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天厨食记 > 第24章 范公告老,临别赠言

第24章 范公告老,临别赠言

深秋的汴京,处处透着萧瑟。范府前的老银杏树叶子已经泛黄,随风飘落,给这座庄重的宅院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意。

华千机站在范府门前,心情格外沉重。自从得知范仲淹决定致仰,他已经好几日未能安眠。今天是范公告老还乡前的最后一顿家宴,他提前备好了几道养生膳食,准备为恩师饯行。

\华医者来了。\管家引他进门,\老爷正在书房等您。\

穿过庭院,远远就看见那间熟悉的书房。多少个日夜,他在这里聆听范公教诲,学习为官之道、处世之理。

推开门,范仲淹正在整理书籍。书架上的典籍已经收拾得七七八八,只剩下几本常用的还摆在案头。

\先生......\华千机鼻子一酸。

\来了?\范仲淹回头,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坐吧,让我看看你今天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华千机将食盒一一打开:人参炖鸡、山药羹、枸杞炒青菜......每一道都是范公平日最爱的养生菜品。

\好啊,\范仲淹笑道,\你这孩子,总是这么细心。\

\先生身子不好,这些都是调养的佳品。\华千机一边布菜一边说,\今后回了乡,可要记得......\

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范仲淹给他斟了杯茶:\坐下说话。这些年,你跟在我身边,学的不只是医术,更要明白为政之道。\

\先生教诲,学生永世不敢忘。\

\你可知道,\范仲淹品了口羹,\为何我当年会特意点名要你来做我的食医?\

华千机一怔:\这个...学生一直不明白。当时京城名医众多,学生年轻资历浅......\

\正是因为你年轻。\范仲淹放下碗筷,\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说的那番话吗?\

\记得,\华千机回想道,\那天先生问我如何看待医道,学生说:医者,不仅治病,更要治根。就如同治国,不能只治表象,更要医国之本。\

\不错,\范仲淹欣慰地点头,\正是这句话打动了我。你知道吗?这些年来,我见过太多只懂得投机钻营的官员,也见过太多只知道随波逐流的医者。但你不同,你懂得'本'。\

说着,他指着桌上的菜品:\就拿这些菜来说,表面上是在调养身体,实际上却是在调理根本。就像这碗山药羹,不只是补脾养胃,更重要的是......\

\达到'心安'。\华千机接道,\先生常教导我:养生之道,关键在养心。心安则身安,心正则身正。\

\正是如此!\范仲淹赞许地说,\这和治国何其相似?朝廷上下,不也是一个大的身体吗?要让这个身体健康,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太平,更要从根本上医治。\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秋日的阳光斜照进来,为他消瘦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

\这些年,我力主改革,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说我不懂变通,不知进退。\范仲淹苦笑,\但我始终坚信:为官者如同医者,要以天下苍生为念,而不是为了一己之利。\

华千机听得入神:\先生的'为天下先忧而忧,为天下后乐而乐',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你能明白就好,\范仲淹转身,目光炯炯,\我今天要告诉你一件事......\

范仲淹走到书架前,从一个暗格中取出一封陈旧的信件:\这是先帝驾崩前秘密交给我的手诏。\

华千机恭敬接过,只见信封上盖着御用密印,打开后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笔。

\十年前,\范仲淹沉声说,\先帝就预见到今日的局面。朝中党争日益严重,改革渐渐变得举步维艰。他说,一个国家就像人的身体,需要定期调理,否则积重难返。\

华千机仔细读着手诏,越看越是震惊:\这...这是......\

\没错,\范仲淹点头,\这是一个秘密组织的名单。这些人分布在朝廷各个部门,表面上互不相识,实则都在默默维护着这个王朝的根基。\

\就像...人体的经络?\

\正是!\范仲淹眼中精光闪动,\你果然悟到了。这些人就像人体的重要穴位,看似分散,实则相互呼应。每当朝廷出现重大问题,他们就会各自发挥作用,让整个国家机体保持平衡。\

华千机翻到名单,突然发现上面有几个熟悉的名字:\这是...包大人?还有杨将军?\

\不止他们,\范仲淹说,\太医院的几位老医师,也都在其中。这些年,正是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朝廷才能在多次危机中安然渡过。\

\那先生告诉我这些......\

\因为我要你接替我的位置,\范仲淹郑重地说,\这个组织需要新的血液。你既懂医术,又明白治国之道,最适合担此重任。\

\可是学生能力尚浅......\

\不,\范仲淹打断他,\这些年我看着你成长,你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记住,医者救人,为官济世,本是一理。以后无论你在什么位置,都要记住这一点。\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这是信物,可以让你认出其他同道。切记,没有到紧要关头,不要轻易示人。\

华千机双手接过玉佩,只见上面刻着\以民为本\四个小字。

\先生,\华千机紧握玉佩,心情激荡,\学生定当谨记教诲,绝不负先生所托。\

范仲淹欣慰地点头,又拿起一本厚厚的医书:\这是我这些年记录的心得。里面不仅有治病的方子,更有治国的道理。\

华千机翻开医书,只见扉页上写着:\医国如医人,当察其本;济世如济病,需明其源。\

\这本书,\范仲淹说,\记录了我对朝廷各部门的观察。就像把脉一样,每个部门都有其特点和症候。将来你若遇到棘手的问题,不妨从医理的角度去思考。\

他翻到其中一页:\比如吏部,就像人的心脏,主管血脉运行。若任人不当,就如心脉淤滞;户部则如脾胃,主管财运,若征税太重,则如脾胃受损......\

华千机恍然大悟:\原来朝廷各部,真的如同人体各处经络相通!\

\正是如此,\范仲淹欣慰地说,\你能领悟这点,将来必有大用。\

窗外,夕阳渐渐西沉。范仲淹站起身,走到院中那棵老银杏树下。

\还记得十年前,你刚来时,这树刚刚栽下。\他抚摸着树干,\如今已经长得这般高大。你也是一样,从当年的青涩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栋梁。\

华千机跪下:\都是先生教导之恩。\

\起来吧,\范仲淹扶他起身,\我虽然要告老还乡,但朝廷还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支撑。记住,为官如医,贵在存仁心、明大义。\

夜幕降临,范府上下张灯结彩。这是范仲淹最后一次在府中设宴,来者皆是平日相交莫逆的故交。

酒过三巡,范仲淹举杯:\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望日后仍以天下为己任。老夫虽去,但心念所系,永远是这方热土。\

席间,华千机侍立一旁,见范仲淹饮酒过多,忙递上一碗解酒汤。

范仲淹接过,深深看了他一眼:\好孩子,你不仅得我医道真传,更得我为政之心。他日若遇险境,记住今日良宵,自有明理。\

第二天一早,范仲淹就要启程南归。华千机和众多送行者站在城门外,看着那支远去的车队。

\先生,\华千机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喃喃自语,\学生一定不负所托,以医者之心,行济世之道......\

多年后,当华千机回忆这一天时,总觉得那个秋日格外长。范仲淹的教诲,如同那棵老银杏,在岁月中愈发根深叶茂。他永远记得范公最后的叮嘱:

\为官如医,需明悯天下;

存心如春,方得济苍生。

但行仁义道,莫问功名事。

但存济世心,莫论成败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