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朕在大明做慈善
第137章 朕在大明做慈善
紫荆关内,叶盛和孙琦正带领的明军士卒开始生火做饭。
一排低矮破旧的老屋,危危的立在关城下方。
炊烟从老屋中袅袅升起,如同一条舞动的白绫,缓缓攀上屋旁枯树的枝头。
瓦剌人之前进攻紫荆关的痕迹还历历在目,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残垣断壁、斑斑血迹。
孙琦在京师保卫战前,曾经随他大哥孙祥一起来到过紫荆关宣旨。
只是再次到来,却是山河依旧,故人不在。
“如此雄关,若是有充足时间加以整顿,则胡人别想通过一兵一卒。”
紫荆关的地势险要,让站在关城之上的叶盛有感而发。
因为之前误会了孙祥,所以叶盛特意对紫荆关一战做了深入了解。
现在的叶盛知道了,明军之前丢失紫荆关是非战之罪,而是承平日久后的防备松懈,。
还是因为之前瓦剌人快刀快马南下,导致孙祥他们来不及对紫荆关加以巩固。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百年承平之下,关隘防备荒废,才让瓦剌人有了可乘之机。”
孙琦如今不再是布衣之身,而是五品的军中千户。
在其位谋其政,所以孙琦也从军事角度来思考问题。
“遥想太祖当年,蓝玉出捕鱼海,一战定乾坤,北元失其国。”
“太宗皇帝当政之时,我大明百万雄师五次北伐,打得瓦剌、鞑靼只能奉我大明为宗主。”
“这才过了多少年,居然就让瓦剌人给打到了咱们京师城下?”
对于明军的军备废弛,孙琦也是深有感受。
“孙贤弟也不用过于感慨。”
“也先兵临城下,我们都能扛过来。”
“他日我大军齐备之后,定能封狼居胥、燕然勒功。”
“到时候,我大明的旗帜必将飘扬在塞北之地!”
叶盛很是愧疚,所以他处处想要弥补。
“伤感的话,就不说了。”
“当下还是需要重新振作,要把紫荆关重新休整一番。”
经过多日的相处,孙琦也知道叶盛本性不坏,只是有时候大嘴巴。
不过孙琦和叶盛也都知道,修建紫荆关的事情,只能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他们两人只能从旁监督和协助。
又隔了几天,工部的一个主事来到了紫荆关下。
原本寂静的紫荆关内外,又一次迎来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上一次紫荆关这么人声鼎沸,还是韩青和孙祥坐镇之时。
从固县附近征调而来的数千民夫、军士,开始在工部官员的监督下,对紫荆关进行修固。
“大人,我们找到了孙祥将军埋骨的地方。”
随着一个校尉来报,孙琦和叶盛都坐不住了。
“大哥!”
孙琦一路快跑之下,叶盛都差一点追不上。
“之前是我误听闲言闲语,才导致孙参军蒙受不白之冤。”
“我大错特错矣!”
叶盛摘下乌纱帽,对着孙祥的骸骨重重一拜。
“军人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
“我大哥死得其所!”
孙琦不是得理不饶人。
在看到叶盛态度谦卑后,孙琦打心眼里原谅了叶盛。
“既然我大哥是在这紫荆关下以身殉国的,那么便让他和我大明其他将士们一起埋骨之处。”
“大哥他一心为国,就让他的英灵继续守护着紫荆关!”
孙琦说完之后,就亲自上去拾捡起了孙祥的骸骨。
一根又一根,孙琦拾捡得十分仔细,生怕有遗漏。
孙琦一边拾捡,一边把到手的骸骨放到了一面日月旗上。
孙琦拿出的这一面日月旗,是朱祁钰特意赏赐。
“孙参军,一路走好!”
叶盛再一次深深躬身。
只不过突然一阵晚风吹过,让叶盛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也不知道是孙祥不愿意原谅叶盛?
还是孙祥只是报复和捉弄一下?
……
京师城外,一堆堆的柴火,被架了起来。
一具具尸骨,用白布覆盖着。
这些尸骨都是在荒野中发现,并且无人认领和掩埋的明军阵亡将士。
朱祁钰先是让钦天监算了一个适合破土、安葬、祭祀的日子,然后就亲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祭奠。
等到礼成之后,老将杨洪走到一队明军士兵大吼:“举枪!”
“刷刷刷!”
士兵们把火枪直指天空。
为了烘托气氛,朱祁钰特意让工匠在这些火枪上面,都给安装了一个铁匣子。
而这些匣子里面装了铁砂,就是用来举枪的时候发出声响。
杨洪又是大吼一声:“放!”
回应他的的,是接连九声枪响,以及升腾起的阵阵烟雾。
临时搭建的灵堂之中,有一群和尚和道士。
听说是要祭奠阵亡明军将士,这些出家人没有要钱才做法事。
和尚们正在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拜阎君、延请地藏、开金桥、引幢幡……
“开方破狱”,是开始超度亡魂,诵咏经书。
念的是《破地狱偈文》,拯救亡灵出地狱、得解脱的意思。
“传灯照亡”,是指佛经犹如明灯一般,给亡灵以指路西行。
即放上一盏燃烧的青油灯。
“开金桥”,是为了死者来世,能够托生于福禄之地。
道士们正在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伏章申表”,是咏读向天帝奏告的文书。
如此这般,僧侣、道士们,为亡灵超度,为活人祈福。
随着火堆点燃,一具具尸骨被投入火中。
等到火灭,亡者只留下碎骨。
又有明军士兵肃穆上前,将白碎骨捡起来,放入陶瓷的骨灰坛中。
每一个骨灰坛外面,都是有用日月旗进行包裹。
至于安葬亡者们的陵墓,经钦天监勘测之后,选在城郊万寿山一处风景清幽之地。
陵墓取名“忠烈祠”,有设置伤残的老兵进行日常看守。
出动的队伍尽缟素,又有军士沿途抛洒纸钱。
天地间,雪白一片。
明军护送着英魂一路北行,直到他们入土为安。
山丘上下,新坟座座。
举目望去,天地间时常有纸钱被风卷起后,随风飘荡。
又有灵幡插于坟头,在风中咧咧作响。
去年冬天爆发的京师攻防一战,文臣武将都入了军营,就连老百姓也齐齐上阵。
烈士们的家属,也都受邀得以参加这一次葬礼。
朱祁钰这是烈士家属们,来送他们亲人最后一程。
孩童哭喊:“父亲,归来!”
妇女呼唤:“夫君,慢行!”
老者痛哭:“儿啊,好走!”
一声声凄厉的哀嚎,钻入了明军将士们的耳中。
明军将士,都是神色悲痛。
不少人,眼中更是含泪。
朱祁锐亲自点燃香烛,插进来泥土里。
“父皇,儿臣看到很多孩子没了家人,儿臣以为他们十分的可怜!”
朱见济按照事先他母亲对他的教导,缓慢走到了他父亲朱祁钰的面前。
“陛下,臣妾以为除了祭奠英烈之外,还当抚恤其家人。”
“臣妾请求陛下,于城郊建设“荣军院”一座。”
“以此来让那些在战火中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将士,可以有一个能够栖身之地。”
杭贵妃轻移莲步,走到朱祁钰面前行了一个万福。
这一次的祭祀大典,朱祁钰没有携带汪皇后,也没有携带太子朱见深。
朱祁钰出于政治目的,只是带了他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以及朱见济的生母杭贵妃。
“父皇,儿臣不忍看到那些孩子流落街头,儿臣愿意自己少吃一点,少穿一点。”
“儿臣求父皇建一座孤儿院,用来收养这些失去家人的孩子。”
朱见济努力想要装成大人模样。
只不过他的奶声奶气,却是说明他并不比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人的孩童,要大上几岁。
“朕,深以为然!”
朱祁钰对着朱见济和杭贵妃重重点头,这是对自己妻儿的认可。
“高谷听命!”
“朕命工部在皇庄之中勘探一处位置,建造荣军院和慈幼院各一座。”
朱祁钰郑重其事的,对着工部尚书高谷下达命令。
朱祁钰说的荣军院,其实是抄袭了后世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
巴黎荣军院又名“巴黎伤残老军人院”,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
法兰西帝国的始皇帝拿破仑,就是埋葬在荣军院。
慈幼院,也就是孤儿院。
取名《周礼》,是宋理宗赵昀所设。
淳佑七年,宋理宗赵昀下诏划拨官田五百亩,由临安府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的初生婴儿。
宝佑四年,临安慈幼局运作成熟之后,宋理宗又下诏全国推广,在全国各州建立慈幼局。
慈幼局所有费用由朝廷支出。
当时也没有奶粉之类的婴儿哺乳替代品,所以收养的婴儿就由国家出钱雇乳母喂养。
其实明朝也有自己的慈善机构,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
朱祁钰为了给自己儿子铺路,所以故意弃之不用,而是效仿前人。
养济院,就相当于现在的养老院、孤儿院,专门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还有一些孤儿。
而且大明王朝规定,养济院当中,每个人每个月分三斗米、五斤肉。
如果地方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赡养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轻则撤职查办,重则下狱问罪。
漏泽园就是义庄,专门收一些无人认领的尸体,由国家出钱叫他们安葬。
惠民药局是专门为那些看不起病的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免费看病,免费派发药品。
“工部领旨!”
高谷连忙出列接旨。
“户部当统筹兼顾,从国库拨款。”
陈循在高谷退回行列之后,连忙主动请缨。
“陈阁老,户部一群男儿郎,哪里懂得喂养小孩?”
杭贵妃出来止住了陈循的话。
本来杭贵妃和朱见济的说辞,都是事先商议好了的。
只不过杭贵妃虽然是小门小户出身,可她也想看到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够君临天下。
所以,杭贵妃这才临时增加了自己的戏码。
“臣妾以为,陛下当从内承运库每年拨一笔钱粮,用以荣军院和慈幼院的支出。”
杭贵妃好不容易有一次在群臣面前露面的机会,她自然想要得到更多。
“准!”
朱祁钰也不想自己的仁政,被外臣们抢了过去。
“臣妾还请陛下划拨皇庄田地各五百顷,用其岁入作为荣军院和慈幼院的度支。”
杭贵妃这是为了彻底解决荣军院和慈幼院的收入问题。
年年由内承运库拨款,还不如一劳永逸的让荣军院和慈幼院有着自己的收入。
而且杭贵妃也知道,明朝直接属于皇帝的皇庄,可是有着好几处,其下土地高达数万顷。
“杭妃仁爱,朕焉能不许?”
朱祁钰看了一眼自己的女人,眼神里面满是肯定。
“臣妾还有一请。”
杭贵妃的这是尝到了甜头。
“陛下后妃不过数人,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宫人侍候。”
“臣妾想请陛下将宫人中一部分四十以上的老人放出宫外,让他们负责打理荣军院和慈幼院。”
“而且臣妾不才,愿意带着这些宫人一起为陛下分忧。”
杭贵妃这是自告奋勇,她今天是要给自己和儿子捞取政治资本。
“大善!”
朱祁钰对于自己女人的态度很满意。
历史上人们常常警惕于后宫干政,可朱祁钰一直认为明朝是属于矫枉过正。
就是因为外戚势力太过单薄,所以才让文臣们少了一份牵制,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东林党祸国殃民。
既然杭贵妃有心,朱祁钰也愿意给她这个机会。
更何况,杭贵妃只是做慈善。
“谢陛下!”
杭贵妃满心欢喜。
“济儿,你当向你母妃学习,今后要仁政爱民。”
朱祁钰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有意无意在群臣身上扫过。
这次能够随朱祁钰出席因此典礼的群臣,每一个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
他们当然明白朱祁钰的心思,只不过朱祁钰不明说,他们也就乐得装死。
“陈卿,既然户部上下也有仁爱之情,朕以为不可熄灭如此拳拳之心。”
“朕以为可在原来的基础上,追加一成数额,用以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的日常支出。”
“朕还要在户部十三清吏司麾下的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之外,再设善科。”
“新增的善科,掌各地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为我大明尊老爱幼!”
朱祁钰这是要在明朝大兴慈善事业,也是要通过这样的慈善事业来让天下受益。
让天下知道,他朱祁钰才是最适合做龙椅的那个人。
士绅集团不是经常通过铺路修桥来赚取名声吗?
朱祁钰可不愿意让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们专美于前!
“臣领旨!”
陈循连忙出列。
增设善科,就是扩充户部的职权和队伍,陈循怎么可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