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思雨缘起(上)
清晨,阳光透过纱窗,洒在婴儿的摇篮上。
沈明轩坐在书案前,一边整理昨日的医案,一边留意着摇篮中的动静。那个在枫桥命案中救下的女婴,正安静地酣睡着。
\师爷。\黄春花端着奶碗进来,\该给小姐喂奶了。\
沈明轩点点头,放下笔走到摇篮边。婴儿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慢慢睁开眼睛。那双清澈的眸子让他一怔,竟然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这眼神...\他喃喃道,\像极了一个人。\
\像谁?\张若兰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我也说不清。\沈明轩回过神,\就是觉得熟悉。\
张若兰走近看了看:\确实不一般。你看她的眼睛,虽然是婴儿,但已经透着一股灵气。\
婴儿忽然冲着沈明轩笑了,小手在空中挥舞。这一笑,让他心中一暖。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从未想过要收养孩子。但此刻,一种奇特的感觉涌上心头。
\师爷打算给小姐取个什么名字?\黄春花一边喂奶一边问。
沈明轩望着窗外的晨曦,想起昨夜的细雨:\就叫思雨吧。\
\思雨?\张若兰微微一笑,\好名字。既有思虑之意,又有润物无声之美。\
\是啊。\沈明轩轻声说,\希望她能像雨露一样,滋润万物,又能独具慧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虎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师爷!出事了!\
\怎么了?\
\育婴堂走水了!\赵虎喘着气说,\就是安置枫桥案其他孤儿的地方。\
沈明轩心中一惊。前几天,他们在沈家发现了几个婴儿,除了思雨,其他都送到了育婴堂。
\伤亡如何?\
\所幸发现得早,孩子们都救出来了。但是...\赵虎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有人趁乱抢走了一个女婴!据说...据说和思雨小姐年纪相仿。\
沈明轩和张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显然,这不是巧合。
\有人要对付这些孩子?\张若兰皱眉。
\很可能。\沈明轩沉思道,\先查一下失踪的是哪个孩子,有什么特征。\
\已经查过了。\赵虎说,\是个戴着玉佩的女婴,玉佩上刻着一个'兰'字。\
\兰字?\沈明轩猛地想起什么,快步走到书房,翻出前几天记录的资料。
果然,在沈家的物品清单中,有一条特别的记载:
\玉佩一对,质地相同,一刻'思'字,一刻'兰'字。\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这两个孩子是一对。\
就在这时,思雨突然大声啼哭起来。这哭声与往日不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怎么了?\张若兰赶紧查看,\没有不适啊。\
沈明轩却若有所思:\你说,她是不是感应到了什么?\
他走到摇篮边,轻轻抱起思雨。奇怪的是,婴儿立刻停止了哭泣,只是眼泪汪汪地看着他,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师爷,要不要...\赵虎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沈明轩说,\你是担心留着思雨会有危险?\
\是啊,对方明显是冲着这些孩子来的。\
沈明轩却摇摇头:\正因如此,思雨反而在我这里最安全。\他看着怀中的婴儿,\而且...这或许就是缘分。\
张若兰走过来:\我同意。与其送到别处提心吊胆,不如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再说了...\她逗弄着思雨,\这丫头和你投缘。\
\那就这么定了。\沈明轩坚定地说,\从今天起,她就是我沈明轩的女儿。\
思雨仿佛听懂了他的话,破涕为笑,小手抓住他的手指。那温暖的触感,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不过...\他转向赵虎,\育婴堂的事要彻查。对方既然敢明目张胆地抢人,必定还会有后续行动。\
\我已经派人盯着了。\赵虎说,\而且...\
话未说完,外面又传来骚动。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师爷!又有发现!在育婴堂的废墟里...找到了这个!\
那是一块烧焦的木牌,上面隐约可见几个字:
\天命在子,血脉相连。\
\天命在子?\沈明轩反复端详着木牌,\有意思。\
作为一名法医,他立即注意到这块木牌的特殊之处。虽然表面烧焦,但某些部位的烧痕明显较轻,似乎经过特殊处理。
\张太医,你看这个。\他指着木牌背面,\有一些细小的孔洞,像是被虫蛀过。\
张若兰凑近观察:\这不是虫蛀,是针刺的痕迹。而且...\她指着那些孔洞的分布,\这个规律,像是在记录什么。\
沈明轩眼前一亮。现代密码学中就有用打孔来传递信息的方法,没想到古人也懂这一套。
就在这时,思雨突然伸出小手,好奇地要碰木牌。
\不行,小心划伤。\沈明轩赶紧把木牌拿开,却见思雨噘起小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这孩子...\他哭笑不得,\才这么点大,就这么倔强。\
张若兰却若有所思:\师爷,你发现没有,思雨对这些线索特别敏感。每次有重要发现,她都会有反应。\
确实如此。从最初在沈家的哭声,到刚才对失踪女婴的感应,再到现在对木牌的兴趣,思雨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敏锐。
\会不会...\沈明轩看着怀中的女儿,\她真的和这个案子有某种联系?\
\师爷!\赵虎突然从外面跑进来,\查到那个'兰'字玉佩的来历了!\
原来,那对玉佩是十年前一个神秘人托付给沈家保管的。据沈家老仆回忆,那人自称是京城来的,说这玉佩关系重大,让沈家一定要等到有缘人来取。
\有缘人?\沈明轩皱眉,\怎么判断谁是有缘人?\
\那人说,到时自有天意指引。\
\天意...\沈明轩看着思雨,突然说,\赵大哥,你去查查沈家最近十年的账目,特别是和京城有关的往来。\
\为什么?\
\直觉。\他轻声道。作为一名现代法医,他一向相信科学证据。但这次,他感觉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什么在指引着他们。
张若兰在一旁给思雨把脉:\咦?\
\怎么了?\
\你看。\她指着思雨的手腕,\这孩子的脉象很特别。按说婴儿的脉应该浮且数,但她的却沉而有力,像个习武之人。\
沈明轩心中一动:\让我也试试。\
他刚要伸手,思雨却突然挣扎起来,小脸涨得通红。
\这是...\张若兰惊讶道,\她在运气?\
确实,婴儿的身上隐约有一股气流在流动,虽然微弱,但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在现代医学中是无法解释的。
\有点意思。\沈明轩若有所思,\看来这孩子,真不简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白衣老者站在院门外,手中摇着一个银铃。
\施主。\老者冲着沈明轩躬身,\贫僧是普济寺的圆智,特来看看这个孩子。\
\大师是专程来的?\
\阿弥陀佛。\圆智微笑,\十年前,有人托付贫僧在此守候。说是要等一个天生异相的女婴出现。今日听闻育婴堂之事,特来一看。\
沈明轩心中一动:\大师,不知那人可留下什么信物?\
\信物倒是没有。\圆智说,\不过他说过一句话:'天命在子,血脉相连'。\
正是木牌上的文字!
圆智走近,慈爱地看着思雨:\果然是她。你看这孩子的眉心,有一点胎记,像极了北斗之首。\
沈明轩这才注意到,思雨眉心确实有一个淡淡的红点,形似星痕。
\大师,这到底是...\
\贫僧也不知详情。\圆智摇头,\只知那人说,等找到这个孩子,自然会有下文。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思雨,\这孩子与你有缘,当是你的女儿。\
说完,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这是那人留下的。说是等找到孩子,就交给她的监护人。\
沈明轩接过锦囊,刚要打开,圆智却阻止了:\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孩子周岁之时,自然会知晓天意。\
说完,老者转身离去,银铃声在晨风中渐渐远去。
思雨忽然咯咯笑起来,小手在空中挥舞,像是在和什么人告别。
和尚离去后,沈明轩仔细查看那个锦囊。虽然不能打开,但从外形可以看出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的,既防水又防虫,显然是为了长期保存。
\师爷。\赵虎突然说,\我想起一件事。十年前,京城确实来过一批神秘人物。\
\哦?\
\当时我还在城门当差。那些人打扮非常特别,像是宫里的人,但又不太一样。他们在城里待了三天,期间拜访过沈家、普济寺,还去过...玉女泉。\
沈明轩心中一动:\玉女泉?有意思。这么说,他们的行动和最近发生的案子都有关联?\
正说着,思雨在他怀里不安分地扭动,似乎想要什么东西。
\怎么了?\他轻声问。
张若兰笑道:\这个时辰,该喝药了。你看她都记住时间了。\
确实,这几天为了调理思雨的体质,每到这个时候都要喝一副药。奇怪的是,这个年纪的婴儿一般都很抗拒苦药,但思雨却出奇地配合。
\来,乖。\沈明轩接过张若兰煎好的药,小心翼翼地喂给思雨。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思雨不仅主动张口,还会在喝完后做出一个似乎在品味的表情,那认真的样子逗得大家都笑了。
\这孩子,像个小大人。\黄春花笑道。
沈明轩却若有所思。作为一名法医,他见过太多非比寻常的案例。思雨的种种表现,明显超出了普通婴儿的范畴。
\对了。\张若兰突然说,\我查到一些关于那对玉佩的传闻。据说是某个古老门派的信物,佩戴者之间会产生某种特殊感应。\
\这倒是解释了为什么思雨会对那个失踪的女婴有反应。\沈明轩说,\不过,什么样的门派会有这种神奇的玉佩?\
就在这时,思雨突然打了个喷嚏。一股淡淡的青色气息从她口中呼出,在空中形成一个奇特的图案,转瞬即逝。
\这是...\张若兰惊讶地说,\道家的'紫气东来'之象?\
沈明轩心中一震。他想起在现代看过的一些古籍记载,某些特殊体质的人确实会有这种异象。但那都是修炼多年的高手,怎么会出现在一个婴儿身上?
\师爷。\赵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城外来了个奇怪的人,说要见思雨小姐。\
\见思雨?\沈明轩警觉起来,\什么人?\
\是个瞎眼的老妪,背着个药篓。说是给小姐送药来的。\
\没见过的人,不能轻易见。\张若兰立即说。
沈明轩却道:\让她在外院等着,我去看看。\
\我也去。\张若兰坚持道,\万一有什么问题...\
沈明轩点点头。他把思雨交给黄春花照看,自己则和张若兰一起去见那个神秘的老妪。
外院中,一个佝偻的老妪正安静地坐着。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头却高高扬起,似乎在聆听什么。
\老人家。\沈明轩试探着问,\听说您是给小女送药来的?\
老妪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孩子可是在卯时三刻出生,天降异象,紫气东来?\
沈明轩和张若兰对视一眼。思雨是在乱军中救下的,出生时辰根本无从得知,但刚才确实显现了紫气异象。
\老人家如何知道?\
\贫道出家前,是宫中的蕴芳局医女。\老妪缓缓说道,\专门照看皇家子嗣。这紫气之象,百年难遇啊。\
她从药篓中取出一个瓷瓶:\这是'九转还阳丹',专门调理紫气之体。每日一粒,务必按时服用。\
\九转还阳丹?\张若兰惊讶道,\那不是传说中的仙丹吗?\
\丹方确实来自上古,但这不是让人长生的仙丹,而是保命的灵药。\老妪叹息道,\紫气之体,天赋异禀,但也最易夭折。若不及时调理...\
她话未说完,院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不好了!思雨小姐发烧了!\黄春花的声音从内院传来。
沈明轩心中一惊,顾不得多想,立即冲向内院。张若兰紧随其后,那个瞎眼老妪却仍然稳坐不动,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来得正是时候。\
内院里,思雨小脸通红,呼吸急促,浑身滚烫。沈明轩立即伸手探脉,却发现脉象紊乱,而且...
\这是...\他惊讶地发现,思雨体内似乎有两股气息在相互冲突。一股是之前见过的青色气息,另一股却是诡异的紫色。
张若兰也察觉到了异常:\不对,这不是普通的发烧。你看她的眉心...\
果然,思雨眉心的那点红痕此时变得异常明显,隐隐有光芒流转。
就在这时,瞎眼老妪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身边:\快,给她服下这个。\
她从怀中取出一粒丹药,色如青玉,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沈明轩有些犹豫。作为一个现代法医,他对这种来历不明的药物本能地保持警惕。
\不必迟疑。\老妪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这是专门克制紫气的'青阳丹'。方才那颗'九转还阳丹'是调理之用,这颗却是救命之药。\
张若兰突然说:\师爷,你看思雨的手!\
只见婴儿的小手正不自觉地朝老妪伸去,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是药性相召。\老妪说,\她体内的紫气感应到了青阳丹的气息。\
沈明轩深吸一口气,接过丹药。他知道,此时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超出现代医学解释范围的症状,或许真的需要非常规的治疗方法。
小心翼翼地把丹药喂给思雨后,异象立即显现。只见一缕青气从她口中升起,与体内的紫气相互交织,渐渐形成一个太极图案的形状。
\这是...\沈明轩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阴阳相济,青紫相和。\老妪欣慰地说,\果然是天命之人。\
很快,思雨的体温开始降低,呼吸也平稳下来。但她的眉心红痕却更加明显了,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古怪的符号。
\这符号...\张若兰仔细观察,\好像是古代的'命'字?\
\不错。\老妪点头,\这就是她的命数。十年前,我在宫中就预言过,会有一个带着命格的女婴出世。她将与另一个同样命格的孩子,共同肩负重任。\
\另一个孩子...\沈明轩想起那个失踪的女婴,\是那个带着'兰'字玉佩的婴儿?\
\正是。\老妪叹道,\一个带'思',一个带'兰',本是一对。只是...\
\只是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太多。\老妪站起身,\贫道只能说,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已经纠缠在一起。将来...\
她话锋一转:\师爷,你可知道为何会在枫桥案中遇到思雨?\
沈明轩一怔。他一直以为那是巧合,现在看来...
\缘法。\老妪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间,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就在这时,思雨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笑声,小手在空中挥舞,像是在画着什么。
\这是...\张若兰仔细看着,\她在画符?\
确实,思雨的手指划过的轨迹,竟然与老妪衣袖上绣着的符文一模一样。
\有意思。\老妪笑道,\看来她已经开始觉醒了。接下来的路...\她转向沈明轩,\就要靠师爷你来护持了。\
\我?\
\你精通医术,又懂得察微观理。最重要的是...\她意味深长地说,\你和她之间,有着特殊的因果。\
说完,老妪从药篓中取出一个小册子:\这是'青阳经',记载了调理紫气的方法。你是大夫,看了就能明白。至于其中更深的奥秘,等思雨长大后自然会懂。\
沈明轩接过册子,只见封面上绘着一个奇特的图案,正是思雨眉心显现的那个符号。
\记住。\老妪最后说,\这孩子的命格不同寻常,要格外留心。尤其是...\
她话未说完,院外突然传来一阵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