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4章 食补养生,助佑将军

第4章 食补养生,助佑将军

济世堂的老槐树下,一场特别的宴席正在准备。

华千机亲自指挥着伙计们布置场地。几张红木圆桌整齐摆放,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小巧的银香炉。香炉中燃着特制的檀香,既能驱散秽气,又不会影响食物的香味。

\这些香炉的位置很讲究,\他对杨文广解释,\要借助老槐树的聚气之力,让每个角落的气味都能被清晰感知。\

\高明!\杨文广赞叹,\这样一来,任何异常的香料都藏不住。\

正说着,包拯带着西夏使团到了。为首的是个体态魁梧的中年人,自称李通,是西夏礼部的高官。

\久闻华医者的济世堂不只医术高明,还精通食补之道。\李通拱手道,\今日特带了些家乡的珍品,想请华医者品鉴。\

他让随从抬上来几个檀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整齐码放着各色香料。

华千机装作惊喜:\这不是传说中的'玉魂香'吗?据说只产于西夏边境,极为珍贵。\

\正是!\李通得意地说,\而且这次带来的都是最顶级的货色。\

华千机接过一小包,轻轻嗅了嗅:\果然香气扑鼻。不知李大人可否让在下试用一下?正好今晚要做几道特色菜。\

\那是自然!\李通慷慨地说,\不过,我们西夏也有几道名菜,不知能否献丑?\

\求之不得!\华千机说,\不如这样,我们来个厨艺交流如何?\

李通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好主意!不过......\

\不过什么?\

\听说华医者精通食补,不如我们比试一道养生菜?\李通提议,\正好献给杨将军尝尝。\

华千机心中暗笑:果然上钩了。

\好啊,\他欣然应允,\就比一道'养气补血'的菜品。\

两人约定,各自准备一道菜,由在场的宾客品尝评判。

华千机回到药膳房,开始准备食材。他特意挑选了一只老母鸡,这是前日从城郊农家买来的,养了三年的土鸡。

\这鸡最适合炖汤,\他对杨文广说,\骨头里的精华都在,配上人参、当归,再加些特制的香料,是最好的养生汤品。\

他熟练地处理食材,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到位:

鸡肉切块,大小均匀,保证受热一致

人参切片,薄如蝉翼,既能保持药性又不会太苦

当归斜切,保持形状的同时增加出味面积

香料研磨,粗细适中,既不会太浓又能持久

\这火候最关键,\他一边调整炉火一边解释,\要用文火慢炖,让各种食材的精华慢慢融合。\

另一边,李通也在忙着。他打开一个神秘的食盒,里面放着一块暗红色的肉。

\这是西夏特产的雪山羊肉,\他向众人介绍,\配上我们独特的香料,是最好的补品。\

华千机注意到,李通在处理羊肉时特意撒了许多玉魂香。而且那些香料的气味,确实和之前查到的毒药有些相似。

\有意思。\他暗暗记下这个细节。

很快,两道菜品同时出炉。

华千机的是一锅冒着热气的\人参当归炖母鸡\,汤色澄澈,香气四溢。

李通的则是一盘\香料烤羊\,肉质鲜嫩,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请杨将军先尝尝。\两人同时说。

杨文广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有些犹豫。

华千机在他耳边轻声道:\将军放心,有我在。\

杨文广点点头,先尝了一口华千机的鸡汤。

\好!\他赞叹道,\这汤不但味道鲜美,还让人浑身暖洋洋的,精神都好了!\

众人见状,也纷纷品尝。大家都赞不绝口。

轮到李通的烤羊时,华千机突然说:\且慢!\

他从袖中取出一粒\辨香丹\:\李大人不介意我先尝个药丸吧?这是我特制的开胃药。\

李通脸色微变,但又不好阻拦。

华千机服下药丸,仔细闻了闻烤羊的香气,脸色突然变得凝重。

\李大人,\他沉声说,\这玉魂香......\

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大事不好!\一个衙役冲进来,\又有十几个将士中毒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李通。只见他的脸色变得煞白,突然转身就要逃走。

\站住!\包拯和衙役早就埋伏在四周,立即将他制住。

\李通,\包拯冷冷地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通瘫坐在地上,额头冒出冷汗:\我...我......\

\不止是他,\华千机说,\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我在那批香料中发现的密信。\

信上写着一些隐秘的部署,准备在边关投毒,趁机兴兵。

\原来如此,\包拯说,\这是要......\

\要让我大宋边军不战自溃!\杨文广怒道。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济世堂后院的药膳房里,一股浓郁的药香在夜色中缓缓飘散。华千机正在熬制一锅特殊的汤药。

\先生,又有伤员送来了!\小厮匆匆跑来报告。

这已经是今晚送来的第七批伤员。自从前日揭破西夏使团的阴谋后,杨家军中毒倒的将士反而更多了。显然,还有人在暗中继续投毒。

华千机放下手中的药勺:\伤势如何?\

\和之前的症状一样,都是被生锈的刀具划伤后中毒。不过这次......\小厮迟疑了一下。

\这次怎么了?\

\这次是杨将军的亲兵队长。\

华千机眉头一皱。先是杨璘,现在又是亲兵队长,对方显然是有意针对杨家的核心力量。

他快步走到前院。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在痛苦地呻吟,周围围着几个神色紧张的士兵。

\让我看看。\华千机蹲下查看伤口。和之前的病例一样,伤口发黑,但毒性似乎更强。

\这毒......\他轻轻嗅了嗅伤口,\是西夏的'封喉香'!\

\封喉香?\众人不解。

\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剧毒香料,\华千机解释,\据说只产于西夏边境的雪山上。普通的解毒方法根本无效。\

\那怎么办?\士兵们急得直跺脚。

华千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观察着伤者的症状:脉象紊乱、呼吸急促、面色发紫......这些都和《千金方》中记载的症状相符。

\有救,\他终于说,\但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

他快速写下一张清单,交给小厮:\去城南的百草堂,找老王把这些东西取来。记住,一定要最新鲜的!\

小厮飞奔而去。华千机则返回药膳房,开始准备其他材料。

\这位队长平时身体如何?\他一边忙活一边问周围的士兵。

\壮得像头牛!\一个士兵说,\但自从上个月吃了新发的军粮后,就总觉得浑身无力。\

\军粮?\华千机停下手中的活,\是不是有一股特别的香味?\

\对对对!\士兵恍然大悟,\闻着挺香的,但吃完总觉得怪怪的。\

华千机若有所思:\看来问题不只是在刀具上......\

这时,小厮带着药材回来了。华千机立即开始配制药膳:

首先,他取出一只陈年的砂锅,这是特意从江南定制的,可以保持食材的本味。

\要用文火,\他一边调整炉火一边解释,\火候太大则药性散失,太小则不足以激发食材的效力。\

然后,他开始处理各种食材:

当归切丝,顺着纹理斜切,保持药性

人参片得极薄,像一片片透明的琥珀

灵芝研成细粉,均匀地撒在锅底

雪莲花瓣轻轻撕开,露出里面金色的花蕊

\这些都是解'封喉香'的关键,\他说,\但最重要的是......\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滴金黄色的液体。

\这是什么?\有人好奇地问。

\食香露,\华千机说,\是我根据范公的《民生食录》研制的。能解百毒,也能增进药性。\

很快,一锅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药膳就煮好了。

\先喝一碗,\他把汤递给伤者,\要趁热。\

队长勉强喝下。没多久,脸色就开始好转,原本发黑的伤口也渐渐恢复正常。

\神了!\众人惊叹。

\这还不够,\华千机说,\要彻底驱除余毒,还需要调理。\

他取出一个食盒:\这里是一些特制的点心,都加入了解毒的药材。每天早晚各吃一块,坚持半个月。\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杨文广亲自来了。

\听说老李中毒了?\他一进门就问。

\已经没事了,\华千机说,\不过将军,我倒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他把军粮的问题说了。杨文广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这么说,不只是刀具有问题,连军粮也......\

\正是。\华千机说,\而且我怀疑,这两件事背后是同一伙人。\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无论是刀具上的毒,还是军粮里的香料,都带着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我在西夏使团的玉魂香中也闻到过。\

杨文广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还有内鬼?\

\极有可能。而且......\华千机压低声音,\这个内鬼的位置不低。\

\何以见得?\

\军需物资层层把关,要在这么多环节都做手脚,没有一定的权力是办不到的。\

杨文广神色凝重:\那该如何是好?\

\我倒是有个主意,\华千机说,\不如......\

\什么主意?\杨文广急切地问。

华千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架子上取下一个小瓷瓶:\将军请看,这是我特制的'辨香丸'。\

\就是能分辨香料真伪的那个?\

\不错。\华千机说,\但这次我改良了配方,加入了一味特殊的香料。服下后不但能辨香,还能让人出现醉酒的症状。\

杨文广一头雾水:\这和破案有什么关系?\

\将军想想,\华千机笑道,\如果我们在军营里举办一场庆功宴,让所有负责军需的官员都来参加......\

\然后给他们服用这种药?\

\正是。酒后吐真言,那些平日里小心谨慎的人,或许会露出马脚。\

杨文广眼睛一亮:\妙计!不过......\

\将军放心,\华千机说,\药效只维持两个时辰,而且无害。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人对香料特别敏感。如果谁身上带着那种特殊的香料......\

\就一定会被发现!\杨文广拍案叫绝,\就这么办!\

当晚,华千机开始准备药材。他特意挑选了几味温和的香料,既能掩盖\辨香丸\的气味,又不会影响药效。

\这味连翘要泡在温水里,\他一边准备一边自言自语,\浸出它的香气,却不伤其性......\

制药的过程极其讲究。华千机像个艺术家一样,仔细地处理每一味药材:

晾晒的时间要恰到好处

研磨的力道要均匀

配比要精确到分毫

最后还要用特制的纱布过滤

\有意思......\他一边做一边回忆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先是礼部的香料案,接着是军营的刀具,现在又是军粮......\

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大的阴谋。

正想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是包拯来了。

\华医者,\包拯一进门就问,\可有什么发现?\

\倒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华千机把一包粉末递给他,\大人闻闻这个。\

包拯接过,轻轻一嗅:\这是......\

\从军粮里提取的香料残留。\华千机说,\大人觉得这味道像什么?\

包拯仔细回忆:\似乎在哪里闻过......\

\正是礼部那批假冒的玉魂香!\

包拯眼神一凝:\你的意思是......\

\不只是香料的问题,\华千机说,\这背后还牵扯到军需采购。而且......\

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这是我从一个中毒士兵身上找到的。\

包拯接过一看,脸色大变:\这是......\

\没错,军需库的出入记录。\华千机说,\注意看最后那个印章。\

包拯仔细辨认:\这个图案......\

\和礼部那批假货上的记号一模一样!\

\好一个连环计!\包拯恍然大悟,\先是在礼部投毒,引起我们的注意。等我们忙着查办香料案的时候......\

\他们就趁机在军需上动手脚。\华千机接过话,\而且是多管齐下:刀具、军粮、甚至连日常用的香料都做了手脚。\

\目的是什么?\

\削弱边军的战斗力。\华千机说,\但最可怕的是,这些毒香并不会立即发作。等到真正有战事的时候......\

\全军就会不战自溃!\包拯脸色凝重,\背后的主使者,好深的心机!\

正说着,杨文广也来了。

\都准备好了,\他说,\后天就是将士们立功的庆功宴。所有军需官员都会参加。\

华千机点点头:\那我这就去准备最后的药材。\

他转身要走,包拯却叫住他:\且慢,我倒是有个主意......\

三人密议一番后,又各自散去,为后天的行动做准备。

夜深了,济世堂的灯火依旧明亮。华千机在药膳房里忙碌着,一遍遍地检查药材的配比。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破案行动,更关系到千万将士的性命。一想到那些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军人,他就不敢有丝毫懈怠。

\师父说得对,\他望着窗外的月光自语道,\医者,不仅要救人,更要救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