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都惊人的缴获,后续用兵的安排
公元1358年,洪武元年,九月二十七日,元大都城外,时任元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与其一众大臣,正在城外等候。
朱元启身着明王装,刘基跟随在旁,汤和、徐达、常遇春等人随行在后,郭兴率领亲兵位于两侧。
半响后,朱元启缓缓来到妥懽帖睦尔之前,妥懽帖睦尔见状随即带着一众大臣行礼。
“见过大明王。”
妥懽帖睦尔并没有摆任何架子,他虽然贪图享受了一些,但并不蠢,深知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那所谓的面子,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反而还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朱元启见此,也很是满意,暗道这妥懽帖睦尔很是上道,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够低。
“元帝请起。”
朱元启高高在上的姿态,尽管让妥懽帖睦尔心头一阵不爽,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得去接受现在这个无奈的现实。
随即,妥懽帖睦尔也没有说其他,当即拿出降明诏书,由朴不花当众宣读。
一场投降仪式,持续了半个时辰,主要是朱元启也不愿与这些人过多瞎扯,投降仪式,毕竟是一个象征,他才不得不如此。
一个时辰后,元军开始将大都城防交接给明军,随即所有元军,全部来到外面的明军营地当中。
在明军接手大都内的一切之时,朱元启与刘基,正在帐内对饮。
“恭贺明王,此酒,为我大明贺!为皇上贺!为明王贺!”
朱元启笑着与刘基对饮后,也是开口。
“如今元廷已降,我们出军的目的,总算达成,眼下又快要入冬,正好班师回朝。”
在接受元廷的投降之后,朱元启也是同样派人加急将这个消息告诉应天,告诉朱元璋。
朱元启能够想象,当这个消息传到应天后,朱元璋以及李善长他们该是何等的惊讶。
刘基听闻之后,也是点点头。
“在下知晓,这几日在下先将他们交上来的钱财清点出来,不过,虽没有详细数目,但大致看过,加起来,恐怕相当于我大明数年的税收。
这个消息若是被皇上知晓,想必皇上定然能够高兴,现在的大明,太需要钱财与粮食了啊。”
刘基说的这点,朱元启也很是认同,现在大明初立,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财支撑,这次北伐,可是真就差不多掏空了大明的家底,他要是不能胜,恐怕初立的大明,就垮掉了。
“是啊,有了这些钱粮,我大明也能缓一大口气了,尤其是百室,要是知道这个收获,或许会兴奋得睡不着觉。”
朱元启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即便他们没在应天,但多少都能猜得到,天天愁眉的李善长,每天恐怕想的都是钱粮该怎么筹集。
五日之后,钱财清点之后,即便朱元启有了心理准备,仍然被惊呆了。
“你说所有的钱财加起来,金银有上亿两之多?而且还没有统计完成?”
朱元启惊疑的问向刘基,实在是这个数量都有些超乎他的想象,这上亿两放在现在,是什么样的概念,已经是相当于大明去年税收的上百倍了,这怎么能不让他惊讶。
哪怕是刘基,到了这时依旧很是惊叹,这个数量,也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禀明王,那些元臣加上皇宫内的,以及一部分抄家所得,加起来却是有如此之多,还有一部分还需三日尚能全部点清,另外一些字画真迹、瓷器等等,还没有纳入进来,都需要时间点清。
另外府库我们皆已接手,里面有一半是空库,但册子上却是记载着满库。
粮食更是堆积如山,具体数目同样还没有点清,但就目前清点出来的,这些粮食就可以够五十万军食用一年,并且其余牛羊,同样无数,尚未清点完成。
另一项就是战马,大都周边马场以及大都之内,文册与军册记载的加起来有五十万匹,但实际清点下来,只有二十万匹,另外几处马场距离较远,还没有去清点,但加起来绝不会有五十万,中间至少有二十万的差别。”
刘基林林总总说了很多,每说一项,朱元启都被惊一次,直到后面,朱元启也是已经麻木了。
过了半响,朱元启又是庆幸,庆幸没有让元廷北逃,这么多钱粮以及物资,这还是元廷准备没有那么充分的前提之下的,若是让元廷充分准备了会有多少?朱元启想都不敢想。
同时又感叹这些元臣,贪起钱财来是真的狠,府库一半空库,马匹同样也是一半的水分,这中间的钱财,都去了哪些人的包里?
而且这里面,很多都没有清点完成,朱元启不敢再去想了,越想越是心惊肉跳。
灾年不断的情况之下,元廷竟然如此富有,即便大多数集中在下面的官员手中,但也能看出百姓的不容易。
朱元启随即看向同样有些震动的刘基。
“伯温,这些务必要清点清楚,归类入库,班师之时,全部带走,至于人手,我马上给你安排。”
“郭兴!”
朱元启对刘基说完,当即叫来郭兴。
“明王。”
朱元启对着郭兴点点头,便是开始安排。
“你马上去叫朱文正、李文忠、郭英、冯国用他们过来。”
过了一会,四人到来之后,朱元启便是安排起来。
“叫你们来,只为一事,伯温现清点此次大都所得,你们带着大军,前去协助伯温,在这期间,都听伯温的命令,明白了吗?”
几人都是一愣,随即便是应下。
待几人退出之后,刘基也是笑了起来,这次清点钱财与各项物资,人确实不够用了,如今他都还没有说,朱元启就给他安排好了。
“在下谢过明王,有了他们帮忙,三日内,应是能将所有全部点清,另外,在下还想向明王皆两人,分别是陈祖仁以及李国凤。”
朱元启听到刘基的话,也是笑了,这两人在元廷投降后,朱元启可是亲自与他们交谈了三日,换来也只是愿意一试,说白了就是,要是他们干得不开心,随时都可以走。
要是不放他们走,他们就敢死在朝堂之上。
朱元启当初听着两人的这个要求,当即就应下了,毕竟,先把人拉过来,其他的再慢慢来了,而且两人所说,朱元启心中却是相信的。
北方的学子,性子更刚烈一些,他们说敢撞死在朝堂,是真的敢做,这些人,都是做实事的,而且才能又不小。
如今刘基想要,朱元启也能理解,清点之事繁杂且多,凭借他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
“伯温呐伯温,本王才刚与他们两人说好,还没有带回应天呢,你却是想先用上了,本王也知道你难,你带去用吧,但是,用了之后,伱可得给本王把人安抚好。”
朱元启的意思刘基明白了,就是要让他做说客了,得让他们两人,到了大明之后,得好好干,别动不动就撂挑子。
刘基还能怎么办,只能照做了,胳膊拧不过大腿他是明白,即便其中的难度很大,他也想去尝试一番。
又是四日过去,比预计的多出一日,全部总算清点完成。
金银近两亿,矿产无数,粮食足够五十万军食用三年,战马二十五万匹,牛羊同样无数,各种甲具、军械,足够装备二十万大军。
朱元启看着刘基所写的清单,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将手中的折章放下,心中却是很不平静。
朱元启感觉自己不是攻打大都,是在打劫大都,他想过大都内的钱粮与各项物资会集中,会比较多,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就这次大都所得到的,即便是大明什么都不用做,不用去生产,别的不说,都能过一两年。
同时朱元启又是兴奋啊,有了这么些钱粮,明年进军草原,谁敢拦他?这些东西,可都是他朱元启带回去的,明年用兵,天经地义。
朱元启随即兴奋的看向刘基,陈祖仁,李国凤三人。
“好,辛苦你们了,可都已封存?”
几人听后,刘基站出回应。
“禀明王,都已封存,可随时带回,另外,我们也该启程了,要带的这么多,等我们返回应天,恐怕已是入冬。
另外这北地,也需要尽快安排官员进行管理了。”
朱元启点点头,表示明白。
又聊了一会,待几人出去之后,朱元启叫来常遇春、徐达、傅友德、丁普郎、张恒几人。
“末将参见明王。”
几人到来之后,都有些疑惑,如今大都已下,又即将入冬,难道还要动兵?若不是,朱元启叫上他们一起来是做什么?
朱元启随即开口,让几人顿时明了。
“叫你们来,有一事要与你们说,大军即将要班师回朝,但你们不能回去,本王已让妥懽帖睦尔写下信件,你们两日后,便带着大军外出。
去往辽阳、甘肃、陕西等地,这些地方,目前仍有元军,尤其是辽阳,全境皆在元军掌控当中。
你们带着妥懽帖睦尔的信件过去,将这些地方全部接收下来,若是有元军不愿,你们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出兵。
本王可以现在就告诉你们,明年,必然要出兵草原,如今元廷众人皆降,正是迫降草原各部之时,时间越是往后,效果将会越差。
所以你们在接收各地之后,同样要准备好北上草原的准备,记着,能收降,决不要动兵,若实在需要动兵,你们不必请示,但一定要控制大战范围、兵力等等。
都明白了吗?”
几人听后,当即兴奋的应下,他们以为这次停兵,都要返回大都呢,没想到还会有大战。
尤其是进军草原,这些人就更是兴奋了,一旦朱元启制定的军略能够达成,同样能够被载入史册的,这比回去受封,更加让人激动。
毕竟封赏之事,即便他们不回去,同样会有,但进军草原,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必然会有人留下,防备其余地方。
“明王请放心,末将必然将这些地方接收!”
朱元启看着这些人信心满满,还是决定打击一下他们。
“你们可不能大意,这些地方,即便你们拿着妥懽帖睦尔的信件与信物,他们也未必会降。
对了,徐达,你与张恒去辽阳,稍后本王会让费聚、张龙、顾时、以及廖永安、廖永忠过去找你,你的任务,不仅要拿下辽阳,准备北上草原,还要给本王把高丽盯死了!”
朱元启突然想着,明年就是完者忽都家族被高丽恭愍王杀害,这同样是一个进军高丽的机会,过后再想打高丽,还得重新找理由了,思来想去,都没有这个理由让人信服。
毕竟,妥懽帖睦尔代表元廷降于大明,完者忽都又是妥懽帖睦尔皇后,大明说什么也得给她报仇吧?
几人听后,都是羡慕的看向徐达,看看朱元启给徐达的这些人,就知道相应给的大军定然不会少,一看就是去干大事的啊。
而徐达心头却是极为沉重,朱元启安排这么多,足以说明辽阳的重要性,以及他这支大军的重要性,若是成事,虽然功劳极大,但若是没有完成,那他就是罪人了。
徐达当即站出,沉声回应。
“禀明王,末将定然竭尽全力完成明王所说!若是有军情,必将第一时间报给朝廷。”
徐达很清楚,朱元启虽然给了他们极大的自主权,但他这里太过重要,朱元启的安排,他必须随时上报,以免因为自己理解错而导致最终出现失败。
朱元启也是点点头,辽阳的局势可比甘肃、陕西这些复杂太多了,再加上辽阳的面积,横跨东北与鞑靼海峡,实在有些大,再加上一旁的高丽,一般人去了,朱元启还真担心会搞不定。
朱元启将这些安排好之后,很快便是决定,于十月十五日,班师回朝。
而徐达等人,也在十二日之时,便就是率军出发,同时带着大量御寒物资,力争在十一月之前,尽量接收元军现在仍旧掌控的地方。
而徐达等人的异动,也是引起了刘基的注意,当询问朱元启,得到的是徐达他们前去接收元军现有的地方,也是松了一口气。
朱元启也没有讲其他,因为他知道,他要是敢说,这刘基就敢用命来劝他。
毕竟这里的仗才刚打完,朱元启就又要动兵,不仅劳军,还伤财,定然不会同意。
而且这事一旦让朱元璋知道了,恐怕他朱元启还没有回到应天,朱元璋就已经冲了过来,不是拿鞋子抽他,而是要找他比武了。
那个画面,朱元启想都不敢想。
同时心中有忧愁着,回去之后该怎么跟朱元璋说,明年用兵的事。
毕竟现在的大明,最重要的是发展民生,不是用兵,但朱元启又知道,现在不打草原,后面让他们恢复元气,将来就更难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