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宝钞

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宝钞

第二日一早,朱由检召集了少数文武大臣,开了一场小朝会,专门讨论追讨积欠的事情。

经过这一天的准备,大臣们已经了解了积欠的详情,所以一见到朱由检,来宗道就主动站了出来。

自从不再拍马屁之后,他就开始认真做事。

来宗道递上一份折子,然后说道:“陛下,据臣所知,各省的积欠,大约有六百万两是所谓逋赋,也就是压根就没收上来的税。”

“剩下的一千万两,才是各省截留的税款。不过其中也只有……一小部分,是花在了官员身上。”

“大多数还是用来赈济灾民了。”

朱由检听完,笑着点头。

他当然听出了来宗道话里打了埋伏,为官员们遮掩。

那一千万两中,大多数还是让官员们给分了。

但他也没有戳穿,只是追问道:“那依爱卿的看法,朕该如何做?”

来宗道拱手说到:“陛下,所谓使功不如使过。依臣之见,这积欠可以追讨,但也不必太过认真。”

朱由检皱起眉头,思索一阵。

他明白来宗道的意思,是想用这笔银子,去让各省的封疆大吏更听话些。

朱由检虽然是皇帝,理论上来说,是圣旨一下,群臣景从。

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些封疆大吏明面上不敢反对朝廷的诏书,但暗地里却有办法使绊子,拖后腿。

若是能用这笔银子控制住他们,倒也不是个亏本买卖。

朱由检把这个建议当做备选,然后看向另外几个大臣,对他们说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看法?今日都可畅所欲言。”

萧何起身,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臣的建议,倒是跟司马懿差不多,这笔银子还是讨回来为好。”

“作为人君,应当堂堂正正,不该用这些阴谋算计。”

朱由检笑着点头,心里明白,这是萧何在劝谏他。

他的目光投向范蠡,对他问道:“范爱卿,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范蠡沉默一下,然后才说道:“陛下,臣的建议,恐怕有些惊世骇俗。”

朱由检闻言,倒是有些好奇:“但说无妨。”

范蠡这才说道:“臣以为,应当由朝廷借给各省银子,让他们来还上这笔积欠。”

听到范蠡的话,朱由检倒是没什么反应,其他大臣可有些接受不了。

“朝廷讨要积欠,本是为了充实国库,若是借银子给他们,这积欠跟没讨,又有何区别?”

“就是啊,若是如此,还不如直接把积欠给一笔勾销,倒也乐得轻松。”

听见这些反对意见,范蠡摇头,淡淡解释道:

“我的意思,并非是真的把银子借出去,而是在账面上走上一遭。如此一来,户部的账上就有了一千六百万两银子的钱,和一千六百万两银子的亏空。”

“朝廷自己欠自己的钱,当然不用还。但是各省的积欠却换成了欠朝廷的债务,这笔债却是能花的。”

“朝廷可以用这笔债务做保,发行新的大明宝钞。”

这话说出口,几乎把在场的大臣都给绕懵了。

但朱由检却眼睛一亮。

这范蠡还真不愧是财神爷,他搞出的这一套,不就是后世的信用货币吗。

朱由检问道:“范爱卿,大明宝钞的名声早就臭了,就是投入一千六百万两真金白银,恐怕也扭转不了它的信用,何况只是纸面上的银子?”

范蠡解释道:“陛下不必担心,您可规定这种新的宝钞,用于给官员发俸,还可向朝廷缴税,除此以外的场合,也都可以使用。”

朱由检一下子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拍手道:

“然后朕就把这批宝钞发给各省的官员,对也不对?”

范蠡连连点头:“陛下聪慧,一点就通。”

若是朝廷向各省追讨银子,封疆大吏一定是从治下的百姓头上,玩命的刮地皮。

但把这积欠换成朝廷出借的银子,再换成宝钞,作为俸禄发给大臣,就等于是给市场里注入了一千六百万两白银。

中华的地主,自古以来就有藏铜的习惯,也就是往自家地窖里藏铜钱。等到了明代,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海量的银子涌入大明,这些地主又开始藏银。

所以大明市面上的银子和铜钱,其实是远远少于实际需求的。

而且等朱由检下令,停止当十通宝的铸造后,市面上的货币只会进一步减少。

因此这笔宝钞投入到市面上,也不至于引起通货**。

朱由检笑着说道:“爱卿真可谓是点石成金啊。”

大臣们此时还是云里雾里,没有想通这里面的关键。

当年太祖皇帝发行宝钞,一开始也说得很好,一贯宝钞等于一贯铜钱。

但很快就疯狂贬值,等到后来,甚至朝廷都懒得印了。

在他们看来,朱由检搞得这所谓“新宝钞”,估计也是同样的下场。

不过这些人,现在见朱由检正在兴头上,也不好反驳。

只是对视一眼,心中想到:陛下毕竟还是年轻气盛,做事太过冲动了。宝钞一旦发行,最后出了问题,伤害的只会是皇帝的声望。

这时朱由检兴奋地起身,在大殿里转了个圈子,然后说道:“朝廷若是多了这一千六百万两银子,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范蠡起身劝道:“陛下,这新宝钞发行,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您可以先令朝廷少量印出一批,发到市面上,然后令户部收税时,接受这宝钞。”

朱由检笑着点头,“爱卿的意思,不就是徒木立信吗?朕知道的。”

他转过头去,对王承恩说道:“这印宝钞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你先去民间找寻工匠,务必要做好防伪,千万不能出岔子。”

接到这个活计,王承恩表面上千恩万谢,心里却在叫苦。

大明的旧宝钞,有一项绝对不会被破坏的防伪标志:比纸还便宜。

所以绝没有人会仿造。

因此这大明朝廷里边,根本没有会搞防伪标志的人才。

现在皇帝把这差事交给他,王承恩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人。

等走出宫殿之后,王承恩立刻拉住范蠡,对他说道:“范大人,您可得救一救咱,咱们可不会造宝钞啊。”

范蠡听完,哈哈一笑,给他指了条明路:“王公公,您仔细想一想,这民间所用的银票,说起来跟宝钞有何差别?”

“你去找家银号,让他们献出几个制作银票的匠人,这不就得了?”

王承恩听完之后,双眼一亮:“多亏了范大人的指导啊,不然我可真要当个无头苍蝇了。”

说完这话,他对范蠡拱手道:“范大人,咱们改日再聊。”

接着他一溜烟地出了宫,来到京城里最大的银号,把他东厂的腰牌一亮。

那银号掌柜立刻叫苦:“我早就听说这东厂又重新设立起来,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来找我们打秋风。”

他硬挤出笑脸,凑了过去,对王承恩说道:“这位公公,不知您突然造访,有何贵干啊。”

王承恩只是看了他一眼,就知道这掌柜以为自己是来要钱的,他冷笑一笑,也懒得吓唬这掌柜,直接把自己的来意说了。

那掌柜听到王承恩的话,长出一口气,转头叫来一个年轻的活计,把他推荐给王承恩。

“王公公,您别看我们家这位牛伙计年纪小,但全京城就属他手艺最好。”

“牛伙计?”王承恩看向那年轻人。

掌柜连连点头,“是啊,来,小牛,快来见过这位公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