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去逃荒?
张氏一句话,换来陈三妹一通教育,心里不知是急是喜,只是无语地看着她说道:
“三丫头,你是娘还是我是娘?”
“你是,你是……”
陈三妹摊摊手,她说错什么了?就不高兴了。
陈二妹看着陈三妹这副模样,本来有些沮丧的心情也消失不见,继而抿嘴轻笑起来。
“就算你是娘也不见得什么都是对的是不是?
娘是母亲又不是神仙,明知母亲不对而不劝诫,做子女的就是不孝……”
听着陈三妹开始侃侃而谈,张氏一个头两个大,这毛孩子没法教了。
“行了行了,听你一堆废话,我头都大了。
今年收成实在差,收来的稻子差不多只够交租子。
咱们这么一大家子,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来年的粮食都不知道在哪里,可不就把你爹给愁的饭都吃不下了。唉……”
张氏一声长叹,她不把愁绪写脸上,可她的愁却不比任何人少。
看着儿女一个个瘦弱干瘪的模样,若再断粮,他们可都没了生路了。
陈三妹盯着饭碗,一时也沉默不语,今年收成不好,租子也不会少交,但后期粮食涨价肯定是必然的。
旦听二柱子忽然就扁起了嘴,水汪汪的眼睛看着陈喜富问道:
“爹,是不是我们家快没粮食吃了?我们要饿肚子了?”
明明今天他们才收了那么多粮食,怎么就会没粮食吃了呢?
二柱子想不明白,却被大柱子瞪了一眼便禁声不敢多言。
家里一片愁云惨淡,陈三妹却笑了起来,捏了一下二柱子肉嘟嘟的腮帮子道:
“你就安心吃吧,少谁也少不了你吃的。”
“听说今年北方丰收,我和大哥他们商量过,今年的租子还是如数交上去,不能拖到明年交。
交完租子,咱们一大家子先到北方去逃慌,等来年开春咱们再回来种地。”
陈喜富看着张氏说,孩子们还那么小,一大家子去逃荒他心里也没谱。
陈三妹闻言,心里开始不淡定了,他这个老父亲是打算带着他们一家老小去乞讨了?
她是怎么也想不到,她家竟穷到这种地步了?早知道,上次就不那么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去北方也行,不过不能一大家子一起去。
我们年轻力壮的去就行,让爹娘带着大柱,二柱和根子留下,大妹在李员外家,得空时多帮衬照顾。
家里少了几口人吃饭,我想也能照应过来的。”
张氏也放下碗,皱眉深思。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年轻力壮的出去,年幼老弱的留下,也能减少病在路上相互拖累的风险。
夫妻两商量着,都一致认为出去逃荒总比窝在这个地方,等冬天来的时候,连野菜都没得吃的要好。
“爹,我不去逃荒。”
沉默的陈三妹突然开了口,一时间,陈喜富和张氏也都有些面上不好看。
把儿子留下,把女儿带走看起来似乎是他们夫妻二人偏心,实则他们考虑的不过是年纪大的能经得住苦罢了。
“我们又不是颗粒无收,不至于去逃难。
就算咱们收来的粮食交租之后所剩无几,可咱们往年存下的钱不是可以拿来应急吗?
老爹老娘,你们且想想,出门逃荒,咱们肯定是朝着北方去,路途遥远,要是路上遇到歹人又或着谁病了,咱们是救还是不救?
天气寒冷,咱们出门在外必定要风餐露宿,这大大增加了生病的风险。
咱们是穷人家,在那种情况下,生病就意味着死亡。
反正,我是不会跟着你们去瞎折腾的,情况也没有危险到那一步。
除非有战乱,否则逃荒都是下下策,瞎折腾。”
陈三妹抱着双臂,无语老爹老娘这脑回路到底是怎么想的。
“三妹。”
陈老爹舔了舔有些发白的嘴唇,试图劝说陈三妹跟他们一起去逃荒。
“今年咱家八亩水田总归才收的十旦粮食,光是交租就得八旦。
还有五亩旱地种的玉米基本没有收成,旱地五亩的租子也要一千文。
你自己算是,咱们家收的这些粮食交了租子,还剩什么?
就算咱们一家子节衣缩食,能熬一两个月,入了冬后咱们一大家子又怎么熬到开春?
我和你们大伯商量过了,与其在这里等着挨饿,到不如一家出去谋一条生路。
如今,咱们柳林村的人几乎都是这个打算的。”
陈三妹闻言,皱着眉头不语。
如今她手上没有钱,不敢轻易开口出主意,想来若真要去逃荒,总还有些时日。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这等馊主意!
八月十号,中秋前的最后一个集市。
由于今年南方粮食收成不好,团圆节的气息显得不是那么的热闹。
上次陈三妹答应让陈二妹自己到布庄挑绣线,于是,姐妹二人老早就摸黑从家里出发赶往集市。
陈三妹背上剩下的木耳,用一个大篮子小心装着银耳去集市。
因为和秦老板有约,她这次没有去集市,而是省了功夫直奔秦老板的干货店。
当陈三妹揭开盖着篮子上的白布,露出里面一株株雪白的银耳时,秦老板笑的几乎睁不开眼。
这银耳,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后,陈三妹卖了所有的木耳银耳,总共得了四十两零九百四十文钱。
陈二妹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装入陈三妹的荷包内,鼓鼓地,几乎溢了出来,只觉得心里狂跳不止。
这么多银子,他们家是不是不用去逃荒了?
考虑到今年家里收成不好,陈三妹没有敢花太多钱,只是买了些面粉,又买了几斤猪肉就收了手。
中秋就要到了,总要买些面粉回去做月饼。
日子再怎么不好过,节还是要过的。
买肉和面粉花了一百一十五文钱,陈三妹又花了二十五文钱买了些糖。
上次卖木耳的钱如今还剩三百二十文,陈三妹直接给了二妹两百文,让她去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今,加上这次赚的钱,她手上还有十四二两零二十文。
而陈二妹虽然接了钱,却没有往布庄里走。
如今,家里正为着生计发愁,她哪里还敢多花一文钱?
将钱揣在怀里,陈二妹勉强笑着接过陈三妹背着的背篓。
“走吧,绣线以后再买。省下的钱多买些粮食也好,我也不想出去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