接福,开门大吉!四海同春,财源广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广播站里也传出了悦耳的音乐声,放红歌,念贺信,到处充满着拜年声。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新的时代开始了。春节早晨第一餐饭也有讲究,鸡蛋醪糟汤圆,鸡蛋是自家的,醪糟酒是奶奶亲手蒸的,汤圆是今产的大米糯米做的,红糖是凭糖票买的。这里一切皆原创,自己动手自己吃,当时没有市场经济,自己不会做的话只能望着别人吃。

左邻右舍就相互学习交流,不会的跟着会的学,小孩跟着大人学,农村人动手能力强,也是给逼出来的,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川北人的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面条也经常吃。其它的一些食品制作都得另外学习,炸麻花,炸酥肉,做锅盔,做饺子,蒸包子,馒头,麦芽糖这些都得另外学习。劳动人民都很聪明,上手都很快。一两次就会自己操作了。

吃完醪糟汤圆,大家穿上新衣新鞋都到处走走,相互串门拜年。各自口袋里有花生瓜子糖,大人们见了面相互敬烟,孩子们见了面相互敬零食,瓜子,花生米,大家一起玩耍,乐呵呵的。有的打扑克,有的打川牌,当时还没有麻将(准确的说是完全禁止了),孩子们跳绳,老鹰抓小鸡游戏,还有的玩丢手绢游戏。最热闹的就要数荡秋千了,荡秋千比较刺激,大人小孩均可玩,有一点心惊肉跳的感觉。

秋千选在两棵李子树下,李子树杂木,韧性好,不易断,在两棵对上拴一麻绳,下面绑上小木板,这简易秋千就成了。秋千耐用,好玩,给童年的小伙伴们带来了无限快乐。

初一不出门,就是初一不走亲戚,就附近走一走,转一转。初二拜媒人,初二这天指刚结婚的夫妻要去拜谢媒婆,拿上腊肉,烟酒糖,去感谢媒婆。媒婆是指在婚姻中的介绍人,不一定是女的,也有男的。媒婆一般都能说会道,善于找出对方的优点,也善于观察,男女双方基本般配,加上媒婆口若悬河,一阵语言艺术加工,稍做夸赞,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称。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虽然是农耕文明的俗语,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真理!

二姑也是到了结婚的年龄了,也有媒婆来做介绍,说那小伙了人很精神,能说会道,他有两兄弟,哥哥是某森工局工人,砍树子的伐木工。他姐已结婚,目前只有他单身,和母亲一起生活,他父亲几年前去世,听说被狗咬了,得了狂犬病,去世时非常痛苦。小伙子是生产队的劳动积极分子,学习毛选标兵,什么老三篇倒背如流,是生产队的榜样!

经媒人沟通,媒人引荐下,双方见了个面,这些事都是头一回,见面后双方得当面表意见,当地的规矩是这样,没对上眼不同意可以溜走,找借口走人。如果看对了眼(第一印象好),再进行下一步,当时那小伙子,年轻高挑帅气,比二姑大五岁,当时已属大龄青年。二姑高挑俊美,脸圆长,稍带瓜子脸,哪个男生见了都喜欢。见面聊了一会儿天,摆谈了各自生产队的情况,就在媒人家里吃了午饭,过年什么东西都有,也就便当。下午各自回家,安排后面的事!大松刚满一岁,大人走哪里也都顺便背上他,他坐在背篓里一蹦一蹦的非常高兴。这次见面男方就母子两人,女方有二姑,奶奶,母亲背上大松,初次见面人多不尴尬。下一步就是看人户的事,看人户是川北男女相亲的一种习俗,也是结婚前必不可少的流程。所谓看人户,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去考察一下,女方到男方去的人大都是女孩子的亲戚和长辈,一般都是女同志,如女孩子的母亲,嫂子,婶子,舅母,舅娘等,一般至少五六人,多者十几人。也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仪式和流程。

没人也十分会安排事情,也就趁热打铁,经双方约定,计划正月十二去男方家看人户。既然时间定了下来,男方就肯定要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和安排,比如酒席呢,买烟酒茶食,这些都要安排,还有清哪些客人要来,他们也要安排,毕竟也是一桩大事。二姑回到家里和奶奶商量准备请哪些人,到时候去看人户,离正月十二还有七八天,时间还长。大松的爸爸妈妈也要去走亲戚,到外婆家去,因为大松刚满一岁,也要背他去一起去拜年。今年拜年得了大松就要辛苦一点,除了被大松以外,还要背上腊肉糖酒,面条,罐头,走亲戚的腊肉一般两斤左右,一条一条的,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弄的,川北人叫他刀菜,就是送亲戚的腊肉。刀菜在杀猪的时候,屠工就已经分好了,一家人一般要准备20个刀菜。随时随地可以送人,当时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送,刀菜就是最贵重的礼物。没有送出去也可以,自己吃也不影响。当时过春节走亲戚,刀菜是必备的礼物,家家户户都一样,糖烟酒,罐头,面条都是过年走亲戚的礼物。大松的外婆家亲戚比较多,所以爸爸妈妈回去背的东西也就比较多,一般要准备五六家人的礼物。去那边的亲戚家吃饭都得带上礼物,那亲戚家都不会收这些礼物的,全部会返回来,所以一般就带三四份礼物,这家送了送那家,一份礼物会流通一大串。因为你不能空手进人家的门,即使风俗也是礼貌。大松是外婆家的第一个孙子,虽然是外孙,但是也很亲热,很受其他亲戚的欢迎。亲戚见了面,第一就要逗逗大松抱一抱,大松也会给他们甜蜜的微笑。大松的外公有四五兄弟,分别住在不同的地方,爸爸妈妈分别都要去他们家做客。走得近的一两里,走得远的七八里,我走这一家,晚上去那一家,头一天都约定好,第二一天在哪家吃饭?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这种习惯。亲戚就是越走越亲,平时大家都在集体干活,很少有走动,只是过年过节大家来来往往,这样显得更亲切。大松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过年,一般都要呆三四天。拜完年,大松和爸爸妈妈又回到家里,生产队又要干农活了,生产队一般初八都要出工了,有的初十才出工!各自队长自己安排!首先过完年,公社得开一次干部会议,动员大家过完年就要收心,一心一意的搞农业生产,收回放飞的心态,一切回归常态。

平时大家的生活也就开始节约一点了,再不能大鱼大肉,大鱼大肉不长久,瓜瓜小菜才永久。学生们开始做寒假作业了,过几天又要回到学校里了,从放假到现在玩了这么久,应该把寒假生活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做完,到了学校边是不好交差的。

正月十二那天,是约定看人户的日子,二姑和奶奶,还有二姑的婶娘,还有大松妈妈背着大松在媒人的带领下,去了男方家考察,就是看人户,去了七八个。男娃姓东,叫东秀成,家里有4间瓦房,娘儿俩,哥哥有正式工作,森工局伐木,嫂子节婚两三年,有两个女儿,男方家当天也来了很多亲戚,双方人员总共有三四桌,在当时来说,客人己经不少了! 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天吃了午饭,下午就回到家了,临走时还发有红包,二姑是主角,四元,其他的人,每人一元,在当时来说己经不少了。好多人一年也没见过钱长成啥样,当时的农村真的是这样,我们的先辈过得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八亿农民真伯辛苦,在这里为辛勤的农民朋友点赞! 回来时还带了一些瓜子花生糖果,当时的基本礼节也是这样!

很快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到了,元宵节跟过年差不多,也是很热闹的日子,家家户户煮腊肉,搞香肠,反正一切好吃的都弄上桌面,过了元宵节,也就是所有的年都过完了。

一年又开始新的生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