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将令
第113章 将令
皇太孙升殿,实际上也就是稍微注意一下礼仪,只是皇太孙巡查地方的流程。至于说现在要办多少事,那肯定不至于,朱雄英现在也没打算去打理地方政事的意思。
在朱雄英升殿结束之后,也就回到了大内,要处理一系列的事情了。
李文忠、傅友德、冯胜等人自然要过来,包括朱樉他们,也都是要讨论出征的事情。
给众人赐座后,朱雄英才说道,“这一次出征,想来大家伙也都知道。需覆灭蒙元余孽,这一趟好些事情,俺们都心里有数。”
李文忠等人立刻起身,忙不迭的说道,“臣等定当效死!”
朱雄英缓缓点头,随即又说道,“蒙古鞑子行踪不定,这些年那蒙主四处游荡,想要觅得那人怕也不是容易的事。”
这也是实话,早些年将蒙古人赶出华夏之后,他们就四处游牧。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哪里,整个蒙古高原都有可能是他们游牧的地方。
这就是中原王朝想要打游牧民族的一个难处,很多的时候都是根本找不到那些游牧民族的主力,想要决战都是有些有力无处使。
冯胜这个时候就忙不迭的说道,“殿下放心就是,大将军此前派出诸多探骑。诸多降服的蒙古部族,也是在多番打探,定能找到鞑子行踪、一举荡平不臣。”
朱雄英微微点头,随即看向朱樉,“二叔,此前俺就让你们多找一些蒙古人,可带来了?”
朱樉立刻认真说道,“殿下放心,臣等不敢马虎。莫要说三护卫,就是周边卫所,臣也令人查找,带来数十久在草原的蒙古人,善寻水源、辨识方向。”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在茫茫草原可不是那么容易行军的。一不小心就要迷失方向,或者是找不到水源,那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要是因为迷路等原因错失战机,那就没办法容忍了,飞将军李广对此就有发言权。
虽说现在朝廷大军当中也有很多蒙古骑兵,只是那些人未必就是擅长寻找水源等等。那些人可能只是精锐骑兵,或者擅长医治牲畜疾病等等,未必就能找到水源。
李文忠等人没有说话,但是心里还是觉得皇太孙果然天资敏锐。太孙出征不是想着立刻就要沙场铁血,而是将很多的事情考虑的面面俱到。
看着李文忠,朱雄英继续问道,“曹国公,粮草军械可备齐了?”
李文忠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一应粮草辎重皆准备齐全。”
这也是事实,先不说这一趟是英武大将军朱雄英率领大军出征,任何人都不敢耍小花招。
更何况前几年为了准备辽东的事情,就运输了大量的粮草等等,朝廷为了覆灭北元可是做足了准备,这不是慌忙筹备的战事,这是几年前就在准备的。
朱棣这时候也主动说道,“殿下,臣此前巡查武库、辎重,一应数目都对的上。”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到底是开国之初,现在军事方面处在顶峰。一旦战争机器开始运转,那都是井井有条的,根本不需要担心出现手忙脚乱的事情。
既然程序等等都没问题,既然准备的十分齐全,那自然也就让人心里踏实了。前期的准备越充分,朱雄英对于这一场大战就越有信心。
看着李文忠,朱雄英继续问道,“士卒休整的如何了?”
李文忠又立刻说道,“回殿下,士卒、马匹休整好了,随时都可以北上。”
“那三日后开拔。”朱雄英想了想,就说道,“令都督佥事俞通渊明日北上,寻魏国公。”
出了北平,那就算是进入了草原了。其实现在就算是离开北平,那也是大明的领地。只不过还是要小心一点,所以大军就需要和徐达那边联系。
对于这个安排,大家自然也没有意见。俞通渊也算是朱雄英的心腹班底,虽然不如他的父兄,好歹也是有着带兵的经验,沿途的护卫、接应肯定没有问题。
傅友德这个时候就说道,“殿下,臣请旨领军先行!”
冯胜也赶忙起身,“殿下,臣愿为先锋!”
朱雄英看着朱棣,笑着问道,“四叔,可有意愿率领先锋?”
朱棣眼前一亮,立刻说道,“回殿下,臣愿往!”
朱雄英就笑着点头说道,“传将令!”
诸人纷纷起身,也都是抱拳、躬身,对于朱雄英安排大军北上汇合徐达,只要不是太出格的安排,大家都愿意听从朱雄英的指令。
“燕王朱棣为前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副将。”朱雄英表情无比严肃,说道,“后军又晋王朱棡统帅,宋国公冯胜佐之。曹国公李文忠、郑国公常茂统领中军。左军延安侯唐胜宗、右军江夏侯周德兴,诸将可曾明白?”
众人轰然应诺,“末将谨遵将令!”
既然皇太孙殿下称之为将令,那就以军中之礼好了。这一个个的,哪个不知道皇太孙殿下喜欢军伍呢。更何况这些安排,也算是合情合理。
朱雄英继续说道,“曹国公李文忠,沿途行军,汝为副将。大军三日后开拔,诸军行进、联络,每日三报。”
大家也都没有意见,朱雄英是主帅,但是很多具体的事务不出意外还是李文忠负责。早就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毕竟一路到北平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在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朱雄英又说道,“这一次本将领军,也在感念当初随皇帝陛下的元勋或有年老。诸将府中子弟拆散,明日诸将亲点武勋子弟,报于本将案前。”
李文忠等人面面相觑,不过也立刻领旨。
这一次随军出征的有不少武勋二代、三代,那些没有爵位在身的,大部分也都是勋卫。只是看起来皇太孙殿下有意让这些武勋子弟也去历练一番,拆散分于诸军当中,而不只是在中军大帐。
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皇太孙跟前看似稳妥、荣耀,可是不出意外的话也没有太多历练的机会。这被拆散分到了诸军,可以得到叔伯们的提点。
在安排好了一些事情后,朱雄英将李文忠和朱樉留了下来。
朱雄英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二叔,俺今日的安排可有不足?”
朱樉也不隐瞒,干净利落的说道,“殿下,俺觉得今日安排多是没有不足。只是臣到底还是觉得,勋卫该宿卫中军,这想来也是陛下的旨意。”
朱雄英不置可否,只是说道,“二叔,俺也明白那些道理。只是这一番大战难得,以后怕是再难有机会有此大战。虽说武勋子弟还有些铁血,不过到底也有纨绔。这些人该历练,要不然开国元勋老去,这些人挑不起大梁。”
朱樉自然也没意见了,不过还是说道,“殿下,只是曹国公世子、魏国公世子,不该出去。”
李文忠忙不迭的说道,“秦王殿下此言差矣,犬子......”
“九江表兄要不要出去,俺也想过。”朱雄英笑着开口,对李文忠说道,“俺也不怕表伯怪罪,俺现在就是要看看九江表兄的真本事。年轻一辈当中,九江表兄最有文韬武略,只是到底少亲历战阵。此前表伯病重,俺心里就急。九江表兄,以后要帮俺掌五军都督府。”
李文忠一听,脸上只有激动地神情!
他就是皇帝和太子掌握兵权的最好代言人,他自然也希望自己培养的儿子能够子承父业。
现在九江如果能够在这一场战事有所斩获,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始接触更多的兵权。到了那时候,就要正式成为太子、太孙的左膀右臂。
看着朱樉,朱雄英笑着说道,“九江表兄和徐允恭又不同,这是俺们自家人。二叔想来也知道,应天府有好些皇孙,但是俺亲自提点的也就是诸王世子,就是尚炳、济熺、高炽几个。尚烈、尚煜俺也喜欢,只是他们到底不能承袭秦王一脉。”
朱樉心里熨帖,他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应天府读书,也就是大儿子朱尚炳看起来待遇更好一些。不过这也正常,这是秦王世子,以后要承袭秦王王爵的。
朱雄英长叹一口气,有些无奈说道,“俺也知道对其他诸弟不公,只是俺不能任由心意。尚煜多好玩,俺最喜欢那孩子,胖嘟嘟和俺小时一样。”
听到朱雄英提起自己三岁的儿子朱煜,朱樉也笑着说道,“那孩子有些顽劣。”
“和允熥一般猫嫌狗厌,俺看着就头疼。”朱雄英似乎有些无奈的说道,“上回俺看了,那两傻孩子给池中锦鲤撑死了,可气死俺了!俺问他们,他们还非说是锦鲤胖了才好吃。俺是奈何不了他们,都是混账东西。”
别看朱雄英语气似乎非常嫌弃,但是朱樉听着高兴啊。他的三儿子和太孙胞弟一般待遇,那可就是难得了,那才是皇太孙真的喜欢。
只可惜,这是三子,不是长子。但是也没办法,就像太孙说的那样,有些事情没办法公平。
公平,那也只能是相对的。在皇家要谈绝对的公平,那是要出大乱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