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10章 徒弟李玉竹,惊世天赋(上)

第10章 徒弟李玉竹,惊世天赋(上)

\师傅,这株草好像有些不对劲。\

清晨的药圃中,李玉竹蹲在一株草药前,眉头微蹙。晨露未干,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芒。

苏青柠闻言走近:\怎么了?\

\你看这片叶子。\李玉竹指着药草的叶片,\颜色比其他的要深,而且......\

她小心翼翼地掐下一片叶子,放在鼻端轻嗅:\香气也不太一样。\

苏青柠接过那片叶子,仔细端详,突然眼前一亮:\有意思。\

\师傅?\

\这是变异。\苏青柠解释道,\可能是土壤或者气候的缘故,这株草发生了变化。\

她看向李玉竹,眼中带着赞许:\你是怎么发现的?\

\就是觉得不太一样。\李玉竹有些不好意思,\我每天照料这些药草,都会记住它们的样子。今天一看,就发现这株特别。\

苏青柠若有所思。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收李玉竹为徒,她就发现这个女孩对药材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

不仅能一眼分辨出药材的好坏,还能准确指出它们的性质变化。这种天赋,即便在现代的医学院校里也极为罕见。

\玉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

\这可能是一个新品种的诞生。\苏青柠说,\如果能培育成功,或许能开发出新的药效。\

李玉竹眼睛一亮:\真的吗?\

\不过......\苏青柠话锋一转,\培育新品种是个技术活。需要很强的观察力和耐心,你愿意试试吗?\

\我愿意!\李玉竹毫不犹豫地说。

看着徒弟兴奋的样子,苏青柠不禁想起自己刚学医时的情景。那种对未知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都在这个年轻人身上重现了。

\好,那从今天开始......\

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苏姑娘!\一个衣衫不整的妇人跌跌撞撞跑进来,\救命啊!\

\怎么了?\苏青柠扶住她。

\我家相公......\妇人上气不接下气,\突然倒下了,浑身发烫,说胡话......\

\在哪里?\

\就在前面巷子里......\

苏青柠转身要去拿药箱,李玉竹已经抱着药箱过来了。

\我跟您一起去。\

苏青柠点点头,两人随妇人快步往外走。

巷子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一个中年男子倒在地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苏青柠蹲下查看,刚要把脉,李玉竹突然说:\师傅,你闻到一股味道了吗?\

苏青柠一怔,仔细闻了闻:\什么味道?\

\有点像......\李玉竹皱眉,\像是发酵过的米饭味,但又带着一丝苦涩。\

苏青柠眼睛一亮:\是了!\她转向妇人,\你家相公今早吃了什么?\

\就、就是昨晚剩的米饭......\

\在哪里买的米?\

\西市的张记米铺......\

李玉竹突然说:\师傅,会不会是米里......\

\没错。\苏青柠点头,\多半是米发霉了。\她迅速从药箱中取出几味药,\玉竹,去打些温水来。\

李玉竹转身就跑,途中还不忘问周围的人:\谁家有现成的热水?\

很快,她端着一碗温水回来。苏青柠已经把药材研成粉末。

\师傅,要不要我来?\李玉竹说,\我闻着这味道有点特别,好像需要...\

\你有主意?\

\嗯,\李玉竹说,\既然是米发霉引起的,应该先......\

她说出自己的想法,苏青柠眼中的赞许更深了:\试试看。\

李玉竹小心地调配药粉,放入水中。药粉遇水,立即散发出一股清香。

\快,扶他起来。\苏青柠指挥道。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男子扶起,李玉竹端着药碗上前。

\慢慢喂,要让他一点点咽下去。\苏青柠提醒。

李玉竹的手很稳,动作也很轻柔。药水一点点渗入男子口中,不一会儿,他的呼吸就平稳了许多。

\热度在退了。\李玉竹轻声说,手指搭在男子的脉上。

苏青柠点头:\观察得很准。\

这时男子慢慢睁开眼:\这是......什么地方?\

\相公!\妇人喜极而泣。

\别急,让他先缓缓。\李玉竹安抚道,同时手指依然按在脉上,\师傅,脉象在转变,但还有一丝滞涩。\

苏青柠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种细微的脉象变化,一般的医者很难察觉。

\那依你看,接下来该如何?\她试探地问。

李玉竹思索片刻:\霉变的毒性还未完全清除,需要......\她突然抬头,\我记得药圃里那株变异的草药,它的香气能解毒,会不会有帮助?\

苏青柠眼前一亮:\你觉得该如何用?\

\泡茶。\李玉竹说,\那种特殊的香气,用热水才能完全激发出来。而且......\她看了看男子的脸色,\茶汤温和,不会伤胃。\

\没错。\苏青柠赞许地点头,\去吧。\

李玉竹快步跑回药圃,很快端来一碗清茶。茶水清澈,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味道......\男子喝了一口,精神似乎好了些,\好特别。\

\是药茶,能帮你排出余毒。\李玉竹说,\不过这几天要注意......\

她详细说明了注意事项,条理清晰,丝毫不乱。

等病人被家人扶走,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去,苏青柠才问:\你是怎么发现那株草药能解毒的?\

\就是凭感觉。\李玉竹有些不好意思,\我总觉得它的香气和霉米的味道是相反的。就像......\她想了想,\就像阴阳相生相克那样。\

苏青柠若有所思。这种对药性的直觉理解,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学习范畴。

\师傅,\李玉竹突然问,\我这样做,对吗?\

\不仅对,而且很了不起。\苏青柠说,\你知道吗?就连一些老医者,也未必能察觉到那些细微的变化。\

\真的吗?\李玉竹眼睛亮了,\那是不是说明,我在医术上有天赋?\

\确实如此。\苏青柠说,\不过,天赋也需要努力来磨练。\

回到药圃,苏青柠开始给李玉竹讲解更深层的医理。

\你刚才说阴阳相生相克,这个理解很有意思。\苏青柠说着,从地上捡起两片不同的叶子,\你看这两片叶子,外形相似,可本质不同。\

李玉竹仔细观察:\这片偏阴,那片偏阳?\

\没错。\苏青柠赞许地点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片叶子背面的纹路多一些,感觉更内敛;那片的叶脉外露,像是在向阳生长。\

苏青柠听得连连点头:\很好,这就是中医讲究的'察形辨性'。形态之下,藏着药性的秘密。\

她顿了顿:\不过,光靠感觉是不够的。还得明白其中的道理。\

\请师傅指教。\李玉竹正襟危坐。

\你可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药材,在不同的时辰采摘,效果会不同?\

李玉竹想了想:\是因为...日月阴阳的变化?\

\这只是表象。\苏青柠说,\根本原因在于药材本身的生长规律。就像人一样,有起居作息。草木药材,也有自己的'生物钟'。\

\原来如此!\李玉竹恍然大悟,\难怪师傅总说,采药要看时辰。\

\对。这就好比......\苏青柠指着身边的药圃,\你看这些药草,每一种都有最适合采摘的时候。错过了,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她看着李玉竹认真的样子,继续说:\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药材之间的关系。就像今天那个病人,单用一味药是不够的,需要几味药材相互配合。\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李玉竹若有所思。

\没错。\苏青柠欣慰地说,\医药之道,其实就是人情之道。理解了这个,你就入门了。\

李玉竹突然问:\师傅,您是怎么学会这些的?\

苏青柠一怔。这个问题涉及到她的穿越身份,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

\我的师父......\苏青柠斟酌着词句,把现代的经历模糊化,\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总说,学医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救人。\

\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苏青柠轻声说,\治病只需要技术,而救人,需要心。\

她望着远处,仿佛在回忆什么:\我记得有一次,一个重病的老人来看诊。按理说,他的病已经无法根治了。但我师父还是花了很多时间,不仅为他调理身体,还开导他的心结。\

\结果呢?\

\那位老人虽然最终还是走了,但走得很安详。临终前还说,感谢我师父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李玉竹若有所思:\所以医者,不仅要治病,还要治心?\

\是啊。\苏青柠欣慰地看着徒弟,\你很聪明,一点就透。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你有这方面的天赋。\

\可是师傅,\李玉竹有些困惑,\有时候我看到病人痛苦,心里也会很难过。这样不会影响判断吗?\

\这恰恰说明你有一颗仁心。\苏青柠说,\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但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像刚才那个病人,你虽然担心,却没有慌乱,这就做得很好。\

\那是因为有师傅在旁边。\李玉竹说,\我知道就算我处理不好,还有师傅兜底。\

苏青柠笑了:\以后可不会一直有人兜底。你要学会独当一面。\

\师傅要去哪里吗?\李玉竹紧张地问。

\傻丫头。\苏青柠摸摸她的头,\我是说,作为一个医者,总要学会独立。不过......\

她语气温和:\不管我在哪里,永远都是你的师父。\

李玉竹眼圈突然红了:\师傅......\

\好了,\苏青柠岔开话题,\既然你对那株变异的草药这么敏感,不如......\

\不如什么?\

\以后这片药圃就交给你打理。\苏青柠说,\每一株草药的变化,每一片叶子的生长,都要仔细观察记录。\

\真的吗?\李玉竹惊喜地说,\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怕......\

\正因为重要,才要交给可靠的人。\苏青柠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本子,\这个给你。\

李玉竹接过来,发现是一本药草笔记。翻开第一页,就看到密密麻麻的记载:

\春分之日,晨露未干时采摘,药性最佳......\

\夏至过后,根茎转寒,需改变存放方式......\

\秋分时节,叶片变化预示天气转向......\

\这是......\

\这是我这些年的观察记录。\苏青柠说,\不过现在想来,很多都还不够完整。比如今天这株变异的草药,就是个新发现。\

她看着李玉竹:\我希望你能继续完善它。用你的感知,记录下更多的发现。\

\师傅放心,我一定会认真记录的。\李玉竹郑重地说。

\不过......\苏青柠话锋一转,\光记录还不够。你得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发现。\

\怎么验证?\

\比如......\苏青柠指着那株变异的草药,\你觉得它能解毒,就要找出原因。是什么成分起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效果最好?用多少剂量最合适?这些都需要反复试验。\

\可是......\李玉竹有些为难,\试验需要病例啊。\

\聪明。\苏青柠笑道,\所以从明天开始,你要跟我一起出诊。不是在旁边看着,而是要参与诊断和治疗。\

李玉竹既期待又紧张:\我怕会出错......\

\有错很正常,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学习。\苏青柠说,\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医者以病人为先。任何试验都不能影响病人的安全。明白吗?\

\明白!\李玉竹重重点头。

\好,那我先教你一个特殊的诊脉方法。\苏青柠说,\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绝技。\

她拉过李玉竹的手:\你看,寻常把脉都是按寸、关、尺三部。但其实......\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大夫!\一个身着锦袍的管事模样的人冲进院子,\救命啊!\

\又出什么事了?\苏青柠问。

\是...是王员外家......\管事喘着粗气,\王家今天设宴,请了很多贵客。可现在......\

\现在怎么了?\

\所有吃过饭的人都出现了症状!\管事焦急道,\足有二三十人,全都腹痛呕吐,脸色发青......\

苏青柠脸色一变。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食物中毒。而且涉及这么多人,情况更为严重。

她正要动身,突然想到什么,转头看向李玉竹:\敢不敢试试?\

\我?\李玉竹一愣。

\刚才不是说要让你独当一面吗?\苏青柠说,\现在就是机会。\

\可是...这么多病人......\

\我自然会在旁边。\苏青柠说,\但主要的诊断和处理,要靠你来完成。就当是一次实战考验。\

李玉竹深吸一口气:\那...我试试。\

\好,带上你的药箱,我们这就过去。\

路上,李玉竹一边走一边问:\师傅,食物中毒最重要的是什么?\

\先想想刚才那个病人的例子。\

\嗯...要先确定中毒来源,然后......\李玉竹思索着,\对症下药,同时要注意病人的体力......\

\没错。\苏青柠说,\不过这次情况更复杂。病人数量多,症状可能不尽相同。你要如何应对?\

\分类!\李玉竹突然说,\先按症状轻重分类,重症优先处理。同时要找出共同点,判断中毒原因。\

苏青柠点头:\思路很对。还有呢?\

\还要......\李玉竹正要说,前面已经到了王员外家的大门。

门口围了不少人,听说苏青柠来了,都让出一条路。

\苏大夫,快请进!\王员外亲自出来迎接,脸上满是焦急,\我那些贵客都......\

大厅里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几十个人或坐或躺,都面色发青,痛苦呻吟。丫鬟仆役手忙脚乱地端着水盆伺候,现场一片混乱。

李玉竹深吸一口气,突然提高声音:\请大家安静一下!\

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个年轻的姑娘,声音清亮却带着一种莫名的镇定。

\请问谁是这里的管事?\

\我是。\一个妇人站出来。

\好,请您立即准备以下几样东西。\李玉竹说,\第一,清水若干盆;第二,干净的布巾;第三,要立刻腾出几间通风的房间。\

她的吩咐简明扼要,管事连连点头去安排。

\现在请大家配合。\李玉竹继续说,\症状严重的病人先到东厢房,中等的去西厢房,轻微的留在大厅。请家丁帮忙搀扶。\

在她的指挥下,混乱的场面渐渐有了秩序。

苏青柠站在一旁,默默看着徒弟的表现。

\师傅。\李玉竹走过来,\我想先查看最严重的病人。\

\为什么?\

\从重症病人的症状,更容易判断中毒原因。\李玉竹说,\而且他们更危险,需要优先处理。\

\很好。\苏青柠点头,\我陪你去看看。\

东厢房里躺着五个人,都是面色发青,冷汗涔涔,腹痛难忍。

李玉竹先给一位老者把脉,眉头突然皱起:\师傅,您看看这个脉象......\

苏青柠上前搭脉,眼中闪过赞许:\发现什么了?\

\脉象浮数而涩,这说明......\李玉竹思索道,\是寒凉之物所致。而且......\

她突然凑近闻了闻病人的呼吸:\有一股特殊的味道。\

\什么味道?\

\像是......\李玉竹仔细辨别,\有点像生冷的鱼腥味,但又带着一种特别的苦涩......\

她猛地抬头:\师傅,我知道是什么了!\

\是河豚!\李玉竹斩钉截铁地说,\今天的宴席上一定有河豚。\

\哦?说说你的判断。\

\首先是这个特殊的腥味,\李玉竹解释道,\河豚的毒素会让人呼吸中带有这种味道。其次是发病的时间和症状,河豚毒素发作很快,会导致四肢麻痹、腹痛、呕吐......\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检查其他病人:\您看,这些重症病人都有类似症状,而且都是在用餐后一个时辰内发病的。\

\王员外!\她突然提高声音,\今天的宴席菜单是什么?\

\这......\王员外擦着汗,\是一位远方友人送来的海鲜,说是什么'长寿鱼'......\

\果然......\李玉竹转向苏青柠,\师傅,河豚毒素见效快,我们必须立即行动。\

\你准备怎么做?\

\第一步,催吐。\李玉竹说着,已经从药箱中取出药物,\所有进食的人都要催吐,不管有没有症状。\

她快速调配药物,同时吩咐下人准备温水。

\第二步,解毒。河豚毒素主要攻击神经系统,需要用......\她从药箱中拿出几味药,\黄连、甘草、人参......\

\等等。\苏青柠打断她,\这个配方有个问题。\

李玉竹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啊,对!还要加入......\她突然想起什么,\那株变异的草药!它的解毒效果正好适合这种情况!\

\没错。\苏青柠点头,\去取药吧,我在这里看着。\

李玉竹转身就要跑,又停下来:\师傅,那株药采下后,要立即......\

\用沸水烫过,然后......\苏青柠笑道,\你都知道,快去吧。\

看着徒弟飞奔而去的身影,苏青柠心中欣慰。这种在危急关头还能保持冷静,并且举一反三的能力,正是一个好医者最重要的素质。

很快,李玉竹带着药回来了。她的额头上沾着细密的汗珠,但动作一点不乱。

\师傅,您帮我看看这个配比对不对?\她一边调配药物,一边解释自己的想法。

\这个配比......\苏青柠仔细看了看,赞许地点头,\很好,你还记得要根据病人体质调整剂量。\

李玉竹一边配药,一边说:\是的,年长体弱的要减量,年轻力壮的可以稍重一些。而且......\

她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现在正是午时,阳气最盛,用药效果最好。\

\很好。\苏青柠说,\那接下来?\

\分组治疗。\李玉竹镇定地说,\重症病人我来处理,请师傅照看中度患者,轻症的让王府的大夫处理。另外......\

她转向王员外:\请立即准备参汤,病人吐完之后需要补充体力。\

王员外连连点头,马上去安排。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整个王府井然有序。在李玉竹的指挥下,所有病人都得到了及时治疗。

她在各个房间来回奔走,随时观察病人情况,适时调整药量。期间还遇到一个特殊情况——一位老年病人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

\师傅!\李玉竹立即发现异常,\您看这个脉象......\

苏青柠把过脉,刚要说话,李玉竹已经做出判断:\是心脉有虚,需要加入养心安神的药。\

她迅速从药箱取出一味药材:\茯苓,性平味甘,能养心安神,正好合用。\

苏青柠看着她娴熟的动作,欣慰地笑了。这个徒弟,不仅有敏锐的感知,更难得的是能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渐渐地,病人的情况开始好转。最重的几个人已经能坐起来喝药,脸色也渐渐红润。

\神医啊......\王员外感激地说,\要不是苏姑娘和小徒弟及时赶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多亏玉竹。\苏青柠说,\她及时发现是河豚中毒,才能这么快开始治疗。\

\不敢当。\李玉竹谦虚地说,\是师傅教导得好。\

她正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师傅,那条河豚在哪里?得找出来看看,究竟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