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得陇望蜀
“陛下,好几个尚书都在宫外,您要不要见他们?”
王承恩小跑着进了御书房,对皇帝说道。
朱由检轻轻挥手,给了工部二十万两之后,他就知道其他几部闻着味道,绝对会立刻跑来。
朱由检说道:“朕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一概不见!”
王承恩得了这句准话,才回去挡驾,把这几个尚书都送走。
而御书房之中,朱由检把目光转了回来,对范蠡说道:
“范爱卿,现在朝廷有了晋商这四百万两,西域前线那边,倒是能坚持到明年了。”
“只是把钱运到前线,总还要再花两个月的工夫。”
范蠡笑道:“这晋商如此懂事,倒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朱由检轻轻点头:“这几日,朕也派人调查过,那北疆的皮草生意,每年也就是赚个两百万两,晋商倒是肯掏四百万两出来。”
他当然知道背后的缘由,倒也没有真的以为晋商多么忠君爱国。
范蠡摇头说道:“陛下,您这倒是说错了。罗刹人捕猎动物收集皮毛,从他们罗刹人的国王,到贵族和商人,再到哥萨克自己,都要从中分一杯羹。”
“最后算一算他们罗刹朝廷的收入,自然就只有二百万两了。”
“您现在把这生意整体发卖给晋商,虽然晋商还是免不了要花钱疏通关系,但能落到他们口袋里的,绝对比二百万两要多。”
罗刹的统治者虽然自称沙皇,但在大明的世界观里,普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就是朱由检。
所以这米哈伊尔自然就只能是国王了。
朱由检听完,淡淡一笑,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晋商是亏了二百万,还是亏了一百几十万,他倒是不怎么在意。
朱由检把目光重新放到中亚,对范蠡说道:“现在我军深入西域,到了那罗刹人的家门口,后勤倒还能勉强维持。”
“若要进一步,继续西进,我大明军队就越来越弱,那罗刹人却会越来越强。”
“所以朕的打算,是尽快让罗刹认输,把整个乌拉尔山以东都割让给我大明,然后朝廷向那里组织移民,再整编哈萨克部的部民。”
“等修养三五年之后,我军再继续西征。”
听了皇帝的话,范蠡连连点头,但心中却有些疑惑,这些军国大事,皇帝一向都是与韩信和萧何他们商量,今天怎么想起跟自己谈这些了?
不过他毕竟辅佐过勾践,对于这些事情也极为熟悉。
范蠡说道:“陛下这安排颇为妥当,即便不算北疆那一望无际的密林,和西域的万里草场,单说西域南侧的山间河谷,也是方圆百里的沃土,足以养兵数万。”
“陛下可从大明本土移民过去,不过三年工夫,定能把那里经营成塞外江南。”
“到时候大军所用的粮草,都可就地征集,不必从后方转运或是从莎车采买。”
朱由检一阵点头,把目光继续向南。
所谓得陇望蜀,这几年中,随着蒙古人彻底投靠到大明一边,本来臣服于蒙古的叶尔羌,或者叫刹车国也行,也向大明朝贡。
由此一来,大明的势力重新深入到雪域高原上,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也重新设立起来。
朱由检一挥手,令人搬来一副世界地图。
他带着范蠡来到地图前边,对他说道:“爱卿,你可看出什么来了?”
随着大明不断对外扩张,并且派商人和舰队外出,这副世界地图越发精美,越来越符合朱由检记忆中的样子。
在这副地图上,整个雪域都染上了象征大明的火红色。而中南半岛上,本就遍布大明的朝贡国。
这些朝贡国本来还不太恭顺,历史上,再过数年,南明的天子跑路到缅甸,甚至被当地的国王出卖。
但这几年,随着大明复兴,这些朝贡国一个比一个老实,哪怕朱由检已经下令,不再厚赏朝贡使团,他们还是一个劲的询问,请求进京朝拜。
就是害怕哪天朱由检一个不开心,顺手就派兵去把他们给灭了。
所以在地图上,这中南半岛,也是一片火红。
范蠡笑着说道:“我大明国运强盛,臣为陛下贺。”
朱由检带他来看地图,当然不是为了听范蠡恭维他。
大明从东、北两个方向,握住了印度半岛。朱由检的目光自然也盯上了这片土地。
对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朱由检到并不打算直接一口吞下,大明这一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让他有些头疼。若是再当了印度大陆的皇帝,他恐怕要早生华发。
但是不打算吞并,却不等于不掌控那里。
印度好似一个锐利的三角,刺入大洋之中,因此良港众多。而且印度气候炎热,正适合种植香料和甘蔗,这些东西放在东方不怎么值钱,但运到欧陆,价钱可就陡然增加。
这个时代,大明和印度就好像两个黑洞,大明吞噬白银,印度吞噬黄金,把欧洲人从美洲挖出来的金银,吞个一干二净。
虽然大明获得的好处,其实远比印度要多,但朱由检要的是控制全世界,哪里能把印度放在一边不管。
何况现在大明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印度门口,占尽了优势,就更不能对它视而不见了。
朱由检对范蠡说道:“你可知道这印度的情况?”
范蠡沉思片刻,说道:“臣久在江南,接触过不少海商,对这印度倒也了解一二。现在印度最大的国家,倒是莫卧儿……”
范蠡说到这里,突然想到,自己眼前这大明皇帝,倒还有个蒙古腾格里汗的身份。
而这莫卧儿,正是蒙古的音译。
于是他换了个说法:“印度有一个伪蒙古,自称是大蒙古的正统后裔,窃据一方。”
朱由检听完,笑着点头,然后说道:“朕打算派你过去,打入这伪蒙古,为朕做好准备,打探情报。”
“等那罗刹求和之后,西域安定,朕就调派兵马南下,去收拾这伪蒙古。”
过去两年中,大明对外扩张,差不多只动用了骑兵。而明军的步兵,都在两广训练。
袁崇焕等人领兵南下,在当地练兵,就是为了适应南方气候。
虽然袁崇焕自己是广府人,倒是不在乎这些。但他手下大明将士,从李自成、高迎祥这两个陕人,到最底层的官兵,可都是北方人。
若不经过适应,就贸然南下,一定水土不服,未等碰到敌军,就会损失一小半的战力。
所以这两年中,朱由检宁可让北方空虚一些,也提前把大军布置到南方。
现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应,这些士兵已经习惯了南方风土。
大明现在不去打印度,只是怕印度围魏救赵,率兵北上,去偷袭中亚军队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