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周边各国对元廷降明的反应
朱元启在元廷投降之日,便是加急传信应天,应天在第三日清晨,便是收到军报。
这日清晨,朱元璋正召开大朝议,商议着北地的治理,毕竟朱元启打下了这么多地方,必须得尽快安排官员就位。
就在朝议当中,朱元启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到来。
冯国胜匆匆走进奉天殿内。
“禀皇上,明王八百里加急军报,目前已入宫门,即将来到殿内!”
冯国胜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是一惊,毕竟前面加急军报,才说了大捷,如今又是加急,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是一突,以为北地战事,出现了什么转折。
朱元璋紧紧握着双手,攥紧龙袍,满脸凝重,没有说话,底下众人也不敢大声议论,一时从吵闹变得很是安静。
十余个呼吸,护送军报军士直接来到殿中。
“禀皇上,明王八百里加急,元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代表元廷,于我大明洪武元年,九月二十七日,投降于我大明!
大明永在!”
军士说完,大殿内寂静得落针可闻,哪怕是朱元璋,此时脸上都满是震惊,下方的一众大臣,哪怕是李善长、高启等人,也是双眼呆滞的看着这军士。
他们听到了什么?元帝降了?元廷降了?元廷投降大明了?他们很是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朱元启生擒元帝妥懽帖睦尔以及一众元臣才是正常,如今,元廷直接投降于他们大明了!
朱元璋率先接受这个事实,当即从上方龙椅疾跑来到这军士身前,直接拿起军报看了起来,这时李善长等人也是反应过来,纷纷屏住呼吸,紧张的看向朱元璋,等朱元璋下最终的结论,哪怕他们知道,八百里加急断然不会有假,但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众人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朱元璋,朱元璋却是没有丝毫理会,此时的他,所有的心思都在这军报上面,过了一会儿,朱元璋看完之后,紧握双手,当即激动的放声大笑。
“咱弟,迫降元廷!元廷,降于咱们大明了!”
朱元璋话音落下,殿内众人,当即纷纷高呼。
“恭贺皇上,恭贺明王!大明江山永在!”
朱元璋听了更是高兴,一战直接让元廷投降,古往今来,放眼望去,又有多少朝,多少皇帝做到了在当下一朝,直接让一统草原的霸主投降的?
如今,他朱元璋不仅做到了,还是大明初立,他只占据南方一地之时,做到了!
李善长等人此时纷纷用着自己的饱读诗书的才华,赞扬着朱元璋,赞扬着朱元启,赞扬着大明。
一场大朝议,在一众人的赞扬声中,过了一个时辰才结束,朱元璋同时下令,将这喜事,通传天下。
一众大臣,即便是走出奉天殿,心中的喜悦,仍然洋溢于表,三三两两纷纷拉着出去对酌几杯。
元廷投降的喜事,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是传遍了应天,传遍整个大明,所有人都开始了狂欢,绝大部分人都在高声欢呼,庆祝着。
那个元廷,被他们打到投降,大明的绝大部分人,都感到了自豪。
而高兴不起来的,就是部分士绅,他们无比怀念那个可以肆意妄为,横征暴敛的元廷了。
而朱元璋在经过一日的兴奋过后,也是叫来李善长、高启以及各部尚书,开始安排北地的官员,进行安抚百姓,稳定地方。
同时在李善长的提议下,又开始准备迎接朱元启的北伐大军班师回朝。
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个消息逐渐向周边各地传播,引起一阵阵的响动。
而即便是还没有归入到大明的四川、云南等地,高兴的同时,又极度震惊。
这些地方,统治他们的人可都是与元廷交过手的,如此劲爆的消息,让他们都一时回不过神来。
他们感慨着朱元启打仗的好本事,又震惊于大明的强悍,实力之强大,远超他们想象。
待冷静下来,却是想着自己该怎么办?如今元廷已降,大明对他们用兵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早晚有一天都会到来,到时他们该如何抵挡?
而周边诸国,在知道元廷投降大明之事后,统一做出的决定就是纷纷派遣使臣来明,认可大明这个新的老大,同时带上大量贡品,国王亲自写下文书,以证明他们与元廷,毫无关联,以往只是被其兵锋震慑。
不管是高丽,亦或者倭人、逞国、真腊、缅国、印度等等,都没有想过想去试一试大明的兵锋。
而宣政院辖地(西藏),更是准备以国书的形式,派遣使臣上书大明,意图自立为国。
同时察哈尔汗国(新疆)尽管距离大明较远,但依旧派遣使臣而去,同时挑选数名样貌出众的女子,一同前往。
而在草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各个部落更是陷入恐慌当中,他们的可汗,妥懽帖睦尔降明了,那么强大的朝廷,都降了,他们该怎么办?
草原上的小部落人心惶惶,中等部落寻求着在这场危机中该如何生存,那些具有实力的人,心中的野心却是逐渐开始发芽。
而漠北的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趁机聚拢各部,欲坐那可汗之位,重建大元,出兵大明,夺回大元土地,一时间草原各个部落顿时沉重。
然而阿鲁辉帖木儿的发生,顿时引起了乃蛮部、克烈部、塔塔尔部(鞑靼)、以及蔑儿乞部的不满,同时蒙古内部,阿巴嘎部落、阿巴哈纳尔部落、阿拉善土尔扈部落皆是对其不满,甚至是孛儿只斤宗室部落,乞颜部,内部也是纷争不断。
如今妥懽帖睦尔降明,每个具有实力的人,都想再次统一草原,坐上那可汗的宝座,比阿鲁辉帖木儿实力强大者,也有不少,怎么能容忍阿鲁辉帖木儿的叫嚣。
只是由于现在处于冬季,每个有实力的部落,都开始相互拉拢盟友,纷纷说着自己才是草原正统。
一时间,整个草原乱做一团,看这架势,若不是因为冬季,各个部落随时都能打起来一般。
有的人见到草原各部之间的混乱,便是喊话他们要团结,抵御明军,然而这个话刚一出来,就遭到很多人的不屑,在他们眼中,如今大明初立,攻伐北地就已经是极限,还想攻打他们草原?
在这些人眼中,明军若是敢来,就必然会让明军付出代价。
当共同抵御明军的话音被压下,草原各部之间,越发的混乱起来,待明年开春,恐怕一场大战是少不了了。
各国的反应朱元启不知道,而且即便知道,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办法。
朱元启行进了一月时间,已经能感受到寒意,此时的他,才行进至东昌路。
路上,朱元启叫来刘基,陪他聊着天。
“伯温啊,这行军速度也太慢了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应天啊。”
朱元启是真的无语了,这时的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获得这些钱粮与物资时的高兴了,实在是带着这么多东西,行军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而要是把这么多好东西放在后面,他又放心不下,而且,他还想着给朱元璋一个很大的惊喜呢。
这些缴获,朱元启可是下令众人,任何人都不许将这个消息传回,记录这些钱粮、物资的册子,他都是亲身保管着,放在胸膛的衣物里面。
刘基闻言却是丝毫没有着急的意思,看着愁眉的朱元启,反而笑了。
“明王何必着急,如今带着众多钱粮与物资,慢一些也是正常,不过,再过一月左右,应该是能到应天了。
至于能不能赶在年关前到达,这就看天意了,若是下雨没有那么频繁,应该能到。”
刘基说了半天,在朱元启耳朵里就像是在说废话,这些话道理他又不是不明白,不过是想找个与他一样的人罢了,结果,看着这刘基,朱元启是真的发现了他是一点都不急的,这就让他有些难受了。
又是一月时间过去,眼看年关将至,他们才行进到沛县,连中书省,都没有走出去。
从那日与刘基聊过之后,大半时间都是在下雨,无法行进,这一度让朱元启一直念叨着刘基乌鸦嘴。
不得已,朱元启只能向朱元璋写去书信,同时给郭宁莲也写了一封,这个年,他是到不了了。
朱元璋在收到朱元启书信之后,心中很是诧异,朱元启的行军速度,他是知道的,朱元璋很是不懂,走得那么慢是为什么,即便有雨,也不该如此缓慢才是。
直到朱元启信中说明,带着不少钱粮与物资,朱元璋才明白,尽管朱元启没说有多少,朱元璋想来也不会少,不然不会如此拖累大军的行军速度。
随即又是愁眉,明明战事早就结束,今年过年,两兄弟却是无法一起了。
朱元璋无奈,随即将这个消息说给马秀英,然而马秀英却是丝毫未恼。
“真不是我说你,这么个事愁什么愁?十三来不了,我们就不能过去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一喜。
“是咱太笨了,还是妹子聪明,今年咱们就去咱弟那里过年,对了,妹子你记得安抚一下弟妹,到时一起去。”
在朱元璋看来,去朱元启那里,不仅可以过年,沿途还能见一见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以及见一见北地的样子。
还有就是朱元启携带的钱粮与物资,究竟有多少,毕竟现在的大明,可是什么都缺啊。
这个事情,朱元璋与马秀英很快就定了下来,准备再过几日,就带着一大群人一起过去。
然而朱元启对这事,却是一无所知。