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积欠
听到户部尚书的话,朱由检淡淡说道:“户部,你莫非不知道这当十通宝,是在劫夺民财吗?”
户部尚书知道皇帝说得没错,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朝廷的府库这才稍微宽裕一些,若是停发了当十铜钱,一旦朝廷再遇到什么花钱的地方……”
“好比一个多月前,朝廷要给西域得胜的将士发犒赏银子,当时户部就没钱了。”
朱由检看着户部尚书,叹了口气,然后才说道:“朕知道你是为朝廷着想,只是朕意已决。”
朱由检当然不是嫌钱多,只是想着现在少收一笔税,将来却能少花更多的钱。
他已经收到了陕甘多地的奏报,说当地天降大雪,连日不停。百姓饥寒交迫,不少人都做了盗贼。
虽然这些流民盗贼,根本不是现在大明军队的对手,但百姓造反,朱由检这个皇帝如何能够忍心?
而且他心里清楚,等到明年,黄河还要发大水,虽然他已经派人修过河堤,但能起到多少效果,谁也说不好。
万一到时候决堤,又是千里泽国。现在不让百姓缓一口气,等到了发大水的时候,岂不是把他们逼到盗匪一边。
朱由检看见户部尚书还要再说话,挥手说道:“爱卿不必劝了,此事朕自有主张。”
户部尚书面色一变,过了一阵才说道:“既然如此,臣自当领命。只是臣还有一言,请陛下静听。”
朱由检说道:“爱卿尽管畅所欲言。”
户部尚书拱手道:“臣记得,各省积欠的税赋已经有一千六百万两。请陛下发下明旨,令各省补上积欠。”
显然,这户部尚书打的主意,是想用这一千六百万两来做压舱石。
听到这个提议,朱由检皱起眉头。
这一千六百万,是几十年来累积下来的欠税,若是这能追讨回来,朝廷的财政压力瞬间就会消失。
只是各省的银子又不会从天而降,朝廷向他们要钱,他们无非也就是从老百姓头上刮地皮。
而朱由检的本意,就是要减轻百姓的负担。
这么一搞,岂不是本末倒置?
于是朱由检故作疑惑,问道:“爱卿此言当真?不如你回去写个奏折,交到内阁商议之后,朕再研究研究。”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打算把事情拖延一下。反正等奏折到了内阁,只需要给来宗道示意一下,他自然会把这奏折拦下。
来宗道虽然顾及颜面,不肯再玩命地拍朱由检的马屁,但是做这种小事,他也不会拒绝。
然而也是好巧不巧,户部尚书早就想说这件事,已经写好了奏折,随身带着,就是想找个机会呈给皇帝。
现在他得了朱由检的话头,当场从袖子中摸出那本奏折,抬到头上:“陛下,臣已经把奏折写好,请陛下御览。”
听到这话,朱由检颇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但是户部尚书已经把折子递上,他也不能当做没看见。于是他一使眼色,小太监立刻跑了过去,把奏折接过,转呈给朱由检。
朱由检拿起来稍微一看,就知道这户部尚书果然用了心思。
他把过去多年来各省积欠的数字和缘由,全都写了个明白。
为了让皇帝看得清楚,他甚至向西洋传教士学了记账法,把数字写成列表,排到一起。
朱由检此时也来了精神,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许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说道:“爱卿辛苦了,你写这份奏章,恐怕是花了不少心思吧。”
“臣为陛下分忧,不敢称辛苦。”户部尚书拱手道。
朱由检看完奏折后,心中也火热起来。
各省积欠的这一千六百万两银子,其中六百多万,倒还是情有可原,事出有因。
若是机会合适,朱由检也不介意下旨减免。
但剩下的那一千万两,基本都是十来年前,各省趁着万历皇帝晚年不理朝政,随便找借口扣下的税银。
那可都是朝廷的钱!
只是如何把这银子给追回来,但又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却还是个大问题。
朱由检想到这里,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这时,司马懿从群臣中走出,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检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挥手道:“爱卿有何事?”
司马懿道:“陛下,这一千六百万两银子是多年累积下来,若要一次性追讨,必然闹得天翻地覆。”
“臣的意思,是请陛下徐徐图之,不如分成十六年,每年收回一百万两。”
“如此以来,朝廷收回税银,各省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朱由检不置可否,显然是不满意这个提议。
不久之前,大明发卖西伯利亚毛皮的专卖权,一次性就入账四百万两。而按着司马懿的提议,每年收回的税银才区区一百万两。
两相比较之下,确实有些寒酸。
朱由检想了一阵,还是不得要领,只好对诸位大臣说道:
“诸位卿家,等到退朝之后,你们各自回府,也可思考此事,若能拿出个好办法,朕不吝赏赐。”
说完之后,他示意小太监退朝,自己则缓步走到御花园消遣。
但他没走几步,就想起那一千六百万两银子的事情,心中一阵烦躁。
“也不怪总有人说,大明实亡于万历。历史上从天启年间,一直到崇祯末年,三饷加起来才收了不到一千万两。”
“万历皇帝当年要是不怠政,好好把这笔银子收上来,后面哪有那么多事情。”
朱由检见四周无人,小声抱怨了几句。
只是抱怨归抱怨,这笔银子既然入了他的眼睛,就总得想办法搞回来。
他挥手招来王承恩,对他下令道:“朕令你重开东厂,最近这段时间,你都办的怎么样了?”
王承恩说道:“回禀陛下,臣最近新招了一批人手,倒是把架子重新搭了起来。”
“只是这东厂的名声毕竟还不好,但凡有些本事的都不愿意加入东厂……所以这些人的本事也不怎么样。”
朱由检说道:“能把架子搭起来就行。你从中挑些稍微精明的,让他们到各地探查,搞清楚当年各省拖欠的银子,到底都花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