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辨瓷
看着女孩消失的背影,李春说道:“我说哥,这妞好像跟冷山堂不对付,怎么就让她混进来了。还有啊,这些话都敢在你面前说,不怕你告诉那个徐逸飞把她给灭了,这妞和你什么关系?”
“我哪知道。”张鲁一被李春烦得不行,转身就往包厢走去。李春随即紧赶几步轻声喊着:“你是不是跟那妞有一腿。”
回到包厢,张鲁一就听到主持人叫到他张鲁一的名字,伸头向空地看去,那三件簋依旧在空地上,只是边上多了两个西装革履的人,主持人向上环视了一下,接着说道:“请张鲁一先生上台鉴宝。”
张鲁一明白这是有人点了他的名字,于是整理了一下衣服,在黑衣人引导下走进场内。
此时主持人正在介绍先上场的两位,其中一位叫于东民,是晋中博物馆退休研究员,大概七十岁左右,可能为了掩盖秃顶的事实,剃了个光头,只是这光头和他身上穿着的汉服似乎有些不搭。另一位便是李春前面说过的王硕,戴了副眼镜,一副斯文模样,一个人的打扮的确有极大的欺骗性,如果不是李春前面揭了这家伙的老底,张鲁一真的会以为这人至少是个博士后。
主持人见张鲁一过来,于是大声介绍到:“这位就是张卫东先生的公子张鲁一先生,我相信张卫东先生的大名诸位都是耳熟能详的,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强将无弱兵。……”
主持人话未说完,就听得场上有铃声响起,接着有声音从喇叭里传出:“张卫东的本事我是见识过的,自然信得过。但是鉴宝这活靠的是眼力,不是以老子英雄儿好汉来论。张鲁一先生如果要鉴宝,还是先亮亮本事,让我们各位信服后再说吧。”
张鲁一只是个搞考古的,并不涉猎鉴宝,在鉴宝圈里毫无名气,所以主持人介绍他只能搬出张卫东来。而他能被冷山堂请来,或许也正是因为是借了张卫东的名气。喇叭里这位倒也没说错什么,只是话听起来有些让张鲁一觉得不舒服,也激起他的好胜心。于是从主持人手里接过话筒,说道:“这位先生说的不错,我张鲁一的确没什么名气,就不知道各位想要用什么法子试我呢?”
喇叭里呵呵笑了几声:“这好办,我手里正好有件东西让小张先生帮着掌掌眼,也好让我们这些藏家信服一回。”
话音一落,主持人便看着张鲁一等着他的回应。张鲁一知道他们这是不信任自己,不过也不能怪别人,自己本来就不是鉴古圈的人,对于鉴宝他也完全不感兴趣,只不过硬被华教授赶鸭子上架而已。但是此时此刻,作为张卫东的儿子,他也不想给自己老子脸上抹黑。于是他对着主持人点点头。
不多时,有黑衣人自楼上捧着一个四方锦盒过来,轻轻放在桌上。张鲁一深吸口气,慢慢地打开锦盒,打开内部包裹的黄绸,里面安放着一只瓷杯。张鲁一小心取出仔细翻看,这只瓷杯是敞口的斗彩酒杯,釉色均匀透亮,器型完整,侧目可见柔和的蛤蜊光泽,背身是有五个婴儿或放风筝,或争夺牡丹。翻过来看杯底,有几个青釉楷书落款“大明成化年制”,从落款字形来说完全符合所谓“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化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的成化底款特征。
王硕与于东民这时也凑过来看,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毕竟这成化斗彩婴戏杯无论从釉色,器型和款识都看不出造假的痕迹,应该是真品无疑。如此完整毫无瑕疵的成化斗彩圆器在当今市场上也实属罕见。
两人在张鲁一身边低声嘀咕着,就像两只苍蝇嗡嗡叫着让张鲁一感到心烦。张鲁一知道成化斗彩属于官窑,是明朝皇家专用瓷。出品极为严格,那些稍有瑕疵的瓷器都会砸碎避免流入民间,所以成化斗彩瓷的精品在市面上几乎不见,大多都收藏在博物馆,民间私藏的斗彩瓷藏家也是可以追溯到真名实姓。眼前这件斗彩婴戏杯实在过于完美,反而让张鲁一心里犯嘀咕。
张鲁一皱着眉,将婴戏杯左右翻转,默不作声。于东民年纪大,显得老成持重些,只是看着犹豫不决的张鲁一脸上泛着冷笑。王硕也是年轻于东民几岁,性子急,抢先开口揶揄道:“这种俏货还要如此反复斟酌吗?看来小张先生怕是只承继了卫东老先生稳重性子,没得到老先生那副鹰眼呐。”
王硕说到张卫东,张鲁一脑子里忽然出现父亲鉴古的场景。虽然他对鉴古行毫无兴趣,但毕竟在张卫东身边耳濡目染也得了些门道,而且父亲对那些鉴古窍门在他面前也是毫无保留。张鲁一将婴戏杯放回锦盒,闭目思索。
会场上安静得可怕,王硕还想说什么,却被主持人拉住。忽然张鲁一睁开眼,再次伸手取出婴戏杯,轻轻用中指轻叩杯沿随即放在耳边,婴戏杯随即发出一阵清脆地回响。
随着声音逐渐消失,张鲁一的嘴角却露出微笑。他将婴戏杯放回锦盒,叹了口气。问主持人要了话筒:“这只婴戏杯做工精致,器型完整,的确是个好的工艺品。要说这位制器师傅也是位高人,建议先生收藏好传给后人,或许再过百年也能算得上是件古玩。”
张鲁一的话直接判定这婴戏杯是一只妖,也就是迷惑性极大的赝品。王硕和于东民脸色大变,张鲁一无异于是打了两人的脸。但鉴古界的规矩鉴定必然要拿出佐证来,不能空口白牙,于是他们盯着张鲁一,看他如何解释。
张鲁一接着说道:“各位都知道大明官窑的胎土在万历年因为麻仓土枯竭改用高岭土,到了成化瓷基本配方就是瓷石配伍高岭土制胎。高岭土的氧化铝成分高,可塑性强,是比麻仓土更有效的制瓷原料。”
说完张鲁一又拿起那只婴戏杯:“这只斗彩杯,无论制胎还是上釉的步骤都是复原了古代的工艺流程。甚至制瓷师傅绘画功底极为精湛,不管是绘制的底款还是婴戏图都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这位师傅依旧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高岭土。高岭土在我国分布较广,虽然都叫高岭土,但因为产地不同,还是有些许的差别,制成瓷器敲击的声响也会有毫厘的区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只婴戏杯所用的高岭土来自星子县东牯山,而非大明官窑的原料供应地浮梁东埠高岭山,也就是所谓的‘明砂高岭土’。据我所知,星子高岭土开矿于大清嘉庆年,这完全得益于‘明砂高岭土’的枯竭。所以用星子高岭土制作瓷器的年代绝不会早于嘉庆年。”
王硕脸上有些挂不住,矢口叫道:“小张先生,就算是嘉庆年那也是真玩。”
张鲁一又转向王硕和于东民,微笑着说道:“王先生一定是糊涂了,斗彩瓷在大清官窑的确也有仿制,却绝不会再烙上前朝成化的款识。就算到了晚清,民窑也有大量仿制,为了招摇撞骗落上成化款也是有的,但因为高手都已被官方搜罗,这些民窑瓷品不过就是粗制滥造,根本没有精品可言。所以综合我前面所说,这件斗彩几近完美,却只是个现代工艺品而已。”
会场再次沉寂,好一会儿,喇叭才再次响起那位藏家的声音:“小张先生不愧是卫东大师的儿子,果然虎父无犬子。这件玩意儿是景德镇顶级瓷工足足花了两年时间精心制作,再用五年时间做旧处理,七年的心血没想到却败在你一根指头上,这次我真心心服口服了。”
会场里瞬间爆发出掌声来,听掌声来到此间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支持人笑着接过话筒:“看来张鲁一先生的确尽得了张卫东大师的真传。那么如果没有其它异议,我们就请三位开始鉴定这三件青铜簋。”
张鲁一只见过巫皋簋的照片,却没真正见过实物。只见眼前这三件巫皋方簋器型厚重,外壁纹饰有着明显的春秋时期晋国的风格,从青绿色的锈面来看,是自内向外绝对不可能是人为造成。只是奇怪的是这些簋包括簋盖的内面虽然没有铭文,却无任何锈迹,甚至某些局部还保留着青铜原有的赭黄色,似乎表面镀了层金属膜。电镀技术无疑是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张鲁一想到了目前收藏在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这把剑表面就是通过某些特殊的化学处理,所以历经千年依旧锋利无比。可惜的是这种青铜表面处理工艺早已失传,已无法一探究竟,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工艺是的确存在的。
鼎,簋,盨,这种青铜容器,在周朝作为实用器的作用越来越小,逐渐演变为祭祀以及陪葬的明器。之前在曲沃发掘的晋侯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内侧面都未经过特殊处理,巫皋的陪葬竟然会比主子晋侯制作还要精致和繁琐,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除非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张鲁一将其中一只最大的簋捧在手里,仔细看它内壁的情况。在前后反转的过程中,大厅的灯光在光滑似镜的内壁上反射出昏黄的光,射入张鲁一的眼睛。令张鲁一感到一阵炫目,眼前的黄光突然扩散,逐渐转成白色的光线,模糊中有些奇怪的东西在急剧扩大。眼花了?张鲁一心想,于是揉了揉眼睛,再看时一切有回归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张鲁一正想再仔细研究一下,王硕与于东民因为前面落了面子,早已开始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鉴定,经历了刚刚那一幕,在场的人似乎更想听听张鲁一的说法。
张鲁一当然知道自己手里的就是真货,等王硕和李东民说完,就只说了一句:“这东西的确是真货。”他刚想说一下自己的理由。却听外面一阵嘈杂声,间或听见两声枪声响起,场内所有人都停下动作一起看向大门。
不一会儿,一个黑衣人慌慌张张地撞门而入,大声叫道:“有条子。”
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乱作一锅粥,主持人丢下话筒直接窜入门帘遮蔽的通道。四周包厢里发出各种木板撞击和瓷杯摔碎的声响,估计各家也是慌不择路。等张鲁一反应过来,身边的王硕,于东民都已失了踪影,只留下不知所措的他站在空地中心。
“快跟我来。”
张鲁一循声望去,过道的隐蔽处,那个脏辫女孩正朝着他挥手:“快过来跟我走,愣着干嘛,你傻了……。”女孩焦急地呵斥着。
张鲁一早已懵圈,啥也没想就直接朝女孩的方向跑去。
跟着女孩在楼道里穿梭,张鲁一被绕得失去了方向感。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女孩拉着他闯进底楼的一间屋子,这里有几个大型的洗衣机和一些装满白色被单的篓子,估计这里是度假村的洗衣房。张鲁一环视了四周,似乎没有找到另一个出口。女孩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几眼,确认后面没人后,推开堆在墙边的几个架子,露出一扇铁窗。
或许是洗衣房常年潮湿的缘故,铁窗上面锈迹斑斑,勉强还能看出原先白色的漆皮。女孩用力拉窗,却没拉动,看来是锈死了。“怎么拉不开呢?上次还能开呢。”女孩甩了甩酸胀的手,有些纳闷。
“你说的上次是什么时候?”张鲁一凑近看了下锈死的铁窗铰链,这窗至少四,五年没开过了。
女孩想了想:“十岁,不对,十一岁的时候吧。”
十几年前?张鲁一无奈地看着女孩,叹了口气:“我来试试。”张鲁一找了根木棍,在铰链处用力敲打了几下,瞬间窗上的铁锈沙沙地落了一地。然后张鲁一拉住窗上的拉手,猛地一扯,铁窗被艰难地打开了。两人随即翻窗出去。
窗外是一片花园,这里的植被显然与外面的那种规划的观赏植物完全不同,排布似乎很自然,没有什么刻意的修剪,显得自然许多。长长的绿草丛中,点缀更多的是大片的白色鸢尾花。花园整体面积不大,四周都是高高的围墙将整个花园封闭起来,南面围墙有一扇很小的木门,估计就是花园的入口,张鲁一经过时尝试着拉了几下木门,却是从外面锁着的,根本打不开。
“到这里安全了。”女孩笑嘻嘻地看着张鲁一。
“其实……。”此时的张鲁一忽然回过味来,“其实我想我不应该逃走,我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就算遇到警察应该也没事。”
女孩摘了几朵鸢尾花,蹲到一个土堆前,随手拔去几株野草,将鸢尾花放在土堆上,呆呆地看着这些鸢尾花,好一会儿,就像是忽然惊醒,回头问道:“你刚刚在说话吗?不好意思,我走神了。”
张鲁一于是重复了一遍,女孩冷笑着:“冷山堂做的事有不违法的吗?”
张鲁一知道女孩说的对,冷山堂搞的是文物贩卖的黑市生意,是在公安局挂了号的。他张鲁一就算没有参与黑市交易,但自接受冷山堂邀请开始,他与冷山堂便有了关联,到了警察局也是说不清楚的。只是目前他不想承认这个事实而已。
张鲁一还想说什么,忽然女孩将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指指木门外,张了几下嘴,没有发出声音。看口型,应该是“外面有人”。
于是他轻手轻脚走到木门前,耳朵贴在木门上听着外面的动静。门外果真有人,而且不止一个。偶尔听到有人轻声呵斥“轻点,轻点,砸坏了,老子弄死你们。”听起来像是在搬运着什么东西,说话人声音虽然轻,但很有辨识度,正是毕南村。张鲁一左右看看,见墙脚斜靠着一个旧木梯。张鲁一伸手扒拉了几下,好在这木头虽然看上去有些腐朽,但勉强还能一用。借着木梯,张鲁一爬上前头,偷偷向外看去。
围墙外面是一条碎石路,一直延伸到湖岸,好几个冷山堂的黑衣人正在费力地搬运着几个木条箱子,与前面巫皋簋的外包装箱几乎是一样的。毕南村则在一边急吼吼地催促。看运送方向就是湖岸边,那里应该有个驳船码头,显然冷山堂是想用水路撤离货物。只是张鲁一有些奇怪,那些警察行动如此缓慢,竟然还能让冷山堂有时间如此从容地转移赃物。
看了一会儿,张鲁一看到那个会场主持人走到毕南村身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毕南村抬头看着主持人:“是真的吗?确认是假警察?”
主持人点点头:“咱们人捡到一个警号牌,徐掌事请里面的兄弟帮忙查了,还真他妈是假的。南哥,你说这些人胆也忒大了,竟然敢跟冷山堂玩阴招。”
“查明这些假警察的山头吗?”毕南村继续问。
支持人摇摇头:“这几个人过来放了两枪就全溜了,不知道有什么目的,听兄弟们说和几个人看起来眼生得很。”
“怎么没见三儿?”
“我让三儿去大厅搬那几个簋,估计一会儿就过来了。”主持人回头看了看,却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于是喊道,“三儿,怎么回事?”
三儿气喘吁吁地叫道:“南哥,森哥,大厅里的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