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31章 厨艺大会,技压群雄

第31章 厨艺大会,技压群雄

晨露未干,\食医斋\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但今天的氛围有些不同,因为一个身着蜀锦长衫的老者正在店外驻足。

\这位老先生,\店小二立即迎上前,\是来用早茶的吗?\

老者没有说话,只是定定地看着店门上方的匾额,目光深邃。

\是李老先生!\一个路过的茶商认出了他,惊呼出声。

苏青柠正在二楼查看账本,听到动静走到窗前。只见那老者面容清矍,白须飘逸,虽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

\师父,\李玉竹轻声说,\那是蜀中'天香楼'的创始人李怀光,据说他的茶艺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有意思,\苏青柠微笑,\请李老先生上楼。\

不多时,李怀光在店小二的引领下来到二楼雅室。室内早已备好茶具,苏青柠亲自侍立。

\老朽冒昧来访,\李怀光开门见山,\是为了赏茶会的事。\

\李老先生远道而来,必有高见,\苏青柠一边沏茶一边说。

\听说苏供奉要在赏茶会上展示南北茶道的融合?\李怀光问。

\正是。\

\可是......\李怀光接过茶盏,轻轻嗅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茶......\

\是家师传下的独门手法,\苏青柠说,\用蒙顶甘露配以龙井,再加入一味养神的药材。\

\妙啊!\李怀光品了一口,赞叹道,\茶性温和,却又不失灵气。这配方......\

\是专门为老先生准备的,\苏青柠说,\听闻您近来失眠,这茶应该能帮到您。\

李怀光放下茶盏,目光灼灼:\苏供奉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难怪江南茶界都在传你的名字。\

\老先生过奖,\苏青柠谦逊道,\不知您对赏茶会可有指教?\

\指教不敢当,\李怀光说,\只是想问问,能否让老朽也参一脚?\

\当然欢迎,\苏青柠说,\不知老先生想......\

\我想在赏茶会上,展示一下蜀中的茶道,\李怀光说,\也让大家看看,何为真正的'一茶一世界'。\

\一茶一世界?\苏青柠双眼一亮,\请老先生指教。\

李怀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包裹,打开后露出几片墨绿色的茶叶:\这是去年秋天从峨眉采来的'雪芽',请苏供奉品鉴。\

苏青柠接过茶叶,轻轻嗅了一下,神色凝重:\好茶!这香气......是在积雪未化时采摘的吧?\

\好眼力,\李怀光赞许地点头,\这茶采自海拔两千丈的雪线之上,每年只有七天采摘期。\

他取出一套玉质茶具:\让老朽为苏供奉泡一盏?\

\请。\

只见李怀光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细节都富有禅意。他先用温水洗茶,茶香四溢;然后第一泡冲泡,水温、时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是蜀中'雪融法',\他一边倒茶一边解释,\讲究水温如初雪消融,茶气似春回大地。\

苏青柠接过茶盏,只闻一股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轻啜一口,先是一丝寒意,随后茶汤在口中慢慢化开,回味悠长。

\妙啊!\她由衷赞叹,\这泡法确实独特。茶性先寒后温,既清心明目,又暖胃养神。\

\苏供奉果然懂茶,\李怀光说,\这'雪芽'的精髓,就在这个'转化'上。\

\所以老先生说的'一茶一世界'......\

\正是,\李怀光解释,\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关键是如何让这个性得到最好的展现。就像这'雪芽',若用寻常手法泡制,就失去了它的灵气。\

就在这时,李玉竹从外面匆匆进来:\师父,叶家和魏家的人来了,说要见您。\

\哦?\苏青柠看向李怀光,\李老先生,要不要看看热闹?\

\有趣,\李怀光捋须微笑,\正好让老朽看看,临安的茶道之争。\

很快,叶家大爷叶成和魏家少爷魏远山就被请了上来。一见到李怀光,两人明显一愣。

\叶大爷、魏公子,\苏青柠淡淡地说,\不知二位大驾光临,有何见教?\

\苏供奉,\叶成沉声道,\我们是来谈赏茶会的事。\

\说来听听。\

\这赏茶会事关临安茶界声誉,\叶成说,\不能让外人......\

\外人?\苏青柠打断他,\叶大爷的'外人',是指李老先生这样的茶道大家吗?\

叶成的脸色一变:\李老先生的大名,在下自然仰慕已久。只是这临安的茶事......\

\茶道之道,贵在交流,\李怀光不紧不慢地说,\老朽远道而来,正是为了向诸位请教。\

\可是......\

\叶大爷,\苏青柠打断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不妨明说。\

魏远山终于按捺不住:\苏供奉,实话实说,我们担心你这赏茶会会冲击临安的茶道传统!\

\原来如此,\苏青柠笑了,\那我倒要请教,什么是临安的茶道传统?\

\自然是......\魏远山一时语塞。

\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苏青柠缓缓起身,走到窗前,\临安茶道,源自唐朝陆羽,历经五代十国,到宋代达到鼎盛。其间吸收了多少外来之长,融合了多少他派之美,你们可知道?\

她转身看着二人:\正是因为包容和创新,临安才能成为天下茶都。若是像你们这般排外,当年的陆羽也不过是个外乡人罢了。\

叶成和魏远山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再者,\苏青柠继续说,\这次赏茶会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了让临安的茶道走向天下。有了李老先生这样的大家参与,不正显示出临安的气度吗?\

她走回座位:\况且,你们真正担心的,恐怕不是传统,而是利益吧?\

\你......\叶成脸色一变。

\叶家和魏家占据临安茶市大半份额,\苏青柠淡淡地说,\生怕外来茶商冲击你们的地位。但你们想过没有,茶道若不思进取,迟早会被淘汰。\

李怀光在一旁捋须微笑:\说得好!老朽虽是外地人,却也知道临安茶商近年来确实......\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李老先生,\叶成终于软化,\您的意思是......\

\不如这样,\李怀光说,\老朽带来了一些蜀中的好茶,不如我们切磋切磋?也好让大家看看,不同流派各有千秋。\

苏青柠眼前一亮:\好主意。李玉竹,去准备茶具。\

\等等!\魏远山突然说,\既然是切磋,那就要有个公平的评判。不如......\

\我明白了,\苏青柠微笑,\你是想请钱会长做评判?\

\正是!\

\有意思,\苏青柠看向李怀光,\李老先生以为如何?\

\好!\李怀光一拍桌案,\不过老朽有个建议。\

\请说。\

\既然是茶道切磋,不如加点彩头,\李怀光说,\让这场比试更有意思。\

叶成眼睛一亮:\李老先生的意思是......\

\很简单,\李怀光从袖中取出一个紫砂茶罐,\这是老朽珍藏的明代紫砂罐,乃当年宜兴窑大师亲制。若老朽输了,这茶罐就送给临安茶商会。\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样的茶具,可遇不可求啊!

\那我们这边......\叶成迟疑道。

\若是我们输了,\苏青柠接话,\叶家和魏家在'茶语坊'的股份翻倍如何?\

\这......\叶成和魏远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要知道,他们本来还在为股份的事发愁呢。

\一言为定!\魏远山抢着说。

\好,\苏青柠说,\李玉竹,去请钱会长。\

不多时,钱会长在众人的恭请下来到雅室。听说要为茶道切磋做评判,他捋须笑道:\有意思!不过这评判可不能只看茶艺,还要考虑意境。\

\钱会长说得对,\李怀光说,\那就请会长出个题目?\

钱会长想了想,指着窗外的西湖:\就以'湖光山色'为题,看谁能在茶中展现这西湖的神韵。\

\妙极!\众人称赞。

场地很快布置妥当。一张古意盎然的红木茶案,案上各色茶具一应俱全。西湖的微风轻拂进来,带着几分湖水的清香。

叶成和魏远山商议一番,决定由魏远山出手。只见他取出一罐明前龙井,开始沏茶。他的手法讲究老派,每个动作都极尽规范。

\好茶,\钱会长品了一口,\这龙井的火候掌握得很到位,回甘悠长。不过......\

\请会长指教。\

\总觉得少了点意境,\钱会长说,\虽然技法无可挑剔,但未能展现出西湖的灵气。\

轮到李怀光,他先是静坐良久,然后开始沏茶。他的动作看似随意,却自有一番韵味。

\这是......\钱会长一品茶,顿时眼前一亮,\蜀中'幻香法'?\

\正是,\李怀光笑道,\用峨眉雪芽配以西湖龙井,取意'巫峡云雨,西子梦魂'。\

\好茶!\钱会长赞叹,\这茶中既有蜀山的巍峨,又有西湖的婉约,确实高明。\

众人都看向苏青柠。这种水准的茶艺,已经很难超越了。

\请教钱会长,\苏青柠不慌不忙地说,\何为'湖光山色'?\

\自然是......\钱会长正要回答,突然若有所思。

\在我看来,\苏青柠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湖光山色不仅是眼前景致,更是四季变迁。\

她取出四个小巧的茶罐:\请各位闭目凝神,随我一同品茗。\

众人虽然不解,但还是依言闭上眼睛。

\春分时节,\苏青柠轻声说,\雨过天晴,湖面粼粼,远山如黛......\

她开始沏第一泡茶。茶香袭来,众人仿佛真的看到了春日的西湖,烟雨蒙蒙中,垂柳拂面。

\这是......\钱会长惊讶,\明前龙井配梅花香?\

\夏至已至,\苏青柠继续道,\荷香阵阵,水波不兴,山色如黛......\

第二泡茶的香气变得清冽起来,带着几分荷叶的清香。众人仿佛置身于盛夏的西湖边,听着蝉鸣阵阵。

\秋分时节,桂花飘香,湖水澄澈,远山含黛......\

第三泡茶带着桂花的甜香,却不腻人。让人想起了秋日里的桂子飘香。

\冬至已到,雪霁初晴,湖面如镜,远山含黛......\

最后一泡茶,带着一丝寒意,却回味温润。恍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不燥热。

\请睁眼,\苏青柠轻声说。

众人睁开眼,都露出恍惚的神色。仿佛真的经历了西湖四季的变迁。

\绝妙!\钱会长激动地说,\这不仅是茶艺,简直是艺术!苏供奉这'四季品茗法',恐怕是开创了茶道的新境界啊!\

\不敢当,\苏青柠说,\这不过是借茶抒怀,让大家能在一盏茶中,领略西湖四季的风光。\

\妙啊!\李怀光也赞叹道,\老朽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茶道。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法,达到了意境的高度。\

叶成和魏远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敬佩。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苏青柠能在临安茶界闯出名堂。

\这场切磋,\钱会长宣布,\当以苏供奉为胜。不过李老先生的茶艺也是一绝,不如......\

\不如三家合作,\钱会长提议道,\让这赏茶会真正成为一场茶道盛事!\

\正合我意,\苏青柠微笑,\李老先生的蜀中茶道,叶家魏家的传统手法,再加上我的一些创新,岂不是能让大家看到茶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李怀光捋须点头:\老朽愿意在赏茶会上做一场特别演示,就用这'雪芽'配西湖龙井。\

\那我们......\叶成有些迟疑。

\叶大爷,\苏青柠说,\你们家的'明月茶'不是已经传了三代了吗?不如在赏茶会上展示一下这份传承?\

叶成眼前一亮。他们家的\明月茶\确实是家传绝技,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示。

\至于魏公子,\苏青柠转向魏远山,\我听说你一直在研究新的茶具?这次正好......\

\苏供奉知道?\魏远山惊讶,\我确实设计了一套新式茶具,融合了南北特点......\

\那就这么定了,\钱会长拍板,\老朽也准备了一篇《茶道论》,到时候一并......\

就在这时,李玉竹匆匆进来:\师父,外面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哦?\苏青柠问,\什么人?\

\是......是京城来的!\李玉竹压低声音,\说是代表御用茶坊来的!\

众人神色一凛。御用茶坊,那可是专门供应皇室的机构啊!

\来得好,\苏青柠却不慌不忙,\这赏茶会,看来要比预想的更有意思了。\

她看向窗外,夕阳正好洒在西湖上,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已经染上了暮色,如同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诸位,\她轻声说,\临安的茶道,也该到了扬名天下的时候了。\

钱会长等人相视一笑。他们突然明白,这个年轻人的眼界,远不止一个临安城。而这场赏茶会,恐怕也只是一个开始......

夜色渐深,\食医斋\的灯火依然明亮。楼上雅室里,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正在品茶,而苏青柠则在向他介绍着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