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阮枫的女儿不过如此
桌上有笔墨纸砚,阮青萝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提笔在纸上写:父亲安好,自父亲离京,母亲日日以泪洗面,幼弟小珂梦里常常念叨父亲,家中日子艰难,母亲带着莲心姐给人做绣活,奈何女儿女红太差......
阮青萝一口气写完一张纸,拿着纸吹干,折起来双手捧给萧琰。
“麻烦世子爷了,民女感激不尽。”
萧琰点点头,摆摆手让阮青萝下去,阮青萝却站着不动。
“世子爷这本书还要吗?”
萧琰挑眉看着阮青萝,阮青萝眼里闪过一丝贪婪。
“世子爷若是看完了,能不能把这本书赏给民女,民女买不起。”
萧琰眼里闪过一丝鄙夷,人穷志短,说的就是这种人。阮枫倒是硬气,不接受他们父子的拉拢,现在阮枫被流放,梅氏带着一儿一女艰难度日,哼,阮青萝身上可没有阮枫的骨气,也不过如此啊。
瞧瞧,这会儿就有了贪念。若是他诱惑几分,阮青萝肯定会靠上赵王府,那阮枫知道了会如何?
这个念头在萧琰脑子里一闪而过,如果阮枫没有出事,阮青萝如此,肯定正中萧琰下怀。但阮枫已经没有价值,阮枫的家人要之何用。
见萧琰不吭声,阮青萝继续乞求。
“世子爷府上可有什么绣活,我们真的做的很好,不信,我现在回家拿一些绣活给世子爷看。”
萧琰眼里的厌恶更加浓厚。
“下去吧。”
阮青萝恋恋不舍地又看了一眼桌上的那本书,缩手缩脚退出了雅间。
出了雅间,阮青萝又折回来。
“世子爷一定要把信带给民女的爹爹,民女再谢世子爷。”
萧琰等阮青萝出了雅间,展开那封信。又把自己带来的手稿和这封信放在一起。
两张纸相比较,高下立分。
手稿上的字笔力虚扶没有章法,这封刚写的信上,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俊秀无比。这根本就是两个人的笔迹。
而且,如他判断,阮青萝在信里面啰里啰嗦讲了一大堆他们娘仨日子如何艰难,和书里面的元飞扬天差地别。
如此看来,蕉下叟不是阮青萝。看阮青萝刚才的样子,和众人口中的蕉下叟根本不搭边。
萧琰见阮青萝的事被萧君慕知道,萧君慕的脸阴沉的如要下雪的天。
“他在试探阮青萝。”
旺财深以为然。
“不知道阮小姐瞒过没有?”
“你不要出面,找个妥当人给阮小姐传话,南货铺子,我要见她。”
旺财去安排,天将黑时,阮青萝来了。
还是从乔家巷进,过小院,走天井,进了南货铺子后院。
“赵王世子怀疑你?”
萧君慕开门进山,他担心阮青萝招架不住露了馅儿。
“是,他怀疑我。”
阮青萝把萧琰找自己说的那些话毫无保留说了,还说了自己啰里啰嗦写了一封给阮枫诉苦的信。萧君慕听完半天没吭声。
好悬!
幸好阮青萝应对得当。
“你能写两种笔迹?”
阮青萝扯扯嘴角。两种笔迹,三种她都会,想当初在学校,她模仿老师签假条,那可是以假乱真。
“幸好你会两种笔迹,不然以他那种性子,肯定怀疑你。以后要倍加小心,书稿绝不能外露。”
谁说不是呢,谁也想不到会遇到小偷,小偷还那么狡猾,把包袱扔出去。不过,往后送书稿在这里,安全多了。
辞别萧君慕,出了乔家巷,在关帝街街口顺便买了点小吃,阮青萝提溜着往家走,却看到挑着担卖馄饨的老大爷回家。
“大爷收摊了?”
“嗯,收摊了,回家。天都黑了,阮小姐也快点回家吧。”
阮青萝笑笑,和挑着担的大爷一前一后走。
走着走着,阮青萝突然就想做小吃生意,就想前世的某某鸡、某某士一样,做个小快餐生意。
阮青萝脚步轻快回家。
回到梨花小筑,萧君慕就看到霍铭在等他。
“皇上解了太子的禁足。”
萧君慕脸上表情凝重起来。
“钱贵生案了解已经两个月,父亲终于能出来了。”
“出来也未必是好事,禁足也未必是坏事。”
皇上罚太子禁足,却没有罚太子妃等人也禁足,但太子妃和太子共进退,自我禁足,不仅太子妃不出来走动,侧妃和太子的其他儿女也不出来走动。太子被禁足这半年,整个太子府的人都窝在府中不出来。
除了萧君慕,他是个特殊。
“不管好事坏事,总算不禁足了。父亲还得进宫谢恩,我这就回去,明日一早陪着父亲进宫。”
太子府,萧君慕和太子对面而坐,太子还不到四十岁,面白,颌下有须,额间有两道竖纹。
“父亲,明日进宫孩儿也去。”
太子摇头。
“只是谢恩,你不用去。”
“不,儿子陪着父亲进宫。”
太子看一眼萧君慕,北疆三年的历练,让儿子越发内敛,眉宇间隐隐有一种霸气。果然,让儿子去北疆是对的。
“也好,你陪着为父进宫,你皇祖父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至于再申斥为父。没想到,为父做太子这么多年,还得要儿子保护。”
萧君慕怎能听不出太子话里的自嘲,遂安慰道。
“儿子小时父亲护着,现在儿子护父亲。”
太子欣慰地看着比他还高的儿子,他的嫡长子,他很欣慰。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次日一早,父子两人在太子妃等人的相送下,离开太子府,太子登上车撵,萧君慕自己骑马随行。
养心殿,皇上正和左相右相讨论治黄治淮的事,赵王已经去了半个月,传回来的消息没有一个好的,黄淮堤坝年久失修,汛期来临,这些豆腐块一样的堤坝肯定挡不住滔滔洪水。
每年户部都往黄淮拨银钱修筑堤坝,可是每年黄淮还是绝地。去年宝应洪水,千亩良田一夜之间没了。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皇上查办户部官员,把河道衙门官员一举拿下,可是依然收效甚微。
赵王半个月前出京去巡查河道,密折已经送到御前,要钱,修河堤。此时左相和右相正在商量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