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香料之谜
晨曦微露,济世堂已经开始忙碌。
沈明轩坐在后院,面前摆着几个瓷碗。碗中是他从宫中带回的几种香料样本——有御药房常用的龙涎香,也有沉香楼案发现场的神秘香料。
\爹爹,这是在做什么实验吗?\思雨好奇地凑过来。
\嗯。\沈明轩一边记录着各种香料的特性,一边解释道,\这些香料里,藏着一个秘密。\
他取出一个特制的玻璃片,这是他根据现代显微镜的原理,请苏州的玻璃匠人特制的。通过这种简易放大装置,可以观察香料的细小颗粒。
\你看。\他示意思雨从玻璃片上方看去,\这些香料的颗粒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
思雨眨着大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有大有小!\
沈明轩笑了:\没错。而且每种香料燃烧时的温度和气味都不同。这些特征,就是它们的'指纹'。\
正说着,张若兰从外面走来。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袱:\沈大人,我打听到一些消息。\
\请说。\
\最近半年,确实有一批特殊香料流入京城。\张若兰压低声音,\据说是从西域来的。但奇怪的是,这些香料的价格远超市价,而且买家都是些有来头的人。\
沈明轩若有所思:\可知道经手人是谁?\
\一个叫阿拉木的胡商。\张若兰道,\不过此人行踪不定,很难找到。\
沈明轩记起在现代学过的气相色谱分析。虽然无法复制那么精密的仪器,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思雨,去把我的实验工具拿来。\
小姑娘麻利地取来一套竹制工具。这是沈明轩根据现代实验器材改良的,包括量筒、试管等基本装置。
\这是......\张若兰好奇地看着这些工具。
\我自己设计的。\沈明轩解释道,\可以帮助分析不同物质的性质。\
他小心地将香料样本分别放入试管,然后加入特制的药水。不同的香料与药水接触后,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
\有意思。\他自言自语道,\这种香料里,加入了某种特殊物质。\
\什么物质?\思雨迫不及待地问。
\一种可以影响人神志的药粉。\沈明轩神色凝重,\难怪那些买家都是有来头的人。这哪里是在买香料,分明是在买......\
话未说完,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衙役匆匆跑来:\沈大人,不好了!御药房的刘总管被人杀了!\
\在哪里发现的?\沈明轩一边收拾实验用具一边问道。
\就在御药房后院。\衙役答道,\和上次那个宫女一样,也是被丝绸勒死的。\
沈明轩与张若兰对视一眼,两人都想到了一种可能。
\思雨,你留在家里。\沈明轩叮嘱道,\若兰,请你......\
\我明白。\张若兰点头,\我让白衣堂的人盯着那个胡商的动向。\
赶到御药房时,张院判已经在现场了。死者倒在一株紫玉兰树下,脖子上的勒痕清晰可见。
\和上次一样的手法。\张院判低声道,\而且......\
他指了指死者僵硬的手掌。掌心还紧紧攥着一张纸条,但已经被血浸透,字迹模糊不清。
沈明轩取出他特制的取证工具——一个装着清水的玻璃皿,和几片特殊处理过的白绢。这是他根据现代物证提取技术改良的方法。
\容我试试。\他小心地将纸条浸入水中,然后用白绢轻轻揭取。
渐渐地,模糊的字迹开始显现:「货已备齐,子时丑时,船过榆柳......\
\榆柳?\张院判皱眉,\可是指榆柳岛?\
\很可能。\沈明轩一边记录一边分析,\榆柳岛在运河上,是个重要的商贸中转点。\
他继续检查现场。在紫玉兰的树干上,发现了几道新鲜的刮痕,似乎是有人攀爬时留下的。
\你们看。\他指着树上的一个枝杈,\这里有些纤维。\
借着晨光,可以看到几根青色的丝线挂在树枝上。沈明轩取下仔细观察,又嗅了嗅。
\和上次一样的料子,\他说道,\应该是同一个人所为。\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大人!在藏花阁发现了可疑的香料!\
众人立即赶往藏花阁。这里是存放贵重药材和香料的地方,平时戒备森严。但此时,一个角落的地砖已经被人撬开,露出一个暗格。
沈明轩取出一点暗格中的香料,放在鼻端轻嗅。这气味......和他之前分析的可疑香料如出一辙。
\果然。\他暗自点头,\御药房就是他们的中转站。\
\什么意思?\张院判追问。
\那些特殊香料,\沈明轩解释道,\应该是经由御药房,伪装成普通药材运进京城。而刘总管......\
\刘总管应该是这个线路的关键人物。\沈明轩一边检查暗格一边分析道,\他利用职务之便,为人提供运输渠道。但最近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注意到暗格的夹层中还有东西。小心取出后,发现是一本账册。
\这是......\张院判凑近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账册上详细记录着近半年来的交易记录,不仅有香料,还有各种贵重药材。而收货方,赫然写着\杨记商号\几个字。
\杨记商号?\张院判惊道,\不是已经破产了吗?\
\表面上破产了。\沈明轩翻看着账册,\但暗地里,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经营。你看这些药材的价格......\
账册上的数字显示,这些药材的进价远高于市价,但出售价格却极低。这明显是在洗钱。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大人,在城外榆柳岛发现了一艘可疑的商船!\
\可有查看?\
\船上载满了香料,\侍卫报告道,\而且......发现了一具尸体。\
沈明轩立即起身:\备马!\
赶到榆柳岛时,已是日上三竿。岛边停泊着一艘普通商船,但甲板上却零散地撒着些许香料。
\尸体在哪?\
\在船舱里。\
沈明轩走进船舱,顿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地上躺着一个中年男子,穿着胡商的衣服。
\应该就是阿拉木了。\他蹲下细看,\死亡时间大约在子时左右。\
检查死者时,他注意到一个关键细节:死者的右手食指有一道新鲜的伤口,像是被细绳勒过的痕迹。
\有意思......\沈明轩若有所思,取出一片特制的白绢,轻轻擦拭死者的指缝。
白绢上立即显现出淡淡的青色——这与之前在御药房发现的丝绸纤维颜色完全一致。
\这位胡商,\他站起身来,\应该就是最后一个知情人了。\
\此话怎讲?\张院判问道。
\你想啊,\沈明轩解释道,\先是发现香料的宫女被杀,然后是经手香料的刘总管遇害,现在又轮到运送香料的商人。很明显,有人在清理线索。\
\那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应该......\沈明轩正要回答,忽然想到什么,脸色大变,\不好!思雨!\
沈明轩策马狂奔回城,脑中不断闪现着各种细节:思雨前几天在御药房学习,她说过看到了什么新鲜东西,会不会......\
\唰!\一支羽箭擦着他的面颊飞过。
\有埋伏!\张院判大喊,\小心!\
前方的巷口,几个黑衣人持弓瞄准。沈明轩勒马转向,钻入一条窄巷。作为现代人,他对京城的格局比这些杀手更熟悉。
\知道我要回去,所以设伏。\他一边策马一边分析,\那思雨那边......\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沈大人!\
巷子拐角处,杨寡妇焦急地等着:\白衣堂的人已经去济世堂了,但......\
\但什么?\
\发现有人在后院撒了香料!\
沈明轩心中一惊。这些香料不就是他一直在研究的那种吗?若是点燃......
\大人,走这边!\杨寡妇指着一条小路,\这是近路!\
济世堂后院,张若兰正带着几个白衣堂的弟子严阵以待。院子里果然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
\思雨呢?\沈明轩翻身下马。
\在内室,我让她戴上了湿布口罩。\张若兰道,\这些香料,好像和上次在沉香楼发现的一样。\
沈明轩点点头。他迅速取出一个特制的竹筒,这是他根据现代采样器改良的工具。
\别碰这些粉末。\他警告道,\它们遇热会释放毒气。看来对方是想......\
话音未落,\咻\的一声,一支火箭射入院中!
\不好!\沈明轩大喊,\所有人屏住呼吸,快撤!\
但为时已晚。火箭引燃了地上的香料,淡紫色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几个白衣堂弟子已经显出中毒症状。
\这边!\张若兰掀开一块地砖,露出一个地道口,\是我让人预先挖好的!\
沈明轩二话不说,抱起思雨就往地道钻。其他人也陆续跟上。就在最后一个人进入地道的瞬间,一群黑衣人破门而入。
\跟上!别让他们跑了!\为首之人怒喝道。但烟雾已经太浓,根本看不清地道的位置。
地道并不长,七拐八绕后通向一个院子。沈明轩认出这里是醉仙楼的后院。
\爹爹......\思雨有些虚弱地说,\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杀人......\
\别说话,先休息。\沈明轩检查着她的状况。还好,湿布起了作用,没有中毒。
\不,您要听我说。\思雨坚持道,\我在御药房看到刘总管和一个穿青衫的书生在说话。那书生......好像就是沉香楼的那位相公。\
\青衫书生?\沈明轩心中一动,\你还记得他们说了什么吗?\
思雨努力回忆着:\他们提到了'货物'和'航期',还有......\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书生说'杨家的产业不能就这么断了'。\
沈明轩与张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案情渐渐明朗:杨家表面破产,实则暗中勾结御药房,利用官方渠道走私香料和药材。
\那些香料......\张若兰沉吟道,\恐怕不只是普通商品那么简单。\
\确实。\沈明轩点头,\从它的成分和效果来看,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蒙汗药。先让人失去意识,再...\
\所以他们才会清理所有知情者。\杨寡妇插话道,\包括那个宫女、刘总管,还有那个胡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警觉地看向院门,却见是张院判带人赶到。
\沈大人!\他翻身下马,\榆柳岛那边又有发现。我们在船舱密板下找到了一批文书,都是和江南府衙有关的公文。\
\公文?\沈明轩若有所思,\可是关于产业交割的?\
\正是。\张院判压低声音,\这些文书显示,杨家的产业其实早就转移到了别人名下。但奇怪的是,这些新的产业主都查不到来历。\
沈明轩从怀中取出之前从暗格找到的账册,仔细对照。果然,上面提到的几个商号,都能在这批公文中找到对应。
\好一个借尸还魂。\他冷笑道,\杨家表面倒闭,实则借着这些空壳公司继续经营。而御药房,就是他们运送货物的掩护。\
\那现在......\张若兰看向沈明轩。
\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那个青衫书生。\沈明轩说着,转向思雨,\你还记得他的样子吗?\
思雨点点头:\他说话时有些口音,像是江南人。而且......\她突然想起什么,\他的左手中指上戴着一枚玉扳指,上面好像刻着'杨'字。\
\玉扳指......\沈明轩回想起在沉香楼的案发现场,确实见过这样一枚玉扳指的痕迹。当时在桌案上留下的印记,就是这么来的。
\张大人。\他转向张院判,\能否请你派人严查城门?特别注意戴玉扳指的江南人。另外......\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声。
\是白衣堂的警示!\张若兰脸色一变,\有人在靠近这里!\
沈明轩当机立断:\思雨,你跟杨大姐走地道,去找廖大人。其他人,随我应敌。\
院门外,黑影重重。一场恶战,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