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4章 汴京旧梦,乱世初显

第4章 汴京旧梦,乱世初显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汴京城逐渐苏醒。街道上早已人声鼎沸,叫卖声、脚步声、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这座千年古都的市井图景。

苏青柠跟着李善走在杏花巷上,仔细观察着这条美食街。各家店铺的招牌琳琅满目,有\荣华楼\、\醉仙阁\、\品味轩\等,每家门前都摆着精致的点心样品。

\这条街上最有名的是荣华楼,\李善介绍道,\他家的厨子是御膳房出身,手艺一绝。\

系统分析:

【商业格局】

街市分布:

高档食肆:荣华楼为首

中档店铺:数家知名老店

平民小贩:遍布街角

特色摊位:零星分布

\御膳房...\苏青柠若有所思。她记得现代史料记载,北宋御膳房的菜品精致程度甚至超过后世许多名店。

正想着,街上突然一阵骚动。只见一群衙役快步走来,为首的是个面色阴沉的中年男子。

\王大人驾到!\衙役高声喊道。

路人纷纷避让,苏青柠却看得出神。这个王大人,正是刚才轿子里傲慢的御膳房总管王守仁。

\姑娘快让开!\李善拉着她闪到一旁。

王守仁走到荣华楼前停下,掌柜的赶紧迎出来:\王大人光临,蓬荜生辉啊!\

\哼,太后寿宴在即,本官要亲自检查各家食材。\王守仁冷声道,\若有不合规矩者,决不轻饶!\

苏青柠暗自记下。这太后寿宴,或许是个机会。

待王守仁一行远去,李善才松了口气:\这位王大人最是难缠,仗着御膳房的权势,没少欺压各家店铺。\

\是吗?\苏青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走过几家店铺,她们来到那间空置的铺面前。虽然有些破旧,但位置极好,紧临御街,来往的达官贵人不少。

\这铺子的前任老板是御膳房的人,\李善压低声音,\听说得罪了王大人,就......\

苏青柠点点头。这更坚定了她的决心。在这个乱世,要想立足,光有好手艺是不够的。

\李老丈,这铺子我要了。\她拿定主意。

\啊?\李善吃惊,\姑娘可想好了?这条街可不太平啊!\

苏青柠微笑:\越是不太平,越要有人守住这一方烟火。\

接下来几天,她开始筹备开业事宜。除了基本装修外,她特意在后院辟出一片空地种药材。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药材,\她对李善解释,\但用得好,就能做出养生美食。\

\养生美食?\李善似懂非懂。

\比如这个。\苏青柠取出一碗刚做好的羹汤,\加入当归、枸杞,补血养颜;配上山药、莲子,健脾养胃。\

李善尝了一口,眼前一亮:\好喝!这味道,比荣华楼的还要好!\

正说着,街上又传来骚动。这次是一队金国商人,为首的是个年轻女子,正在四处打量街上的店铺。

\这是金国大使的千金,\路人小声议论,\听说专门来买太后寿宴的贺礼。\

苏青柠若有所思。这或许是个机会。

\李老丈,您在这条街上消息最灵通,\她问道,\不知太后平日最喜欢吃什么?\

李善想了想:\听说太后最近身子不适,常常胃口不好。\

苏青柠眼睛一亮:\那就准备些开胃养生的点心......\

夜幕降临,汴京城渐渐安静下来。苏青柠站在铺子里,透过窗户望着街上的点点灯火。

这座繁华的都城下,暗流涌动。而她,将在这乱世中,用一双巧手烹调出不一样的人生。

月光洒在她的食谱上,一个全新的传奇,即将开始......

街市渐渐安静下来,暮色中的杏花巷飘着阵阵茶香。

\姑娘,\收拾完药材的李善突然开口,\听说这位王大人的名字还颇有讲究,他这名字倒是与一个古老传说有关。\

苏青柠正在翻看医书,闻言抬头:\哦?愿闻其详。\

李善捋着胡须道:\老朽年轻时曾遇到一位游方道人,他说'守仁'二字大有来历。相传先秦时期就有一位隐士,也叫王守仁......\

\此人讲究心性修养,认为为人处世要'知行合一'。强调心性修养。他认为,人心本善,格物致知不在外求......\

\那位隐士如何说?\苏青柠来了兴趣。

\他说人心本善,要以良知为本。处世不在表相,而在本心。\李善说着,似有所感,\可惜如今有些人,徒有其名,却不明其理。\

苏青柠眼前一亮。作为穿越者,她顿时想起了明朝的那位王守仁(王阳明)。

\是啊,\苏青柠意味深长地说,\他主张'致良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本心的善念。可惜......\

李善道:\姑娘见识不凡啊!老朽也听说过一些。那位先贤不仅学问了得,为人处世更是光明磊落。\

正说着,街上传来一阵喧闹。王守仁正带人检查一家小店。

\这些香料有问题!\只见他厉声呵斥,\全都给我查封了!\

小店老板连连磕头:\大人饶命!这都是上好的货色啊!\

\唉,\李善摇头叹息,\那位隐士说过,'存天理,去人欲'。如今看来......\

\李老丈,\苏青柠轻声道,\这些香料可有问题?\

李善摇头:\哪有什么问题,不过是不肯给孝敬罢了。\

苏青柠起身,轻声道:\李老丈,且让我去看看。\

\姑娘小心!\李善担忧地说。

\王大人。\苏青柠望着那可怜的小店老板。她上前施礼,\小女子略通医理,可否让我看看这些香料?\

王守仁转身,见是个年轻女子,皱眉道:\你是何人?\

苏青柠不慌不忙,拿起一包香料仔细查看:\这是上等的桂皮,产自岭南。味甘性温,能温中散寒。想来王大人精通御膳,对此应该很了解?\

王守仁一愣。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对香料如此了解?还暗指他身为御膳房总管却不识货?

\哼,识得几味香料就来卖弄?\他冷哼道。

\懂得倒是不少,\他继续哼道,\不过本官说它有问题,就是有问题!\

苏青柠微微一笑:\小女子读过《本草纲目》,上面说'桂乃众香之首',最适合养生进补。王大人以为然否?\

\王大人可知那位同名的先贤,最讲究什么?\ 她又道。

\什么?\王守仁不耐烦道。

\良知二字。\苏青柠正色道,\他说'良知现前,是非自明'。且这位先贤最讲究'存仁去欲',说为官者更应如此。\,\王大人以为然否?\

四周突然安静下来。这番话,可谓是字字珠玑,却又句句带刺。

王守仁脸色阴晴不定。他当然知道那位先贤的大名,此时被人当面对比,颇为难堪。这番话不但说到了他的名字来历,更指出了他的所作所为与\守仁\二字相悖。

\你......\他语塞片刻,最后冷哼一声,\念在你是女子,本官不与你一般见识!走!\

说完带人离去,小店老板感激涕零地连连向苏青柠道谢。

\姑娘好智慧!\李善叹道,\不过这王大人怕是记恨上了。\

苏青柠抿了口茶:\无妨。既然同名同姓,不妨让他多想想那位先贤的教诲。或许这能让他想想'守仁'二字的真意。\

夜色渐深,茶香袅袅。苏青柠望着街边的灯火,若有所思。

\那位隐士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街上的纷争,归根结底,不过是人心的较量罢了。\

店里的灯火摇曳,映着她坚毅的侧脸。在这个乱世之中,她要用美食与智慧,在这条街上站稳脚跟。

\这街上的纷争,不过是人心的较量......\苏青柠放下茶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姑娘,不好了!\李善匆匆跑进来,\王大人正带人挨家挨户搜查香料,说是要杜绝劣质货品。\

\哦?\苏青柠站起身,\看来这是冲着我来的。\

街上已经乱作一团。几家小店被查封,店主们跪在地上求情。一时间哭声、喊声此起彼伏。

\青柠小馆也要查!\王守仁带人走来,语气咄咄逼人,\刚才那位姑娘既然懂得辨别香料,本官倒要看看她的货色如何!\

面对气势汹汹的搜查,苏青柠却异常平静。她不慌不忙地打开药材柜:\王大人请看,这些都是刚从宝芝堂买来的上等货。\

柜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各色药材,每个瓷罐上都贴着详细的标签,注明产地、功效和进货时间。

\宝芝堂?\王守仁一怔。那可是汴京城最大的药材行,连御药房都要从那里进货。

\不止如此,\苏青柠又取出一本账册,\这是每笔进货的明细,包括价格、数量,以及宝芝堂的印章。王大人若有疑虑,大可去查证。\

这番准备可谓滴水不漏。王守仁原本气势汹汹,此时竟有些无从下手。

\姑娘果然好手段。\他冷笑道,\不过本官听说你要开设食肆,不知可有牌照?\

\牌照自然是要的。\苏青柠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刚从市井司领来的,大人请过目。\

文书上赫然盖着官府的大印。李善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如何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竟然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王守仁接过文书,仔细查看一番,却找不出任何破绽。他的脸色越发难看:\哼,开业的事容后再说。本官还要查其他店铺,告辞!\

等他带人离去,李善才松了口气:\姑娘真是料事如神!这些准备......\

\在现代......\苏青柠差点说漏嘴,赶紧改口,\我在老家时就见过,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手续要齐全。\

她望着王守仁离去的背影,轻声道:\这第一战,算是赢了。不过接下来,只怕还有更多考验。\

夜深了,街上渐渐安静下来。苏青柠坐在店里,借着油灯的光线翻看那本古老的食谱。这是她穿越时带来的唯一物件,上面记载着许多失传的美食配方。

\且让我看看......\她轻声自语,\这些养生膳食的配方,或许能成为我的立足之本。\

突然,她的目光落在一个熟悉的名字上——\玉露九转\。这不就是她在现代研究了很久却始终没能破解的配方吗?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骑士从街上疾驰而过,似乎是在传递什么紧急军情。

\边关又有战事了......\巷口的更夫叹息道。

苏青柠放下食谱。她知道,这些不过是靖康之变前的预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要如何在乱世中立足,又该如何用一双巧手影响历史的进程?

这些谜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本古老的食谱里。而她的传奇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明日就是开业的日子,她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这条杏花巷上,即将出现一个不一样的食肆,一个将改变历史进程的地方。

\青柠小馆......\她轻抚门前崭新的招牌,\就从这里开始吧。\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的更声。汴京城的天际,已现出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第三天清晨,杏花巷上格外热闹。青柠小馆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门口摆满了新鲜的时令果蔬,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从店里飘出来。

\恭喜啊!\左邻右舍纷纷前来道贺,\没想到这铺子这么快就重新开张了。\

苏青柠一一致谢,目光却时不时瞥向街口。今天的第一战至关重要,她要让汴京城的人知道,这里不只是一家普通的食肆。

\来了!\李善小声提醒。只见街口来了一群穿着华贵的公子哥,为首的正是荣华楼东家的公子王元亮。

\这就是新开的店?\王元亮踱步进来,傲慢地打量着店内陈设,\倒是干净。\

苏青柠微微一笑:\公子光临,蓬荜生辉。不知可愿品尝些新做的点心?\

\也好,\王元亮大马金刀地坐下,\让我看看你这新店有什么本事。\

【系统提示:第一位关键客人到来,建议使用特制养生点心】

苏青柠亲自上了一盘点心:\这是'玉露晶心',采用人参、莲子为主料,配以蜂蜜调味,既养生又开胃。\

晶莹剔透的点心像一颗颗玉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王元亮夹起一块,刚要放入口中,突然皱眉:\这味道......\

\公子发现了?\苏青柠笑道,\这确实不是寻常的人参味。我用了一种特殊的浸泡方法,能让人参的药性更温和,口感更佳。\

王元亮细细品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有点意思。这配方......\

\是小店独创,\苏青柠不露声色地说,\若公子喜欢,可以常来品尝。\

【系统分析:初次试探成功,对方表现出明显兴趣】

正说着,外面又有客人进来。这次是几位穿着素雅的中年人,从谈吐举止看,似是朝中官员。

\听闻这里新开了家养生食肆?\为首的官员问道。

\正是。\苏青柠立刻让人上茶,\几位大人若不嫌弃,小店还有一道'清心安神汤',最适合案牍劳累的人饮用。\

官员们对视一眼,点头道:\那就尝尝。\

很快,一碗碗清澈的汤品端上来。汤色澄澈,飘着几片莲花瓣,香气怡人。

\这是......\官员们惊讶地发现,喝下这汤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用了一些提神醒脑的药材,\苏青柠解释道,\都是最温和的配方,既不会上火,又能提振精神。\

【系统提示:成功吸引第二批目标客户,商誉开始建立】

消息很快传开,到了午时,店里已经座无虚席。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达官贵人都派人来打探,询问是否可以预订药膳。

\姑娘真是太厉害了!\李善兴奋地说,\这一上午的收入,就抵得上寻常店铺大半个月了。\

苏青柠却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她望向街对面的荣华楼,那里已经有人在密切关注这边的动静。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她轻声说,\不过至少,我们已经在汴京城站稳了脚跟。\

夜幕降临,青柠小馆终于可以打烊。苏青柠坐在后院里,计算着今天的收入,同时规划着未来的发展。

突然,一个小二急匆匆跑来:\姑娘,外面有位贵人求见!\

\这个时辰?\苏青柠有些意外,\请进来吧。\

来人穿着一身便装,但举止不凡。他开门见山地说:\在下是御膳房的张典膳,今日特来向姑娘讨教一个问题。\

苏青柠心中一动。御膳房,这可是个不能忽视的势力。

\张大人请说。\

\不知姑娘可有兴趣,为即将到来的太后寿宴出一份力?\

一个御膳房的人半夜来访,这显然不是巧合。苏青柠给张典膳沏了杯茶,不动声色地问道:\张大人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张典膳端起茶盏,迟疑片刻才说:\今日品过姑娘的'玉露晶心',确是难得一见的养生佳品。恰巧太后近来胃口欠佳......\

\所以张大人是想请我为太后调理身子?\苏青柠不等他说完就猜到了来意。

\正是。\张典膳点头,\若姑娘能研制出合适的膳食,御膳房必有重谢。\

苏青柠轻轻摇头:\张大人说笑了。太后的膳食向来由御膳房专责,小店如何敢僭越?\

\这......\张典膳显然没料到她会拒绝,\姑娘莫非是怕王总管那边......\

\非也。\苏青柠倒了第二杯茶,\我是在想,堂堂御膳房,为何要在半夜派人来一个小店讨教?这背后,怕是另有隐情吧?\

张典膳神色一变。隔着茶烟,他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女子。表面看起来柔弱,却处处透着不寻常的精明。

\实不相瞒,\他压低声音,\太后寿宴在即,御膳房却出了些状况。王总管......\

\所以张大人是想找个外援?\苏青柠打断他,\若我猜得不错,王总管最近应该遇到了不少麻烦。\

张典膳一惊:\姑娘如何知道?\

\很简单。\苏青柠缓缓道,\若非如此,堂堂御膳房又怎会来寻一个小店帮忙?更何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